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第1节 探索地球表面 同步练习(2课时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四章 第1节 探索地球表面 同步练习(2课时 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四章第一节第1课时 地球的结构、地形和地形图
夯实基础巩固
1.金华地区和衢州地区地势平坦,但周边有较高的山围着。这里所处的地形类型属于( )
A.平原 B.盆地 C.山地 D.丘陵
2.下列关于地球内部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壳是由岩石圈和软流层组成的 B.地球内部的软流层位于地幔中
C.地球内部结构中,地壳密度最大 D.地球内部结构中,地核密度最小
3.下列对五种陆地地形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地面广阔平坦的一定是平原 B.地面连绵起伏的一定是山地
C.高原和丘陵绝对高度都比较小,相对高度都比较大 D.盆地是周围高、中间低平的地形
4.有关高原和盆地的特点,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高原的海拔都比盆地高,盆地内部的相对高度都比高原内部小
B.高原和盆地内部的相对高度不大,盆地外围与内部相对高度大
C.高原的海拔都比盆地低,盆地外围的相对高度都比高原内部大
D.高原和盆地外围的海拔很高,高原内部的相对高度都比外缘大
5.如图所示的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依次是( )
A.山脊、盆地、山谷、山顶
B.山谷、山顶、山脊;盆地
C.山脊、山谷、盆地、山顶
D.山谷、山顶、山脊、盆地
6.认真观察如图所示的五幅照片,每一幅照片对应一种地形,请将照片的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山地_________;丘陵_________;平原_________;高原__________;盆地___________。
能力提升培优
7. 1864年凡尔纳的小说《地心游记》激起了人们对地球内部结构的想象。假如有一天你真的能在地面乘坐某一工具通向地心,在由地面直达地心的旅程中,将依次穿过的圈层是( )
A.地核—地幔—地壳 B.地幔—地核—地壳 C.地壳—地幔—地核 D.地壳—地核—地幔
8.如图所示为一局部地区的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a~b段为河流主干。图中的支流,实际不存在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如图所示为某市空气中固体污染物浓度的等值线图(类似于等高线地形图)。据图可判断,受污染最严重的地区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10.如图所示为某地景观示意图及其等高线地形图,景观示意图绘制者应位于等高线地形图的(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11.如图所示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处的地形部位是山脊
B.图中的河流自西南向东北流
C.点C与山顶B的相对高度约为260m
D.从点C爬到山顶B比从点D爬容易
12.某中学在如图所示的区域开展了一次夏令营活动。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老师这样介绍当地地形:图示区域的地形是___________(填“平原”“丘陵”或“高原”);张庄位于_______________(填地形部位名称,下同),王庄位于_____________。
(2)住宿地选择:看不到水库景区的村庄是_________;可能受山洪影响的村庄是________。
(3)考察引水线路:B、C两条引水线路中,能自流灌溉的是__________线路。
中考实战演练
13.下列各图中,能正确表示河流及河水流入湖泊的是( )
14.2024年1月1日,日本石川县发生里氏7.6级地震。如图所示为地球内部结构示意图,A处为此次地震震源所在的位置,A处位于____________(填地层结构名称)。
15.地形剖面图是根据等高线地形图绘制而成的。如图所示为我国南方某海岛的地形剖面图。
(1)图示地形剖面图是根据_______(填字母,下同)等高线地形图绘制而成的。
(2)下列对该地形剖面图所示区域的描述,不可能的是__________。
A.水流湍急 B.林木茂盛 C.地形崎岖不平 D.山顶终年积雪
开放应用探究
16.如图所示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处为泥石流形成的堰塞湖,如果湖水再涨,大坝再加高10m,甲、乙、丙三个村庄中,有可能被淹没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甲村 B.乙村 C.丙村 D.甲村和丙村
(2)甲村与乙村的相对高度约是__________m,若甲村要向乙村转移,则前进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
(3)E处的地形部位是____________,山顶F的海拔最低为___________m以上。
答案:
2第四章第一节第2课时 地形的变化
夯实基础巩固
1.我国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是沟壑纵横,黄土广布。这一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岩石风化 B.流水作用 C.风力作用 D.生物作用
2.下列地形,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
A.岩层的褶皱B.河口三角洲C.火山喷发形成的长白山天池D.地壳运动形成的喜马拉雅山脉
3.下列地貌形态的形成,主要是由风力侵蚀作用引起的是( )
A.火山湖 B.海岸边的怪石 C.喜马拉雅山 D.沙漠中的石蘑菇
4.下列沧海桑田的变化中,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是( )
A.喜马拉雅山中的海洋生物化石 B.海底的古河流三角洲
C.荷兰的填海造陆 D.红海的不断扩大
5.造成地形变化的因素是( )
A.只有来自地球内部的内力因素 B.来自地球外部的外力因素
C.内力因素和外力因素的共同作用 D.人类改造大自然
6.读四幅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风力侵蚀为主形成的地形是图______。(2)由流水挟带泥沙堆积而成的地形是图_______。(3)由于海浪和海风侵蚀而形成的是图_______。(4)由流水侵蚀为主形成的地形是图_______。
能力提升培优
7.下列关于地形变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地形都是在变化的 B.地形的变化有的很剧烈,有的很缓慢
C.生物能使地形发生变化 D.地形的变化都是自然原因引起的,与人的活动无关
8.下列不属于由地壳运动形成的地形是( )
A.黄土高原 B.埃塞俄比亚高原 C.云贵高原 D.青藏高原
9.挪威沿海幽深曲折的峡湾,芬兰境内成千上万的湖泊,东欧平原波状起伏的低丘,阿尔卑斯山脉挺拔的峰峦,形成欧洲上述地形的主要原因是( )
A.风力作用 B.火山、地震的作用 C.流水的侵蚀作用 D.冰川作用
10.下列地形的形成过程中,属于风化作用的是( )
A.风力作用形成沙丘地貌 B.烈日曝晒后岩石破碎
C.风力侵蚀形成风蚀蘑菇 D.暴雨冲刷形成冲沟
11.浙江省江郎山景区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2010年8月作为“中国丹霞”的系列提名地
之一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形成丹霞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风化和流水侵蚀作用 B.风化和风力侵蚀作用
C.冰川和流水侵蚀作用 D.地壳上升和流水侵蚀作用
中考实战演练
12.形成如图所示地形(三角洲)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流水侵蚀作用B.波浪侵蚀作用C.流水沉积作用D.波浪沉积作用
13.下列现象中,能支持“地壳在不断变动”这一观点的是( )
①在高山上的岩层中发现海洋生物化石 ②峭壁上岩层断裂的痕迹
③采石场上弯曲的岩层 ④风蚀的岩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开放应用探究
1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说明水平岩层在____________的作用下,或发生___________,或引发_____________,这是地球上山脉和谷地形成的最重要原因。
(2)图乙反映的是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三根大理石柱的升降变化情况,这说明_____________是导致海陆变迁的重要原因。
(3)自地球形成以来,地壳变动一直在广泛地、持续不断地进行着,有时进行得很剧烈、很迅速,有时则进行得十分缓慢,难以被人们察觉。只要我们平时仔细观察,就不难找到地壳变动的痕迹。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都是地壳变动的信息。
答案: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