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教学课题 《雷雨》教学设计教学背景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雷雨》第二幕的戏剧冲突及其人物性格分析。 (2)本节课主要介绍了《雷雨》中的戏剧冲突,包括人物之间的外部冲突和人物内心的矛盾冲突,以及如何通过人物语言和行为揭示复杂的人物性格。此外,还会探讨这些冲突和性格是如何反映社会现实和人生哲学的。 (3)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能够深入了解戏剧文本,提高文学鉴赏能力,特别是能够通过分析人物语言和行为,深入理解人物性格和戏剧冲突。此外,学生还能学会如何从戏剧中汲取人生的智慧,增强对社会现实的理解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教学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深入品读《雷雨》剧本,分析人物语言特点,理解语言在塑造人物形象和推动情节发展中的作用。 (2)思维发展与提升:了解并掌握 “三一律” 创作原则,分析戏剧结构特征和矛盾冲突,提升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分析周朴园、鲁侍萍等人物形象,理解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情感的多维度,培养审美鉴赏力和艺术创造力。 (4)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雷雨》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和人生关怀,把握作品的悲剧意蕴,激发同情心、正义感和良知情怀。重难点 (1)通过品读剧本语言,分析人物性格特征,理解周朴园形象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2)把握 “三一律” 戏剧结构,理解《雷雨》中明线与暗线的交织,分析戏剧冲突的成因与表现。 (3)结合社会背景,理解作品悲剧意蕴,体会曹禺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与对人性命运的深刻思考。教学方式与策略 讲授法、角色扮演法教学活动设计 一、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一段简短的视频或音频引入《雷雨》这部作品。(可以是话剧的一个小片段,或是关于曹禺生平的介绍)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中国现代话剧的杰出代表 —— 曹禺先生的作品《雷雨》。在正式进入课文之前,我们先通过一段视频了解一下曹禺和他的创作背景。 二、了解背景知识 现代戏剧(话剧)的特点 舞台性:古今中外的话剧演出都是借助于舞台完成的,舞台有各种样式,目的是便于演员表演剧情和利于观众从各个角度欣赏。 直观性:演员需要直接面对观众进行现场表演。 综合性:话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通过在舞台上塑造具体艺术形象来展现社会生活情景。 对话性:主要通过大量的舞台对话来展示剧情、塑造人物和表达主题。 曹禺简介及其创作历程 曹禺(1910 年 9 月 24 日 —1996 年 12 月 13 日),原名万家宝,是中国杰出的现代话剧剧作家。他的代表作有《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曹禺自小随继母听曲观戏,进入南开中学后开始接触戏剧,并在清华大学学习时广泛吸收中外戏剧精髓。 师:谁能简单介绍一下你了解到的曹禺? 学生:曹禺是中国著名的现代剧作家,他的代表作有《雷雨》、《日出》等。 全剧情节梗概 教师概述《雷雨》的情节发展。周朴园出身封建世家,遗弃了为他生下两个儿子的婢女梅侍萍。长子周萍留在周家,次子大海随侍萍投河遇救并嫁与鲁贵,生下女儿四凤。周家后来迁居北方某大城市,周朴园又娶繁漪为妻,生下周冲。两家人最终在一个地方相遇,却因各种复杂的关系和恩怨导致一系列悲剧的发生。 师:现在我来给大家大致讲一下《雷雨》的主要情节,请大家边听边思考这些人物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 详细描述情节梗概,如周朴园的身份、侍萍的经历、周萍和大海的成长背景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每个角色在这个情节中的作用和情感变化。 三、通读剧本,理清人物关系和基本情节结构 基本人物 鲁家成员:鲁贵、鲁侍萍、鲁大海、四凤 周家成员:周朴园、周繁漪、周萍、周冲 四种关系 主仆关系:鲁贵、鲁侍萍、四凤是周家的仆役。 夫妻关系:周朴园 —— 鲁侍萍;周朴园 —— 繁漪;鲁贵 —— 鲁侍萍 血缘关系:周萍与鲁大海、四凤;周萍与周冲;鲁大海与四凤;鲁大海与周冲 不正当的情爱关系:周萍 —— 四凤;周萍 —— 繁漪 多种关系交织 分析不同角色间的多层次关系: 周朴园 —— 鲁侍萍:既是夫妻也是主仆 周朴园 —— 鲁大海:父子及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 繁漪 —— 周萍:既是母子也是情人 周萍 —— 四凤:既是兄妹也是情人 鲁大海 —— 周萍、周冲:既是兄弟也是下人与少爷 鲁侍萍 —— 周萍:既是母子也是下人与少爷 周冲 —— 四凤:既是兄妹也是恋人 师:请看黑板上的关系图,你们能发现他们之间的联系吗?比如,周朴园和鲁侍萍既是夫妻又是主仆关系,这给他们的关系增加了复杂的层面。 学生:周朴园和鲁大海既是父子关系也是阶级矛盾关系。 四、细读文本,分析人物形象 鲁侍萍 性格特点:善良、自尊、要强 行为分析:她被赶出周家,经历坎坷,但依然自食其力,拒绝周朴园提供的帮助。 语言剖析:“你是萍,—— 凭,—— 凭什么打我的儿子?”“我是你的 —— 你打的这个人的妈。” 这两句话展现了鲁侍萍内心的痛苦与克制。 师:请大家仔细品读这几句话,你们觉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 学生:这样写更能体现出鲁侍萍内心的挣扎与痛苦。 周朴园 性格特点:威严、专断 心理分析:他对鲁侍萍既怀念又防备,当得知她还活着时,第一反应是警觉和利己。 行为分析:试图用金钱解决一切,保持对鲁大海的冷漠和傲慢。 师:周朴园的性格是多面的,他在处理与鲁侍萍的关系时既有温情的一面也有冷酷无情的一面。谁能具体分析一下周朴园的心理变化? 学生:周朴园开始时对鲁侍萍有怀念之情,但为了自己的利益,最终选择了自私和冷酷。 五、课堂讨论 思考《雷雨》中的主题意蕴 讨论《雷雨》所表达的主题,探讨其中蕴含的复杂情感。 控诉旧中国社会的罪恶 反映家族伦理道德的混乱 深刻揭示人性的复杂 师:《雷雨》不仅仅是一部控诉旧中国社会的作品,它还展示了人物内心的多重矛盾。你们认为《雷雨》想表达的核心主题是什么? 学生:我认为《雷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复杂。 分析《雷雨》的戏剧冲突 外部冲突:人物之间的冲突,如周朴园与侍萍、周萍与四凤等。 内部冲突:人物内心的矛盾冲突,如侍萍因善良而不认子,周朴园因自私而割断亲情等。 师:《雷雨》中充满了许多冲突,既有外部的人际冲突,也有内在的心理冲突。谁来说一说印象最深刻的冲突? 学生:我印象深刻的是周朴园与侍萍的重逢,他们的内心冲突非常激烈。 六、布置课后任务 自主自愿组队表演《雷雨》选段,可以录制视频,优秀小组可以在课堂上表演。用时不超过十分钟。 师:请大家自行组队,选择《雷雨》中的一个片段进行表演,注意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状态。大家可以考虑一些关键场景,如周朴园与侍萍的对话,或者四凤和周萍的爱情片段。期待你们精彩的表演!课后作业 (1)分析《雷雨》第二幕中的人物对话,挑选一段你认为最能体现人物性格的对话,进行深入解读,并在下一堂课上与同学们分享你的分析。 (2)结合《雷雨》中的剧情发展,撰写一篇短文,探讨剧中的 “命运” 主题,以及你对 “命运” 与人物选择之间关系的理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