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6张PPT)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过程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过程暴力掠夺殖民体系开始形成商品输出殖民体系初步形成资本输出殖民体系最终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新航路开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13课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第16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第21课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和新兴国家的发展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中外历史纲要(下)第21课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一)亚洲殖民体系瓦解1946年孟买水兵起义“1947年3月的印度是一艘舱中载满弹药而在大洋中着了火的船。当时的问题是在大火烧到弹药之前把火扑灭。”——【英】帕姆·杜德著,苏仲彦等译《英国和英帝国危机》二战后,印度反抗英国殖民的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结果如何?反抗方式:从非暴力不合作到武装反抗结果: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印度民族独立运动高涨。英国被迫在1947年公布《蒙巴顿方案》承认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别为独立的自治领(一)亚洲殖民体系瓦解“对于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来说,印巴分治使得它们成为两个新兴的独立国家,从此摆脱了英国殖民的帽子,从此走上了新兴民族独立道路。印巴分治的影响还应该包括之后的宗教冲突事件,印巴分治直接导致了两个地区出现了大量的灾民,他们流离失所沦为难民。”——《有关英国印巴分治的影响》结合史料,思考英国“印巴分治”方案给南亚地区带来了哪些影响?积极:印度和巴基斯坦实现民族独立,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消极:为后来印巴两国的宗教冲突、局势动荡埋下了隐患。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地区 国名 独立或成立年份东亚 中国 1949朝鲜 1948韩国 东 南 亚 老挝 1945菲律宾 1946缅甸 1948锡兰(斯里兰卡) 印度尼西亚 1949柬埔寨 1953马来亚 1957新加坡 1959南亚 印度、巴基斯坦 1947西亚 叙利亚 1946黎巴嫩 约旦 (一)亚洲殖民体系瓦解一战与 二战结束之间 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东亚 东亚中国1924年国共合作(北伐成功,国民革命失败)东 南 亚 东南亚1926-1927,印度尼西亚共产党发动反对荷兰殖民的民族大起义(失败)越南反抗法国殖民斗争南亚 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920-1942历经三个阶段,陷入低谷)西亚 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反对英法殖民二战后的民族解放运动有何特点?①民族解放运动以暴力革命为主②新兴民族国家普遍建立,具有前所未有的规模和空前的广泛性③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成果显著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二)非洲民族独立风暴埃及革命领袖纳赛尔1922年2月,英国承认埃及一定条件下独立1936年,英国与埃及法鲁克王朝签订为期20奶牛的同盟条约,规定英国可以在苏伊士运河区驻军,有使用埃及基地、港口等特权二战后,埃及人民掀起群众性抗英浪潮1952年7月,以纳赛尔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发动军事政变(7月革命),推翻英国扶植的法鲁克王朝,掌握国家政权。1953年6月,废除帝制,成立埃及共和国。1956年6月,最后一批英军撤离运河区。7月,埃及宣布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二)非洲民族独立风暴1962年中国发行特别邮票,庆祝阿尔及利亚独立“在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运动的激烈抵抗下,法国的殖民统治已无法继续。……(1962年)3月18日,《埃维昂协议》签署。……1962年7月1日,阿尔及利亚举行全国公民自决投票,99.73%的公民投票赞成独立。7月3日,阿尔及利亚宣告独立。”——张建华主编《世界现代史(1900-2000)》阿尔及利亚民主人民共和国阿尔及利亚:1954年,成立民族解放阵线。1962年,独立。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二)非洲民族独立风暴1992年,黑人获得公民权。1994年,南非举行首次不分种族的全国大选,非国大主席纳尔逊·曼德拉当选为第一位黑人总统曼德拉当选为南非总统意味着什么?查尔斯·罗伯特斯·斯瓦特南非共和国第一任总统(1961-1967)约翰尼斯·雅克布斯·富歇南非第二任总统(1968-1980)费雷德里克·威廉·德克勒克南非最后一任白人总统标志着种族隔离制度的结束和民主、平等新南非的诞生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加纳:1957年宣布独立,成为二战后撒哈拉沙漠以南第一个独立的非洲国家(二)非洲民族独立风暴“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期,这是民族独立运动以暴风骤雨之势席卷整个非洲大陆的时期。非洲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互相支持,并得到世界的同情和支持。在1957-1968短短的12年里,非洲大陆诞生了32个独立国家,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胜利具有重大的国际意义。新兴的非洲独立国家在联合国占了近1/3的席位,它们是第三世界一支重要的反帝反殖民力量,在国际舞台上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段炳麟《世界当代史》1990年3月21日,纳米比亚共和国实现独立,成为非洲大陆最后一个获得民族独立的国家(标志着殖民时代的终结)结合材料及所学,思考非洲民族解放运动对世界产生的影响实现了非洲的独立与自由,为非洲国家的振兴奠定了基础;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使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瓦解;作为新兴的独立国家成为国际舞台上的重要力量,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三)拉丁美洲捍卫主权斗争迅速发展古巴革命领袖菲德尔·卡斯特罗与切·格瓦拉“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听人们谈论着自由、正义和权利,我们敬聆过泰坦的话:自由不能祈求,只能靠利剑来争取。我们不会同意作任何人的奴隶,除非我们的国土沉入海底。有些古巴人为保卫他的主张倒下去了,有些青年为了祖国的自由,甘心情愿地死在他的墓旁,贡献出他们的鲜血和生命。……判决我吧!没有关系。历史将宣判我无罪”——菲德尔·卡斯特罗《历史将宣判我无罪》帝国主义先生们,我们绝不怕你们!”一篇宣传反美的广告牌1959年,卡斯特罗率起义军推翻傀儡政权。1961年,宣布古巴是社会主义国家。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三)拉丁美洲捍卫主权斗争迅速发展“1977年9月7日,在华盛顿美洲国家组织总部,巴拿马总统托里霍斯与美国总统卡特签署了《巴拿马运河条约》和《关于巴拿马运河永久中立和营运条约》,1903年的《美巴条约》和后来的修正条约以及一切与运河有关的协定、换文等自条约生效时起全部作废。根据新条约的相关规定,巴拿马可以逐步参加运河的管理、保护和防务,可以参与管理运河的日常营运,负责运河区内的海关、邮政、司法的事务。该条约的有效期为12年,至1999年12月31日期满后,运河区的主权和管辖权全部交还巴拿马。”——张建华主编《世界现代史(1900-2000)》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对殖民主义的致命打击。战争期间,反法西斯同盟通过一系列声明、宣言等,支持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独立要求。1945年6月通过的《联合国宪章》强调“促成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之国际问题,且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增进并激励对于全体人类之人权及基本自由之尊重。战后,英帝国很快解体,法国也不得不承认印度支那、阿尔及利亚等法属殖民地独立。1955年万隆亚非会议隆重举行,通过《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的宣言》,引申和发展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了各国和平相处友好合作的十项原则。60年代非洲的民族独立运动风起云涌,仅1960年就有17个非洲国家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年”。1945-1991年全世界有90多个国家摆脱了殖民统治获得独立,以惊人的速度推毁了世界殖民体系。”——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编》(四)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分析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崩溃的原因走向灭亡的加速器培养了民族革命力量物质基础和组织条件苏联的鼓舞与支持联合国的推动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势力在反法西斯斗争中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觉悟提高,民族民主意识的增强大战促进了殖民地民族经济的发展和民族主义政党的出现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鼓舞并有力地支持了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联合国的非殖民化活动也是推动民族独立运动发展的重要因素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四)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全球航路的开辟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两次世界大战暴力掠夺、原始积累商品倾销、占领市场资本输出、瓜分世界到18世纪,拉丁美洲已经完成处于欧洲列强的殖民统治之下;19世纪晚期,非洲瓜分完毕;20世纪初,亚洲绝大多数地区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一战促民族民主意识觉醒二战后民族民主运动广泛开展世界殖民体系开始瓦解(1914-1945)世界殖民体系最终解体(1945-1990)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崩溃的历史意义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四)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崩溃的历史意义①实现了亚非拉的民族解放与国家独立②殖民体系的瓦解和一大批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诞生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版图和政治格局,冲击了两极格局,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③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增多,改变了世界政治事务的力量对比,第三世界力量崛起④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新加坡独立是马来西亚排挤的结果。独立后新加坡人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压力,当时新加坡各族群的人口比例是:华人占76.8%、马来族群13.9%、印度族群7.9%、其他族群1.4%,没有统一的文化和语言。社会动荡,黑社会势力猖獗、妓娼遍地、毒品泛滥,卫生条件极差,教育水平落后、资源紧缺,甚至连淡水都要从对岸马来亚柔佛州进口……当时新加坡每年的经济最少有5000 万英镑来自英军的花费,占到新加坡经济的 20%。而此时英国由于无法承担在远东的军事开支,决定撤离新加坡军事基地。英军的撤离对新加坡的经济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刘颖《新加坡独立问题研究》活动:(1)独立后的新加坡面临什么问题?(2)如果你是当时新加坡总理李光耀,你会采取什么政策推动国家发展?二、发展中国家的成就推动新加坡发展的政策与措施1.外部:友好外交,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加入联合国、英联邦、不结盟运动、东盟等组织。2.内部:统一英语为通用语,强调“新加坡人”的国民意识;强调儒家思想及西方价值观念。3.国家治理:重视教育,提倡创新;推行“居者有其屋”;构建高效、廉洁的“强政府”。4.经济独立:化劣势为优势,发展转口贸易和金融业;抓住西方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利用本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并在90年代进行产业升级,发展科技密集型产业。二、发展中国家的成就从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地区 国家 概况亚洲 新加坡、韩国 20世纪60—80年代抓住西方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利用本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吸引外国资本,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了经济高度增长,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沙特阿拉伯、科威特 海湾产油国,也出现了“石油繁荣”和经济腾飞非洲 独立后经济一度发展较快,利用自然资源,曲折发展:1960—1975年,非洲工农业上场总值大约增长了一倍,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经济陷入困境,经过调整,20世纪90年代中期,经济又开始增长。拉丁美洲 巴西、墨西哥、阿根廷、大多数拉美国家 走中间道路,各国大力发展民族工业,积极促进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巴西、墨西哥和 阿根廷 等国基本实现了工业化,大多数国家属于中等收入收入国家。二、发展中国家的成就三、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1.亚非拉国家地区 面临的问题 调整及结果亚洲 过分依赖国际资本和国际市场,承受风险的能力较差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促使他们重新调整经济结构,健全政府对金融体系的监管拉丁美洲 过于依赖出口贸易和外资,欠下巨额外债 经过改革,20世纪90年代的拉美经济出现繁荣势头非洲 是发展最不平衡的地区,到21世纪初,近一半的非洲人口仍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成立各种经济合作组织,共同谋求发展2.面临的共同问题(1)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发达国家操纵国际市场,压低农产品和原料价格,抬高工业品价格,损害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2)殖民主义侵略遗留下来的边界和民族等矛盾,造成一些地区冲突和政局动荡;(3)发展中国家自身也存在政策失误、人口过快增长、社会两极分化、贪污腐败等问题。【思考】1991年拉美外债4260亿美元左右。因为基数过大,即使以后外债增长率年均只有1%,每年也要增加数十亿美元新债。拉美各国存在着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例如政府官员贪污腐败、分配制度极不合理,贫富悬殊日益加剧,贫困人口有增无减,失业率上升,毒品走私蔓延。 ——高 钻 张森根 《战后拉丁美洲经济的发展及其八十年代的前景》【拓展】在20世纪即将结束时,撒哈拉以南6亿人口中有一半生活在每天消费不到1美元的贫苦状态。整个大陆的债务负担达到了2000亿美元。世界上较早的传染病仍在非洲流行。 ——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1870年起)》3.应对挑战(1)加快改革与发展, 提升本国的综合实力。(2)加强合作,努力推动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3)反对霸权主义,通过和平对话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七十七国集团(G77)反对超级大国的控制和剥削,推进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加速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非合作论坛,是中国和非洲国家之间在南南合作范畴内的集体对话机制,成立于2000年。宗旨是平等互利、平等磋商、增进了解、扩大共识、加强友谊、促进合作。三、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在发展过程中,发展中国家仍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发展之路任重道远。但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格局中,只要发展中国家坚持推行正确的发展战略,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同体,一定能够更加繁荣富强。①走符合自身国情的道路,加强自身的发展与进步;②重视教育、重视科技,加强创新,提升本国的综合国力。③加强国家治理:加强政治民主法制建设,治理国家突出的问题,如:人口、贫富差距悬殊、贪污腐败等;④采取谨慎态度,逐步开放金融市场,规避金融危机的冲击;⑤加强国际合作,努力推动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⑥反对霸权主义、新殖民主义,维护和平的建设环境;⑦积极参与全球和区域性经济合作 ……4.发展中国家建设给我们的启示知识补充:南北对话“南北对话”是指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之间围绕改革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加强南北双方的经济合作等问题所进行的谈判和斗争。因发展中国家多在南半球,习惯上被称为“南方”,发达国家多在北半球,习惯上被称为“北方”,故名“南北对话”。知识补充:南南合作“南南合作”是发展中国家间的经济技术合作,是促进发展的国际多边合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世界上的发展中国家绝大部分处于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南部分,于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这些国家之间为发展民族经济,开展专门的经济合作,就被称为“南南合作”,如中国与拉丁美洲的合作、中国与非洲的合作、非洲各国之间的合作等三、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本课小结1. 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大大缩短了印度洋与大西洋的航运距离。埃及不仅在修凿过程中耗费了大量人力与财力,政府还因举借英法外债走向财政破产,进而出卖国家主权;而英法控股的苏伊士运河公司则掌握着运河带来的高额利润。1882年,通过运河的船只中有80%是英国的,英国首相麦克唐纳称运河为大英帝国的动脉。苏伊士运河的修建( )①使地中海成为欧洲的贸易中心 ②引发了华夫脱党领导的民族运动③有利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 ④加深西方列强对埃及的殖民侵略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③④D?【详解】本题是组合型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时空是1869年的埃及。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后,世界的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①项错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为加强控制和奴役埃及,英国宣布埃及处于英国的保护之下,埃及沦为英国的保护国。战后,英国继续维持埃及的保护国地位,激起埃及人民的强烈反对。埃及资产阶级政党华夫脱党提出“通过和平手段”争取埃及的完全独立,得到人民的强烈支持,史称“华夫脱党运动”,与题干时间不符,②项错误;“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大大缩短了印度洋与大西洋的航运距离。……进而出卖国家主权;而英法控股的苏伊士运河公司则掌握着运河带来的高额利润。1882年,通过运河的船只中有80%是英国的……”可知,苏伊士运河的开通缩短了印度洋与大西洋的航运距离,有助于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③项正确;“埃及不仅在修凿过程中耗费了大量人力与财力,政府还因举借英法外债走向财政破产,进而出卖国家主权”可知,苏伊士运河的修凿便利了英法列强对埃及的殖民侵略,④项正确。D项正确,排除ABC项。?2.20世纪60年代,美国帮助玻利维亚修复其最大的国企矿业公司,然而,玻利维亚国内频繁爆发集体罢工和示威游行,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并没有获得令人满意的提高,民主化进程出现了倒退。随着1964年军事政变的发生,玻利维亚重新恢复了独裁政府统治。这可以用来说明( )A.美洲的民族解放运动不彻底 B.拉美国家的发展任重而道远C.军事独裁统治增强了独立性 D.美国进入经济高速发展时期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根据题干“20世纪60年代,美国帮助玻利维亚修复其最大的国企矿业公司”“国内频繁爆发集体罢工和示威游行,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并没有获得令人满意的提高,民主化进程出现了倒退”结合所学知识,60年代是美苏冷战时期,亚非拉不发达国家是美苏争夺的对象之一,经济援助是主要方式,但美国的经济援助带有殖民色彩,会加大拉美地区对其依赖程度,B项正确;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是胜利的,但因其经济发展水平低,不得不依赖英美等国家,这一点不能说明其不彻底,排除A项;考迪罗军事独裁的确阻碍玻利维亚的民主化进程,但不能全面说明材料的主旨,排除C项;20世纪60年代,美国进入高速发展期,但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3.非洲加纳、坦桑尼亚等一些国家独立后,它们借鉴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某些具有科学和技术价值的因素”,将其“像嫁接嫩枝一样,移植到黑人特性的粗大树干上”。结果,这种选择不尽人意,甚至出现混乱现象”。材料说明这些非洲国家( )A.原宗主国主导现代化进程 B.发展道路受制于国际局势C.区域经济集团化进程加速 D.传统与现代文明融合艰难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二战后(非洲)。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非洲国家获得独立后,为了保持政治独立、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文化繁荣,建设新文明,在当时国际形势的强烈影响下,选择资本主义、非资本主义和非洲式社会主义,三种发展道路,导致出现混乱停滞的状态,反映出非洲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强烈冲突与艰难融合,D项正确;材料中现象出现于非洲国家独立后,原宗主国不再主导现代化进程,排除A项;发展道路受制于国内因素,排除B项;材料强调非洲国家的选择道路,区域经济集团化进程加速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故选D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