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隋唐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课件(共34张PPT+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7课 隋唐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课件(共34张PPT+视频)

资源简介

(共34张PPT)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7课 隋唐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知道隋唐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成就以及其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1.阅读课本,知道隋唐时期科技、思想、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发展史实。
2.探究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和推广具有什么重要意义。
3.欣赏隋唐时期的文化艺术成就,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价值。
你知道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和推广具有什么重要意义吗 隋唐时期在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领域还有哪些成就呢
868年,一个叫王玠(jiè)的人为他父母祈福消灾,用雕版印刷了一部《金刚经》。1900年,这部《金刚经》在我国敦煌莫高窟藏经洞被发现,震惊世界。
敦煌发现的雕版印刷品《金刚经》卷首和落款
课前导入

雕版印刷术
学习任务
1.雕版印刷术
观看视频,思考下列问题。
雕版印刷术发明的推动因素是什么?
雕版印刷术的印刷流程主要有哪几步?
学习任务
1.雕版印刷术
①刻版
②刷墨
③压印
唐朝时,我国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书籍等。目前已经发现若干件唐朝前期的雕版印刷品,说明雕版印刷术至少在唐朝前期已经出现。
埃及
中国





新罗
日本
波斯
欧洲
2.传播
阅读教材并观察地图,指出雕版印刷术外传路线。
雕版印刷术传入新罗、日本和波斯,经波斯传到埃及与欧洲。
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雕版印刷术的技术与理念被传播到中亚、西亚乃至欧洲,成为了全球印刷术发展的重要一环……在这个过程中,雕版印刷术不仅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更为各国的文艺复兴奠定了基础。想象一下,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知识分子们在书籍的海洋中汲取灵感,创作出一幅幅令人惊叹的艺术作品。这一切,都与雕版印刷术的传播密不可分。
——《雕版印刷术:印刷史上的“活化石”》
P37想一想: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和使用,对中国和世界文化的进步起到了什么作用?
对中国:促进了我国古代文化事业 的发展,和民众文化素养的提高。
对世界:促进世界不同地区文化的 交流传播与文明的发展。
一、雕版印刷术
敦煌莫高窟的雕版印刷品
《大圣毗沙门天王像》
唐代雕版印刷品《陀罗尼经咒》
由于需求端和供给端的促进,雕版印刷被广泛用作佛教传播的工具。为了调动各个阶层的支持,针对各个阶层的倾向而雕印出不同风格、不同类型的文本,从单页的佛像到图文并茂的经咒,从整卷的佛经到文人雅客的禅诗集,无意之间形成了一种巨大的变革。
——关韶峰、许正林《雕版印刷对佛教中国化的影响》
雕版印刷术推动佛教思想的传播
2.传播和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增长。雕版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重要发明,是在版料上雕刻图文进行印刷的技术。印刷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印章、墨拓石碑、雕版印刷等过程。

天文学与医药学
天文学与医药学
隋唐时期在天文学和医药学领域取得很多辉煌成就,最突出的人物是僧一行和孙思邈。
贰·天文学与医药学
自主学习
阅读课文,简要介绍曾一行和孙思邈
僧一行简介
姓名:僧一行(张遂)
身份:天文学家
成就:
1、制定《大衍历》
2、组织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
影响:
时间:
唐玄宗
既对天文学发展有意义,
也对世界数学的发展具有价值。
天文学
医药学
孙思邈简介
生卒:541-682
生卒:673-727(唐朝)
身份:唐代医药学家,被后人尊称为
药王
成就:
著《千金方》;
重视药物的采集、配制和使用。
精于内科,总结妇科、儿科成就,
提出应独立设科。
影响:
对医学和药物学方面的影响很大。
大衍历,也称“开元大衍历”
僧一行从各地的测量数据中计算出子午线长度,它虽然与现代测量出的子午线长度有一定误差,但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测量子午线的记录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
一方济之,德逾于此。
《千金方》总结唐以前历代的医学理论和实践经验,收集5300多个药方,记载800多种药物。
《唐本草》
唐高宗时编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颁布的药典(地位)。
本草:
我国传统医学中对药物的统称
如果有病人前来求救,不会管他的富贵贫贱、老幼美丑,或者与自己有没有恩怨,是不是亲戚好友,以及是汉人还是外族人,是愚人还是聪明人,更不会瞻前顾后,考虑吉凶祸福,而只爱惜自己的身体性命。好的医生看见病人的痛苦烦恼,不会避开险阻、昼夜、寒暑、饥渴、疲劳,而是全心全意地赶去救治病人,不怕耽搁时间,不会婉言推辞。只有这样才能成为普济天下人的救命之医,反之则是害人的巨贼。
——节选自《千金方·卷一·大医精诚第二》
阅读资料和教材P38,回答以下问题:孙思邈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品德?
努力钻研;医者仁心,仁爱为民 ;严谨治学;医德高尚;淡泊名利;无私奉献
战国
扁鹊总结望、闻、问、切四诊法
东汉
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华佗发明五禽戏和麻沸散
《黄帝内经》,中医学奠基之作
西周
《诗经》记载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日期的日食记录。
春秋
《春秋》记载了哈雷彗星
南朝
祖冲之《大明历》
战国
二十四节气
天文学
医药学

唐朝的思想家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知识,分析唐朝思想的历史环境,归纳韩愈的思想主张。
1.背景:魏晋(隋唐)以来,佛教在我国广泛传播,寺院大量占有土地和劳动人口,引发社会经济问题,遭到一些人士的不满和反对,儒学正统地位也受到挑战。
今闻陛下令群僧迎佛骨于凤翔,御楼以观,异入大内,又令诸寺递迎供养。臣虽至愚,必知陛下不惑于佛,作此崇奉,以祈福祥也。直以年丰人乐,徇人之心,为京都士庶设诡异之观,戏玩之具耳。安有圣明若此,而肯信此等事哉!然百姓愚冥,易惑难晓,苟见陛下如此,将谓真心事佛。
乞以此骨付之有司,投诸水火,永绝根本,断天下之疑,绝后代之惑。
——韩愈《论佛骨表》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上《谏迎佛骨表》,反对唐宪宗迎佛骨至宫中供养
2.史实:唐宪宗迎佛骨至宫中供养,韩愈上表反对,甚至主张将佛骨“投诸水火,永绝根本。断天下之疑,绝万代之惑”。
思想:强烈抨击佛教,主张复兴儒学。指责佛教耗费大量财富,加重百姓负担,应全面加以禁绝。
学习任务
2.柳宗元
柳宗元(773—819年)
东汉思想家王充写成《论衡》一书。他反对把天说成是有意志的神,否定天能有意识地创造万物的思想。
——七年级上册第15课
南朝思想家范缜撰写的《神灭论》,系统阐述了无神论思想。他认为人的精神和肉体就像“锋利”和“快刃”一样,快刃没有了,锋利也随着消失了。人的肉体死了,精神也就不存在了。
——七年级上册第20课
朴素唯物主义: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把世界的本原归根为实物
无神论
主张
①宇宙是由混沌的、运动着的元气构成的;(元气论)
②向天呼号,希望它有赏罚,或得到它的怜悯和恩赐,都是极其荒谬的想法;
③只要人们掌握了客观规律,人力足以支配自然。(天人相分)
地位
唐朝无神论和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杰出代表

唐诗、书法与绘画
学习任务
1.唐诗
我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
说一说你知道哪些不同的唐诗风格?语文课本上还有哪些著名诗人
当时上自朝廷,下至民间,无论官吏贵族,还是文人士子,都以唱和吟诵诗歌作为社会交往和抒发情怀的重要方式。唐诗题材丰富,风格多样,作品众多,名家辈出(特点),传世诗歌有近五万首。著名的诗人有李白、杜甫和白居易等。
诗人 时期 地位 作品特点 代表作品
李白
杜甫
白居易
盛唐
由盛转衰
唐朝后期
他的诗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抒发了昂扬进取的时代精神。
反映了战争和政治腐败给人民带来的痛苦
直面社会现实,通俗易懂,深受大众欢迎
诗仙
诗—诗史
人—诗圣
《静夜思》
《早发白帝城》
《将进酒》
“三吏”“三别”
《长恨歌》
《琵琶行》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
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杨家有女初长成,
养在深闺人未识。
诗魔
材料研读
“如何理解白居易所说的“合为事而作”?
“自登朝来,年齿渐长,阅事渐多。每与人言,多询时务。读书史,多求理道。始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白居易《与元九书》
"合为事而做"表达了白居易主张诗歌要为现实而作,反映了白居易主张诗人应承担社会责任、诗作应体现强烈的现实关怀等基本观点。
曹魏
锺繇、胡昭
西晋
设置书博士
东晋
王羲之(书圣)
北魏
碑刻书体
唐朝
颜真卿
柳公权
书法
《颜氏家庙碑》
《玄秘塔碑》
颜真卿:端正劲美,雄浑敦厚。
柳公权:方折峻丽,笔力劲健。
欧阳修
欧阳修:平正中见,险绝欧体。
东晋
顾恺之
唐朝
阎立本
吴道子
《女史箴图》
《洛神赋图》
形态各异,神形兼备
落笔雄劲,风格奔放
绘画
阎立本《步辇图》
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唐朝绘画题材和类型广泛,有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以及宗教画。
画圣

敦煌莫高窟
学习任务
5.莫高窟
1987年,莫高窟作为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识读有关敦煌莫高窟的图片,并结合教材知识,概述敦煌莫高窟的开凿时间、地点、内容和历史价值。
敦煌莫高窟第23窟雨中耕作图
敦煌莫高窟第220窟乐舞图
时间:4世纪到13世纪的900多年间。
地点:甘肃敦煌东南鸣沙山上。
影响:生动反映了当时的中外交流、民族交往、社会生活、商贸往来和思想文化,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
敦煌莫高窟与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是我国的三大石窟
赵州桥又名安济桥,坐落在河北赵县的洨(xiáo)河上,是由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石桥。桥身大拱由28道拱券拼成,形成弧形的大桥洞。大桥洞顶上两肩各开两个小桥洞,不仅减轻桥身和桥基的负重,而且河水暴涨时,便于排洪,减轻大水对桥身的冲击。赵州桥建成后,桥上可通行车辆人马,桥下可通行船只,便利了河两岸的交通往来。1400多年来,赵州桥遭受了多次水灾、地震和战乱,没有受到严重损害,经历朝修缮,至今仍然保存完好。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之一,是我国桥梁建筑发展史上的伟大成就。
知识拓展
合作讨论
结合前面所学,思考为什么隋唐科技文化如此繁荣?
(1)经济发展:为科技文化的进步提供了物质基础。
(2)政治稳定:为科技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3)重视教育:培养了大量的科技文化人才。
(4)开明政策:吸收外来宗教和文化,促进文化交流和技术传播,丰富科技文化的内容。
(5)民族融合:加强了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交流和发展,使中华文化具有更加浓烈的多民族色彩。
(6)继承与创新 :在继承前代科技文化成就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和发展。
随堂练习
1.唐代某大诗人不仅有“诗圣”之名,其作品还被誉为“诗史”。他的作品真实而细致地反映了安史之乱爆发前后的社会状况,描述了唐朝由盛转衰过程中的许多历史细节。该诗人是(  )
A. 李白 B. 杜甫 C. 元稹 D. 白居易
2.现在流行的影视穿越剧,因其许多剧情与历史事实不符,而遭到不少学者批评。下列电视剧情节中可能符合史实的是(  )
A. 唐玄宗派玄奘西行天竺 B. 张仲景在写《千金方》
C. 王羲之点评颜真卿的书法 D. 白居易的诗用雕版印刷刻印
3.英国的科技史专家李约瑟曾评价说,中国古代某时期组织的子午线长度测量是“科学史上划时代的创举”。这个创举由谁主持完成(  )
A. 蔡伦 B. 祖冲之 C. 僧一行 D. 孙思邈
B
C
D
随堂练习
4.下列三幅图片共同反映了( )
A. 书写载体,渐趋便捷 B. 绘画艺术,惟妙惟肖
C. 中华文字,传承创新 D. 学术思想,开放包容
5.元和十四年(819年)正月,唐宪宗以宫人三十,持香花迎佛骨,供养于宫内,引发狂热的礼佛风潮。对此,以孟子继承者自命的韩愈,上表反对迎佛骨,甚至要求把佛骨“投诸水火,永绝根本”。韩愈意在(  )
A. 崇尚节俭 B. 倡导复兴儒学 C. 限制皇权 D. 反对唯心主义
C
B
知识小结
课后作业
唐诗是中国文学宝库中最为璀璨的明珠,是中国语言文化的瑰宝。左侧材料是一首唐诗的英文翻译,朗读原文和译文,感受中国语言文字的美和唐诗的美,试着说一说为什么唐诗会成为中国对世界文学发展的重要贡献?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Spring slumbers unaware of morn,
All around one hears the birds' call.
Last night, the sound of wind and rain,
How many fallen flowers accounted for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