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课件(14张PPT 内嵌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3课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课件(14张PPT 内嵌视频)

资源简介

(共14张PPT)
第12课民族大团结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确立依据:
①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多民族国家;
②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
2、含义:
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3、地位:
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4、五个民族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1947第一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最晚)
5、意义:
①从制度和政策层面保障了少数民族公民享有平等自由权利以及经济、社会、文化权利。②对维护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③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共同繁荣与发展
1、政治上:
2、经济上:
3、文化上:
4、战略上:
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
给予政策、资金等支持,加强经济建设;
创制文字;尊重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保护民族文化;开展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搜集、整理和出版工作
20世纪初,西部大开发;(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兴边富民行动;脱贫攻坚战
温故知新



第13课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一国两制”的构想

港澳台问题的由来
1842年《南京条约》割香港岛
1860《北京条约》割九龙司
1898《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租借新界,为期99年
葡萄牙人借口曝晒水浸货物,强行进入澳门
葡萄牙通过贿赂明朝官员,取得在澳门的定居权
葡萄牙人先后侵占了氹(dàng) 仔岛和路环岛
签订《中葡和好通商条约》,澳门成为葡萄牙殖民地
1553年
1557年
19世纪五
六十年代
1887年
1949年渡江战役,国民党败退台湾,至此,台湾与祖国大陆分离
壹·“一国两制”的构想
1.提出
2.含义
3.地位
邓小平
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一国两制
一个国家
两种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
社会主义制度
资本主义制度
(前提和基础)
国家的主体地区
港澳台地区
有利于维护国家主
权,实现祖国的统一
有利于港澳台地区
的稳定、繁荣和发展


地位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贰·香港回归
材料: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坦率地讲,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肯定:一九九七年中国将收回香港。
——邓小平:《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1982年9月24日)
中英两国政府经过两年谈判,于 年12月正式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 年 月 日对 恢复行使主权。
1984
1997
7
1
香港
P67
P65
P77
P90
①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②“一国两制”构想的正确指导
③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
⑤中英(中葡)双方的共同努力;
④香港(澳门)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贰·香港(澳门)回归原因
贰·澳门回归
1987年4月,中葡两国政府签署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
1999年12月20日0时0分0秒
澳门正式回归祖国
年4月,中葡两国政府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 年 月
日对 恢复行使主权。
香港、澳门回归的意义:
1987
1999
①标志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②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和经验
12
20
澳门

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一国两制”
香港、澳门回归
推动
贯彻
“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
“一国两制”、“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
新时代
第13课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一国两制”
的构想
1.提出
2.含义
邓小平
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3.地位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1.香港回归时间
2.澳门回归时间
1997年7月1日
1999年12月20日
3.香港、澳门回归原因
①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②“一国两制”构想的正确指导
③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
④香港(澳门)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⑤中英(中葡)双方的共同努力;
4.意义
①标志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②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和经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