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5张PPT)第五单元 战争对文化的影响第13课 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一战二战民族民主意识觉醒殖民体系瓦解新兴民族国家文化的发展思考:本课讲文化,为何突出战争、民族独立?国家独立是文化复兴的根本前提,文化复兴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欧战成为世界历史发展转变点,包含着两大特征:一是十月革命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标志着人类历史进入了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一是世界文化走向对话。——郑师渠《论欧战后中国社会文化思潮的变动》概念解析:民族民主意识:指殖民地、半殖民地被压迫民族反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政治民主的思想意识。民族民主运动民族运动:对外反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民主运动:对内反对封建专制的统治,争取政治民主。课程标准:通过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理解战争对人类文化的破坏,以及战争带来的不同文化的交锋;认识战争在客观上又为不同文化的碰撞、交流与重构提供了契机。初步形成基本形成最终形成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原始积累(重商主义)时期(早期殖民扩张)15世纪末—18世纪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末—19世纪中期第13课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第16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第21课 世界殖民体系瓦解觉醒高涨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不断高涨瓦解【回顾】纲要下册【回顾】纲要下·第12课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指资本主义列强压迫、奴役所有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庸国的体系保持了独立地区 领导力量 民族民主运动 结果拉丁美洲 圣马丁、 玻利瓦尔巴西 资产阶级 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印度 国大党伊朗 革命党中国 孙中山埃及 阿拉比苏丹 “马赫迪”埃塞俄比亚 孟尼利克阿散蒂 -反西班牙殖民统治反葡萄牙殖民统治反英国殖民统治立宪革命辛亥革命抗英斗争抗英人民大起义抗击意大利抗英斗争政局动荡,英美经济侵略,政治渗透;需继续民族民主革命未成功,无产阶级登上舞台被镇压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失败,阿拉比被俘,英占埃及失败,英国控制苏丹失败,被英国占领保持了独立新旧知识衔接: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民族民主意识觉醒的表现(纲要下13课P78-81)一战前民族民族运动的局势:①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东欧和东南欧的被压迫民族,已经有不断高涨的民族独立愿望和行动。②然而它们国小力弱,内部纷争,又为大国所利用,无法主宰自己民族的命运。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概念解析:民族民主革命民族民主革命↓反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反对封建专制实现政治民主↓对外对内↓↓民族革命民主革命1914 1939民族民主革命的高涨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世界殖民体系瓦解时间: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美国黑人领袖W.E.B.杜波伊斯在1918年曾预言: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世界上较蒙昧的人们决不再仅仅占据他们以前所占据的地方。在他们所占据的地方,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而不仅仅是供他人进行商业剥削的非洲。——基尔生《变化世界中美国的困境》如何理解,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结局:一战结束开端:世界殖民体系开始解体1.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间:交战双方:根本原因:性质:结果:1914—1918年同盟国集团←→协约国集团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知识回顾】①同盟国集团失败,签订《凡尔赛条约》等②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集团失败而告终时间:交战双方:导火线:根本原因:性质:结果:1914—1918年同盟国集团←→协约国集团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萨拉热窝事件温故知新民族自决:是指处于外国奴役和殖民统治下的被压迫民族有自由决定自己命运、摆脱殖民统治、建立民族独立国家的权利。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1.对人类社会:深重灾难2.政治上:摧毁了四大帝国:德、奥匈、奥斯曼、俄 ,诞生了一系列民族独立国家。3.思想文化:客观上将自由、民主与民族独立的思想进一步传播到各地。传播了民族自决原则。学习聚焦:第一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激发了欧洲、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20世纪第一次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潮出现了。改变了欧洲、西亚和北非政治格局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和平主义思潮兴起(反战、惧战)。兴起高涨民族民主革命↓反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反对封建专制实现政治民主↓对外对内↓↓民族革命民主革命民族民主革命的高涨1914 1939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世界殖民体系瓦解时间: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时间观念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1、民族民主意识觉醒的背景材料1: 进入20世纪后,除了欧洲国家某些民族的归属问题,如阿尔萨斯—洛林、南提罗尔、比萨拉比亚没有得到解决外,英国统治下的爱尔兰,奥地利、俄国控制下的中东欧诸民族,英、法、德等国压迫和奴役下的海外各殖民地,也都存在着摆脱殖民统治和建立独立民族国家的任务。 —《一战前欧洲民族自决原则的理论及实践》①一战前,东欧和东南欧的被压迫民族,已经有不断高涨的民族独立愿望和行动。材料2:一位法国官员评论道:“参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这17.5万非洲士兵,在法兰西和佛兰德的壕沟里掘好了旧非洲的坟墓。” 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于1926年写道:“这场把欧洲浸润在血泊中的战争已经……唤醒了远离我们的土地上人民的独立意识……过去几年里,一切都变了。不论是人还是思想,就连亚洲本身都变了。”——转引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王红生等译《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②一战,客观上将自由、民主与民族独立的思想进一步传播到欧洲和西亚北非各地。思考:阅读P73-74,归纳欧亚非各国战后民族在民主意识觉醒的原因?◎一战前的欧洲◎一战后的欧洲(1)摧毁了四大帝国:俄罗斯帝国、奥匈帝国、德意志帝国、奥斯曼帝国(2)欧洲出现新国家:一是在原来奥匈帝国领土上,出现了许多新的国家,如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二是巴尔干地区新出现了南斯拉夫王国。三是波兰重新建国。四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欧洲的领土大部分丧失。(3)出现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③一战摧毁了四大帝国,诞生了一系列民族独立国家,改变了欧洲、西亚和北非的政治版图。一战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为亚非拉民族独立创造了外部条件。观察上述两幅地图,谈一谈其变化?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④在帮助宗主国作战并取得胜利的过程中,民族自决的原则在殖民地传播开来,成为指导民族独立斗争的武器。民族自决原则是指处于外国奴役和殖民统治下的被压迫民族有自由决定自己命运、摆脱殖民统治、建立民族独立国家的权利。材料3:民族自决权就是政治上的独立权,即在政治上同压迫民族自由分离的权利 ……人类只有经过一切被压迫民族完全解放 的过渡时期,才能达到各民族的必然融合。 ——列宁:《社会主义革命和民族自决权》材料4:1916年5月,威尔逊提出再造世界和平的三项原则:一、每个民族有权选择生活其中的国家;二、世界上的小国同样享有大国 所期望并坚持的其对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尊重; 三、世界有权免遭源于侵略和对国家与民族权利的蔑视而导致的任何对和平的破坏。—奥古斯特·赫克歇尔:《从伍德罗·威尔逊的演讲和作品中看他的政治理念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1、民族民主意识觉醒的背景【学习聚焦】一战进一步激发了欧洲、亚非拉地区的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20世纪第一次民族民主运动高潮出现。亚洲:出现了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中国法属 印度支那印度①巴黎和会上收回山东主权的外交努力失败,五四运动爆发;②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猛醒,开始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③中共成立并领导中国革命的进程①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持续开展。②尼赫鲁比甘地更加明确地提出了要求印度完全独立的政治目标。胡志明在法国参加共产党,转向了以民族解放斗争来争取国家独立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2、民族民主意识觉醒的表现自主归纳:阅读课本,根据表格梳理表现印度支那:亦称中南半岛或中印半岛,指东南亚半岛,因位于印度——中国之间,而被近代欧洲人方便记忆而称其为印度支那。非暴力不合作指导思想:以爱、真理和非暴力争取印度的自治和独立,通过动员群众、运用非暴力不合作策略与英印当局进行斗争。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2、民族民主意识觉醒的表现非洲 埃及 华夫脱运动埃塞俄比亚 抗意战争扎格鲁尔(现代埃及之父)为首的华夫脱党,迫使英国有条件的承认埃及为独立主权国家,1922年3月,宣布为独立的君主立宪制国家,1923年颁布第一部宪法。 进行护宪运动,要求英国放弃特权,但未获完全成功。抗击意大利侵略的局部反法西斯斗争,在盟军的帮助下,恢复了国家独立非洲、拉美也出现了争取民族独立和民主的进步运动【历史纵横】泛非会议:非洲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自治的重要表现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2、民族民主意识觉醒的表现拉丁美洲 尼加拉瓜 桑地诺抗美斗争墨西哥 卡德纳斯民主改革非洲、拉美也出现了争取民族独立和民主的进步运动1926年,桑地诺带领游击队以玻利瓦尔为“精神之父”、“把美国侵略者赶出国土”为目标,高举“自由或死亡”的红黑双色战旗,与美国扶植的反动独裁政权展开武装斗争,迫使美军于1933年撤出尼加拉瓜。①对内推行土地改革,发展教育,限制教会,遏制军人势力;②对外捍卫国家主权和本国资源,将石油行业收归国有,引领墨西哥走上现代化之路。卡德纳斯3、民族民主意识觉醒的特点①民族自决原则成为普遍要求;②领导阶级多样:有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等;③解放运动的方式多样:有和平手段、改革与革命等方式,但大都属于民族民主革命的范畴。链接《史纲下:第16课》P95【P75 思考点】联系纲要下: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殖民地、半殖民地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4、民族民主意识觉醒的影响①形成20世纪第一次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潮;(P73学习聚焦)②欧洲所代表的殖民主义势力不断遭到冲击,世界殖民体系开始解体。P75美国黑人领袖W.E.B.杜波伊斯在1918年曾预言: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世界上较蒙昧的人们决不再仅仅占据他们以前所占据的地方。在他们所占据的地方,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而不仅仅是供他人进行商业剥削的非洲。 ——基尔生《变化世界中美国的困境》①重创英、法等殖民国家 ,削弱它们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殖民统治和经济掠夺,在客观上有利于当地民族经济的发展(如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②民族自决原则在殖民地半殖民地传播开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民主意识进一步觉醒,一战后亚非拉地区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高潮。③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有识之士反思对东西方文化的态度,对东西方文化的理解更为客观。“一战”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高涨的原因有哪些?有何重大意义?亚非拉地区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涨原因一战期间,列强驱使亚非拉人民充当炮灰,从事劳役,掠夺财富,激化了与亚非拉人民间的民族矛盾。意义宗主国忙于战争,一定程度上放松了控制,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工业得到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俄国十月革命的鼓舞。沉重打击了西方列强的殖民统治,奠定了二战后摧毁殖民体系的基础。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经过20世纪上半叶的严重危机和两次世界大战的消耗,原来作为资本主义中心区域的西欧创伤累累,实力大为削弱,在原有基础上已不可能继续主导世界体系,也无力继续维持庞大的海外殖民帝国。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p75【史料阅读】——1941年8月英美两国首脑签订的《大西洋宪章》——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在雅尔塔会议上通过的《关于被解放的欧洲的宣言》——1945年6月通过的(联合国宪章)各殖民地的人民,在反法西斯侵略的斗争中,极大地增强了殖民地人民的民族主义意识,这种觉醒了的民族主义在打败法西斯后自然地转化为争取民族独立的思想武器。——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②二战是对殖民主义的致命打击(反法西斯联盟在政治理论上进一步确立了民族自决原则与废除殖民主义的正义性,明确支持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独立要求)③亚非拉地区经济的发展和民族民主意识更为广泛的传播①二战削弱了帝国主义国家的实力学习任务:结合教材和以下材料,梳理世界殖民体系瓦解的原因。1、世界殖民体系瓦解的原因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联合国宪章》是第一个正式规定民族自决原则的国际条约。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2、世界殖民体系瓦解的表现归纳:阅读课本P75-76,说出殖民体系瓦解的事例。①日本战败后,朝鲜获得独立,中国收回台湾②英帝国迅速解体:1947年,印巴分治【史纲下】1956年,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史纲下】③1962年,法国总统戴高乐签署《埃维昂协议》,承认阿尔及利亚独立1945年至1991年,全世界有90多个国家摆脱了殖民统治获得独立,以惊人的速度摧毁了世界殖民体系。时间 地区 对世界殖民体系的冲击40年代末至50年代 亚洲 印度、巴基斯坦和众多东南亚国家获得独立50-60年代末 非洲 埃及成立共和国,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阿尔及利亚独立,1960年17个非洲国家独立1990年,纳米比亚获得独立60-90年代 拉丁美洲 古巴革命,推翻亲美政权巴拿马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2、世界殖民体系瓦解的表现归纳:阅读课本P75-76,说出殖民体系瓦解的事例。世界殖民体系的发展历程:开始:新航路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初步形成: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最终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开始解体:一战后;瓦解:二战后3、结果20世纪90年代,世界殖民体系瓦解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4.世界殖民体系瓦解的影响①诞生了一大批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第三世界力量崛起。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对比,推动了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冲击了两极格局;②有利于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③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实现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改变了过去落后的面貌;对亚非拉国家:对世界:不结盟运动七十七国集团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世界殖民体系瓦解的影响。19C末20C初19141917191819311945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开始殖民扩张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一 战十月革命二战纲要下第13课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兴起:一战前纲要下第16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高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纲要下第21课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空前高涨:二战后开始解体最终解体20世纪90年代文化交流与碰撞学习聚焦:第一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激发了欧、亚、非和拉美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学习聚焦: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从政治理论上确立了民族自决原则与废除殖民主义的正义性……学习聚焦:形成了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的新文化。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民族国家的文化发展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民族国家的文化发展1.背景①二战后取得国家独立;②第三次科技革命,现代化推进的影响;③受西方殖民主义历史因素影响;④新兴民族国家的文化复兴。材料:50年过后,亚洲这些新独立的国家并不是完全走西方走过的路,他们在现代化进程中走的是一条属于自己的路。这些成就感增强了他们的信心,物质的成功带来了对文化的伸张。一些比较成功的国家领导人,如新加坡、马来西亚,宣称自己的发展得益于一种精神上的力量,即“亚洲价值观”。——马克垚《世界文明史》特征: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材料1:对这些新生国家的前途,西方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悲观的,他们预测新独立的国家将无法克服面临的巨大困难,将长期深陷种族矛盾、阶级冲突、社会动乱而不能自拔。一种是乐观的,他们认为,新独立国家如同十八九世纪的欧洲国家,只要学习西方,走西方所走过的道路,必定会成为现代化的国家。——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二战后新兴民族国家的文化是在什么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文化具有什么特征?2、表现文明古国新生(印度、埃及)东西文化交汇(新加坡、韩国)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民族国家的文化发展1、背景50年过后,亚洲这些新独立的国家并不是完全走西方走过的路,他们在现代化进程中走的是一条属于自己的路。这些成就感增强了他们的信心,物质的成功带来了对文化的伸张。一些比较成功的国家领导人,如新加坡、马来西亚,宣称自己的发展得益于一种精神上的力量,即“亚洲价值观”。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二战后的新兴民族国家,形成了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的新文化2、表现文明古国新生(印度、埃及)东西文化交汇(新加坡、韩国)本土文化+西方文化思考:阅读P76,结合材料概括印度现代文化的具体表现?融合外来文化:①印度统治精英接受来自西方的自由主义、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中的一些基本价值取向②政治体制:学习英国,中央与地方分享权力③采取宗教与政治分离政策④主要官方语言:印地语、英语印度现任总理莫迪出身吠舍注重发展传统文化:①崇尚甘地思想,尊重宗教信仰的多样性②种姓因素仍影响政治与社会生活现代文化多样化思考:由此可见,独立后印度的文化有何特点?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民族国家的文化发展2、表现——印度思考:阅读P77,结合材料概括新加坡、韩国现代文化的特点?20世纪60—80年代,新加坡、韩国等亚洲国家抓住西方发达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利用本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吸引外国资本,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等海湾产油国也出现了“石油繁荣”和经济起飞。——《中外历史纲要下册》儒家文化与西方文化结合(现代东方文化)①注意发扬儒家文化的精华如:宽容和谐、重视教育、社会为先、吃苦耐劳、勤俭节约②注意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如:科学技术、管理知识、竞争意识、高效率作风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民族国家的文化发展2、表现——新加坡、韩国思考:阅读P77,结合材料概括埃及共和国的文化。①伊斯兰教为官方宗教,也有少数人信仰基督教等其他宗教(保留传统文化)②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但英语和法语也被广泛使用(接受西方文化)英语中的“埃及”一词,是从古希腊语演变而来③古埃及留下的诸多名胜古迹成为埃及乃至世界的文化遗产对现代埃及的建筑和艺术有很大影响(保留传统文化)思考:根据上述,概括埃及共和国文化特点。具有非洲特点的阿拉伯文化,并带有欧洲和西亚等地的文化因素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民族国家的文化发展2、表现——埃及思考:根据表格,概括二战后新兴国家的文化特点。形成当地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的新文化【学习聚焦P76】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民族国家的文化发展3、特点二战后新兴民族国家的文化复兴的特点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民族国家的文化发展(1)重视继承发扬本民族文化的特色。如:独立后的印度注重发扬传统文化,崇尚甘地精神,尊重宗教信仰的多样性;新加坡、韩国都注意发扬儒家文化的精神,埃及复兴民族文化时汲取古埃及优秀文化遗产。(2)同时吸收借鉴外来文化。如:印度文化接受了西方的自由主义、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中的一些基本价值取向;新加坡、韩国在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现代埃及带有欧洲和西亚等地的文化元素。(3)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交流中创新发展。如:印度在吸收借鉴基础上走上独特的发展道路;新加坡、韩国努力创造出新的东方文化;埃及在吸收基础发展出具有非洲特点的阿拉伯文化。【思考点】P77:怎样理解新兴民族国家的文化复兴?①国家独立是文化复兴的前提和保障②新兴民族国家主动发展复兴自己的文化,这是国家主权的表现③受到历史因素的影响,新兴民族国家的文化复兴呈现出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的特征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民族国家的文化发展思路引领:国家独立与文化发展的关系;本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关系伊朗艺术研究院助理教授、东方部主任纳思霖在中新社“东西问·中外对话”中表示,文化是阻止人类爆发战争的最有力方式。东西方年轻一代应该试图了解其他文化,更深入地了解其他国家。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必须努力让彼此之间更加紧密团结。纵观历史,东方文化对世界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我们希望看到东方文化对如今的年轻人有更深的影响,我对年轻人“文化自信”的回归非常有信心。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土崩瓦解一战后自由、民主与民族独立思想、民族自决原则的传播前提欧洲、西亚和北非诞生了一系列民族独立国家亚非拉美出现了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殖民主义衰落、亚非拉地区经济的发展和民族民主意识更为广泛的传播朝鲜独立,中国收回台湾英帝国迅速解体阿尔及利亚独立原因表现二战后新兴民族国家的文化发展民族独立二战后表现印度:现代文化呈现多样化特征新加坡、韩国:儒家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埃及:具有非洲特点的阿拉伯文化,并带有欧洲和西亚等地的文化因素世界殖民体系开始解体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