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7张PPT)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2 碳的氧化物6.2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核心素养目标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二氧化碳用途(如灭火、人工增雨)及对环境影响(温室效应)的学习,增强关注环境问题的意识,培养合理利用二氧化碳、倡导低碳生活的社会责任感。化学观念:建立 “二氧化碳因组成和结构特点,具有独特物理与化学性质” 的认知,形成 “物质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 的化学观念。科学思维:通过分析二氧化碳性质实验(如倾倒实验、与水反应实验),培养观察现象、逻辑推理的能力。重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密度、溶解性)、化学性质(与水反应、与石灰水反应);二氧化碳的用途及原理。难点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实验探究及微观分析。课前导入课前导入夏日里冰镇汽水的 “滋滋” 气泡、舞台上如梦如幻的干冰烟雾、灭火器喷射出的白色气体…… 这些场景都与一种碳的氧化物 —— 二氧化碳密切相关。为何二氧化碳能灭火?汽水冒泡背后藏着什么化学奥秘?干冰又是如何实现人工降雨?今天,就让我们走进 “碳的氧化物” 课堂,探索二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揭开这些生活现象背后的化学密码!0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探究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探究→实验现象: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现象分析:倾倒时候会在烧杯底部先聚集较多的二氧化碳,使下方蜡烛首先接触到较多的二氧化碳而熄灭,上方蜡烛后接触到二氧化碳而熄灭→实验结论:CO2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探究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探究→实验现象:塑料瓶变瘪了→现象分析:部分二氧化碳溶于水使瓶内气体减少,导致瓶内气体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强的作用下,塑料瓶变瘪→实验结论:CO2能溶于水二氧化碳物理性质颜色 气味 密度 (与空气比较) 溶解性无色 无味 比空气的大 能溶于水【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在通常状况下,1体积的水能溶解约1体积的二氧化碳,增大压强会溶解得更多。生产汽水等碳酸饮料就是利用了二氧化碳的这一性质。0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探究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探究→实验现象:纸花不变色→现象分析:水不能使石蕊变红→实验现象:纸花不变色→现象分析: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红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探究→实验现象:纸花由紫色变红色→现象分析:CO2与水反应生成H2CO3,H2CO3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实验现象:纸花由红变紫→现象分析:H2CO3不稳定,受热后易分解实验结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O2+H2O =H2CO3),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使紫色石蕊变红的物质不是CO2,而是CO2与H2O反应生成的H2CO3】碳酸很不稳定,容易分解成CO2和H2O(H2CO3=CO2+H2O)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实验内容 把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实验现象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实验分析 CO2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了难溶于水的物质,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实验结论 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 + Ca(OH)2 =CaCO3↓+ H2O二氧化碳的用途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气体会变成液体或固体。固态二氧化碳叫“干冰”。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因此可作制冷剂,广泛用于食品的冷藏保鲜和运输、医疗上血液制品和疫苗的储存和运输等方面。如果用飞机向云层中撒布干冰,由于干冰升华吸热,空气中的水蒸气迅速冷凝变成水滴,形成降雨。这就是干冰用于人工增雨的奥秘。干冰二氧化碳的用途二氧化碳在生产和生活中还具有广泛的用途光合作用的原料灭火化工产品的原料气体肥料03课堂小结04课堂练习1.课堂上,老师给同学们做了如下几个演示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甲实验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图乙实验可观察到液体由紫色变为红色C.图丙实验主要利用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D.图丁实验只利用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D2.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A.组成: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B.结构:二氧化碳由碳原子和氧分子构成C.性质:二氧化碳能溶于水D.应用:二氧化碳可用于生产碳酸型饮料B3.二氧化碳是自然界中一种重要气体,和人类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可以在实验室制取少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对它进行相关的性质研究。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CO2不可燃,一般也不助燃B. 常温常压下CO2气体密度大于空气密度C. CO2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碳酸D. 液态CO2可以在常温常压下保存DA4.CO2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气体,它对人类的生活和环境也会产生很大影响,下列关于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当空气中含量超过正常值时,对人体健康 不会产生影响B.人类向大自然中排放CO2超标,会造成温室效应C.固体CO2可以用来营造舞台仙境D.CO2可以用来灭火Thanks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