资源简介 第四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综合评价卷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第Ⅰ卷 选择题(共48分)一、单项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有关空气成分的叙述中,错误的是(D)A.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用作助燃剂B.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C.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D.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所以空气中二氧化碳越多越好2.某城区某日的空气质量报告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空气质量指数”越大表示空气质量越好B.报告中的SO2、NO2与酸雨的形成有关C.当日的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PM10)D.当日CO未对该城区空气造成污染3.生态保护,从我做起。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D)A.大力推广使用太阳能B.出行多骑共享单车C.少用或不用一次性餐具D.节日期间大量燃放烟花爆竹4.下列火箭推进剂中,属于氧化物的是(B)A.O2 B.N2O4 C.N2H4 D.NH4ClO45.如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大约计算),其中“乙”代表的是(B)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6.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自然资源,我们日常进行的下列活动不是利用空气的是(C)A.自行车轮胎打气 B.倾听声音C.电熨斗熨烫衣物 D.气球飞翔7.下列各组物质按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分类正确的是(B)A.空气、糖水、二氧化碳、铁粉B.空气、冰水、金刚石、二氧化碳C.空气、氮气、氢气、澄清石灰水D.空气、矿泉水、红磷、冰水8.未来某天人类移居火星,生活离不开氧气。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D)A.结构:氧气变为淡蓝色液氧,发生了化学变化B.性质:氧气不易溶于水且具有可燃性C.现象: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D.转化:条件允许,利用火星上的二氧化碳来制取氧气9.在“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中,下列装置或操作不正确的是(D)A.加装试剂 B.产生氧气C.收集氧气 D.铁丝燃烧10.用“W”形玻璃管进行微型实验,将注射器中的过氧化氢溶液推入管中与二氧化锰接触。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A.二氧化锰可以增大生成氧气的质量B.若a处粉末是木炭粉,能看到有白光产生C.若a处粉末是硫粉,b处产生的气体会污染空气D.用“W”形玻璃管进行实验可以节约试剂、减少污染11.研究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出现火星四射现象的影响因素。取粗细相同的铁丝进行实验,记录如下。编号 实验装置 铁丝种类 燃烧现象① 含碳0.03%的铁丝 极少火星② 含碳0.08%的铁丝 少量火星③ 含碳0.15%的铁丝 明显火星四射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C)A.所用铁丝均为混合物B.集气瓶中放少量水的作用是防止集气瓶炸裂C.铁丝中含碳量越低,火星四射现象越明显D.火星四射可能与铁丝中的碳和氧气反应有关12.化学反应有多种分类,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关系可以用如图表示,其中b处可表示的化学反应是(D)A.氧化汞汞+氧气B.石灰石+盐酸氯化钙+二氧化碳+水C.酒精+氧气水+二氧化碳D.木炭+氧气二氧化碳13.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对该实验的认识正确的是(C)A.该实验中的铜粉可以换成炭粉B.熄灭酒精灯后,立即读数C.加热过程中,要来回推拉注射器的活塞D.反应结束后消耗氧气的体积大约是反应前装置内总体积的1/414.如图所示,将发泡剂催化剂与过氧化氢溶液混合后,从量筒中涌出柱状的泡沫,可形象地称为“大象牙膏”。关于该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混合后从量筒中涌出柱状泡沫说明催化剂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B.过氧化氢分解只能用此种“发泡剂催化剂”C.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改变D.涌出的泡沫是纯净物15.如图是某班级项目学习小组的同学利用塑料瓶、吸管等生活用品设计出的简易供氧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反应仓的试剂可以是高锰酸钾B.使用前,加湿仓应注满水C.加湿仓类似于排水集气装置D.加湿仓利用了氧气不易溶于水的物理性质16.四种制取氧气的方法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四种氧气制取方法的说法,错误的是(D)A.反应时加入的MnO2不能增大产生氧气的质量B.从安全、环保、节能、简便等方面考虑,最佳方法是H2O2分解制取O2C.四种方法都是利用含氧化合物分解来制取O2D.反应的生成物都是两种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2分)二、填空简答题(共3小题,共30分)17.(6分)空气无处不在,用化学学科认识物质的方式全面认识了解空气。(1)空气成分:在下图方框中填写空气中相应成分的名称。(2)空气用途:冰箱中常通过“气调保鲜”来达到对食物保鲜的效果。利用膜分离技术分离空气得到富氮空气和富氧空气后,进入冰箱保鲜室内的气体是 富氮 (填“富氧”或“富氮”)空气,其保鲜原理主要是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 (3)空气保护:下列做法中,有利于保护大气环境的是 ac (填字母)。a.使用新能源共享汽车b.加高工厂烟囱,减少大气污染c.植树造林,防治扬尘污染d.露天焚烧垃圾,改善环境卫生18.(12分)某兴趣小组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下列实验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略),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装置一装置二装置三(1)装置一中红磷燃烧后,冷却到室温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 水进入集气瓶中,体积约占瓶内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的现象。实验结论:空气中氧气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2)选用实际容积为50 mL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将过量的白磷放入试管,用橡皮塞塞紧试管,通过导管与实际容积为60 mL且润滑性很好的针筒注射器组成如装置二所示的实验装置。①实验前,打开止水夹,将注射器的活塞前沿从20 mL刻度处推至10 mL刻度处,然后松手,活塞仍能返回至20 mL刻度处,此操作的目的是 检查装置气密性 。 ②实验中,若先夹紧止水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观察到白磷燃烧,产生 白烟 ,燃烧结束,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松开止水夹可观察到活塞前沿将在 10 mL 刻度处。 ③若按装置二进行实验,实际可能会发生危险或造成实验失败,例如 橡皮塞弹出(合理即可) (举一例)。 ④装置三实验中,为了使氧气反应更充分,实验中采取的措施合理的是 AB (填字母)。 A.铜粉平铺在玻璃管中B.反复推拉注射器的活塞C.减少加热时间节省燃料(3)丙同学在装置三所示的实验中,记录数据如下:盛有铜粉的仪器中空气体积 反应前注射器中空气体积 反复推拉注射器,当气球恢复原状时,停止推拉并熄灭酒精灯,观察注射器中气体体积25 mL 15 mL 9 mL①分析数据,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 15% ,导致该结果与理论值相差较大的原因可能是 铜粉不足(或装置漏气或没有冷却至室温就读数等) (任写一点)。 ②实验结束后,若气球中仍然残留一些气体,会导致测得氧气体积分数的结果 偏大 (填“偏大”或“偏小”)。 19.(12分)A、B、C、D、E是常见的五种物质,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已略去),已知B、E为黑色固体,C是一种约占空气总体积21%的气体,A、D为液体。据此判断:(1)请用化学符号表示物质C: O2 。 (2)B在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是 催化作用 ,该反应属于 分解 反应。(3)写出②的文字表达式: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或氧气+铜氧化铜) 。 (4)木炭在C中燃烧的现象: 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该反应属于 化合 反应。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共22分)20.(10分)探究“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实验,如图所示。A B C D E F G(1)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 长颈漏斗 。 (2)写出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H2O2H2O+O2 。实验室要得到比较纯净的氧气通常选用 D (填字母)装置收集,若用此收集方法收集到的O2不纯净的原因是 没有等到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就开始收集(合理即可) (写一点即可)。 (3)B、C装置均可作为实验室制取O2的发生装置,与B相比,选用C装置的优点是 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甲烷(CH4)是密度小于空气、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与氢氧化钠固体混合物来制得。实验室制取甲烷应选用的发生、收集装置是 AD(或AE或AG) (填字母)。实验室制取气体时,下列因素中,不需要考虑的是 a (填字母)。 a.所要制取气体的颜色b.试剂容易获得,能生成所要制取的气体c.反应条件易于控制,反应速率适中d.操作简便易行,安全可靠,节能环保(4)若用E装置收集满一瓶O2后,再向瓶中注水排出瓶中气体,水应从 ① (填“①”或“②”)端进入。 21.(12分)催化剂的相关研究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某小组以“探究催化剂的奥秘”为题展开了项目式学习。[任务一]认识催化剂(1)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其 质量和化学性质 在化学反应前后都不变。 [任务二]探究催化剂(2)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发现氧化铜(CuO)也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于是设计了如图实验进行验证,请填写下表:步骤① 现象 步骤③现象 步骤⑥结果 实验结论无明显 现象 试管中有气泡产生,带有火星的木条 复燃 氧化铜的质量为 0.2 g 氧化铜可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3)步骤 ①③ 对比可以证明氧化铜能够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4)步骤②中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H2O2H2O+O2 。 (5)步骤⑦的目的是 证明氧化铜的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 。[任务三]探究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小组同学以生成100 mL氧气为标准,设计了下列实验。序号 5% H2O2溶液的体积 催化剂 待测数据Ⅰ 200 mL 2 g氧化铜 aⅡ 200 mL 2 g二氧化锰 b(6)表中的待测数据是 生成100 mL氧气所需的时间 ;若a>b,可得出的结论是 二氧化锰 的催化效果较好。第四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综合评价卷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第Ⅰ卷 选择题(共48分)一、单项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有关空气成分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用作助燃剂B.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C.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D.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所以空气中二氧化碳越多越好2.某城区某日的空气质量报告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空气质量指数”越大表示空气质量越好B.报告中的SO2、NO2与酸雨的形成有关C.当日的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PM10)D.当日CO未对该城区空气造成污染3.生态保护,从我做起。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大力推广使用太阳能B.出行多骑共享单车C.少用或不用一次性餐具D.节日期间大量燃放烟花爆竹4.下列火箭推进剂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O2 B.N2O4 C.N2H4 D.NH4ClO45.如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大约计算),其中“乙”代表的是( )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6.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自然资源,我们日常进行的下列活动不是利用空气的是( )A.自行车轮胎打气 B.倾听声音C.电熨斗熨烫衣物 D.气球飞翔7.下列各组物质按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分类正确的是( )A.空气、糖水、二氧化碳、铁粉B.空气、冰水、金刚石、二氧化碳C.空气、氮气、氢气、澄清石灰水D.空气、矿泉水、红磷、冰水8.未来某天人类移居火星,生活离不开氧气。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结构:氧气变为淡蓝色液氧,发生了化学变化B.性质:氧气不易溶于水且具有可燃性C.现象: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D.转化:条件允许,利用火星上的二氧化碳来制取氧气9.在“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中,下列装置或操作不正确的是( )A.加装试剂 B.产生氧气C.收集氧气 D.铁丝燃烧10.用“W”形玻璃管进行微型实验,将注射器中的过氧化氢溶液推入管中与二氧化锰接触。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二氧化锰可以增大生成氧气的质量B.若a处粉末是木炭粉,能看到有白光产生C.若a处粉末是硫粉,b处产生的气体会污染空气D.用“W”形玻璃管进行实验可以节约试剂、减少污染11.研究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出现火星四射现象的影响因素。取粗细相同的铁丝进行实验,记录如下。编号 实验装置 铁丝种类 燃烧现象① 含碳0.03%的铁丝 极少火星② 含碳0.08%的铁丝 少量火星③ 含碳0.15%的铁丝 明显火星四射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所用铁丝均为混合物B.集气瓶中放少量水的作用是防止集气瓶炸裂C.铁丝中含碳量越低,火星四射现象越明显D.火星四射可能与铁丝中的碳和氧气反应有关12.化学反应有多种分类,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关系可以用如图表示,其中b处可表示的化学反应是( )A.氧化汞汞+氧气B.石灰石+盐酸氯化钙+二氧化碳+水C.酒精+氧气水+二氧化碳D.木炭+氧气二氧化碳13.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对该实验的认识正确的是( )A.该实验中的铜粉可以换成炭粉B.熄灭酒精灯后,立即读数C.加热过程中,要来回推拉注射器的活塞D.反应结束后消耗氧气的体积大约是反应前装置内总体积的1/414.如图所示,将发泡剂催化剂与过氧化氢溶液混合后,从量筒中涌出柱状的泡沫,可形象地称为“大象牙膏”。关于该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混合后从量筒中涌出柱状泡沫说明催化剂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B.过氧化氢分解只能用此种“发泡剂催化剂”C.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改变D.涌出的泡沫是纯净物15.如图是某班级项目学习小组的同学利用塑料瓶、吸管等生活用品设计出的简易供氧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仓的试剂可以是高锰酸钾B.使用前,加湿仓应注满水C.加湿仓类似于排水集气装置D.加湿仓利用了氧气不易溶于水的物理性质16.四种制取氧气的方法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四种氧气制取方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时加入的MnO2不能增大产生氧气的质量B.从安全、环保、节能、简便等方面考虑,最佳方法是H2O2分解制取O2C.四种方法都是利用含氧化合物分解来制取O2D.反应的生成物都是两种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2分)二、填空简答题(共3小题,共30分)17.(6分)空气无处不在,用化学学科认识物质的方式全面认识了解空气。(1)空气成分:在下图方框中填写空气中相应成分的名称。(2)空气用途:冰箱中常通过“气调保鲜”来达到对食物保鲜的效果。利用膜分离技术分离空气得到富氮空气和富氧空气后,进入冰箱保鲜室内的气体是 (填“富氧”或“富氮”)空气,其保鲜原理主要是 。 (3)空气保护:下列做法中,有利于保护大气环境的是 (填字母)。a.使用新能源共享汽车b.加高工厂烟囱,减少大气污染c.植树造林,防治扬尘污染d.露天焚烧垃圾,改善环境卫生18.(12分)某兴趣小组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下列实验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略),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装置一装置二装置三(1)装置一中红磷燃烧后,冷却到室温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 的现象。实验结论:空气中氧气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2)选用实际容积为50 mL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将过量的白磷放入试管,用橡皮塞塞紧试管,通过导管与实际容积为60 mL且润滑性很好的针筒注射器组成如装置二所示的实验装置。①实验前,打开止水夹,将注射器的活塞前沿从20 mL刻度处推至10 mL刻度处,然后松手,活塞仍能返回至20 mL刻度处,此操作的目的是 。 ②实验中,若先夹紧止水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观察到白磷燃烧,产生 ,燃烧结束,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松开止水夹可观察到活塞前沿将在 刻度处。 ③若按装置二进行实验,实际可能会发生危险或造成实验失败,例如(举一例)。 ④装置三实验中,为了使氧气反应更充分,实验中采取的措施合理的是 (填字母)。 A.铜粉平铺在玻璃管中B.反复推拉注射器的活塞C.减少加热时间节省燃料(3)丙同学在装置三所示的实验中,记录数据如下:盛有铜粉的仪器中空气体积 反应前注射器中空气体积 反复推拉注射器,当气球恢复原状时,停止推拉并熄灭酒精灯,观察注射器中气体体积25 mL 15 mL 9 mL①分析数据,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 ,导致该结果与理论值相差较大的原因可能是 (任写一点)。 ②实验结束后,若气球中仍然残留一些气体,会导致测得氧气体积分数的结果 (填“偏大”或“偏小”)。 19.(12分)A、B、C、D、E是常见的五种物质,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已略去),已知B、E为黑色固体,C是一种约占空气总体积21%的气体,A、D为液体。据此判断:(1)请用化学符号表示物质C: 。 (2)B在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是 ,该反应属于 反应。(3)写出②的文字表达式: 。 (4)木炭在C中燃烧的现象: ,该反应属于 反应。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共22分)20.(10分)探究“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实验,如图所示。A B C D E F G(1)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 。 (2)写出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实验室要得到比较纯净的氧气通常选用 (填字母)装置收集,若用此收集方法收集到的O2不纯净的原因是 (写一点即可)。 (3)B、C装置均可作为实验室制取O2的发生装置,与B相比,选用C装置的优点是 ;甲烷(CH4)是密度小于空气、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与氢氧化钠固体混合物来制得。实验室制取甲烷应选用的发生、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实验室制取气体时,下列因素中,不需要考虑的是 (填字母)。 a.所要制取气体的颜色b.试剂容易获得,能生成所要制取的气体c.反应条件易于控制,反应速率适中d.操作简便易行,安全可靠,节能环保(4)若用E装置收集满一瓶O2后,再向瓶中注水排出瓶中气体,水应从 (填“①”或“②”)端进入。 21.(12分)催化剂的相关研究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某小组以“探究催化剂的奥秘”为题展开了项目式学习。[任务一]认识催化剂(1)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其 在化学反应前后都不变。 [任务二]探究催化剂(2)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发现氧化铜(CuO)也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于是设计了如图实验进行验证,请填写下表:步骤① 现象 步骤③现象 步骤⑥结果 实验结论无明显 现象 试管中有气泡产生,带有火星的木条 氧化铜的质量为 g 氧化铜可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3)步骤 对比可以证明氧化铜能够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4)步骤②中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5)步骤⑦的目的是 。[任务三]探究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小组同学以生成100 mL氧气为标准,设计了下列实验。序号 5% H2O2溶液的体积 催化剂 待测数据Ⅰ 200 mL 2 g氧化铜 aⅡ 200 mL 2 g二氧化锰 b(6)表中的待测数据是 ;若a>b,可得出的结论是 的催化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四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综合评价卷 - 学生版.docx 第四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综合评价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