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1张PPT)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个传奇人物:他,出身贫寒,从小给地主放牛为生他,当过和尚,做过乞丐…但,他最终站在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权力巅峰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明朝的统治第 15 课第15课 明朝的统治一、明朝的建立科举考试的变化一、明朝的建立①元朝末年,政治十分腐败,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②1351年,各地爆发农民起义1、背景▲明朝的建立与统一形势图一、明朝的建立2、建立采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时间都城建立者灭元1368年应天府(南京)明太祖.朱元璋明军攻占元大都,结束了元朝的统治。年号:洪武一、明朝的建立3、靖难之役1368年: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1398年:建文帝继位,采取“削藩”1399年燕王朱棣(dì)发动靖难之役,并夺取帝位1421年,迁都北京明太祖明成祖建文帝明惠帝明成祖朱棣第15课 明朝的统治二、强化皇权材料一 元朝丞相“掌军务,贰丞相,凡军国重事,无不由之”,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继承。——《元史·百官志》材料二 (地方)行省长官:“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掌管)之”——《元史·百官志》二、强化皇权1、原因朱元璋认为元朝灭亡是由于地方分权和朝臣权力过大1.原因:2.目的:为了巩固统治,恢复社会经济,政治上全面改革官制,以强化皇权。皇帝中央机构五军都督府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二、强化皇权3、改革措施——中央②设立五军都督府(统兵权)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调兵权)①废除丞相,提升六部职权,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中央:二、强化皇权3、改革措施——监察锦衣卫木印明太祖明成祖明宪宗成立东厂成立西厂材料一:明太祖年间,有一天,大学士宋濂在家中宴请宾客。第二天,明太祖问宋濂,昨天请了些什么人?做了些什么菜?喝了什么酒?宋濂如实回答。明太祖听后说:“你说的全对,没有欺骗我。”说完,拿出一张图。宋濂一看,是昨天家中宴请宾客的座位情况,不禁吓出一身冷汗。合称“厂卫”,成为皇帝的耳目和爪牙设立锦衣卫掌管侍卫、缉捕、刑狱诸事特点:由皇帝直接指挥职责:皇帝内阁中央机构地方机构五军都督府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锦衣卫东厂民政财政司法军务明成祖监督地方巩固皇室皇帝的耳目和爪牙二、强化皇权3、改革措施——地方三司①设立三司,互不统属。地方:②分封诸王,驻守各地。第15课 明朝的统治三、科举考试的变化三、科举考试的变化1、实行“八股取士”明朝科举考试发生的变化考试范围 考试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考试要求 对题目的解释,必须以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等为标准。答题格式 “八股文”特点(危害) 八股文形式呆板,脱离实际,禁锢思想。朝代 贡 献 历程隋朝 隋文帝: 雏形隋炀帝: 创立唐朝 唐太宗: 发展武则天: 唐玄宗: 宋朝 完善明朝 僵化依才能取士设置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创立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北宋严格了科举考试程序,殿试成为定制,录取及名次直接由皇帝掌握,。宋初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实行八股取士将诗赋作为进士科的重要考察内容三、科举考试的变化2、发展历程思考:历代统治者在思想领域采取的措施是什么?目的又是什么?秦朝:焚书坑儒西汉:尊崇儒术明朝:八股取士加强思想控制,巩固封建统治。第15课 明朝的统治四、民族关系目的:措施:意义:四、民族关系1、东北为加强对东北地区女真等部的控制。设立奴儿干都司包括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流域等地和库页岛,在明朝前期就已纳入有效管理。明朝形势图(1433年)四、民族关系2、蒙古明初:明中期:隆庆和议:明太祖北伐,攻占元大都。明成祖朱棣,五次亲征蒙古。1449年土木堡之变,明朝元气大伤。通过封贡、通贡、互市等方式与蒙古进行经济文化交流1571年,明朝封蒙古俺(ǎn)答汗为王,并达成通贡和互市的协议。史称“隆庆和议”。征伐为主防御为主和平共处本课小结明朝的统治明朝的建立年, 称帝,定都 ,他就是 。采取 政策,朱棣发动 ,夺取帝位。1421年, 为加强北方防御力量,迁都 。强化皇权官制改革中央,提升六部职权,向皇帝负责改大都督府为 ,调兵权归兵部厂卫机构明太祖设锦衣卫明成祖设东厂明宪宗设西厂地方,互不统属。,驻守各地。思想控制八股取士考试题目出自 ;对题目的解释以的《四书章句集注》为标准;影响: ,流弊日益严重。民族关系东北女真:明成祖设北方蒙古:战争 (封 为王,通贡、互市)1368朱元璋应天府明太祖建文帝削藩靖难之役明成祖北京废除丞相五军都督府废行省,设三司分封诸子为王四书五经朱熹八股文禁锢思想奴儿干都司隆庆和议俺答汗1、《皇明祖训》记载: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朱元璋立下这条“祖训”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效率B.造福子孙C.加强皇权D.限制大臣C2、《明史》记载:“科目者....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制义。”明朝采取的八股取士( )A.禁锢了民众思想B.加强了中央集权C.缓和了社会矛盾D.推动了文化繁荣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5课明朝的统治.pptx 厂卫制度.mp4 明朝建立.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