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24~2025学年度地理中考第二轮专题复习--黑龙江乡土地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2024~2025学年度地理中考第二轮专题复习--黑龙江乡土地理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地理中考第二轮专题复习--黑龙江乡土地理
一、选择题
(2024八下·潮阳期中)下图中的数字表示我国黑龙江省各地市水稻种植面积(2020年),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省的简称是(  )
A.黑 B.京 C.川 D.渝
2.该省主要的土壤类型是(  )
A.黄土 B.红壤 C.黑土 D.紫色土
3.该省水稻种植面积最大的地区是(  )
A.哈尔滨市 B.佳木斯市 C.双鸭山市 D.牡丹江市
【答案】1.A
2.C
3.B
【知识点】黑龙江
【解析】【点评】黑龙江省是我国纬度位置最高的省,行政中心是哈尔滨,简称是黑,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有大面积的平原和肥沃的黑土,农业发达。
1.由图中信息可知,该省区是黑龙江省,位于我国最东边和最北边,简称黑,京是北京的简称,川是四川省的简称,渝是重庆市的简称,故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2.黑龙江省纬度较高,气候冷湿,在冷湿环境下,发育了肥沃的黑土地,是我国最肥沃的土壤。黄土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红壤和紫色土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故ABD错误、C正确。
故答案为:C。
3.读图可知,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水稻种植面积是104.1万公顷,是黑龙江省水稻种植面积最大的地区,其余三个城市的水稻种植面积都不到100万公顷。故ACD错误、B正确。
故答案为:B。
(2024八上·路南月考)下图为“我国长江、黄河、黑龙江三大河流的水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图中①②③三大河流对应的名称分别是(  )
A.长江、黑龙江、黄河 B.黄河、黑龙江、长江
C.长江、黄河、黑龙江 D.黑龙江、黄河、长江
5.黑龙江在3、4月份出现汛期的主要原因是(  )
A.春季气温回升,冰雪消融 B.3、4月份降水量较大
C.黑龙江3、4月份出现凌汛现象 D.黑龙江降水集中在春季
【答案】4.D
5.A
【知识点】我国河流的水文特征;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黄河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2024八下·汨罗模拟)2024年春节前后“尔滨”火爆出圈,黑龙江冰雪旅游成为现象级顶流。许多南方“小土豆”们纷纷前往,同时也享受了一番黑龙江的“宠客”模式。黑龙江乘势加快冰雪旅游发展,将“冷资源”变成“热经济”。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黑龙江的“冷资源”具体是指(  )
A.水资源 B.冰雪资源 C.旅游资源 D.石油资源
7.黑龙江省吸引南方“小土豆”前往旅游的原因不包括(  )
A.黑龙江是规模大、有文化感、有国际范的冰雪王国
B.南方冬季气温较北方高,“小土豆”们想体验一下不一样的冬季
C.黑龙江省开启了“宠客”模式
D.南方“小土豆”们去黑龙江省过春节
【答案】6.B
7.D
【知识点】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温度带的划分;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2024八下·佳木斯期中)2023年,黑龙江省全面完成稳粮稳豆任务,粮食生产实现“二十连丰”,总产量为1557.6亿斤,占全国11.2%,连续14年居全国第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下列关于黑龙江省农业生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因纬度位置较高,热量较低,本区不适合种植水稻
B.是著名的黑土地,农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
C.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D.黑龙江省是中国的甜菜重要产区
9.下列有关黑龙江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 B.地跨中温带、寒温带
C.其行政中心是哈尔滨市 D.与蒙古、俄罗斯接壤
【答案】8.A
9.D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
(2025八下·雷州月考)黑龙江省被称为“冰雪之冠”,拥有最独特优美的冰雪风光。下图为黑龙江省雪期和最大积雪厚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黑龙江省的简称是(  )
A.黑 B.龙 C.川 D.沪
11.M城市靠近我国(  )
A.最东端 B.最西端 C.最北端 D.最南端
12.影响图中城市雪期长短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经度位置 D.河流位置
13.黑龙江所在的东北地区气候“冷湿”的主要原因是(  )
①纬度高 ②离冬季风源地近 ③地势高 ④蒸发量小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10.A
11.C
12.B
13.A
【知识点】中国的疆域;中国的行政区划;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点评】黑龙江省是我国纬度最高的省区,加之临近冬季风的源地,冬季气温最低;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冬季降雪多,积雪厚,雪期长。
10.黑龙江省的简称是黑;龙不是省份简称;川是四川省的简称;沪是上海市的简称,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11.我国领土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市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M 城市位于黑龙江省北部,靠近我国最北端。我国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但 M 城市位置更偏向北;我国最西端在新疆帕米尔高原;我国最南端在海南省南沙群岛曾母暗沙,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12.从图中可以看出,黑龙江省北部城市雪期长,南部城市雪期相对较短,主要是因为北部纬度高,气温低,雪期长;南部纬度较低,气温相对较高,雪期短,B正确。海陆位置主要影响降水;经度位置对雪期长短影响较小;河流位置与雪期长短没有直接关系,ACD错误。
故答案为:B。
13.黑龙江所在东北地区纬度高,离冬季风源地近,水分蒸发量小,空气湿度相对较大,因而气候呈现“冷湿”特征,①②④正确;东北地区主要是平原(东北平原)、山地(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势并不高,③错误。
故答案为:A。
(2025八上·七星关期末)读黑龙江省地形面积比例图,完成下面小题。
14.黑龙江省中的平原属于______的一部分(  )
A.辽河平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华北平原 D.东北平原
15.黑龙江省促进山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合理措施是(  )
A.毁林开荒 B.大量迁移人口
C.打造康养基地 D.大力发展采矿业
【答案】14.D
15.C
【知识点】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2024八下·淮北月考)黑龙江省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享有“北大仓”的美誉。近年来,黑龙江省正由“北大仓”向“北大商”发展。据此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黑龙江省农业布局的特点是(  )
A.水稻集中分布在北部 B.北部地区小麦分布面积大
C.农作物集中分布在山区 D.纬度越低,玉米分布越广
17.下列关于气候对黑龙江农业生产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纬度较高,气候严寒,不利于玉米、水稻等喜温作物生长
B.气候寒冷,冻土深厚,不利于农作物春播
C.光热条件优越,大部分地区耕作制度是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D.冬季厚厚的积雪到次年春季融化,保证了春播农作物的需要
18.黑龙江省由“北大仓”向“北大商”发展,应该(  )
A.扩大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B.引进热带农作物,生产特色农产品
C.面向市场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D.加大劳动力投入,精耕细作
【答案】16.B
17.D
18.C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
(2024八上·九江期末)2022年,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达7763.1万吨,播种面积14683.2千公顷,双双位居全国第一。结合我国某区域部分农作物分布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9.黑龙江省主要粮食作物不包括(  )
A.玉米 B.小麦 C.水稻 D.甜菜
20.黑龙江省粮食产量大的原因不包括(  )
A.耕地广大 B.土壤肥沃 C.技术先进 D.光热充足
21.黑龙江省粮食作物熟制多为(  )
A.一年一熟 B.一年两熟 C.两年三熟 D.一年三熟
22.为提高粮食产量,提升粮食品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黑龙江省宜(  )
A.开发更多湿地 B.培育更多良种
C.专种粮食作物 D.增加化肥用量
【答案】19.D
20.D
21.A
22.B
【知识点】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温度带的划分;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
【解析】【点评】东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其优势条件有土壤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地形平坦,适宜机械化耕作。地广人稀,粮食商品率高。其中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是东北平原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最主要原因。
19.黑龙江省主要的粮食作物有玉米、小麦、水稻等;甜菜是经济作物,不是粮食作物。
故答案为:D。
20.A、黑龙江省耕地面积广大,为粮食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土地资源,A错误;
B、黑龙江省黑土广布,土壤肥沃,有利于粮食作物生长,B错误;
C、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黑龙江省在农业生产中采用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了粮食产量,C错误;
D、黑龙江省纬度高,气温低,光热相对不足,不是粮食产量大的原因,D正确。
故答案为:D。
21.黑龙江省纬度较高,热量条件相对较差,农作物生长周期较长,粮食作物熟制多为一年一熟。
故答案为:A。
22.A、开发更多湿地会破坏生态平衡,不利于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A错误;
B、培育更多良种可以提高粮食产量和品质,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有效措施,B正确;
C、专种粮食作物会导致农业结构单一,不利于农业的多元化发展和生态平衡,C错误;
D、增加化肥用量会造成土壤板结、环境污染等问题,不利于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D错误;
故答案为:B。
23.(2020·安徽)黑龙江省冬季寒冷漫长,每年冬天都有很多当地人外出避寒,我国热带地区往往成为他们避寒的首选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黑龙江省冬季寒冷漫长的主要原因是这里(  )
A.纬度较高 B.海拔较高 C.冰川广布 D.降水丰富
(2)黑龙江人外出避寒多选择(  )
A.新 B.渝 C.苏 D.琼
【答案】(1)A
(2)D
【知识点】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1)我国冬季气温南北温差大,越往北气温越高,黑龙江省冬季寒冷漫长的主要原因是这里纬度较高,该省区位于我国的最北端,A正确。故答案为:A。(2)由于纬度因素的差异,我国冬季气温南高北低,由材料“我国热带地区往往成为他们避寒的首选地。”可知,黑龙江人外出避寒多选择位于热带的海南省,该省简称琼,D正确。故答案为:D。
【点评】根据东北地区主要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因纬度较高,且紧邻亚洲北部寒冷的冬季风发源地,该地区冬季积雪多,冻土层厚等,冬季寒冷而漫长,进行分析解答。
(2024九下·丰城期中)水稻种植过程中,秧苗育成后,改人工插秧为抛秧,能大幅减轻劳作强度。20世纪90年代,我国采用抛秧的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其中江苏省是增长速度最快的省份之一。进入21世纪后,在国家农机补贴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机械插秧的比例迅速提升。当前,黑龙江省已成为插秧机销售最多的省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与江西省相比,20世纪90年代江苏省水稻抛秧种植面积增长较快的原因主要是(  )
A.农业技术先进 B.城镇化进程快
C.人口密度较大 D.机械化水平高
25.当前黑龙江省插秧机销量超过江苏省,反映出黑龙江省(  )
A.人均耕地多 B.农业补贴多 C.水田面积大 D.稻米价格高
【答案】24.B
25.C
【知识点】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
(2024八上·张店月考)进入12月,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采冰人开始忙碌起来,采冰人通过锯冰、断冰、拖冰、装冰、运冰五个步骤,从河流中将巨型冰块采集上岸,运往冰雪大世界进行冰雕加工。据图完成问题。
26.黑龙江省有利于冰雪产业发展的自然原因是(  )
①纬度高②冬季寒冷漫长③积雪厚④黑土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7.哈尔滨采冰人工作场地所在河流的名称和水文特征是(  )
A.黑龙江含沙量小 B.松花江结冰期长
C.嫩江水量较大 D.辽河有春汛现象
28.雪期指一年内第一次降雪和最后一次降雪之间的时间,对上图区域雪期说法正确的是(  )
A.受纬度影响,由南向北雪期变长
B.受海拔影响,由南向北雪期变短
C.受降水影响,由南向北雪期变长
D.受光照影响,由南向北雪期变短
29.图中三江平原地区人烟稀少,沼泽遍布。以下关于该地区沼泽广布的原因,正确的是(  )
①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②底下有冻土层,不利于下渗③河流结冰期长
④地势低平,排水不畅⑤黑土广布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②④⑤
【答案】26.A
27.B
28.A
29.B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2024八下·碑林模拟)黑龙江省被誉为“冰雪之冠”,2024年哈尔滨因冰雪旅游异常火爆,各地游客纷纷到哈尔滨赏冰雕、体验冰雪运动……。读黑龙江省雪期和雪厚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0.黑龙江省发展冰雪运动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①冬季气温低②雪期长③积雪厚④黑土广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1.雪期是指一年内第一次降雪和最后一次降雪之间的时间,可理解为当地气温持续低于0℃的时间,对黑龙江省雪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受降水影响,由南向北雪期变长
B.受海拔影响,由南向北雪期变短
C.受纬度影响,由南向北雪期变长
D.受光照影响,由南向北雪期变短
【答案】30.A
31.C
【知识点】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2024八上·沈阳期中)赫哲族生活在黑龙江省的三江流域,赫哲族的鱼皮服饰文化世界罕见,鱼皮服饰具有防水抗湿、轻便耐磨等诸多特性。下图示意赫哲族集中分布区以及赫哲族穿的“鱼皮”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2.黑龙江三江流域位于我国领土的(  )
A.东端附近 B.西端附近 C.南端附近 D.北端附近
33.赫哲族穿的“鱼皮”鞋,说明当地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A.温暖 B.潮湿 C.干燥 D.炎热
【答案】32.A
33.B
【知识点】中国的疆域;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风情
(2024八上·西岗期末)近日,以东北民俗风格精心打造的哈尔滨至漠河K7041次主题车厢旅客列车正式启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4.黑龙江的简称是(  )
A.辽 B.吉 C.黑 D.江
35.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是我国领土的(  )
A.最北端 B.最东端 C.最西端 D.最南端
36.哈尔滨到大连的铁路干线是(  )
A.京哈线 B.哈大线 C.沪昆线 D.京广线
【答案】34.C
35.A
36.B
【知识点】中国的疆域;中国的行政区划;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和枢纽
(2023·吉安模拟)2022年黑龙江省粮食产量7763万吨,居全国各省(区、市)第一位。读东北三省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7.黑龙江省适宜种植水稻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平坦 B.水源充足 C.技术发达 D.雨热同期
38.黑龙江省农作物的熟制一般为(  )
A.一年一熟 B.一年两熟 C.一年三熟 D.两年一熟
39.黑龙江省供应北京的大米应选择(  )
A.公路运输 B.铁路运输 C.航空运输 D.水路运输
【答案】37.D
38.A
39.B
【知识点】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选择;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温度带的划分;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二、非选择题
40.(2024八下·河北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习近平主席近日在黑龙江考察时强调,要落实好党中央关于推动东北全面振兴的决策部署,扬长补短,把资源优势、生态优势、科研优势、产业优势、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建好建强国家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重型装备生产制造基地、重要能源及原材料基地、北方生态安全屏障、向北开放新高地,在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中积极履职尽责,在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中奋力开创黑龙江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材料二:黑龙江地貌特征为“五山一水一草三分田”。地势大致为西北、北部和东南部高,东北、西南部低,由山地、台地、平原和水面构成;地跨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绥芬河四大水系,属温带季风气候。图1为黑龙江地形图,图2为黑龙江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
(1)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该省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及原材料基地,结合黑龙江省的自然环境,举例说出该省的能源有哪些。
材料三:哈尔滨市,别称冰城,黑龙江省辖地级市、省会、副省级市、特大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和国家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3)黑龙江省省会城市哈尔滨别称冰城,简单说明理由。
【答案】(1)气候温和湿润、地势平坦开阔、黑土面积广布,土壤肥沃、人少地多,便于机械化操作。
(2)煤炭、石油等能源资源,生物质能源、太阳能、风能等。
(3)哈尔滨的冬季漫长而寒冷,到处银装素裹,白雪皑皑。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与工业分布
41.(2023·夏邑)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十年来,黑龙江粮食总产量、商品量、调出量均居全国第一,为我国粮食生产作出突出贡献。图1为黑龙江省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图2为黑龙江省主要粮食作物分布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阔野·良田】
黑龙江省因纬度位置   ,年均温较低,图13中等温线弯曲部分主要位于   (填地形区名称)。
(2)黑龙江省农作物的分布特征是____。
A.呈现“南稻北麦”的格局
B.玉米主要分布在三江平原
C.水稻主要分布在年均温2℃以上地区
D.大豆主要分布在热量较少的北部地区
(3)【危机·改变】
大面积开荒使黑龙江省植被、湿地退化,黑土“变瘦了”“变少了”。
黑土“变瘦”“变少”会导致____。
①土壤肥力下降 ②耕地面积减少 ③水土流失加剧 ④粮食产量降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黑龙江省总结出“龙江模式”,通过发展推广种养循环、生物改良土壤、生物有机肥技术等措施保育黑土。示范县实行“龙江模式”后,6年平均玉米增产约10.2%,大豆增产约12.3%,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3.2克/千克。
“龙江模式”就是通过提高   发展农业生产的生态农业新模式。
(5)【经验总结】
简要分析黑龙江省推广“龙江模式”的意义。
【答案】(1)高;小兴安岭
(2)C
(3)D
(4)技术水平
(5)有利于恢复地表植被,减少黑土的退化;能够保育黑土并提高农作物产。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
【解析】【分析】(1)黑龙江是我国纬度最高的省区,年均温比较低;读图可知等温线弯曲的位置是小兴安岭;
(2)A.黑龙江为北稻南麦,A错误;
B.玉米主要分布在南部,B错误;
C.结合等温线图可知水稻主要分布在年均温2℃以上的地区,C正确;
D.大豆主要分布在南部,D错误;
(3)黑土流失会导致土壤肥力下降,粮食产量变低,收入变低;
(4)龙江模式通过改良土壤等各种科学技术来发展科技农业的新模式;
(5)龙江模式有利于恢复植被,减缓黑土的退化,保证农业的作物产量;
故答案为:(1)高;小兴安岭;(2)C;(3)D;(4)技术水平;(5)有利于恢复地表植被,减少黑土的退化;能够保育黑土并提高农作物产。
【点评】东北地区的地势可以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其中的山是指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水是指黑龙江,乌苏里江,鸭绿江等河流,而沃野千里是指中部的东北平原,有着肥沃的黑土和黑钙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分别是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东北三省矿产资源丰富,发展历史悠久,但近年来在逐渐衰落,资源逐渐枯竭,技术水平不行,缺少高新技术支持和优秀的管理人才,振兴东三省的重工业基地的方法包括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引进优秀的管理人才,提高资源利用率等。
42.(2024八下·新化模拟)【“冷资源”撬动“热经济”】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黑龙江省拥有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被誉为“冰雪之冠”,冰雪旅游已成为黑龙江省最火热的产业。2024年元旦假期,有“冰城”之称的黑龙江省会在冰雪旅游产业上创收近60亿元。
材料二 “黑龙江省简图”与“黑龙江省某年接待国内游客数量示意图”。
(1)材料中的“冰城”是指   (城市),“某年接待国内游客数量”最多的月份是   月。
(2)雪期是指一年内第一次降雪和最后一次降雪之间的时间,可理解为当地气温持续低于0℃的时间,据图推测黑龙江省雪期的空间特征   。
(3)冰雪资源就是金山银山,黑龙江省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请根据思维导图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答案。
①   (高或低)②   (多或少)③   (长或短)。
(4)将冰雪产业做大做强,助推黑龙江经济腾飞,做为智多星的你,请你为黑龙江省冰雪产业的发展提一些合理建议。
【答案】(1)哈尔滨;12
(2)越向北雪期时间越长,海拔越高、雪期越长;
(3)高;多;长
(4)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积极发展以服务业和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开发丰富多样的冰雪旅游项目;开展特色文化旅游项目体验活动;加大冰雪旅游宣传力度等。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的人口、民族、城市
1 / 12024~2025学年度地理中考第二轮专题复习--黑龙江乡土地理
一、选择题
(2024八下·潮阳期中)下图中的数字表示我国黑龙江省各地市水稻种植面积(2020年),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省的简称是(  )
A.黑 B.京 C.川 D.渝
2.该省主要的土壤类型是(  )
A.黄土 B.红壤 C.黑土 D.紫色土
3.该省水稻种植面积最大的地区是(  )
A.哈尔滨市 B.佳木斯市 C.双鸭山市 D.牡丹江市
(2024八上·路南月考)下图为“我国长江、黄河、黑龙江三大河流的水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图中①②③三大河流对应的名称分别是(  )
A.长江、黑龙江、黄河 B.黄河、黑龙江、长江
C.长江、黄河、黑龙江 D.黑龙江、黄河、长江
5.黑龙江在3、4月份出现汛期的主要原因是(  )
A.春季气温回升,冰雪消融 B.3、4月份降水量较大
C.黑龙江3、4月份出现凌汛现象 D.黑龙江降水集中在春季
(2024八下·汨罗模拟)2024年春节前后“尔滨”火爆出圈,黑龙江冰雪旅游成为现象级顶流。许多南方“小土豆”们纷纷前往,同时也享受了一番黑龙江的“宠客”模式。黑龙江乘势加快冰雪旅游发展,将“冷资源”变成“热经济”。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黑龙江的“冷资源”具体是指(  )
A.水资源 B.冰雪资源 C.旅游资源 D.石油资源
7.黑龙江省吸引南方“小土豆”前往旅游的原因不包括(  )
A.黑龙江是规模大、有文化感、有国际范的冰雪王国
B.南方冬季气温较北方高,“小土豆”们想体验一下不一样的冬季
C.黑龙江省开启了“宠客”模式
D.南方“小土豆”们去黑龙江省过春节
(2024八下·佳木斯期中)2023年,黑龙江省全面完成稳粮稳豆任务,粮食生产实现“二十连丰”,总产量为1557.6亿斤,占全国11.2%,连续14年居全国第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下列关于黑龙江省农业生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因纬度位置较高,热量较低,本区不适合种植水稻
B.是著名的黑土地,农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
C.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D.黑龙江省是中国的甜菜重要产区
9.下列有关黑龙江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 B.地跨中温带、寒温带
C.其行政中心是哈尔滨市 D.与蒙古、俄罗斯接壤
(2025八下·雷州月考)黑龙江省被称为“冰雪之冠”,拥有最独特优美的冰雪风光。下图为黑龙江省雪期和最大积雪厚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黑龙江省的简称是(  )
A.黑 B.龙 C.川 D.沪
11.M城市靠近我国(  )
A.最东端 B.最西端 C.最北端 D.最南端
12.影响图中城市雪期长短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经度位置 D.河流位置
13.黑龙江所在的东北地区气候“冷湿”的主要原因是(  )
①纬度高 ②离冬季风源地近 ③地势高 ④蒸发量小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025八上·七星关期末)读黑龙江省地形面积比例图,完成下面小题。
14.黑龙江省中的平原属于______的一部分(  )
A.辽河平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华北平原 D.东北平原
15.黑龙江省促进山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合理措施是(  )
A.毁林开荒 B.大量迁移人口
C.打造康养基地 D.大力发展采矿业
(2024八下·淮北月考)黑龙江省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享有“北大仓”的美誉。近年来,黑龙江省正由“北大仓”向“北大商”发展。据此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黑龙江省农业布局的特点是(  )
A.水稻集中分布在北部 B.北部地区小麦分布面积大
C.农作物集中分布在山区 D.纬度越低,玉米分布越广
17.下列关于气候对黑龙江农业生产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纬度较高,气候严寒,不利于玉米、水稻等喜温作物生长
B.气候寒冷,冻土深厚,不利于农作物春播
C.光热条件优越,大部分地区耕作制度是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D.冬季厚厚的积雪到次年春季融化,保证了春播农作物的需要
18.黑龙江省由“北大仓”向“北大商”发展,应该(  )
A.扩大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B.引进热带农作物,生产特色农产品
C.面向市场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D.加大劳动力投入,精耕细作
(2024八上·九江期末)2022年,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达7763.1万吨,播种面积14683.2千公顷,双双位居全国第一。结合我国某区域部分农作物分布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9.黑龙江省主要粮食作物不包括(  )
A.玉米 B.小麦 C.水稻 D.甜菜
20.黑龙江省粮食产量大的原因不包括(  )
A.耕地广大 B.土壤肥沃 C.技术先进 D.光热充足
21.黑龙江省粮食作物熟制多为(  )
A.一年一熟 B.一年两熟 C.两年三熟 D.一年三熟
22.为提高粮食产量,提升粮食品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黑龙江省宜(  )
A.开发更多湿地 B.培育更多良种
C.专种粮食作物 D.增加化肥用量
23.(2020·安徽)黑龙江省冬季寒冷漫长,每年冬天都有很多当地人外出避寒,我国热带地区往往成为他们避寒的首选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黑龙江省冬季寒冷漫长的主要原因是这里(  )
A.纬度较高 B.海拔较高 C.冰川广布 D.降水丰富
(2)黑龙江人外出避寒多选择(  )
A.新 B.渝 C.苏 D.琼
(2024九下·丰城期中)水稻种植过程中,秧苗育成后,改人工插秧为抛秧,能大幅减轻劳作强度。20世纪90年代,我国采用抛秧的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其中江苏省是增长速度最快的省份之一。进入21世纪后,在国家农机补贴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机械插秧的比例迅速提升。当前,黑龙江省已成为插秧机销售最多的省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与江西省相比,20世纪90年代江苏省水稻抛秧种植面积增长较快的原因主要是(  )
A.农业技术先进 B.城镇化进程快
C.人口密度较大 D.机械化水平高
25.当前黑龙江省插秧机销量超过江苏省,反映出黑龙江省(  )
A.人均耕地多 B.农业补贴多 C.水田面积大 D.稻米价格高
(2024八上·张店月考)进入12月,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采冰人开始忙碌起来,采冰人通过锯冰、断冰、拖冰、装冰、运冰五个步骤,从河流中将巨型冰块采集上岸,运往冰雪大世界进行冰雕加工。据图完成问题。
26.黑龙江省有利于冰雪产业发展的自然原因是(  )
①纬度高②冬季寒冷漫长③积雪厚④黑土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7.哈尔滨采冰人工作场地所在河流的名称和水文特征是(  )
A.黑龙江含沙量小 B.松花江结冰期长
C.嫩江水量较大 D.辽河有春汛现象
28.雪期指一年内第一次降雪和最后一次降雪之间的时间,对上图区域雪期说法正确的是(  )
A.受纬度影响,由南向北雪期变长
B.受海拔影响,由南向北雪期变短
C.受降水影响,由南向北雪期变长
D.受光照影响,由南向北雪期变短
29.图中三江平原地区人烟稀少,沼泽遍布。以下关于该地区沼泽广布的原因,正确的是(  )
①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②底下有冻土层,不利于下渗③河流结冰期长
④地势低平,排水不畅⑤黑土广布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②④⑤
(2024八下·碑林模拟)黑龙江省被誉为“冰雪之冠”,2024年哈尔滨因冰雪旅游异常火爆,各地游客纷纷到哈尔滨赏冰雕、体验冰雪运动……。读黑龙江省雪期和雪厚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0.黑龙江省发展冰雪运动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①冬季气温低②雪期长③积雪厚④黑土广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1.雪期是指一年内第一次降雪和最后一次降雪之间的时间,可理解为当地气温持续低于0℃的时间,对黑龙江省雪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受降水影响,由南向北雪期变长
B.受海拔影响,由南向北雪期变短
C.受纬度影响,由南向北雪期变长
D.受光照影响,由南向北雪期变短
(2024八上·沈阳期中)赫哲族生活在黑龙江省的三江流域,赫哲族的鱼皮服饰文化世界罕见,鱼皮服饰具有防水抗湿、轻便耐磨等诸多特性。下图示意赫哲族集中分布区以及赫哲族穿的“鱼皮”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2.黑龙江三江流域位于我国领土的(  )
A.东端附近 B.西端附近 C.南端附近 D.北端附近
33.赫哲族穿的“鱼皮”鞋,说明当地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A.温暖 B.潮湿 C.干燥 D.炎热
(2024八上·西岗期末)近日,以东北民俗风格精心打造的哈尔滨至漠河K7041次主题车厢旅客列车正式启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4.黑龙江的简称是(  )
A.辽 B.吉 C.黑 D.江
35.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是我国领土的(  )
A.最北端 B.最东端 C.最西端 D.最南端
36.哈尔滨到大连的铁路干线是(  )
A.京哈线 B.哈大线 C.沪昆线 D.京广线
(2023·吉安模拟)2022年黑龙江省粮食产量7763万吨,居全国各省(区、市)第一位。读东北三省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7.黑龙江省适宜种植水稻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平坦 B.水源充足 C.技术发达 D.雨热同期
38.黑龙江省农作物的熟制一般为(  )
A.一年一熟 B.一年两熟 C.一年三熟 D.两年一熟
39.黑龙江省供应北京的大米应选择(  )
A.公路运输 B.铁路运输 C.航空运输 D.水路运输
二、非选择题
40.(2024八下·河北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习近平主席近日在黑龙江考察时强调,要落实好党中央关于推动东北全面振兴的决策部署,扬长补短,把资源优势、生态优势、科研优势、产业优势、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建好建强国家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重型装备生产制造基地、重要能源及原材料基地、北方生态安全屏障、向北开放新高地,在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中积极履职尽责,在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中奋力开创黑龙江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材料二:黑龙江地貌特征为“五山一水一草三分田”。地势大致为西北、北部和东南部高,东北、西南部低,由山地、台地、平原和水面构成;地跨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绥芬河四大水系,属温带季风气候。图1为黑龙江地形图,图2为黑龙江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
(1)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该省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及原材料基地,结合黑龙江省的自然环境,举例说出该省的能源有哪些。
材料三:哈尔滨市,别称冰城,黑龙江省辖地级市、省会、副省级市、特大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和国家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3)黑龙江省省会城市哈尔滨别称冰城,简单说明理由。
41.(2023·夏邑)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十年来,黑龙江粮食总产量、商品量、调出量均居全国第一,为我国粮食生产作出突出贡献。图1为黑龙江省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图2为黑龙江省主要粮食作物分布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阔野·良田】
黑龙江省因纬度位置   ,年均温较低,图13中等温线弯曲部分主要位于   (填地形区名称)。
(2)黑龙江省农作物的分布特征是____。
A.呈现“南稻北麦”的格局
B.玉米主要分布在三江平原
C.水稻主要分布在年均温2℃以上地区
D.大豆主要分布在热量较少的北部地区
(3)【危机·改变】
大面积开荒使黑龙江省植被、湿地退化,黑土“变瘦了”“变少了”。
黑土“变瘦”“变少”会导致____。
①土壤肥力下降 ②耕地面积减少 ③水土流失加剧 ④粮食产量降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黑龙江省总结出“龙江模式”,通过发展推广种养循环、生物改良土壤、生物有机肥技术等措施保育黑土。示范县实行“龙江模式”后,6年平均玉米增产约10.2%,大豆增产约12.3%,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3.2克/千克。
“龙江模式”就是通过提高   发展农业生产的生态农业新模式。
(5)【经验总结】
简要分析黑龙江省推广“龙江模式”的意义。
42.(2024八下·新化模拟)【“冷资源”撬动“热经济”】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黑龙江省拥有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被誉为“冰雪之冠”,冰雪旅游已成为黑龙江省最火热的产业。2024年元旦假期,有“冰城”之称的黑龙江省会在冰雪旅游产业上创收近60亿元。
材料二 “黑龙江省简图”与“黑龙江省某年接待国内游客数量示意图”。
(1)材料中的“冰城”是指   (城市),“某年接待国内游客数量”最多的月份是   月。
(2)雪期是指一年内第一次降雪和最后一次降雪之间的时间,可理解为当地气温持续低于0℃的时间,据图推测黑龙江省雪期的空间特征   。
(3)冰雪资源就是金山银山,黑龙江省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请根据思维导图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答案。
①   (高或低)②   (多或少)③   (长或短)。
(4)将冰雪产业做大做强,助推黑龙江经济腾飞,做为智多星的你,请你为黑龙江省冰雪产业的发展提一些合理建议。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A
2.C
3.B
【知识点】黑龙江
【解析】【点评】黑龙江省是我国纬度位置最高的省,行政中心是哈尔滨,简称是黑,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有大面积的平原和肥沃的黑土,农业发达。
1.由图中信息可知,该省区是黑龙江省,位于我国最东边和最北边,简称黑,京是北京的简称,川是四川省的简称,渝是重庆市的简称,故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2.黑龙江省纬度较高,气候冷湿,在冷湿环境下,发育了肥沃的黑土地,是我国最肥沃的土壤。黄土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红壤和紫色土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故ABD错误、C正确。
故答案为:C。
3.读图可知,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水稻种植面积是104.1万公顷,是黑龙江省水稻种植面积最大的地区,其余三个城市的水稻种植面积都不到100万公顷。故ACD错误、B正确。
故答案为:B。
【答案】4.D
5.A
【知识点】我国河流的水文特征;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黄河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答案】6.B
7.D
【知识点】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温度带的划分;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答案】8.A
9.D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
【答案】10.A
11.C
12.B
13.A
【知识点】中国的疆域;中国的行政区划;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点评】黑龙江省是我国纬度最高的省区,加之临近冬季风的源地,冬季气温最低;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冬季降雪多,积雪厚,雪期长。
10.黑龙江省的简称是黑;龙不是省份简称;川是四川省的简称;沪是上海市的简称,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11.我国领土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市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M 城市位于黑龙江省北部,靠近我国最北端。我国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但 M 城市位置更偏向北;我国最西端在新疆帕米尔高原;我国最南端在海南省南沙群岛曾母暗沙,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12.从图中可以看出,黑龙江省北部城市雪期长,南部城市雪期相对较短,主要是因为北部纬度高,气温低,雪期长;南部纬度较低,气温相对较高,雪期短,B正确。海陆位置主要影响降水;经度位置对雪期长短影响较小;河流位置与雪期长短没有直接关系,ACD错误。
故答案为:B。
13.黑龙江所在东北地区纬度高,离冬季风源地近,水分蒸发量小,空气湿度相对较大,因而气候呈现“冷湿”特征,①②④正确;东北地区主要是平原(东北平原)、山地(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势并不高,③错误。
故答案为:A。
【答案】14.D
15.C
【知识点】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答案】16.B
17.D
18.C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
【答案】19.D
20.D
21.A
22.B
【知识点】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温度带的划分;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
【解析】【点评】东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其优势条件有土壤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地形平坦,适宜机械化耕作。地广人稀,粮食商品率高。其中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是东北平原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最主要原因。
19.黑龙江省主要的粮食作物有玉米、小麦、水稻等;甜菜是经济作物,不是粮食作物。
故答案为:D。
20.A、黑龙江省耕地面积广大,为粮食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土地资源,A错误;
B、黑龙江省黑土广布,土壤肥沃,有利于粮食作物生长,B错误;
C、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黑龙江省在农业生产中采用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了粮食产量,C错误;
D、黑龙江省纬度高,气温低,光热相对不足,不是粮食产量大的原因,D正确。
故答案为:D。
21.黑龙江省纬度较高,热量条件相对较差,农作物生长周期较长,粮食作物熟制多为一年一熟。
故答案为:A。
22.A、开发更多湿地会破坏生态平衡,不利于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A错误;
B、培育更多良种可以提高粮食产量和品质,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有效措施,B正确;
C、专种粮食作物会导致农业结构单一,不利于农业的多元化发展和生态平衡,C错误;
D、增加化肥用量会造成土壤板结、环境污染等问题,不利于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D错误;
故答案为:B。
23.【答案】(1)A
(2)D
【知识点】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1)我国冬季气温南北温差大,越往北气温越高,黑龙江省冬季寒冷漫长的主要原因是这里纬度较高,该省区位于我国的最北端,A正确。故答案为:A。(2)由于纬度因素的差异,我国冬季气温南高北低,由材料“我国热带地区往往成为他们避寒的首选地。”可知,黑龙江人外出避寒多选择位于热带的海南省,该省简称琼,D正确。故答案为:D。
【点评】根据东北地区主要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因纬度较高,且紧邻亚洲北部寒冷的冬季风发源地,该地区冬季积雪多,冻土层厚等,冬季寒冷而漫长,进行分析解答。
【答案】24.B
25.C
【知识点】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
【答案】26.A
27.B
28.A
29.B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答案】30.A
31.C
【知识点】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答案】32.A
33.B
【知识点】中国的疆域;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风情
【答案】34.C
35.A
36.B
【知识点】中国的疆域;中国的行政区划;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和枢纽
【答案】37.D
38.A
39.B
【知识点】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选择;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温度带的划分;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40.【答案】(1)气候温和湿润、地势平坦开阔、黑土面积广布,土壤肥沃、人少地多,便于机械化操作。
(2)煤炭、石油等能源资源,生物质能源、太阳能、风能等。
(3)哈尔滨的冬季漫长而寒冷,到处银装素裹,白雪皑皑。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与工业分布
41.【答案】(1)高;小兴安岭
(2)C
(3)D
(4)技术水平
(5)有利于恢复地表植被,减少黑土的退化;能够保育黑土并提高农作物产。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
【解析】【分析】(1)黑龙江是我国纬度最高的省区,年均温比较低;读图可知等温线弯曲的位置是小兴安岭;
(2)A.黑龙江为北稻南麦,A错误;
B.玉米主要分布在南部,B错误;
C.结合等温线图可知水稻主要分布在年均温2℃以上的地区,C正确;
D.大豆主要分布在南部,D错误;
(3)黑土流失会导致土壤肥力下降,粮食产量变低,收入变低;
(4)龙江模式通过改良土壤等各种科学技术来发展科技农业的新模式;
(5)龙江模式有利于恢复植被,减缓黑土的退化,保证农业的作物产量;
故答案为:(1)高;小兴安岭;(2)C;(3)D;(4)技术水平;(5)有利于恢复地表植被,减少黑土的退化;能够保育黑土并提高农作物产。
【点评】东北地区的地势可以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其中的山是指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水是指黑龙江,乌苏里江,鸭绿江等河流,而沃野千里是指中部的东北平原,有着肥沃的黑土和黑钙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分别是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东北三省矿产资源丰富,发展历史悠久,但近年来在逐渐衰落,资源逐渐枯竭,技术水平不行,缺少高新技术支持和优秀的管理人才,振兴东三省的重工业基地的方法包括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引进优秀的管理人才,提高资源利用率等。
42.【答案】(1)哈尔滨;12
(2)越向北雪期时间越长,海拔越高、雪期越长;
(3)高;多;长
(4)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积极发展以服务业和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开发丰富多样的冰雪旅游项目;开展特色文化旅游项目体验活动;加大冰雪旅游宣传力度等。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的人口、民族、城市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