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 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一) 教学课件(共27张PPT 内嵌视频) 2024-2025学年沪教版(2024)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1 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一) 教学课件(共27张PPT 内嵌视频) 2024-2025学年沪教版(2024)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3.1.1 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一)
核心素养目标
1.科学探究与实践能力:
通过实验,观察并解释宏观现象,学会用微观粒子的特性分析问题,培养 “宏观现象→微观本质” 的探究能力。
能通过模型认识分子、原子、离子的区别与联系,初步形成用微观模型解释物质构成的实践能力。
2.化学观念与与科学思维:
建立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的基本观念,理解微观粒子的共性及差异性。
通过对比分析,形成 “结构决定性质” 的化学思维。
3.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体会科学家对微观世界的探索历程,认识科学理论的发展是不断实证和修正的过程,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
1.构成物质的三种微观粒子的概念及实例。
2.微观粒子的共同特性及其宏观表现。
3.用微观视角区分混合物与纯净物、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学习难点
1.微观粒子的抽象概念与宏观现象的关联。
2.从微观角度解释物质的性质差异。
3.离子的形成过程及离子化合物的构成特点。
新课导入
为什么湿衣服在阴凉处能晾干(水怎么会跑)?眼睛能不能看到呢?如果晒在太阳下是不是干得更快?
走进公园里,能闻到阵阵花香,但是我们看不到鲜花散发香味的过程,这是为什么呢?
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
PART 01
1.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
科学家经过长期研究证实,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
构成物质的微观离子
分子
原子
离子
氢气、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水、酒精等
常见的金属(如铁、铜、汞、金等)、某些固态非金属(如金刚石、硅等)
氯化钠、碳酸钙等
分子
PART 02
1.分子
(1)大量分子聚集成物质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观粒子,大量的分子聚集在一起,形成了我们能感知到的物质。
如氢气是由大量的氢分子聚集而成的、水是由大量的水分子聚集而成的。
电解水可以产生氧气和氢气。氧气能助燃,氢气能燃烧,而水能灭火,它们各有独特的性质。为什么水不具有氧气、氢气的性质?
氢气球中聚集有大量的氢分子
水滴中聚集有大量的水分子
1.分子
(2)分子的概述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保持”:
指构成物质的每个分子的化学性质与该物质的化学性质相同。
“化学性质”:
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单个分子不能保持其物理性质。
“最小”:
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最小,而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H2O
H2
CO2
2.分子的基本性质
一滴水中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 kg。
假设10亿人来数一滴水中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多少天能数完?
三万多年!!!
如果拿一个水分子跟乒乓球相比,就好像拿乒乓球跟地球相比一样
性质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的基本性质
烧杯A 烧杯B
现 象
解 释
酚酞溶液变红
氨水不变色
氨分子运动到A烧杯使酚酞变红
不同分子的运动速率不同
性质2:微观粒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2.分子的基本性质
向盛有冷水和热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品红溶液,会发现热水中的品红扩散更快。
性质2-1: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2.分子的基本性质
一般情况下,对于同种物质:
气态分子间的间隔>液态分子间的间隔>固态分子间的间隔
性质3:分子间存在着间隙。
2.分子的基本性质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夏天车胎爆炸
地砖裂缝
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变鼓
物质分子间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这是物体热胀冷缩的微观实质
2.分子的基本性质
水能解渴
冰不怕凉也能解渴
油只能腻得慌
性质4: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1)纯净物
3.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
①宏观: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②微观: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只含有一种分子,有固定的性质)。
(2)混合物
①宏观: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②微观: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分子构成的物质(各种不同物质的分子相互间不发生化学反应,宏观上反映为各物质都保持着各自原有的性质)。
4.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解释物质的变化
(1)物理变化: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
水受热蒸发是物理变化,水分子在变化过程中如图所示,请注意图示中的几点标注。
间隔小
运动速率加快,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
4.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解释物质的变化
(2)化学变化: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种物质的分子会变成其他物质的分子。
如水通电分解是化学变化,水分子的分解过程如图所示(提示:水→氢气+氧气),请注意图示中的几点标注。
分解
水分子
氢原子
氧原子
结合
氢分子
氧分子
通电
分子分成原子
分子不可再分,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
原子
PART 03
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分子是由原子结合而成的。
1.原子
分解
水分子
氢原子
氧原子
结合
氢分子
氧分子
①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②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反应物的分子破裂,所含各原子重新组合生成新的分子;③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再分。
(2)原子的概述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不是指大小,指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微观粒子。
(3)原子的基本性质
①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②原子在不停地运动;③原子之间有空隙。
2.原子的概述
原子
构成物质的一种微观粒子
保持某些物质的化学性质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观粒子
原子不但可以构成分子,还能直接构成物质,常见的金属和某些非金属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原子保持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的化学性质。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但是在其他条件下还能再分成更小的微观粒子。
3.分子和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分子 原子
概念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微观粒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观粒子
本质 区别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相同点 ①都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 ②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微观粒子之间有空隙,微观粒子在不停地运动; ③同种微观粒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微观粒子化学性质不同 联系 分子可以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可构成分子 随堂测试
1. “等一帘烟雨,候十里春风”,是对二十四节气中“雨水”的形象描述。随着“雨水”之后雨量的增多,空气湿度逐渐增大的原因是(  )
A. 每个水分子体积变大 B. 水分子分解加快
C. 每个水分子质量增大 D. 水分子数目增多 
D
随堂测试
2. 下列现象能用“分子在不停地运动”解释的是(   )
A. 春天柳絮飞扬 B. 夏天荷花飘香
C. 秋天落叶飞舞 D. 冬天雪花飘飘
B
3.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
A. 水 B. 空气 C. 过氧化氢 D. 氮气 
B
随堂测试
4.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分子和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微小
B.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C.热胀冷缩说明分子或原子间有问隔
D.分子由原子构成
B
随堂测试
5. 图中“ ”表示氧原子,“ ”表示碳原子。下列选项中保持二氧化碳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B

A B C D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