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0张PPT)4.2 质量守恒定律核心素养目标一、化学观念形成 “质量守恒” 的观念,理解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关系,能从定量角度认识化学变化;认识到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建立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思维方式。二、科学思维通过对不同实验方案的分析、比较,培养逻辑推理、归纳总结的能力。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化学问题,提升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能力。三、科学态度与责任培养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实验探究中尊重实验事实和数据。学习重难点重点:1. 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微观本质2. 能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常见的实验现象和问题难点:1. 从微观角度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中 “质量守恒” 的原因2. 设计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并分析实验结果新课导入生活中,我们都见过蜡烛燃烧,随着时间推移,蜡烛越来越短,似乎质量在不断减少;而铁生锈后,表面会生成一层铁锈,感觉铁的质量增加了。那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到底是怎样的情况呢?是减少、增加还是不变?问题探讨玻意耳的实验结果是金属加热后质量增加了。而同样的实验,拉瓦锡的结果是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相等。在化学反应中,物质的种类发生了变化,那么物质的总质量究竟有没有变化呢?请你通过实验进行探究。01 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探究活动[提出问题]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前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会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吗?[形成假设]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会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并说出你的理由。等于。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只是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生成新物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改变。探究活动[设计与实施实验]双氧水分解的敞口体系【实验 4-1】如图装置,锥形瓶中装入少量二氧化锰粉末,将一支量程为 5 mL的装有 3 mL 过氧化氢溶液(3%)的注射器针头插入胶塞,另将一支注射器的针头(无针筒)插入胶塞,使瓶内与大气相通。实验时,推压注射器活塞至 1 mL 刻度处,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数据。探究活动[设计与实施实验]【实验 4-2】如图 4.2-2 装置,锥形瓶中装入少量二氧化锰粉末,将一支量程为5 mL 的装有 3 mL 过氧化氢溶液(3%)的注射器针头插入胶塞。推压注射器活塞至 1 mL 刻度处,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数据。双氧水分解的密闭体系探究活动[设计与实施实验]【实验 4-3】如图 4.2-3 装置,锥形瓶中装入 5 mL 硫酸铜溶液,将一支量程为 5 mL的装有 3 mL 氢氧化钠溶液的注射器针头插入胶塞,再插入一支无针筒的针头(同 [ 实验 4-1])。推压注射器活塞至 1 mL 刻度处,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数据。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的敞口体系探究活动[设计与实施实验]【实验 4-4】如图 4.2-4 装置,锥形瓶中装入 5 mL 硫酸铜溶液,将一支量程为 5 mL的装有 3 mL 氢氧化钠溶液的注射器针头插入胶塞。推压注射器活塞至 1 mL 刻度处,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数据。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密闭体系探究活动双氧水分解的反应 反应原理 实验现象 反应前称量反应后称量解释 锥形瓶内均产生蓝色絮状沉淀m1m2m1m2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装置应密闭讨论与交流请大家比较上述实验得到的数据,并研讨三个问题:1. 为什么 [ 实验 4-1 ] 和 [ 实验 4-2 ] 发生的都是同一个反应,电子天平的示数前者减小而后者不变?反应生成了气体,[实验4-1]在敞口体系中,生成的气体(氧气)会逸出,导致质量损失;[实验4-2]在密闭体系中,所有反应物和生成物都被保留在体系内,因此质量保持不变。讨论与交流2. 请你思考应当以哪些实验为依据来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总和的关系,能从中得到什么结论。应当以密闭体系的实验为依据,即[实验4-2]和[实验4-4];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保持不变。讨论与交流3. 如何从化学反应的微观角度进行解释?H2O2( )二氧化锰过氧化氢( )( )( O2 )+氧气水H2O02 质量守恒的原因及应用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就是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是经许多事实证明了的基本规律。)不适用于物理变化不包括未参与反应的部分固态、液态、气态的参与反应的所有物质仅指“质量守恒”,不包括体积等其他方面的守恒质量守恒的原因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质量没有改变。+HHHHOOOHHOHH氢气(H2)+氧气(O2)水(H2O)化学反应前后的变与不变六个 不变 宏观微观两个一定变 宏观微观两个可能变 宏观微观元素的种类不变;元素的质量不变;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元素的种类不变;元素的质量不变;物质的总质量不变物质的种类一定改变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改变分子的数目可能改变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求反应中某元素的质量12345解释化学变化中质量变化的原因推断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推断物质的元素组成求反应中某物质的质量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为了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某同学在电子天平上放一块陶土网,并在陶土网上放一段经过砂纸打磨过的镁条,称量。然后点燃镁条,将生成的白色固体全部收集在陶土网上,冷却后再称量。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镁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白烟,生成白色固体。天平示数变大。[实验现象][反应原理]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如何解释反应前后质量不相等的现象?[思考讨论]镁条燃烧是镁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镁,反应物的总质量应包含参加反应的镁的质量和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因此生成物氧化镁的质量比镁条的质量大。如何设计用镁条燃烧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使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设计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应注意:实验中必须发生化学变化,物理变化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若反应中有气体参与反应或生成,则实验必须在密闭装置中进行总结归纳随堂练习1. 下列实验能够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 B.C. D.D2. 下列叙述完全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 水结成冰前后,质量保持不变B. 10 g 氯化钠完全溶解于 90 g 水中,得到 100 g 氯化钠溶液C. 3 mL 水完全电解可生成 2 mL 氢气和 1 mL 氧气D. 1.2 g 碳与 3.2 g 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可生成 4.4 g 二氧化碳随堂练习D随堂练习3.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为:由此推知葡萄糖( )A. 一定含碳、氢、氧元素B. 一定含碳、氢元素,不含氧元素C. 一定含碳、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D. 无法确定C随堂练习4.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五氧化二磷,文字表达式是:据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②生成物是氧化物 ③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④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种类都不变 ⑤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A. ①②③⑤ B. ①②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A感谢您的观看“THANK YOU”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