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备考教案 历史专题四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奋斗历程线索一中国共产党召开的重要会议特征 会议 召开时间 成果或意义党的 建立 中共一大 1921年7月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历史 转折 遵义会议 1935年1月 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是党的历史上两次重要转折点,开辟了新的道路,确立了新的领导核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底 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道路 探索 中共七大 1945年 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中共八大 1956年 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是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中共十二大 1982年 邓小平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道路 探索 中共十三大 1987年 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和目标中共十四大 1992年 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加快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中共十七大 2007年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共二十大 2022年 中共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指导思想的确立 中共七大 1945年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这对统一全党的思想,指导全党的行动,实现党的政治路线,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中共十五大 1997年 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党的 指导 思想 的确 立 中共十 六大 2002年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 八大 2012年 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 九大 2017年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指出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线索二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征程中国共产 党的使命 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明确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新民主 主义革 命时期 为中 华民 族谋 复兴 完成辛亥革命未竟的事业: (1)打倒列强,除军阀:1923年召开的中共三大正式决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1926—1927年,国共合作推动了北伐胜利进军 (2)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中国共产党领导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一系列武装起义,创建了工农武装和革命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创造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召开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并于1936年胜利完成了长征,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3)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先后组织游击队和东北抗日联军,在东北开展抗日游击战争;1936年,推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促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全民族抗战爆发后,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领导抗日武装力量,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抗击日本侵略者,并取得了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的胜利等辉煌战绩;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持久战战略总方针;召开中共七大,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4)领导人民结束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成立新中国:抗战胜利后,参与重庆谈判和重庆政协会议,为实现民主和平作出努力;领导人民解放战争,结束了国民党的统治;召开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准备;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为中 国人 民谋 幸福 (1)土地革命时期,在农村革命根据地打土豪,分田地 (2)抗日战争时期,在抗日根据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 (3)人民解放战争时期,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在解放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进行土地改革认识 (1)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 (2)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社会主 义革命 和建设 时期 为中 华民 族谋 复兴 (1)1950—1953年,进行抗美援朝,捍卫了新中国安全,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2)1953—1957年,实施“一五”计划,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1953—1956年底,进行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3)195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基础 (4)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方针、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日建交,我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5)“两弹一星”研制成功,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为中 国人 民谋 幸福 (1)1950—1952年底,进行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2)1953年,开始实行农业合作化,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3)195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 (4)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了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 (5)1973年,首次在世界上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认识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也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新时期 为中 华民 族谋 复兴 (1)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行改革开放,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祖国统一大业不断推进:提出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两岸关系不断发展为中 国人 民谋 幸福 (1)1978年,我国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衣、食、住、行、用等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认识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新时代 为中 华民 族谋 复兴 (1)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新发展理念 (2)2021年,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明确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为中 国人 民谋 幸福 (1)2021年,我国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 (2)在全国脱贫攻坚战中,28个人口较少民族全部整族脱贫,一些少数民族实现了从贫穷落后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2021年,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认识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线索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布置作业】请完成《分层精练》第66页练习。【教师独具题目】1.回顾历史,以史为鉴,砥砺前行。阅读材料,完成下面相关问题。材料(1)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人民英雄纪念碑收录这两幅浮雕的理由。(2)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红船精神的内涵。(3)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谈道: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奋斗,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请以“如何传承伟大建党精神”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要求:题目自拟,史论结合,字数不少于200字。答案:(1)理由: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2)内涵: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3)示例主题: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发扬伟大建党精神,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近代以来,为了救亡图存,强国富民,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可歌可泣、不屈不挠的探索和奋斗,但由于阶级局限性和统治阶级的压迫,他们的探索最终都失败了。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勇敢地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二十八年的浴血奋战,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实现了中华民族解放,建立了新中国。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开启了历史新纪元。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阐述“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进入新时代,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发扬伟大建党精神,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艰苦奋斗,用实际行动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变为现实。(其他主题及论述亦可)2.中国共产党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九年级(1)班同学以“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为主题开展项目化学习,下面是各小组承担的不同任务,请你参与完成。任务一【推介遗址——设计名片】(1)一组同学准备介绍两处红色旅游景点,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帮助他们书写推介词。任务二【研读史料——体会创新】(2)二组同学阅读相关史料后,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创新做了如下摘抄。请分别简述以下两则材料产生的历史背景。材料一:1927年8月,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雇佣军队决不是革命的靠得住的工具”,于是提出创造新的革命军队的历史任务。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受控后,毛泽东领导进行了三湾改编,部队建立党的各级组织。改编内容包括实行民主制度,在政治上官兵平等。——摘编自侯莹《论毛泽东建军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材料二:中国共产党大力推动根据地的各项建设:建立民主政权,实行民主选举,推行精兵简政,减轻人民负担;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摘编自初中历史教科书任务三【查阅文献——撰写历史】(3)三组同学查阅文献资料后,分四个阶段整理出“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历程”的关键词并制成下面示意图。请据此任选三个阶段以“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为主题撰写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的简史,要求150字左右。开天辟地:完成救国大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改天换地:完成兴国大业(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翻天覆地:推进富国大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惊天动地:实现强国大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答案:(1)推介词:遵义会议会址:遵义会议会址,位于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遵义会议会址建于20世纪30年代初,建筑为砖木结构、中西合璧的两层楼房。1935年1月初,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到达遵义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司令部即驻在这幢楼房里。1月15日至17日,遵义会议(即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就在主楼楼上原房主的小客厅举行。这次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遵义会议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961年,遵义会议会址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中共七大会场:中共七大会议旧址位于陕西省延安市西北约3公里的杨家岭村。1938年至1940年、1942年至1943年,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曾在此领导中国革命。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和中共中央机关在此居住。旧址内保存有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旧居和中央大礼堂、中央办公厅大楼,共计石窑18孔,接石口土窑19孔,平房23间,土窑洞数十孔。另外,还保存有中共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旧址等。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召开。毛泽东向大会提交了《论联合政府》的书面政治报告,并就报告中的一些问题以及其他问题作了长篇口头报告。朱德作《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和关于讨论军事问题的结论,刘少奇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和关于讨论组织问题的结论,周恩来作《论统一战线》的重要讲话。大会经过深入讨论,一致通过了关于政治、军事、组织方面的报告,通过了政治决议案、军事决议案和新的党章。中共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全党空前的团结和统一,为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义在全国的胜利作了重要准备。(2)背景:材料一背景:秋收起义作战失利,队伍思想混乱,消极悲观,人员士气低落,人心浮动,军纪涣散,组织乏力;同时,组织很不健全,党不能切实掌握部队的动态,组织乏力,行动指挥难以做到有的放矢。材料二背景:从片面抗战转变到全面抗战,进一步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设的需要;敌人对抗日根据地进行空前残酷的“扫荡"和经济封锁,根据地压力增大。(3)示例主题: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贡献。阐述: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一系列的革命斗争:1927年发动南昌起义,开始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逐渐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始全民族抗日战争,最终打败日本侵略者;抗战胜利后,面对美帝国主义支持的蒋介石政府坚持发动内战,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予以坚决还击并最终取得胜利。1949年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完成了救国大业。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我们先后进行了土地改革和社会主义的改造,在八大上提出了正确的工作路线,国民经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逐步恢复和发展,并克服“大跃进"、人民公社化、文化大革命等挫折,国家综合实力都较建国前有了极大提升,可以说是完成了兴国大业。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总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从苦难一步步走向繁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们的现代化建设。3.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中国共产党始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建设)道路。请从以下材料中选取2—3个事件,结合所学围绕“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行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事件 简介中共一大 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遵义会议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中共七大 为争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中共十四大 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共十五大 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九大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答案:示例 观点: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论述: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后,为保存革命力量,1927年,毛泽东率领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开始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会师后,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权,开展土地革命和游击战争,创造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结论: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实际国情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解析:本题为论述题。根据材料可知涉及中国共产党上重大事件,比如中共一大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遵义会议、中共七大、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四大、中共十五大、中共十九大及其历史意义,学生可以选取2-3个历史事件进行合理论述。比如选题定位“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便可以从中共一大,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等事件入手。如果选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则可知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会议入手。在行文中,需要涉及历史事件及其影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