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8张PPT)新课导入选必二第6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人与劳动——科技文明时期:信息革命下知识分子的智力劳动〖课程标准〗1.了解人工智能技术等现代科技对人类劳作方式及生活方式的影响。2. 理解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革命意义。【学习目标】认识人工智能技术等对人类劳作方式及生活方式的影响;2.理解劳动人民对历史的推动作用,以及生产方式的变革给人类社会带来的革命性意义本课线索本 课 目 录一、“劳动方式智能化”——现代科学技术的革新人劳动与二、“用工形式灵活化”——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发展三、“人机关系一体化”——人与机器的重新定位技术革新生活巨变人工智能本 课 目 录一、“劳动方式智能化”——现代科学技术的革新人劳动与技术革新生活巨变人工智能第三次浪潮人类已经经历两次巨大变革的浪潮:第一次浪潮是历时数千年的农业革命……第二次浪潮是工业文明的兴起……现在人类正面临第三次浪潮的冲击,这是人类生活中爆炸性事件,在微电子学、生物学、空间科学、海洋学、信息论、控制论等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新工业群——信息电子工业、生物技术工业、宇航工业、海洋工业,将取代传统的工业……将使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人类生活方式等发生巨大变化。——阿尔文·托夫勒《第三次浪潮》蒸汽革命 英国 轻工业为主纺织 铁 采煤 铁路 汽船电气革命 美德 重工业为主电力 化学 内燃机 汽车 飞机 通讯信息革命 多国 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信息计算机 互联网 人工智能 航天 海洋 生物 材料一、“劳动方式智能化”——现代科学技术的革新计算机人工智能时代1946为满足弹道计算的需求,美国军方研制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电子计算机时代开启。1969年美国国防部建立起军用网络阿帕网,后逐渐普及。互联网时代20C90S近在咫尺计算机网络不断发展,演化为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商业化遍布全球特征一: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引领1.技术革新:计智人生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背景思考: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现代科技发展的原因?二战期间,美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战。1946年,美国投入使用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最初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的。德国设计师1939年最早发明喷气式飞机,在空战中取得突出战绩。凡是私人垄断资本不愿投资、也无力投资的项目和产业,国家通过巨额财政拨款来完成。那些高风险、高投资的高新技术产业几乎都是由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来兴建的。这种做法部分地克服了社会化大生产与私人垄断资本占有之间的矛盾,有力地推动了科学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换代。——贵玉君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计算机人工智能时代1946互联网时代20C90S近在咫尺特征二:以人工智能为方向人工智能简单地讲就是用计算机实现人的头脑功能,即通过计算机实现人的头脑思维所产生的效果。人工智能算法所要处理的问题,以及处理后的结果具有不可预测性。……机器人在行走过程中,如果路上出现一个不可预知的障碍物,这时机器人肯定会被绊倒;然而,如果在机器人系统中搭载了人工智能的算法,机器人就可以依据自己的判断,自主地绕过障碍物。——摘编自顾泽苍《人工智能技术深度剖析》无人车间京东 无人分拣仓库上海 洋山港无人码头新冠肺炎疫情中,人工智能技术和产品虽然尚处于初期探索应用阶段,但它们在疫情分析、图像识别、体温监测、病毒检测、辅助诊疗等诸多方面都发挥了巨大作用。这说明( )A.信息技术改变了社会发展趋势 B.人工智能提高了公共服务水平C.科技水平决定了国家主权安全 D.科技推动医疗机构职能的转变B1.技术革新:计智人生计算机人工智能时代航天时代互联网时代194620C90S1957近在咫尺1957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升空,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1957年,苏联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1年,苏联宇航员加加林成为第一个遨游太空的人;美国随即提出了阿波罗登月计划,1962年,在西雅图举办了“太空时代的人类生活”主题博览会。上述信息表明( )A.人类开始了探索太空的梦想B.美苏冷战推动空间技术发展C.苏联在美苏争霸中占有优势D.美国航天技术全面反超苏联B随着人类太空活动的发展, 没有国界的太空也日益成为大国博弈的新空间, 例如围绕卫星导航, 由于美国的GPS最初是为军事目的而开发的, 至今GPS只是从军用领域“局部解放”出来为大众用户服务。——冯昭奎《论新科技革命对国际竞争关系的影响》三1.技术革新:一飞冲天计算机人工智能时代航天时代原子能时代互联网时代194620C50S20C90S1957近在咫尺割除癌性肿瘤后,外科医生用具有放射性的钴丝缝合创口,不仅可以起到一般缝合的作用,而且还有放疗杀癌细胞的功能。要辩证看待:积极——应用于交通工具、提供新能源、应用于医学研究与诊疗;消极——核扩散、核泄露。1.技术革新:烈火燎原结合材料,思考原子能给人类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变化。计算机人工智能时代航天时代原子能时代互联网时代194620C50S20C90S1957近在咫尺20C60S深海时代生物技术时代20C下半叶2012年,中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突破7000米深度2020年中国的“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创造了10909米的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新冠疫苗转基因技术DNA双螺旋结构1.技术革新:海阔天空,生生不息高分子材料纳米材料生态环境材料生物医用材料发生在 20世纪40-60年代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生活已经产生、并且仍在产生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影响。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是此次科技革命的核心,它的发明…………,辅助人类不断增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同时,生物工程、核技术、激光技术、新能源与新材料技术、海洋工程技术和宇宙空间技术等的发明与应用,都将人类的生产生活推向了新的高度。——摘自刘宗绪主编的《历史学科专题讲座》新材料技术的应用【知识扩展】认识:我国计算机研制技术起步较晚,发展迅速,目前已经居于世界前列银河-1号巨型计算机的研制成功,向全世界宣布:中国成了继美、日等国之后,能够独立设计和制造巨型机的国家。2016年:神威·太湖之光12.54京次/秒2009年:“天河一号”千万亿次/秒,性能全球第五、亚洲第一2002年:"龙芯一号",我国首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通用高性能微处理芯片1992年:银河-Ⅱ号10亿次/秒1983年:银河-Ι号1亿次/秒【知识补充】中国航天技术发展2.革命性意义经济生活角度大疆T50农业无人机:作业效率每小时320亩,播撒每小时1.5吨肥料生产力:巨大飞跃劳作方式: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阶层分化:高端劳动者成为核心组织形式: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发展模式:从物质生产服务到信息生产服务AR虚拟技术:让用户沉浸在虚拟世界中文化生活角度网络的应用外界沟通更加方便应用程序的开发丰富文化生活全媒体的发展为人们认识世界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地球村人类视野角度交通和通信技术的进步网络的普及A.经济增长模式:由粗放型转化为集约型,社会生产从劳动力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利润增长依赖技术革新。B.企业管理方式:以市场为导向、重视创新意识和发挥技术优势、有效调动员工积极性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逐步发展。C.产业结构:第三产业比重大幅提升并逐渐占据主导,物流运输、互联网等迅速发展。经济层面: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层次:(1)物质生活:衣、食、住、行、用等取得长足进步,生活质量水平提升。(2)精神生活:①计算机网络、移动通信等技术迅猛发展,使人们可以了解社会动态,与外界沟通更加方便。②各种应用程序的开发,促进了人们的通信交流,丰富了大众的文化生活,推动了电子商务的发展。③全媒体不断发展,为人们认识世界提供了不同的视角。A.交通和通信技术的进步使地球成为“地球村”;B.网络的普及促进了信息交流,大大丰富了人类的知识,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人类视野产生新的变化负面影响(1)核泄漏、核武器的毁灭性威胁时刻存在;(2)计算机网络方面的网络犯罪、青少年沉迷网络等;(3)太空垃圾,生态环境的恶化,深海污染、资源掠夺等;(4)生物工程方面的伦理问题;(5)带来社会问题,如个人信息泄露、失业人数增多等。当今全球科技革命发展的主要特征是从“科学”到“技术”转化,基本要求是重大基础研究成果产业化。人们对生产生活便捷化的要求,带动了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涌现和突破。气候变化对人类带来的生存压力和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推动煤炭清洁燃烧、太阳能电池、风电、储能技术、智能电网、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技术不断取得重大进展。人口老龄化趋势,形成了对生物技术进步的巨大需求,促使产业化规模快速扩大。发达国家劳动力成本全面上升,促进了智能制造技术迅速发展,使机器人在越来越多领域替代人力。——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上的讲话》(2014年8月18日)当前人类社会的劳作方式逐渐由粗放型转化为集约型,大量的劳动力从生产线上退下来,人们越来越依靠技术革新来实现利润增长。推动这一变革的技术主要是( )A.人工智能技术 B.航空航天技术C.深海探测技术 D.交通通信技术A从 科 学 到 技 术本 课 目 录人劳动与二、“用工形式灵活化”——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发展技术革新生活巨变人工智能二、“用工形式灵活化”——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发展线上市场为主用工控制重结果轻过程弹性地选择用工时间地点“云办公”智能化的生产管理、人员管理新模式人工智能(AI)的应用,让机器代替人类进行单纯重复、危险和劳动条件恶劣的工作,既能减轻人类的劳动强度,又能避免工伤事故。这表明信息技术( )A.增加部分人失业风险 B.避免工伤事故的发生C.提升工作效率和环境 D.提升人类的智力水平C本 课 目 录人劳动与三、“人机关系一体化”——人与机器的重新定位技术革新生活巨变人工智能三、“人机关系一体化”——人与机器的重新定位人机协助阶段人机关系的三个阶段人机合作阶段人机协同阶段机器人在工作中仅发挥协调、辅助作用,生产过程由劳动者完全决定机器人和劳动者共同合作,分别完成擅长的部分,生产过程不完全由劳动者决定不存在主次之间的地位差异,优劣互补,人机共生救灾机器人主题:现代科技的双重作用材料一 科学在带来福音的同时,也造就了危害人类的魔鬼。科学的未来如何,人类的未来如何,这是一个引起现代人深思的问题。 ——吴国盛《科学的历程》材料二 科技进步促进人类社会发展。……当代人类面临的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资源枯竭、伦理道德等危机,是科技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进一步解决,只有继续发展科技。——《科学世界》据以上材料和图片,结合所学知识,你有何启示?材料三 “试管婴儿”“克隆技术”将人类道德伦理推向极限;电脑手机让更多年轻人“宅”起来,孤独且自闭。合作探究启示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社会进步离不开科技发展;3.人的智慧和创造力是推动科技进步的重要因素;4.在发展科学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与资源, 尊重客观规律,可持续发展正确看待现代科技,它是一把“双刃剑”!人与劳动结 束 语农业文明时代,劳动靠人的双手,称之为“勤劳革命”。工业文明时代,机器可以部分解放人力,但又把人绑在机器上,并未真正解放人力。现今,人工智能时代似乎真的解放人力,但人类内心却忧思难安……人工智能就是对人的大脑的模拟,机器在单一技能、重复劳动的工作领域足以替代人类。人工智能会不会超过人类,乃至取代人类?人工智能,给人类带来了什么?未来已来,祸福未知……人工智能的优势在于计算能力、大数据的处理速度非常快,这是人类不能比的。但在精神生活领域,人工智能有天生的缺陷。人内在的觉性和灵性、语言理解、知识表达、逻辑推理,是人工智能不具备的。人工智能归根结底只是个技术、工具;工具永远超不过人类,也永远不能取代人类。但人需要去认识自己、优化自己,唯有真正认识到生命内在的无限潜质,人才能在这个世界立于不败之地! ——人工智能时代,人类何去何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