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课件(共33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历史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课件(共33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历史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资源简介

(共33张PPT)
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以及所引起的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理解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及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深远影响。
工业革命的背景
工业革命的进程
工业革命的影响



本课结构
工业革命的含义:是由一系列技术变革引起的从手工劳动转向机器生产的重大飞跃。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上半期
19世纪七十年代
20世纪初
持续发展、不断推进的整体
深入发展
思考:为什么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
工业革命的背景
知道为什么我这么优秀?

“就某一方面条件,或某些条件来说,在欧洲大陆也有比英国更好的国家——如荷兰和法国,但是没有哪个国家具有英国这样好的综合条件。”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工业革命的背景
知道为什么我这么优秀?

政治制度:资本主义制度确定,国内政局稳定,促进经济发展。
1688年“光荣革命”
玛丽和威廉
工业革命的背景

驱 赶
供 给
英国制呢业发达,对羊毛需求激增
养羊
农民
资产阶级、新贵族圈占公田,将其变成私田
离开土地,成为雇佣劳动力
牧场
为什么我突然能“吃人”了?
注:到1800年,英国拥有的殖民地面积达1130万平方公里,超过本国领土的46倍以上。到1914年殖民地面积达3350万平方公里,占全球面积的1/4,为英国本土面积的111倍以上。
市场
国内
圈地运动
自由劳动力、原料
国际
殖民扩张
原始资本、原料
从1500年到1800年,欧洲殖民掠夺的总值为10亿英镑金币。这批资本的流入即便不能说是英国新工业革命的全部资本,至少也促进了英国对新工业革命的投资,尤其在蒸汽机和纺织技术方面的投资。
——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
18世纪末,世界列强殖民地分布图
工业革命的背景

手工工场发展水平较高,生产工具日趋专业化,工人生产技术日益纯熟。
1624年,英国颁布《垄断法》,这是世界上第一部专利法
1660年,英国皇家学会成立,是英国资助科学发展的组织
英国成为欧洲的科学技术中心之一,生产技术进步为工业革命奠定基础。
从技术上说,纺织业很早就出现行业内部的精细分工,许多工序都变成简单的手工劳动,很容易转变成机械运动。
——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工业革命的背景
知道为什么我这么优秀?

综合条件:得天独厚 政治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国内政局稳定 经济 市场 国内:圈地运动
国外:殖民掠夺(“日不落”帝国)
劳动力 圈地运动
资金 殖民扩张等
技术 发达的手工工场
英国成为欧洲科学技术中心之一
原材料 圈地运动;殖民掠夺
1733
飞梭
(提速)
1765
珍妮纺纱机
(细而易断)
1768
水力纺纱机
(粗而结实)
1779
骡机
(细而结实)
1785
水力织布机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进程
1771年阿克莱特创办了第一家水力纺纱厂
近代工厂的开端
手工工场
机器工厂
在工业革命中,“工厂化”是一个重大的变化,没有工厂化,工业革命就不会那么彻底。
——钱乘旦《英国通史》
棉纺织业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生产
1.始于棉纺织业
①棉纺织业是新兴行业,没有旧传统和行会的束缚,容易进行技术革新。
②棉纺织品质优价廉,市场需求量大。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工业革命的进程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英国地形图
1782年瓦特改良蒸汽机
地理限制,迫切解决动力问题
“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也不为过。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实际上,可以说,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与其说是以其他任何一种手段或力量为基础,不如说是以蒸汽机为基础。”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蒸汽时代——动力革新

工业革命的进程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动力革新
交通工具革命
1807年蒸汽轮船出现
1814年蒸汽火车出现
3、交通技术
4.完成标志:
机器制造业实现机械化
英国
法国
美国
日本
俄国
德国

工业革命的进程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中后期—20世纪初)
1.第二次工业革命背景
沙俄农奴制改革1861
美国南北战争1865
(1)政局: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发展
(2)科技:自然科学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
法拉第演示电磁感应

工业革命的进程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中后期—20世纪初)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广泛开发和应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电力
内燃机
内燃机的创制和应用;促进了新式快速交通工具的出现
化工
用化学方法加工原料;采用合成方法制造新的材料;石油化工业发展
旧产业
通过新技术焕发出新活力
电话、电灯
汽车、飞机

工业革命的进程
主要发明 发明者 国籍 职业
第一次工业革命 蒸汽时代 珍妮纺纱机 哈格里夫斯 英 纺织工
改良蒸汽机 瓦特 英 修理工
蒸汽汽船 富尔顿 美 工程师
蒸汽机车 史蒂芬孙 英 炉工
第二次工业革命 电气时代 电灯 爱迪生 美 发明家
电话 贝尔 美 发明家
电磁感应原理 法拉第 英 物理学家
元素周期表 门捷列夫 俄 化学家
思考:结合所学以及图表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不同之处?
①技术:
电气时代
蒸汽时代
③技术来源:
经验积累
实验研究
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
②:范围:
一国先驱
多国并进
材料一:1785-1850年间,英国棉纺织品产量由4000万码增加到20亿码……煤炭产量由1770年的600万吨增加到1850年的4950万吨……生铁产量在1788年不到7万吨,1848年达到270万吨。
——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1)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工业化国家经济空前繁荣
材料二:“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统治阶级中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的总和还要大,还要多。”
——[德]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工业革命的影响
1、经济领域
(一)人类社会生活的改变
工业革命的影响

手工工场
(工业革命前)
资本主义大工厂制度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大企业(垄断组织)
(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
规模扩大
管理科学化
人员、资本集中
福特制
1913年,福特创立了全世界第一条 汽车流水装配线,这种流水作业法被称为“福特制”
(2)促进生产组织与管理方式进步
1、经济领域
(一)人类社会生活的改变
流水线生产
工业革命的影响

垄断组织概念:大企业之间为控制生产与市场以获取更大利润而结成的经济联合体
大企业掌握生产技术、生产资料(钱)
为获取利益
自由市场
吞并击垮小企业
大企业联合
垄断组织(生产、销售)
不得不买
阻碍竞争
技术等更新缓慢,社会停滞腐化
标准石油公司疯狂并购其他公司(漫画)
洛克菲勒家族1863年在克利夫兰开办炼油厂,1870年以该厂为基础,扩大组成美孚石油公司,又很快垄断了美国的石油工业,1974年资产总额增达3305亿美元,美国最大的石油公司有16家,其中有8家属于洛克菲勒财团。
促进生产效率提高,生产力提升
工业革命的影响

1841年与1877年英国就业人口比重
(3)产业结构调整:农业比重逐渐下降,工业比重不断上升并占主导地位
手工业
农业21%
14%
工业革命前英国产业结构图
工业革命后英国产业结构图
1、经济领域
(一)人类社会生活的改变
1836年—1848年, 英国工人发起宪章运动
“实际上,工业超过农业说明工业资产阶级的经济实力压倒贵族地主阶级;工厂的兴起和城市的昌隆则表明工业无产阶级的诞生和壮大。”
——钱乘旦《论工业革命造成的英国社会结构变化》
社会阶级结构出现重大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逐渐成为对立的两大阶级。
工业资产阶级
巩固统治地位
获得更多政治权力
迅速崛起
工业无产阶级
为争取自己权利展开斗争
各国改革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降低选民的财产和身份要求,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的席位

工业革命的影响
2、政治领域
(一)人类社会生活的改变
对立
工业革命的影响

3、社会生活领域
17世纪中—19世纪中英国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1811——1851年英国人口数(单位:百万人)
年份 1811 1821 1831 1841 1851
人口 17.9 20.804 24.029 26.731 27.390
(1)促进人口增长,城市人口增多,城市化进程加快
(一)人类社会生活的改变
工业革命的影响

3、社会生活领域
在19世纪,中产阶级成立了众多的学术团体开办讲座,在一些工业城市开办机械学院,不仅向工人提供有用的技术知识,而且也向他们提供了一个社交的场所。还有许多城镇兴建博物馆和大型图书馆,为普通民众提供了获取知识的机会。此外,理性休闲运动还倡导人们走出室外,来到乡村漫步思考和研究自然……以营利为目的的流行书籍和报纸大量增加……在被调查的200个工人家庭中至少有60个妇女有固定阅读的习惯。
——欧阳萍《工业革命对休闲生活方式的影响》
(2)人民的文化素养得到提高
(3)休闲娱乐和群众性体育运动兴起
(4)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
(5)女性地位提高
(一)人类社会生活的改变
工业革命的影响

工业革命也导致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工业革命的影响

4、社会问题的出现
材料一:到19世纪末,每一个大城市都有一个或几个挤满了工人的贫民窟,仅在伦敦万人聚居的贫民窟就有20个以上。由于未建立垃圾清扫制度,垃圾粪便在城市街道上随处可见,严重损害了居民的身体健康。
——李明超《工业化时期英国的城市社会问题及初步治理》
材料二:“在不到100万人口的伦敦,就有小偷1万余人,白天乞丐成群,晚上则明火执仗地抢劫。 ” ——董正华《世界现代化进程十五讲》
(1)社会贫富分化加剧
(2)城市居住条件恶劣
(3)疾病与犯罪增多
(4)环境污染严重
(一)人类社会生活的改变
美国匹兹堡
工业革命的影响

(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材料一:“工业化逐渐触及世界各地人们的生活。西欧、北美和日本在英国的带领下走向工业化,而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逐渐依赖于向工业国出口原料。”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使各地的联系日益紧密。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1853年,黑船事件
19C末20C初进入垄断阶段,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美国、德国崛起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亚非拉国家或地区在被卷入世界市场的同时,逐渐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
全球航路的开辟
殖民扩张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英国确立世界殖民霸权
西班牙、葡萄牙崛起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世界市场逐步扩展
世界市场雏形初现
开始交融
殖民掠夺
武力侵略商品输出
瓜分世界资本输出
(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工业革命的影响

而中国该如何选择呢?
全球化
乘势而上
停滞不前
or
单枪匹马
共同发展
or
新一轮技术革命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时代奔腾而至,如果我们不应变、不求变,将错失发展机遇,甚至错过整个时代。我们应该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探寻新的增长动力和发展路径,消除一切不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充分激发创新潜能和市场活力,深化国际创新交流合作,更好应对各自和共同的发展挑战。”
——习近平2018年11月7日致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贺信
抓住机遇、不断创新,合作共赢
课堂小结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18世纪中期—20世纪初)
工业革命的背景
(为什么首先在英国)
工业革命的进程
工业革命的影响
政治
经济
科技
第一次工业革命
成就
特点
扩展与完成:机器制造机器
第二次工业革命
背景
成就
特征
深入发展
人类社会生活的改变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1、18世纪到19世纪上半期,英国圈地运动发展到了议会圈地时期。据资料统计从1700年到1800年英格兰和威尔士的总人口增加了81%,而这个时期的农业人口却只增加了8.5%。据估计在1750年到1800年之间英国粮食的耕地单位面积产量增长了三分之一。由此可推知圈地运动( )
A.降低了英国农村人口出生率
B.是英国政府发起的经济改革
C.客观上推动了工业革命进行
D.是农业革命发生的根本原因
C
练习提升
2、有人说,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英国“一花独放”的局面,第二次工业革命则是各先进国家“竞相开放”。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前提是( )
A.美、德等国经济发展速度加快
B.英国经济实力的急剧衰退
C.资本主义制度在各国普遍确立
D.自然科学研究有重大进展
C
3、工业革命以前,美国家庭的经济重担一般由男性承担,女性鲜有在外谋职者。工业革命兴起后,女性就业人数开始缓慢增长,1800年就业女性还仅占女性总人口的5%,但到1850年时已增长至10%。这说明,工业化( )
A. 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
B. 引起了大规模人口流动
C. 促进了男女平等实现
D. 改变了家庭的经济结构
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