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章第一节第1课时 质量、质量的测量夯实基础巩固1.下列情况中,物体的质量发生了变化的是( )A.一块橡皮被用掉了一半 B.实心球从空中落到地面C.一根直铁丝被弯成弧形 D.试管中固态的萘熔化成液态2.测量物体的质量前,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小亮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如图所示。接下来他要进行的操作是( )A.先将游码拨至零刻度线,再向右调节平衡螺母B.先将平衡螺母移到最左端,再向右移动游码C.先将游码拨至零刻度线,再向左调节平衡螺母D.先将平衡螺母移到最左端,再向左移动游码3.在“用托盘天平测物体的质量”实验中,小明用已调节好的天平测物体质量的过程中,通过增、减砝码,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这时他应该( )A.将游码向右移动直至横梁重新水平平衡 B.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左旋进一些C.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 D.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右旋出一些4.(1)请在下列数字后面填上合适的单位:(填“g”“kg”或“t”)①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50________。②中学生小超的质量大约是50________。(2)物体所含________的多少叫质量,实验室中常用__________来测量物体的质量。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__________(填“属性”或“特性”)。如果航天员将质量为50g的矿石从地球带到月球,其质量将__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5.某同学用天平来测量物体的质量,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甲中托盘天平主要结构的名称: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_,④_________。(2)称量前要明确天平的___________。使用天平时,取放砝码应用_______。潮湿的物品或化学药品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称量。(3)用托盘天平称量一盛有试剂的烧杯的质量,若右盘上放有100g砝码1个、50g砝码2个、20g砝码1个,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天平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则烧杯和试剂的总质量为___________g能力提升培优6.小明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调节天平平衡后,他将物体放在天平左盘,并向右盘添加砝码。当他向右盘添加一个10g砝码后,天平的指针如图所示,小明接下来的操作是( )A.向左移动平衡螺母 B.将10g砝码取下来,换上5g砝码C.移动游码 D.继续向右盘添加5g砝码7.小聪想知道自己眼镜的质量,于是他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标尺上的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边。他将天平调平衡后测出了眼镜的质量,右盘所加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情况如图所示。平衡螺母的调节方向和眼镜的质量分别是( )A.向右、31.2g B.向右、31.6g C.向左、31.2g D.向左、31.6g8.小明生病了,医生给他开了药。小明在服药前仔细阅读了说明书,其中“用法用量”上注明“按体重,一日服用20mg/kg”。小明的体重是40kg,每粒药的规格是0.2g,则小明一日应服药________mg,合________粒。9.调节天平时,指针出现如图所示的摆动,此时_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要等它停下来才能判断天平是否平衡。小明把一块冰块放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得它们的质量为180.0g,待冰熔化为水后再测质量,这是为了探究_________发生改变时,物体的质量是否改变。接着用酒精灯加热水至40℃,测得烧杯和热水的总质量为176.2g,他________(填“能”或“不能”)得出“水的质量与温度有关”的结论。10.在“探究物体形状对质量是否有影响”的活动中,小红用天平测量一块橡皮泥的质量,然后多次把橡皮泥捏成其他形状后测出它的质量。这步操作是为了探究________对质量是否有影响。小花则用小刀把橡皮泥削成不同形状进行多次实验,你认为她_______(填“能”或“不能”)得出形状对质量有影响的结论。中考实战演练11.从2019年5月20日起,用普朗克常数定义质量的单位——千克,以代替工作了100多年的国际千克原器(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体积为1m 的水的质量为1kgB.实验室可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物体的质量C.千克原器因生锈导致质量减小,故不宜作为标准D.物体的质量不会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12.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理化实验技能考试中,某同学在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一物体的质量时,在天平的右盘加减砝码的过程中,他发现:当放入质量最小的砝码时,指针偏右;若将这个砝码取出,则指针偏左。要测出物体的质量,该同学下一步的正确操作如下:取出质量最小的砝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平平衡时,天平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该物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_g。13.学过天平使用的知识后,好奇的小明想用家中的一架旧天平称一个鸡蛋的质量。调节横梁平衡时,先将游码移至零刻度线处,此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调节。他发现无论怎样调节平衡螺母,指针总是略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于是他在天平的左盘中放入几粒米后重新调节平衡并进行了测量,如图所示,则鸡蛋的质量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61g。开放应用探究14.如图所示为用天平测量盛水烧杯质量的场景,已知干燥的空烧杯质量为19.4g,则烧杯中水的质量为_______g。若每个水分子的质量为3×10—23g,则烧杯中的水含有____________个水分子,将这些水分子沿一条直线紧密排列,长度将达7.2×1014m,可绕地球赤道约1800万圈,据此可得水分子的直径为_____________m。答案:2第三章第一节第2课时 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夯实基础巩固1.有关托盘天平的使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称量前,应调节平衡螺母或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B.称量前,应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以免超过量程C.称量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物体 D.称量时,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左盘加砝码2.如图所示,小明在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文具盒的质量时,在天平的右盘加了几个砝码后,发现指针偏左;当再放入质量最小的砝码时,指针偏右。要测出文具盒的质量;他应该( ) A.取下最小的砝码,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右调B.取下最小的砝码,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移C.不取下最小的砝码,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右调D.不取下最小的砝码,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移3.利用天平称取20g粉末状的化学药品,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A.调节天平平衡后,将化学药品直接倒在天平左盘内,在右盘加20g砝码B.调节天平平衡后,将化学药品用纸包好放在天平左盘内,在右盘加20g砝码C.调节天平平衡后,先在左盘中放一张纸,将化学药品倒在纸上,在右盘加20g砝码D.左、右盘各放一张大小相同的纸,调节天平平衡后,在右盘加20g砝码,在左盘倒入适量化学药品并用药匙增减,直至天平平衡4.小明用天平测量苹果的质量,在调节天平平衡的过程中,发现指针的偏转情况如图甲所示,他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然后将苹果放在天平的左盘,向右盘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使天平再次平衡时,砝码质量和游码对应的刻度值如图乙所示,则苹果的质量为_________g。能力提升培优5.用托盘天平测量一张邮票的总质量,既可行又较准确的方法是( )A.把一张邮票放在天平上仔细测量 B.把一张邮票放在天平上多次测量,再求平均值C.先测量出100张相同邮票的总质量,再通过计算求得一张邮票的质量D.把一张邮票放在一只纸杯中,测出邮票和纸杯的总质量,再减去纸杯的质量6.某同学要称取10.2g食盐,10g以上用砝码,1g以下用游码。操作方法如下:①取10g砝码放入右盘;②调节天平平衡;③向左盘添加食盐到指针位于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处;④移动游码到0.2g处。其合理的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③④① D.②④③①7.小明用托盘天平测量一圆柱形铁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他用了50g、20g、5g砝码各一个,游码位置如图所示。测量完毕后他才发现自己错误地将物体放在了右盘,而将砝码放在了左盘,则该圆柱形铁块的质量为( )A.73.0g B.77.0g C.77.5g D.72.5g8.小明购买了图甲所示的一盒大头针,这盒大头针的质量为________g,他想知道一盒大头针共有几枚,于是先用电子天平测出100枚大头针的总质量,如图乙所示,则一枚大头针的质量为__________g,经过计算可知这盒大头针有_________枚。9.小明在一家大理石厂发现一块巨型大理石碑。他想知道这块石碑的质量,于是借来卷尺测出石碑的长、宽、高分别是3.5m、2m、1m。然后他又从加工的余料中选了一块与石碑同材质的大理石样品带回学校,利用学校实验室的器材,测出了大理石样品的质量和体积。(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大理石样品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大理石样品的质量为_________g。(2)带回的大理石样品体积较大,不能放进量筒,因此他利用一只烧杯,按如图乙所示的方法进行测量,那么大理石样品的体积为________cm3。(3)由此可知,巨型大理石碑的质量为_________kg,即____________t。(4)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下列情况中会造成测量结果比实际质量小的是________(填字母)。A.使用已严重生锈的砝码 B.按游码右端所对的刻度读数C.调节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就开始测量D.称量过程中发现天平指针向左倾斜,向右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中考实战演练10.小明使用天平来测小石块的质量。测量前,他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进行天平横梁平衡的调节。调节完成后指针静止时的位置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1)请你指出小明调节天平横梁平衡的过程中遗漏的操作步骤:_______________。(2)完成遗漏的操作步骤后,为了调节横梁平衡,他需向________(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到分度盘中央刻度线或在中央刻度线两侧等幅摆动。(3)调节横梁平衡后,小明将小石块放在左盘,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这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___________g。11.学习了天平的使用后,小云用水平桌面上的天平为妈妈测量手镯的质量。(1)如图甲所示为小云称量过程中的部分操作,请找出图中的3处错误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纠正错误后,小云调节天平平衡,进行了正确测量,测量中使用了3个砝码:1个50g、1个10g、1个5g。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妈妈手镯的质量是________,向天平右盘中添加这3个砝码的合理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开放应用探究12.托盘天平是一种精密的测量仪器,某实验室天平的配套砝码及横梁标尺如图所示。(1)小科发现砝码盒中的砝码已磨损,用这样的砝码称量物体的质量,测量结果将________。(2)小科观察铭牌时,发现该天平的最大测量值为200g,但他认为应为210g。你认为小科产生这种错误想法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小江认为铭牌上的最大测量值没有标错,但砝码盒中10g的砝码是多余的,而小明认为砝码盒中所有的砝码都是不可缺少的。你认为谁的观点是正确的 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小明想知道一枚大头针的质量,决定用托盘天平进行测量。他使用的托盘天平及横梁标尺放大图如图所示。他一共测量了四次,并将测量结果记录在下表中:实验序号 大头针数量/枚 总质量/g 一枚大头针的质量/g1 12 50 5.53 100 11.24 200 22.3(1)小明所用的天平能够精确测量的最小质量是_______g;一枚大头针的质量约为________g。(2)某同学看了实验记录表后产生了一个疑问:小明的第一次实验为什么没有记录 是小明测了但忘了记录,还是有其他原因呢 这名同学不解,于是询问小明。小明笑着说:“不是忘了记录,而是不好记录。”你知道小明为什么说不好记录吗 请发表你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2第三章第一节第3课时 密度夯实基础巩固1.下列关于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对于不同的物质,m越大,ρ就越小 B.对于同种物质,ρ与m成正比C.对于同种物质,ρ与V成反比D.对于同种物质,ρ的大小不随物体的体积或质量数值的改变而改变2.“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这句话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从科学角度来解释,铁杵在被磨砺的过程中( )A.密度不变 B.质量不变 C.体积不变 D.形状不变3.如图所示为a、b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像。分别用 a、b两种物质制成两个规则的实心长方体甲和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 B.甲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C.甲的密度等于乙的密度 D.甲与乙的密度大小不能确定4.如图所示为某汽车维修站给车胎充气时的情景。为了保证行车安全,当车胎鼓起后(体积保持不变),还需要继续给它充气至符合计量表显示的读数要求为止。对于该过程中轮胎内气体的质量和密度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量变大,密度变大 B.质量不变,密度不变C.质量变大,密度不变 D.质量变大,密度变小5.(1)某品牌盒装牛奶,盒上标有“净含量250mL”字样,用天平测得牛奶的质量是260g,则这种牛奶的密度是_________g/cm3;小明喝了半盒牛奶,剩下半盒牛奶的密度是________ kg/m3。(2)小东买了一瓶饮用水,喝去了一半后,剩余的饮用水的密度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水的密度是1.0×103kg/m3,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体积相同的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3:2,则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为___________,把甲、乙两物体都截去一半,两物体剩余部分的密度之比为________能力提升培优7.一只空瓶的质量是200g,将其装满水时的总质量是350g,若将其装满另一种液体时的总质量为320g,则该液体的密度是( )A.0.6×103kg/m3 B.0.8×103kg/m3 C.1.25 ×103kg/m3 D.1.5×103kg/m38.下列关于质量和密度的理解,正确的有( )①物体所含的物质越多,质量一定越大 ②密度越大的物体,质量越大 ③密度大小等于质量跟体积的比值 ④由可知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⑤不同种类的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一般不同 ⑥物体的质量和密度都不随状态、位置、形状的变化而变化A.4个 B.3个 C.2个 D.1个9.如图所示,甲、乙两球的体积相同,此时天平平衡,则ρ甲:ρ乙为( )A.2:1 B.1:2 C.3:4 D.4:310.通过实验,得到了a、b、c三个实心物体的m-V图像如图所示,分析图像可知( )A.图像向上倾斜的角度越大,该物质的密度越小B.a物质的密度是c物质的2倍C.b物质的密度是1.0×103kg/m3D.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越大,密度越大11.有四个颜色相同的实心球,其中一个的材料与其他三个不同。为了找出这个球,测得如表所示的数据。球的编号 A B C D体积/cm3 5 8 12 18质量/g 10 20 24 36a(1)通过计算和处理数据可以完成任务,则表中a处的内容应为__________。(2)除计算外,还可以通过_______的方法,更加形象直观地处理数据,找出这个球。(3)分析可知,编号为________的球与其他三个球的材料不同。12.某铸铁件在铸造时所用的木模质量为27kg,木模的密度为0.9×103kg/m3,铸铁件的质量为203kg,密度为7.0×103kg/m3。(1)铸铁件中有无气泡 为什么 (2)若铸铁件中有气泡,则气泡部分的体积有多大 (3)若将气泡部分注满水银后,则铸铁件的质量为多少 (ρ水银=13.6×103kg/m3)中考实战演练13.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出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几组数据并绘出如图所示的m-V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量杯的质量为40g B.40cm3的该液体的质量为40gC.该液体的密度为1.25g/cm3 D.该液体的密度为2g/cm314.(1)如图所示,两个形状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根据图中液面的高度和液体密度知识可知,A液体是________,B液体是________。(ρ水>ρ酒精)(2)某医院急诊室内的一氧气钢瓶中装有密度为5kg/m3的氧气,给急救病人供氧用去了一半,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是________kg/m3;病人需要用冰块进行物理降温,取450g水凝固成冰后使用,水全部变成冰后的体积为________cm3.(ρ冰=0.9×103kg/m3)15.已知一个空瓶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300g,在装满水的瓶子中放入一个小石块,溢出水后其总质量为320g,取出小石块后,剩余的水和瓶子的总质量为290g。不计取出小石块的过程中带走的水,则小石块的质量为_________g,小石块的密度为________g/cm3。开放应用探究16.将质量为m1的液体甲与质量为m2的液体乙混合,已知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1、ρ2,混合后液体的密度为(两种液体混合前后总体积不变)( )答案:2第三章第一节第4课时 测量石块和盐水的密度夯实基础巩固1.小李在做“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时,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再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物体的体积。用这种方法较准确地测量以下物体的密度,其中合理的是( )A.一枚大头针 B.一粒大米 C.比赛用的铅球 D.小石块2.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形状不规则的小石块的密度,下列步骤中,不需要的是( )A.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m1 B.用天平测量量筒的质量m2C.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记下量筒中水的体积V1D.用细线系住小石块,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记下量筒中小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23.用天平和量筒测某品牌牛奶的密度(先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牛奶并测得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为106g),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A.测量前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应向右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B.将烧杯中部分牛奶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体积为40LC.如图丙所示,烧杯和剩余牛奶的总质量为60.2gD.若实验中有少量牛奶附着在量筒内壁上,则测得的牛奶密度会偏大4.在“测定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小明没有把容器的质量测出来,而是多次测出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并记录在下表中。根据表中的数据,可求得液体的密度是________g/cm3,容器的质量是_________g。实验次序 1 2 3 4液体的体积V/cm3 15 22 50 80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m/g 67 72.6 95 1195.如图甲所示为一块“玄武石”,其内部是多孔蜂窝状结构,该类石头的密度为2.8~3.3g/cm3。小明想准确测出这块石头的密度。(1)如图乙所示,该石头的质量为________g;他将该石头放入量筒中,放石头前后液面位置如图丙所示,计算得到该石头的密度为_________g/cm3。(2)该石头密度的测量值偏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力提升培优6.为了测盐水的密度,某实验小组制订了如下的实验计划:①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盐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②将烧杯中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③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④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⑤测出空烧杯的质量。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以上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 )A.①②③④⑥ B.⑤①②③⑥ C.①②④③⑤⑥ D.⑤①②④③⑥7.某班同学收集到一块火山岩标本,他们使用天平、盛水量筒和绳子测火山岩的密度时,出现了以下不规范的操作,其中会造成密度的计算值偏小的是( )A.用粗绳扎住这块火山岩标本,使其浸没在量筒中测它的体积B.测量过程中观察量筒读数时,视线均与液面边缘相平C.测量火山岩标本的体积时,发现火山岩吸水性很强D.测完火山岩标本的体积,将其取出立即放在天平的左盘中称质量8.运用学过的科学知识进行“特殊测量”,下列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A.用天平“称”出墨水瓶的容积 B.用量筒“量”出小钢珠的质量C.用天平“称”出一张纸的厚度 D.用量筒“量”出0.2kg酒精9.卖散装米酒和酱油的某商店,用如图所示的竹筒状容器来量取米酒或酱油,装满时对应商品的质量都是250g。已知ρ米酒=0.9g/cm ,ρ酱油=1.2g/cm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容器是量取米酒的B.若两个容器均装满酱油,则其质量相同C.甲容器的体积与乙容器的体积之比是2:3D.若两容器均装满米酒,则乙比甲多装了62.5g10.一个瓶身为圆柱形的玻璃瓶(厚度不计)内装有600g的水,将瓶盖盖好后正放和倒置时水面到瓶底的距离如图所示。现向瓶内投入一个质量为20g的玻璃球,当投入24个完全相同的玻璃球后水面刚好与瓶口相平,则玻璃瓶的容积是________cm3,瓶中水的体积和瓶子的容积之比为_________,玻璃球的密度是________g/cm3。11.各种复合材料由于密度小、强度大,广泛应用于汽车、飞机等的制造。如图所示为小明测量一块实心复合材料的密度的过程。(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如图甲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平衡。(2)用调好的天平测量该复合材料的质量时,当在右盘放入最小的砝码后,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则应该_________(填字母)。A.向右调平衡螺母 B.向右盘中加砝码 C.向右移动游码当天平重新平衡时,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所测复合材料的质量为______。(3)由于复合材料的密度小于水,小明在它的下方悬挂了一铁块,按照图丙所示的顺序测出了它的体积,则这种复合材料的密度是___________kg/m3。(4)分析以上步骤,你认为小明在测体积时的操作顺序会引起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___(填“大”或“小”)。(5)请写出这类材料广泛应用于汽车、飞机制造所具有的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中考实战演练12.小明为了测量某品牌酱油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①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线处后,调节天平平衡。②用天平测出烧杯的质量m1=20.6g。③取适量酱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④然后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量筒中酱油的体积如图乙所示。请你帮小明计算出酱油的密度:___________g/cm3。用以上方法测出的密度测量值会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13.小明为了测量樱桃酒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1)将空烧杯放在天平上,测出其质量为48g。(2)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将水面的位置标记在烧杯外壁上。将盛有水的烧杯放在天平上,测出其质量为128g,则烧杯中水的体积为_________cm3。(3)将水倒出,在烧杯中倒入樱桃酒至标记处,将此烧杯放在天平的左盘中,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烧杯和樱桃酒的总质量为__________g。(4)计算得出樱桃酒的密度为___________kg/m3。开放应用探究14.某兴趣小组测量一种不溶于水且形状不规则的固体实心小颗粒的密度,他们的测量过程如下:(1)在水平桌面上用调整好的天平测量一些小颗粒的质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这些小颗粒的质量是___________g。(2)在量筒中倒入100mL的水,将称量的小颗粒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则所称量的小颗粒的体积是________cm3。(3)测得小颗粒物质的密度是__________g/cm3。(4)目前市场上电子秤使用广泛,小明用刻度尺、电子秤、铁块(密度为ρ0)也测出了这种小颗粒的密度(如图丙所示),具体步骤如下:①在柱形容器中加入适量水,用刻度尺测出柱形容器内水的深度为h1②再将该容器放在电子秤上,将系有细线的铁块放入容器中,松开细线后铁块沉到水底,测出此时柱形容器内水的深度为h2,读出电子秤的示数为m1③将铁块取出,在容器中逐渐放入一些小颗粒,直至电子秤的示数为_______,测出此时柱形容器内水的深度为h3;④则该小颗粒的密度ρ=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所测物理量的符号表示)。答案:2专题三 特殊法测密度知识点一:有天平无量筒测密度1.小刚想测量家中酱油的密度,但家里没有量筒,只有天平、砝码、小空瓶、水;他按照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了测量。(1)请将小刚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①调节天平平衡,测量小空瓶的质量为m1,并记录在表格中。②用天平测量小瓶装满水的总质量为m2,并记录在表格中。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记录在表格中。④根据 和测量数据,计算酱油的密度,并记录在表格中。(2)请写出利用测量的物理量和已知量计算酱油密度的表达式:ρ酱油=__________________2.小明想了解不溶于水的化工原料石英粉的密度,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他利用天平(含砝码)、一只玻璃杯、足量的水,就能完成测量石英粉密度的实验。下面为小明的实验步骤:(1)调节天平时,他发现指针所指分度盘刻度的情况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填“左”或“右”)端调节。(2)用调好的天平测量空玻璃杯的质量m0,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空玻璃杯的质量m0=___________g(3)给玻璃杯中装适量石英粉,使其表面水平,并在该水平面对应杯壁处做标记,测量出_________________的总质量m1。(4)将石英粉全部倒出,给玻璃杯装水至标记处,测量出______________的总质量m2。(5)请写出石英粉密度的表达式:ρ=______________(用相应的符号表示)。(6)小明测算石英粉的体积时使用了下列方法中的_________(填字母)。A.控制变量法 B.等效替代法 C.类比法3.春季枇杷上市,小龙想知道枇杷的密度,于是动手进行了测量。(1)小龙用调好的天平称一颗枇杷的质量,所用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可知这颗枇杷的质量为_________g; 接着,小龙往量筒中倒入了60mL水,然后把这颗枇杷浸没在水中,量筒内的水面上升,如图乙所示,则这颗枇杷的密度为_________kg/m3。(2)小铭认为小龙的方法不当,应当取更多的枇杷测量。小铭的万法:①在筐里随机挑选6颗枇杷,用天平测得它们的总质量为m ②任意选出其中2颗,用量筒测得其体积为 V ③枇杷的密度 。你认为小铭的方法是否正确 请作出判断并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小岩提醒小龙不用量筒,添加一只溢水杯,也可以测出枇杷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①用天平测出枇杷的质量为m1②在溢水杯中装满水后,测出其总质量为m2;③往装满水的溢水杯中放入枇杷,待枇杷浸没后直至水不再溢出,测出其总质量为m3。计算枇杷密度的表达式为ρ=________________(用ρ水和测得的物理量符号表示)。知识点二:有天平无砝码测密度4.某实验小组测量盐水的密度。(已知水的密度为1g/cm3)(1)实验前,把天平放在_________桌面上,并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若静止时天平的指针如图甲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调节,直至天平平衡。(2)由于天平的砝码丢失,该实验小组利用量筒、注射器、两只完全相同的烧杯、水等进行了如下操作:①在两只烧杯中分别装入40mL盐水和40mL水。②将上述装有盐水和水的烧杯分别放在天平的左盘和右盘,天平不平衡。③用注射器向装水的烧杯中缓慢注水,直到天平再次平衡,如图乙所示。④将烧杯中的水全部倒入量筒中,液面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量筒中水的体积为________mL,烧杯中盐水的质量为________g,盐水的密度为_________g/cm3。(3)实验后发现烧杯中的水倒入量筒中时有少部分水残留在烧杯中,因此测出的盐水密度会比实际值______(填“大”或“小”)。5.有一架天平(无砝码)、一个量筒、两只烧杯、一只滴管、一盆水和一些实心小塑料球(ρ塑料>ρ水),如何用现有器材测出小塑料球的密度 小李经过思考后设计了如下步骤并完成了实验。请将下列步骤补充完整:(1)将两只烧杯放在已经调节平衡的天平左右两盘上,发现指针偏向左侧,再将平衡螺母调至最右端,指针仍然偏向左侧,这时可用滴管向____盘烧杯中加水至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2)将若干小塑料球(具体数值可根据塑料球的实际大小而定)放入_______盘烧杯中。(3)向量筒中倒入适量水,记下水的体积V1。(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记下量筒中水的体积V2(5)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记下_____________________V3。(6)计算小塑料球密度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点三:测量特殊物质的密度6.小黎从家里带了一些冰糖到实验室,想跟小红一起测量冰糖的密度。实验前,她们就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实验设计](1)她们拿到的天平的左盘缺损了一个小角,你认为这台天平还能继续使用吗 ________(填“能”或“不能”)。(2)小黎想用排水法测冰糖的体积,小红连忙阻止,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实验](3)经过讨论,她们先用天平测得冰糖的质量(如图甲所示),后用图乙所示的方式测量冰糖的体积,则冰糖的密度是_________g/cm3。[评估交流](4)如果图乙步骤C中有部分芝麻撒出,那么测得的密度值比实际密度值_____(填“大”或“小”)。(5)小红觉得还可以改进一下实验:用细盐替代芝麻,你觉得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测量酸奶的密度,他们准备了量筒和天平。(1)小洲先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0g,接着他将酸奶倒入烧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的情景如图甲所示,则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m1=_________g,然后他打算将烧杯中的酸奶倒入量筒中,由于酸奶比较黏稠且不透明,容易粘在筒壁上,对测量影响较大;于是他找到了5mL的针筒(如图乙所示),并用针筒抽取V1=5mL的酸奶,测量烧杯和剩余酸奶的总质量m2=58.7g,则酸奶的密度为_________kg/m3。(2)同组的小苏在实验中发现了一个“问题”,他发现5mL针筒的刻度线前的尖端还是有一点小“空隙”这会导致测得的酸奶密度比真实值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3)小苏和小洲想出了一种正确的测量方法,小苏接着做出了正确的操作:将此时抽满酸奶的针筒中的一部分酸奶返回烧杯,测量烧杯和剩余酸奶的总质量为m3,记下此时____________的体积V2,则计算酸奶密度的表达式ρ酸奶=________________(用所测物理量的符号表示)。8.学习了密度的知识后,好奇的小王想知道老师所用粉笔的密度,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如下探究:(1)他把2支粉笔放到调好的托盘天平的左盘,当天平再次平衡时,右盘的砝码和标尺上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平均每支粉笔的质量为_________g。(2)小王在量筒中加入体积为V1的水,把1支粉笔放入量筒中,发现粉笔在水面停留一瞬,冒出大量的气泡后沉底。量筒中水面到达的刻度为V2,若把(V2—V1)作为粉笔的体积来计算粉笔的密度,则测得粉笔的密度会比真实值________(填“大”或“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了更加准确地测出2支粉笔的体积,他把2支吸饱水的粉笔取出,擦干表面后,将两根粉笔都浸没在装有34mL水的量筒中,最终液面对应的示数如图乙所示,粉笔的总体积是________cm ,从而计算出粉笔的密度为_________g/cm3。(4)小王又设计了一种测量粉笔密度的方法,他在上述步骤(1)中测出粉笔质量的情况下,先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读出此时水的体积为V3,如图丙所示,然后将2支粉笔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较长一段时间后,读出水面对应的示数为42mL,最后将2支粉笔从量筒中取出,擦去粉笔表面的水珠后,测出此时2支粉笔的质量是10.4g,这样测出的2支彩笔的总体积是______cm3,从而计算出粉笔的密度为____________kg/m3。答案:2专题四 质量与密度的综合计算知识点一:物质的鉴别1.小张用天平(量程为0~200g、分度值为0.2g)和烧杯制作密度计,将水和待测液体加至“标记”处,如图甲所示,用天平测量出空烧杯、烧杯和水、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分别为50g、100g、 m,在如图乙所示坐标系中画出ρ—m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乙中的图像是一条曲线B.该密度计的量程为0~3g/cm3C.该密度计可鉴别的密度差异不小于0.005g/cm3D.若装入的待测液体低于标记处,则读出的密度值偏大2.小明在校运会上获得一块奖牌,他想知道这块奖牌是否由纯铜制成,于是他用天平和量杯分别测出该奖牌的质量和体积为14g和2cm3,并算出它的密度为_________g/cm3,小明通过查密度表知道,铜的密度为8.9×103kg/m3,由此他判断该奖牌________(填“是”或“不是”)由纯铜制成的。3.把一块金属块放入盛满酒精的烧杯中,从烧杯中溢出8g酒精,再将该金属块放入盛满水的烧杯中。物质 酒精 铅 铜 钢铁密度/(×103kg/m3) 0.8 11.3 8.9 7.9(1)求金属块的体积。(2)求从烧杯中溢出的水的质量。(3)若该金属块的质量为79g,请根据密度表判定它是哪种金属。知识点二:等量问题4.已知酒精的密度为0.8×103kg/m3,下列说法中,能够成立的是( )A.能装下1kg纯净水的瓶子一定能装下1kg的酒精B.能装下1kg酒精的瓶子一定能装下1kg纯净水C.同体积的水和酒精的质量之比是4:5D.同质量的水和酒精的体积之比是5:15.降雪时的降水量是指一定面积的雪化成水后的高度,一场大雪后,小华用刻度尺测出水平地面雪的厚度为180mm,然后他用脚使劲将雪踏实,测出脚踩出的雪坑的深度为165mm,如图所示,这场大雪的降水量为___________mm。踩实的雪可近似看成冰层,可以估测积雪的密度为__________g/cm3。(已知冰的密度为0.9g/cm3)6.在加油站加油时,合格的汽油密度应该为0.71×103kg/m3,如果汽油的成分中重油偏多,产品就不合格,重油的密度大于汽油的密度,不合格的汽油密度会偏大。有的加油站通常使用密度瓶来检验汽油的密度,已知密度瓶的质量为120g,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320g,装满汽油后的总质量为268g,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1)求该密度瓶的容积。 (2)求密度瓶内汽油的密度。 (3)该汽油是否合格 知识点三:空心问题7.已知铝的密度是木头密度的5倍,现有两块质量相同的木块和铝块,它们的体积之比为4:1,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们一定都是空心的 B.一定都是实心的 C.木块一定是空心的 D.铝块一定是空心的8.为了节能减排,建筑上普遍采用空心砖替代实心砖。如图所示,空心砖的规格为20cm×15 cm×10 cm,质量为3.6kg。若空心砖实心部分的体积占总体积的60%,则该砖块材料的密度为__________kg/m3;生产每块空心砖比同规格的实心砖可节省材料__________kg;使用空心砖砌房屋的外墙,还有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一例即可)。9.有一个容器,其形状如图甲所示,先往容器内注水,所加水的质量与容器内水深度的关系如图乙所示。(1)当水深为6cm时,水的质量m1为多少克 (2)容器上底面的面积S2为多少平方厘米 (3)将一个质量为300g的空心球(如图丙所示)轻轻地放入这个装满水的容器中,空心球沉入水中,从容器中溢出200g水,空心部分体积是溢出水的体积的1/4,求空心球的实心部分材料的密度。知识点四:混合物问题10.不同浓度的酒精溶液在生活中有不同的用途:95%的酒精常用作燃料(95%是指每100 mL酒精溶液中含有95mL乙醇),70%~75%的酒精常用以消毒杀菌,40%~50%的酒精用以防止褥疮,25%~30%的酒精用以物理降温。医务人员利用纯水和乙醇配制了1000 mL密度为0.9g/cm3的酒精溶液后,发现剩余的纯水和乙醇刚好可以配制浓度为75%的酒精溶液850g。假设配制过程中乙醇和水混合后的总体积不变,ρ乙醇=0.8g/cm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000 mL密度为0.9g/cm3的酒精溶液的质量为90gB.浓度为75%的酒精浴液的密度为0.75g/cm3C.配制密度为0.9g/cm3的酒精溶液,参与配制的纯水和乙醇的质量之比为5:36D.实验前纯水的总体积与乙醇的总体积之比为3:511.现有密度分别为ρ1、ρ2(ρ1<ρ2)的两种液体,质量均为m0,某工厂要用它们按体积比为1:1的比配制一种混合液(设混合前后总体积保持不变),且使所得混合液的质量最大,则这种混合液的密度、按要求配制后剩下的那部分液体的质量分别是( )A.混合液的密度为,剩下的那部分液体的质量为B.混合液的密度为,剩下的那部分液体质量为C.混合液的密度为,剩下的那部分液体的质量为D.混合液的密度为,剩下的那部分液体质量为12.小渝在商场购买了一条漂亮的实心玫瑰金项链作为新年礼物送给妈妈,商场售货员告诉小渝这条玫瑰金项链是由金和铜两种金属混合制成的,含金量为90%(含金量是指金的质量占合金总质量的比例)。回家后小渝利用天平和量筒测出了该项链的质量为9g,体积为0.6 cm (ρ金=18 g/cm3,ρ铜=9 g/cm3)。(1)求该项链的平均密度。(2)若售货员所说项链的含金量属实,求该项链的体积。(3)求该项链的真实含金量。答案: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专题三 特殊法测密度.docx 专题四 质量与密度的综合计算.docx 第1课时 质量、质量的测量.docx 第2课时 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docx 第3课时 密度.docx 第4课时 测量石块和盐水的密度 .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