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第一部分 教材考点梳理 第二十八单元 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8 第一部分 教材考点梳理 第二十八单元 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

资源简介

备考教案 历史
第二十八单元 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
◎2022年版课标要求
1.通过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化,了解现代世界的基本特点。
2.知道人口、资源、环境、传染病、社会治理等人类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
3.通过了解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认识世界各国为解决全球性问题所作出的努力;知道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时代潮流,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意义。
◎福建七年考情分析
考点 年份 题号 分值 题型 考查内容 学科素养
现代世界的基本特点 2022 23 2分 选择题 互联网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历史解释
联合国与世界贸易组织 2021 30 2分 选择题 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 历史解释
2019 30 2分 选择题 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 历史解释
◎课时安排
建议1-2课时
◎教学过程
【单元概述】
一、时空坐标
二、阶段特征
1.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
2.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世界贸易组织等经济组织的成立,推动世界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3.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丰富着人类的社会生活。
【核心考点巩固】
考点1现代世界的基本特点
世界多极化 背景 (1)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企图建立一个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但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一些具备较强综合实力的国家联盟或国家也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冷战的结束使世界形势发展的总趋势走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一超多 强格局 (1)“一超”: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企图建立一个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 (2)“多强”: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一些具备较强综合实力的国家联盟或国家
趋势 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经济全球化 背景 (1)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世界局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2)世界各国致力于经济发展,国家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 (3)生产力的大幅提高;科技发展缩短了世界各国之间的时空距离
表现 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跨国公司的影响日益增大,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明显
波折 近年来,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这些问题阻碍了世界经济健康发展
社会信息化 建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普及,数据库和计算机网络建立起来
普及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普及,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基础设施,标志着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信息时代”
影响 创造了人类新的生活模式和文化观念,推动了全球经济的一体化
文化多样化 含义 指一个国家或民族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在继承本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兼收并蓄其他国家或民族的优秀文化
特点 多元共存、和而不同、融合创新、长期稳定
意义 (1)各民族各地区的传统文化多姿多彩,构成了独具魅力的人文风景 (2)文化多样化虽然给民族文化带来一定冲击,但总的来说,文化多样化有利于世界和民族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经济则呈现全球化趋势。
考点2人类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
人口问题 人口过快增长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压力,在粮食、教育、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资源与 环境问题 (1)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2)臭氧层被破坏:化学污染破坏了臭氧层,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3)淡水短缺:污染和浪费使有限的淡水资源面临短缺危机 (4)土地荒漠化: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土地荒漠化越来越严重 (5)热带雨林大片消失:对森林资源的乱砍滥伐,影响全球生态平衡
社会治 理问题 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核战争威胁、国际恐怖主义和贫富差距拉大等
对策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缓解经济发展与环境和资源的矛盾问题,加强国际合作,加大反恐的力度,共同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把握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考点3世界各国为解决全球性问题所作出的努力
一、联合国
成立 1945年10月,联合国正式成立,总部设在美国纽约
主要机构 联合国大会(“联大”)、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安理会”: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联合国秘书处等 联合国旗帜
宗旨 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地位 是人类构建世界和平的成果,也是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
维和方式 根据安理会或联大的决议,派出“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又称“蓝盔部队”),以恢复或维持和平
作用 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使许多国家和地区避免了一些可能发生的战争
二、世界贸易组织
成立时间 1995年1月1日成立 世界贸易组织标志
成立背景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
宗旨 以非歧视性、开放、公平等为原则,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保证就业、收入与需求的增长,提高人类的生活水平
主要职能 制定和规范多边贸易协定、组织贸易谈判、解决贸易争端等
作用 (1)降低关税,贸易壁垒进一步减少,促进了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2)与联合国成为支撑、协调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推动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三、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努力
不结盟 运动 1961年,不结盟运动正式成立。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
中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的努力 依据 是基于中国对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大势的准确把握,是源自中华文明“以和为贵”“协和万邦”的和平思想与和谐理念
实质 是中国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可持续发展给出的一个可供选择的、理性可行的行动方案;是为了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中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的努力 行动 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成立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
意义 为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供了有积极意义的价值指向和实践方案,体现了中国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上的政治智慧,充分彰显了我们在国与国关系中的互相合作、公平竞争、和平发展的世界格局
认识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是一个长期、复杂和曲折的过程
【重难知识突破】
发展变化20世纪以来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名称 形成时间 形成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一战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的力量对比,帝国主义战胜国为重新瓜分世界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调整了它们在欧洲、非洲、亚洲和太平洋等地区的关系
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二战后初期,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经济军事强国,苏联是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国家;美、苏冷战对峙
世界多极化趋势 20世纪六七十年代 在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而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趋势必然导致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当今世界格局下,人类社会发展仍存在许多破坏和不利于团结的因素,为了国际关系的和谐,你认为世界各国应遵循怎样的规则面对未来?
提示 相互尊重国家主权;相互尊重国家利益;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共同发展;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等。
【福建中考链接】
1.(2021福建T30,2分)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2011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已从2001年的5098亿美元,增加到超过3.6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这直接佐证了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是( A )
A.推动了成员方经济发展
B.提高了科技的创新水平
C.维护了世界和平与安全
D.加快了亚太一体化进程
2.(2022福建T23,2分)如图分别呈现了三次工业革命的有关内容。据此可知,其共同的影响是( A )
A.改变了社会生活的方式
B.推动采矿和冶金业发展
C.加剧资本主义国家矛盾
D.确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布置作业】请完成《分层精练》第60~61页练习。
【教师独具题目】
1.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下图是某学习小组设计的知识卡片,据此判断其主题是( A )
“别了,雅尔塔”——苏联解体,冷战结束
鼎足之势话西方——美国、欧盟、日本
走出低谷的俄罗斯——普京出手不凡的举措
风云际会看东方——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A.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B.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
D.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解析:观察图片内容可知,图片内容体现了冷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主导的旧的世界格局消失,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A项正确;根据材料中“走出低谷的俄罗斯——普京出手不凡的举措",可知此时苏联已经解体,两极格局结束,排除B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建立的,与苏联解体,冷战结束”时间不符,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提到经济全球化,排除D项。故选A项。
2.基辛格等美国著名战略家均已预测美国的唯一超级大国地位只能持续15至25年时间。随着美国超级大国实力的相对衰落和影响力相对下降,美、欧、日、中、俄“五大力量中心”的综合国力对比大致趋于相对均衡化,形成系列互相影响、互相牵制的力量结构。这表明基辛格等人认为( D )
A.两极对峙格局恐难以持久
B.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主流
C.经济全球化趋势开始出现
D.世界多极化是历史发展趋势
解析:根据材料"随着美国超级大国实力的相对衰落和影响力相对下降,美、欧、日、中、俄五大力量中心的综合国力对比大致趋于相对均衡化,形成系列互相影响、互相牵制的力量结构。”可知,实际多极化的趋势不断增强,D项正确;根据材料"美国的唯一超级大国地位只能持续15至25年时间”可知,此时苏联已经解体,两极格局不再存在,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流,排除B项;材料考查的是世界格局发展趋势,不是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排除C项。故选D项。
3.随着各国贸易往来,世界多种宗教大交流、大碰撞,教徒恶性冲突可能性大增。联合国强烈谴责以他人宗教信仰为由而实施的暴力行为。这反映了( C )
A.经济全球化国际支柱
B.文化多样性积极影响
C.联合国履行职能受限
D.和平的潮流不可违逆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联合国是规模最大和最有影响力的全球性国际组织,以促进国家发展,维护世界和平为基本宗旨,以防止战争,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国际间的友好关系,开展国际合作,解决国际的经济、社会、文化和人道主义性质的问题为职责,题干材料“联合国强烈谴责以他人宗教信仰为由而实施的暴力行为"反映了联合国履行职能受限,C项正确;世界贸易组织与联合国成为支撑、协调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经济全球化不是国际支柱,排除A项;材料以他人宗教信仰为由而实施的暴力行为”不是积极影响,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联合国履行职能受限,体现不出和平的潮流不可违逆,排除D项。故选C项。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世界现代史大事记(部分)
——摘编自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下册)
阅读以上材料,选择两个历史事件,确定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世界现代史的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根据选择的两个历史事件,并结合所学世界现代历史至少一个历史事件,加以论述,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答案:事件1:联合国成立 事件2: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观点1: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论述:二战后,随着的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西欧国家走上了联合自强的道路,先后成立了欧共体和欧盟,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1945年10月,联合国成立,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国际和平与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1995年1月,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促进了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推动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进一步加强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对维护国际及地区安全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结论:综上所述,为了维护国际和平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世界各国都在不懈地努力。
事件1:联合国成立 事件2:欧盟成立
观点2:团结求生存,合作促发展。
论述: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代表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成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各同盟国相互支援,协同作战,逐渐扭转了战争形势,最终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1967年,西欧国家组建欧共体,走上了联合自强的道路,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1993年,西欧国家在欧共体的基础上组成了欧洲联盟,各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大大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结论:因此,在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挑战时,只有团结合作,才能求得共同发展。
事件1:万隆会议召开 事件2:不结盟运动兴起
观点3:发展中国家为建立国际新秩序进行着不解的努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