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 时 教 案课题 17、小猴子下山 第 _课时 总序第 _个教案课 型 :新授 编写时间: _年 月 _ 日 执行时间:_ _年 _月 日核心 素养 目标 ①文化自信:认识“捧、瓜”等5个生字,会写“往、片、瓜、进、空”5个字,读 准多音字“只、空”的字音。 ②语言运用:了解并积累“又又”形式的词语。 ③思维能力:能推断小猴子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的原因,初步明白做事 情要目标明确、有始有终的道理。 ④审美创造:利用动作演示等方法正确理解“掰、扛、扔、摘、捧、抱”这些词,并 能选几个词各说一句话;教学重点 复习汉字基本笔画,练习看图说话教学难点 知道小猴子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的原因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环节一:分类复习,小组练习 教师活动: 1.巩固识字。 (1)出示课件。(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掰、扛、扔、摘”) 课件出示: 掰 扛 扔 摘 仔细观察上面的字,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都是表示动作的词) (2)读一读,演一演这几个动作。 学生活动: 小组练习,用“掰、扛、扔、摘”各说一句话。 活动意图:将文中的生字归类学习,复习巩固,为下文的学习打下基础。 环节二:分组合作,自主学文 教师活动: 1.回顾前文,总结方法。 课件出示: 一块玉米地 又大又多 掰 扛 一棵桃树下 又大又红 扔 摘 总结:同学们,你们仔细观察,文章的结构有何相似之处 都是先说地点,然后描 述小猴子看到的东西,接着写小猴子的动作和结果。你能照着上面的样子把文中第3~ 5自然段的关键词语找出来吗 2.分组学习,交流展示。 (1)学生交流展示。 (2)每组派一个代表用上面的词语复述课文,其他学生评价。 (3)课件出示:课文插图3、插图4、插图5。 课件出示: 学生分组学习,分组演一演小猴子在这三幅图中的动作和情态。 3.方法指导,聚焦识字。207(1)出示课件。(课件出示:又大又圆) 像这样的词语文中有几个 请找出来。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词语 说一说。 (2)出示课件。(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捧、瓜”) (3)认识兔子,唱儿歌: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和青菜, 蹦蹦跳跳真可爱!(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抱、蹦、追”) 学生活动: 学生试着读一读。 学生口头练习组词。小组练习小猴子“捧桃子、抱西瓜”的动作。 学生做动作,记住这3个字。 活动意图:“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利用童话故事反复的特点,在总结上文方 法的基础上,抓住故事的关键词语,复述故事,提取故事的主要信息,在此过程中学习 生字,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 环节三指导朗读,探究原因 1.揣摩心情,指导朗读。 (1)出示课件。(课件出示:第3自然段) 思考:小猴子看见又大又圆的西瓜心情如何 ——非常高兴。带着这种高兴的心情 读好第3自然段。指名读,其他学生评价。 (2)出示课件。(课件出示:第4自然段) 当小猴子看见小兔子时,它的心情又如何 ——兴奋。你能读出这种心情吗 同桌 相互读。 (3)全班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只、空”)强调这 两个多音字的读音。 此时的小猴子心情又如何呢 ——后悔,沮丧。你能安慰一下小猴子吗 2.明确原因,拓展延伸。 (1)想一想:小猴子为什么最后只好空着手回家呢 小组讨论,说说理由。 总结:认准目标,做任何事都不要三心二意,半途而废。坚持下去才能满载而归, 半途而废只能空手而归。 (2)想象一下:小猴子第二次下山会是怎样的情境呢 (3)交流展示,互相评价。 活动意图: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角色的心情,结合自己的体会升华主题,放飞学生的 想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正确书写本课生字。 创新型作业:画一幅小猴子下山的图。 拓展性作业:和父母分享一下今天课堂上听到的故事。板 书 设 计 小 猴 子 下 山 掰玉米→扔玉米,摘桃子一扔桃子,摘西瓜 一扔西瓜,追小兔一空着手回家 a 三心二意 一无所获教 学 反 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