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0张PPT)第一章 地球1.地球在宇宙中 结合科学故事、史实材料等,说出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使用数据、类比等方式描述地球的大小。 运用图片、影视资料以及数字技术等手段,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认识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2.太空探索 结合图片、影视资料等,描述探月工程、火星探测以及空间站建设等人类太空探索的进展与意义。 收集中国航天及太空观测发展的相关材料,举例说出中国太空探索的成就。单元目标1.2 地球与地球仪一、地球形状与大小地球是一个球体,在今天看来是不争的事实,在古代却是一个难解的迷。人类对地球的形状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①天圆地方古代人由于活动范围小,往往凭自己的直觉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我国古代有“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说法。②太阳和月亮后来人们根据太阳、月亮的形状,推测地球是个球体。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1.2 地球与地球仪一、地球形状与大小地球是一个球体,在今天看来是不争的事实,在古代却是一个难解的迷。人类对地球的形状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③麦哲伦环球航线路线图1519-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结束了人们关于“地方”与“地圆“的争论。④地球卫星图片20世纪,人类进入了太空,可以从太空观察地球,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确证地球是个球体。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1.2 地球与地球仪一、地球形状与大小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视频麦哲伦环球航行1.2 地球与地球仪一、地球形状与大小现在人们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不仅确证了地球的形状,而且精确地测量了地球的大小。地球的大小1.2 地球与地球仪一、地球形状与大小实践活动1用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作比较,感受地球的大小地球的大小不仅可以用数据来描述,也可以通过比较的方法描述。地球大小的比较地球的大小 比较项地球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约相当于 个足球场的总面积(足球场面积约为7000平方米)地球最大周长约为4万千米约相当于沿赤道飞行 小时(飞机评价飞行速度约为800千米/小时)1.2 地球与地球仪一、地球形状与大小实践活动2用太阳和月亮作比较,感受地球的大小地球的大小不仅可以用数据来描述,也可以通过比较的方法描述。地球与太阳、月亮大小的比较我的表面积约6090亿平方千米,约是地球表面积的 倍。我的周长约1.09万千米,地球周长相当于 倍我的周长。1.2 地球与地球仪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地球太大了,为了便于看到它的全貌,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的位置、形状和名称等。地球仪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上一些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1.2 地球与地球仪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拨动地球仪,可以看到它围绕着一根轴转动,这根轴代表地轴。地轴是人们假想的的轴,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叫两极。其中,对着北极星方向的叫北极,它是地球上的最北点,与北极对应的点叫南极,是地球上的最南点。连接两极的半圆叫经线,与赤道平行、与经线垂直相交的圆叫纬线。地球仪上的点和线1.2 地球与地球仪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实践活动3制作简单的地球仪地球仪是我们学习地理常用的工具,通过制作简易地球仪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地球仪上重要的点和线。1.按以下的步骤制作简易地球仪。(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1)准备材料:泡沫球、铁丝、胶布、毛线、胶水、剪刀等。(2)如图1所示,在泡沫球的中间贴上毛线,作为赤道;在a、b两点各钻一个小孔,使小孔到赤道的距离相等,作为两极。1.2 地球与地球仪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实践活动3制作简单的地球仪地球仪是我们学习地理常用的工具,通过制作简易地球仪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地球仪上重要的点和线。1.按以下的步骤制作简易地球仪。(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3)把铁丝的端从一个极点穿至另一个极点,使球体能围绕铁丝旋转;余下的铁丝大致沿球体的外侧弯为半圆状,将其余部分卷绕成底座,使球体能放置在桌面,如图2。注意极点连线与桌面的夹角大致为66.5 ,同时所弯的半圆要比泡沫球略大一点。(4)在图3 a、b两个极点处裹上胶布,使球体既可固定在倾斜铁丝的中间,又可以自由转动。2.如果你有制作地球仪的其他方法,可以用自己的方法制作一个地球仪,并和同学们交流制作经验。(5)在图3 c的位置,包上一些橡皮泥,使做好的地球仪不会翻到。1.2 地球与地球仪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视频制作简单的地球仪1.2 地球与地球仪课堂总结地球与地球仪一、地球形状与大小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三、地理实践活动:制作简易的地球仪1.2 地球与地球仪课堂检测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下图为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阶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④③② D.①④②③C2.人类利用人造卫星精确地测量出地球的平均半径是( )A.4万千米 B.6371千米 C.5.1亿平方千米 D.8万千米B1.2 地球与地球仪课堂检测2023年8月31日,地卫二空间技术(杭州)有限公司发布了一组地球全景照片--“太空之弦”,这是全球首次低轨智能卫星以360°拍摄的地球全景影像。下图为“太空之弦”的一幅照片。完成下面小题。3.全景影像呈现出地球的形状是( ) A.椭球体 B.球体 C.长方体 D.圆柱体B4.通过全景影像可看见地球表面的( ) A.经线和纬线 B.动物和植物C.海洋和陆地 D.湖泊和沼泽C5.我国在航空航天领域取得的成功主要得益于( ) A.先进的科技 B.众多的人口C.丰富的资源 D.便利的交通A1.2 地球与地球仪课堂检测同学们制作了简易的地球模型——地球仪(如图),通过转动地球仪可以演示地球的运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6.图中的铅笔表示( ) A.经线 B.纬线 C.地轴 D.赤道C7.同学们想要演示地球表面有昼夜之分,需要的条件是( )①地球仪不发光 ②有模拟太阳光的照射③地球仪不透明 ④地球仪必须不停的自西向东自转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A1.2 地球与地球仪课堂检测在地理活动课上,同学们利用铁丝、乒乓球、胶布和橡皮泥等物品制作简易地球仪。读地球仪制作过程示意图(图1)和简易地球仪模型(图2),完成下面小题。8.关于材料使用和标记的说明,正确的是( ) A.乒乓球代表地球,圈d代表赤道 B.a代表南极点,b代表北极点 C.e代表本初子午线,从内部穿过乒乓球 D.c用橡皮泥固定,真实的地球也有支撑点A9.下列经线可以与图2中甲所在经线组成经线圈的是( ) A.80°E B.60°EC.60°W D.60°NC1.2 地球与地球仪课堂检测10.【实践出真知】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地球仪是地理学习的工具,让我们动手制作简易地球仪。【器材准备】乒乓球、粗铁丝、量角器等。【制作过程】步骤一:确定赤道和两极并绘制纬线。在乒乓球中部画一个圆圈作为赤道,离赤道等距顶端处各钻一个小孔,为南、北极点。如图,以赤道为起点每隔30°画一条纬线。(1)图a中,所画的纬线应与赤道保持 的位置关系。【答案】平行1.2 地球与地球仪课堂检测10.【实践出真知】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步骤二:做地轴。如图b所示,用铁丝制作地轴时应与水平桌面保持66.5°角倾斜。步骤三:组合固定。将乒乓球固定在地轴中间,使其可以自由转动,如图c。(2)若要自制地球仪内容更加丰富,可在其表面绘制哪些地理事物?【答案】)七大洲的轮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经线:0°经线和180°经线等。平行【实践应用】(3)说一说自制地球仪在学习和生活中有哪些用途。【答案】认识世界海陆的分布概况:认识七大洲和四大洋的位置关系:认识经纬线的分布特点: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演示昼夜交替现象等。第一章 地球1.地理工具——地球仪 在地球仪上识别经线和纬线,说出经度和纬度的分布规律;用经纬度描述某一地理事物或现象所在地的位置。 在地球仪上识别两极、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本初子午线等,说出划分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依据。课程目标1.2 地球与地球仪三、经线和经度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叫经线,也叫子午线。0 经线称为本初子午线。我国古代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子”代表北方“午”代表南方子午线意为南北线(第2课时)1.2 地球与地球仪三、经线和经度0 经线称为本初子午线,是经度的起始线。从 0 经线向东和向西,各分180 ,称为东经和西经,分别用“E”和“W”表示。东经和西经的180 重合,称为180 经线。1.2 地球与地球仪三、经线和经度任意两条对应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任意一个经线圈,可以把地球分成两个半球。一般以20 W和160E 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东西半球的划分1.2 地球与地球仪三、经线和经度东西半球的划分思与学为什么以20 W和160E 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如果以0 W和180 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将欧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的版图划分在东西两个半球上。1.2 地球与地球仪四、纬线和纬度在地球仪上,与南北两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叫赤道。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纬线。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纬线在南北两极缩成一点。纬线指示东西方向。1.2 地球与地球仪四、纬线和纬度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把地球平分为南北两个半球。1.2 地球与地球仪四、纬线和纬度赤道的纬度为0 ,是纬度的起始线,从赤道向北和向南,各分90 ,称为北纬和南纬,分别用“N”和“S”表示。0 —30 为低纬度30 —60 为中纬度60 —90 为高纬度1.2 地球与地球仪实践活动1认识经纬线和经纬度观察地球仪,可以发现经线(度)和纬线(度)有一些共同之处,也有很多区别,可以用比较的方法,找出它们的特点,进一步认识经纬线和经纬度。1.观察地球仪,找出经纬线和经纬度各自的特点,并填入表1.4和表1.5。表1.4 经纬线特点的比较项目 经线 纬线形状长度指示方向1.2 地球与地球仪实践活动1认识经纬线和经纬度观察地球仪,可以发现经线(度)和纬线(度)有一些共同之处,也有很多区别,可以用比较的方法,找出它们的特点,进一步认识经纬线和经纬度。1.观察地球仪,找出经纬线和经纬度各自的特点,并填入表1.4和表1.5。表1.5 经纬度特点的比较项目 经度 纬度度数范围表示符号度数分布规律1.2 地球与地球仪实践活动1认识经纬线和经纬度观察地球仪,可以发现经线(度)和纬线(度)有一些共同之处,也有很多区别,可以用比较的方法,找出它们的特点,进一步认识经纬线和经纬度。2.在地球仪找出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3.在地球仪找出0 W和180 组成的经线圈,如果以此经线圈划分东西半球,看看哪些国家划分在东西两个半球。1.2 地球与地球仪五、利用经纬网定位关于定位的对话如果船只遇到事故,怎么报告位置啊?能不能像在教室一样,说在几行几列呢?1.2 地球与地球仪五、利用经纬网定位常见的经纬网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形成经纬网。通常,我们会利用经纬网定位。地球表面任一地点,可以用相较于该点的经线和纬线确定,用经纬度表示。1.2 地球与地球仪五、利用经纬网定位视频地理坐标的判读方格状经纬网上地理坐标的判读1.2 地球与地球仪五、利用经纬网定位地理坐标的判读与书写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形成经纬网。通常,我们会利用经纬网定位。地球表面任一地点,可以用相较于该点的经线和纬线确定,用经纬度表示。度数向南增加是南纬,A点的纬度南纬10 ,写作10 S度数向东增加是东经,A点的经度东经150 ,写作150 EA点的地理坐标写作:A(150 E,10 S)1.2 地球与地球仪五、利用经纬网定位找一找泰坦尼克号的位置“泰坦尼克号”失事地点你能说出“泰坦尼克号”失事地点的位置吗?AA(42 N,50 W)1.2 地球与地球仪五、利用经纬网定位实践活动2学会利用经纬网定位每天世界都会发生一些大事件,这些事件都发生在一定的地点。可以利用经纬网,通过经纬度在地球仪上确定这些地点的位置。1.在地球仪上利用经纬网查找城市,填入表1.6。表1.6 经纬度与对应城市纬度 经度 城市40 N 116 E 北京51 N 0 60 N 25 E0 79 W30 N 120 E23 S 43 W1.2 地球与地球仪五、利用经纬网定位实践活动2学会利用经纬网定位每天世界都会发生一些大事件,这些事件都发生在一定的地点。可以利用经纬网,通过经纬度在地球仪上确定这些地点的位置。2.2021年第18号台风“圆规”于10月8日在西太平洋洋面上生成,其中心位置与13.8 N、131.4 E。10月13日“圆规”在19.2 N、110.4 E登录。请你在地球仪上大致标出台风“圆规”的生成位置和登陆位置,说出它附近的主要地名。1.2 地球与地球仪课堂总结地球与地球仪三、经线和经度四、纬线和纬度五、利用经纬网定位1.2 地球与地球仪课堂检测2023年10月26日11时,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成功发射,三名航天员将在轨驻留6个月,计划于2024年4月返回东风着陆场。图1为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和东风着陆场位置示意图,图2为我国二十四节气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酒泉卫星发射基地位于( ) A.南半球、中纬度B.北半球、高纬度 C.东半球、中纬度D.西半球、低纬度C2.东方着陆场位于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的( ) A.正东 B.西南 C.东南 D.东北D1.2 地球与地球仪课堂检测2024年2月7日,中国南极秦岭站建成并投入使用,秦岭站是中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读“我国南极考察站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3.秦岭站的地理位置最接近( ) A.75°S,163°WB.75°S,163°E C.75°N,163°WD.75°N,163°EB3.长城站位于( ) A.中纬度B.东半球 C.秦岭站东北D.秦岭站西南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