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隋唐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课件(共36张PPT+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7课 隋唐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课件(共36张PPT+视频)

资源简介

(共36张PPT)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七课
学习目标
1
2
3
了解隋唐时期在雕版印刷术、天文学、医学、思想和文学艺术方面的成就,知道隋唐科技成就的领先地位和文学艺术的多样性。(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知道隋唐时期科技的领先成就,如雕版印刷术、僧一行《大衍历》、孙思邈与《唐本草》等对世界文明的贡献,理解隋唐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开放、国力强盛与隋唐科技发达的关系。(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通过本课学习,从文学艺术方面认识隋唐王朝在世界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家国情怀)
868年,一个叫王玠(jiè)的人为他父母祈福消灾,用雕版印刷了一部《金刚经》。
1900年,这部《金刚经》在我国敦煌莫高窟藏经洞被发现,震惊世界。
你知道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和推广具有什么重要意义吗?
隋唐时期在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领域还有哪些成就呢?
敦煌发现的雕版印刷品《金刚经》卷首和落款
雕版印刷术

科技
雕版印刷术

:唐朝时,我国已有雕版印刷的书籍、日历等,在唐朝前期已经出现雕版印刷术。
1.出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增长。雕版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重要发明,是在版料上雕刻图文进行印刷的技术。印刷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印章、墨拓石碑、雕版印刷等过程。
相关史事
科技
雕版印刷术

:在唐朝前期已经出现雕版印刷术。
1.出现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科技
雕版印刷术

:传入新罗、日本和波斯,经波斯传到埃及与欧洲。
2.传播
新罗
日本
波斯
欧洲
埃及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和使用,对中国和世界文化的进步起到了什么作用?
想一想
对中国:
对世界:
科技
雕版印刷术

3.影响
使图书的印制速度大大加快,从而使得大量书籍能够被印刷和传播。促进了中国文化的普及,推动了社会文化的整体发展。
促进了世界不同地区文化的交流传播与文明的发展。
(1)时期:
(2)人物:
(3)成就:
(4)影响:
①通过天文观测制定了《大衍历》
僧一行的成就既对天文学发展有重要意义,也对世界数学的发展具有价值。
科技
天文学与医药学

世界上第一次用科学方法对子午线长度的实测
聪敏好学,博览经史
僧一行
唐玄宗时期
1.天文学
僧一行
②还组织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
科技
天文学与医药学

2.医药学
(1)孙思邈与《千金方》
1.内容:
①总结唐以前历代的医学理论和实践经验,收集5300多个药方,记载了800多种药物。
2.成就:
②重视药物的采集、配置和使用
被后世尊称为“药王”
(2)《唐本草》
《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
1.时间:
2.地位:
唐高宗
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颁布的药典。
思想
唐朝的思想家

1.背景
魏晋以来,佛教在我国广泛传播,寺院大量占有土地和劳动人口,引发社会经济问题,儒学正统地位也受到挑战。
2.代表人物
韩愈(768-824年)
(1)韩愈
强烈抨击佛教,主张复兴儒学。指责佛教耗费大量财富,加重百姓负担,应全面加以禁绝。
思想主张:
佛本夷狄之人,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臣君之意,父子之情。
——韩愈
将佛骨“投诸水火,永绝根本。断天下之疑,绝万代之惑。”
——韩愈
思想
唐朝的思想家

2.代表人物
柳宗元(773—819年)
(2)柳宗元
①宇宙是由混沌的、运动着的元气构成的;
②向天呼号, 希望它有赏罚,或得到它的怜悯和恩赐,都是极其荒谬的想法;
③只要人们掌握了客观规律,人力足以支配自然
思想主张:
文化
唐诗、书法与绘画

1.唐诗
(1)地位:
(2)特点: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
题材丰富,风格多样,数量多(近五万首)。名家辈出。
材料一 唐朝科举考试中的进士科备受青睐,其录取标准以诗赋为主。吟诗作赋成为当时的一种风尚,出现了李白、杜甫、王维等诗歌巨匠。
——摘编自张敏《论科举制度影响下古代文学的发展》
探究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要分析唐诗兴盛的原因。
包容与开放的社会风气促进了唐诗的蓬勃发展等;
政治:
科举制以诗赋取士推动了文人的诗歌创作;
经济:
国力的强盛为唐诗的繁荣奠定了物质基础;
社会:
1.唐诗
盛唐时期
李白(701—762)
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抒发了昂扬进取的时代精神。
浪漫主义
(3)代表人物:
①时期:
②作品特点:
③地位:
有“诗仙”的美誉。
《将进酒》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仰天大笑出门去,
我辈岂是蓬蒿人。
昂扬进取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想象丰富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豪迈奔放
清新飘逸
李白
文化
唐诗、书法与绘画

1.唐诗
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
诗作反映了战争和政治腐败给人民带来的痛苦。
(3)代表人物:
①时期:
②作品特点:
③地位:
有“诗史”之称。
《春望》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反映历史真情实况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忧国忧民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政治腐败
杜甫(712—770)
现实主义
杜甫
文化
唐诗、书法与绘画

1.唐诗
生活在唐朝后期
诗直面社会现实,通俗易懂。
(3)代表人物:
①时期:
②作品特点:
《卖炭翁》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直白如话
同情人民
《琵琶行》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长恨歌》
天生丽质难自弃,
一朝选在君王侧。
.....
回眸一笑百媚生,
六宫粉黛无颜色。
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
通俗易懂
文化
唐诗、书法与绘画

1.唐诗
(3)代表人物:
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
材料研读
自登朝来,年齿渐长,阅事渐多。每与人言,多询时务。每读书史,多求理道。始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白居易《与元九书》
如何理解白居易所说的“合为事而作”?
强调诗歌要紧密结合时代背景和现实生活,反映社会的真实面貌和人民的需求。
文化
唐诗、书法与绘画

1.唐诗
诗人 生活 时代 代表作品 风格特点 尊称
李白
盛唐时期
《静夜思》
《早发白帝城》
《将进酒》
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抒发了昂扬进取的时代精神。
诗仙
杜甫
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
诗作反映了战争和政治腐败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有“诗史”之称。
“三吏”
“三别”
诗圣
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
白居易
生活在唐朝后期
诗直面社会现实,通俗易懂。
《长恨歌》
《琵琶行》
文化
唐诗、书法与绘画

2.书法
代表人物:
颜真卿
端正劲美,雄浑敦厚
《多宝塔碑》(局部)
《玄秘塔碑》(局部)
方折峻丽,笔力劲健
柳公权
欧阳询
《九成宫醴泉铭》(局部)
严谨工整平正峭劲
颜筋柳骨
文化
唐诗、书法与绘画

3.绘画
文化
唐诗、书法与绘画

唐朝绘画的题材和类型广泛,有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以及宗教画。著名画家有阎立本、吴道子。
阎立本《步辇图》
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特点:形态各异,神形兼备。
人物画
宗教画
特点:落笔雄劲,风格奔放。
画圣
1.时间:
文化
敦煌莫高窟

4世纪到13世纪
甘肃敦煌东南鸣沙山上
生动形象的反映了当时的中外交流、民族交往、社会生活、贸易往来和思想文化,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
2.地点:
3.价值:
唐朝开凿的石窟,数量最多,保存最完好。
敦煌莫高窟外景
敦煌莫高窟塑像
敦煌莫高窟彩绘壁画
文化
敦煌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彩绘壁画
文化
敦煌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第45窟)——窟内塑像
文化
敦煌莫高窟

我国三大石窟
敦煌莫高窟外景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赵州桥又名安济桥,坐落在河北赵县的洨(xiáo)河上,是由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石桥。桥身大拱由28道拱券拼成,形成弧形的大桥洞。大桥洞顶上两肩各开两个小桥洞,不仅减轻桥身和桥基的负重,而且河水暴涨时,便于排洪,减轻大水对桥身的冲击。赵州桥建成后,桥上可通行车辆人马,桥下可通行船只,便利了河两岸的交通往来。1400多年来,赵州桥遭受了多次水灾、地震和战乱,没有受到严重损害,经历朝修缮,至今仍然保存完好。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之一,是我国桥梁建筑发展史上的伟大成就。
知识拓展
赵州桥
科技与文化
隋唐时期的
第七课
合作探究1 隋唐时期科技与文化繁荣的原因有哪些?
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2.经济繁荣;
3.对外开放; 4.民族交融(民族交往增多);
5.人民的辛勤劳动和聪明才智。
合作探究2 列举隋唐时期科技与文化成就。盛唐气象表现在哪些方面?
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2.经济繁荣;
3.对外开放;
4.民族交融(民族交往增多);
5.国力强盛;
6.政治清明;
7.人口增长;
8.科技文化繁荣。
1.科技:雕版印刷术、僧一行《大衍历》;孙思邈《千金方》
2.文化:思想、唐诗、书法、绘画、敦煌莫高窟
课堂小结
唐高宗《唐本草》,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颁布的药典。
韩愈、柳宗元
隋唐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科技
思想文化
艺术
敦煌
莫高窟
雕版印刷术:
唐朝前期出现,促进了中国文化的普及,推动社会文化发展。促进了世界不同地区文化的交流传播与文明的发展。
天文:
僧一行 制定《大衍历》,组织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
医学:
孙思邈《千金方》,被后世尊为“药王”。
思想家:
诗歌:
李白 “诗仙”;杜甫 “诗圣”、“诗史”;白居易
书法:
颜真卿、柳公权 “颜筋柳骨”
绘画:
阎立本《步辇图》、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1.时间:
4世纪到13世纪
甘肃敦煌东南鸣沙山上
反映了中外交流、民族交往、社会生活、贸易往来和思想文化,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
2.地点:
3.价值:
课堂小结
1.最近中央电视台的大型节目《经典咏流传》吸引了大批的观众,一批传唱人把李白等诗人的经典诗词用歌曲的形式演绎,让更多的国人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李白、杜甫生活的时期是唐诗鼎盛时期,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  )
A.雕版印刷术发明 B.唐朝对外交往频繁,吸收外来文化
C.盛唐的社会基础 D.唐以前诗歌创作经验和技巧的积累
2.下列中国古代的文化成就与其作者的搭配正确的是(  )
A.《步辇图》——颜真卿 B.《颜氏家庙碑》——欧阳询
C.《全唐诗》——白居易 D.《送子天王图》——吴道子
C
D
课堂小结
3.下列反映隋唐时期文学艺术成就的有( )
①颜真卿《颜氏家庙碑》(局部) ②吴道子《送子天王图》(局部)
③顾恺之《女史箴图》(摹本·局部) ④阎立本《步辇图》(局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敦煌莫高窟位于今甘肃敦煌市东南的鸣沙山,与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并称为我国的三大石窟,是闻名中外的艺术宝库。如图是莫高窟的一副唐代壁画,描绘的是唐代前期十分流行的中亚胡旋舞。从中可以反映唐朝( )
A.政府重视美术教育 B.边疆形势逐渐紧张
C.兼收并蓄外来文化 D.国力开始由盛转衰
C
B
课堂小结
5.隋唐时期医学有很大发展,名医辈出,他们著述丰富、医术高超、医德高尚。其中认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的唐代杰出医学家( )
A.张仲景 B.李时珍 C.孙思邈 D.华佗
6.唐代有一位诗人,他的诗反映了动荡时代人民的苦难,表现了强烈的忧国忧民意识,被称为“诗史”。这位诗人是( )
A .屈原 B.杜甫 C.辛弃疾 D.关汉卿
7.李白的诗豪迈奔放、清新飘逸,而杜甫的诗沉郁悲怆、语言精练凝重。导致二人不同创作风格的主要原因是( )
A.所处的社会现实不同 B.所受的教育不同
C.仕途不同 D.对祖国山河的感触不同
B
C
A
科技
天文学与医药学

2.医药学
孙思邈天资聪明,少年时立志学医。他努力钻研前人医书,亲自采集草药,广泛收集民间药方,热心为乡邻治病,不仅精于内科,而且总结妇科、儿科成就,提出应独立设科。他曾多次拒绝高官厚禄,倡导医德,认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所撰医学著作特以“千金”命名。孙思邈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获得广泛赞扬。
学史崇德
医术精湛、医德高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