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0张PPT)第2讲 《运动和力》2025年浙江科学中考复习系列——物理部分03摩擦力了解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分类以及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题型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第2讲 《运动和力》01050204机械运动知道对物体运动的描述与所选的参照物有关;能判定匀速直线运动;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知道不同速度单位间的换算,并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常见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分析计算题等。重力理解力的概念及作用效果,重力的概念以及计算。题型主要为选择题、填空题。牛顿第一定律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能用惯性去解释有关现象。题型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03二力平衡理解二力平衡及二力平衡的条件;能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应用二力平衡条件解释有关现象。常见题型:选择题和实验探究题。05定义:物体的空间位置发生变化的运动注:分子的热运动不属于机械运动01机械运动定义:人们在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时,自然而然会选取某一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为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描述的结果也可能不同。02参照物定义:物体运动的快慢,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公式:单位:1m/s=3.6km/h人步行速度约为1.1m/s;光速约为3×108m/s03速度(一)机械运动地球自转参照物为地轴,地球公转参照物为太阳参照物就是假定该物体是静止的参照物选取是任意的020103知识拓展参照物(一)机械运动定义: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的作用是相互的。01力定义: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方向:竖直向下公式:G=mg注:重力方向为竖直向下而不是垂直向下02重力原理: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伸长的长度越长。03弹簧测力计(二)重力弹力的产生条件是物体间要相互接触,发生弹性形变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发生形变,有的比较明显,有的不明显,但确是真实存在的。发生作用的两个物体可以相互接触,也可以不接触;接触的物体不一定有力。有力的作用时,必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020103知识拓展力(二)重力重力大小与物体所在的纬度和高度有关。物体在两极受到的重力比赤道略大,在山脚比山顶受到的重力略大。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垂直向下是垂直与某平面向下。只有当这个平面是水平面时,两者才重合。重力是非接触力。地球表面物体都会受到重力的作用。020103知识拓展重 力(二)重力(二)体积测量(三)摩擦力01摩擦力的存在定义: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产生条件:1.接触面粗糙2.物体间有压力3.相对运动(趋势)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分类:滑动摩擦、滚动摩擦、静摩擦02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实验原理: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摩擦力与拉力是平衡力,摩擦力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示数。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实验结论: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03改变摩擦力的方法摩擦力的存在是普遍的。1.增大有益摩擦增加接触面粗糙程度(轮胎花纹)增大压力(刹车捏紧车闸)2.减小有害摩擦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润滑油)减小压力(车上物体越少,摩擦力越小,越省力)滚动代替滑动(轴承)分离接触面(磁悬浮列车)摩擦力大小只与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与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接触面大小无关。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判断物体是否受到摩擦力1.接触面是否光滑2.物体间是否存在压力3.物体间是否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注:物体的运动方向不一定是相对运动方向。知识拓展摩擦力0201(三)摩擦力(二)体积测量(四)牛顿第一定律01牛顿第一定律定义: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理解:1.一切物体:宇宙中所有物体2.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理想状态,和力为零3.总:一直4.或:两种状态必然会而且只能出现一种。“动者恒动、静者恒静”02力与运动的关系力与运动的本质: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所以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对物体施加力03惯性定义: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惯性是一切物体的属性。无论固体、液体、气体,不管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都具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的物体,惯性越大。与物体的速度无关。解释生活中的惯性现象:1.确定研究对象2.明确原来的状态3.明确那部分受力,状态怎样变化4.确定物体由于惯性发生了怎样的现象生活中的惯性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结论:水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时受到的阻力越小,通过过的距离越远,运动的时间越长,速度减小的越慢。推论:假如小车运动过程中没有受到阻力,他将一直运动下去知识拓展0201(四)牛顿第一定律(五)二力平衡01二力平衡定义:当一个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平衡。理解:1.一切物体:宇宙中所有物体2.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理想状态,合力为零3.总:一直4.或:两种状态必然会而且只能出现一种。“动者恒动、静者恒静”02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那么这两个力相互平衡。03应用判断两个力是否平衡,进而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若二力平衡,可借助条件来求另一个力(练习一)机械运动1.(2023宁波)如图是模拟孙悟空“腾云驾雾”的拍摄装置,该装置主要由“孙悟空”模型和“蓝天白云”背景板组成。为了让孙悟空从背景板的甲处移到乙处,一般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背景板相对于地面静止,移动孙悟空;第二种方式是孙悟空相对于地面静止,移动背景板。如果采用第二种方式,背景板按下列方向移动可以实现的是( )(练习一)机械运动2.(2024温州模拟)如图是小平周末同家人乘甲车出门在路上行驶时的两个画面,判断小平正在运动不能选择的参照物是()A.路面B.路旁的广告牌C.驾车的爸爸D.旁边经过的乙车3.(2024舟山模拟)在2023年9月30日晚,杭州亚运会田径赛事在杭州奥体中心上演,男女百米“飞人大战”是当晚压轴大戏。以运动员为参照物,观众席上的观众是 (“运动”或“静止”)的。4.(2023嘉兴、舟山改编)小舟和小嘉在绿道上快走,若小舟和小嘉的速度分别为1.5m/s和2 m/s,以小舟为参照物,小嘉是 (运动”或“静止”)的。(练习一)机械运动3.(2024宁波模拟)某“闯关游戏”在笔直通道上每隔16m设有一个关卡,总共9个关卡(如图所示),各关卡同步放行和关闭,关卡放行时间为5s,关闭时间为2s。小科站在关卡1左侧18m远的A处,关卡刚好放行时,他保持运动时的速度为4m/s从A处跑向关卡。从关卡5开始,他将运动时的速度改为5m/s,通过剩下关卡,最终到达与关卡9相距20m的终点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科从A到关卡5所用时间为22sB.18s后小科与A处之间的距离为64mC.小科总共会被关卡挡住3次D.小科从A到达终点B所用的时间为38s(二)体积测量(三)温度测量(练习二)重力4.(2023杭州模拟)航天员要在完全失重的太空轨道舱中进行体育锻炼,下列运动中可采用的是( )A.举哑铃B.在跑步机上跑步C.用力拉弹簧拉力器D.引体向上(二)体积测量(三)温度测量(练习二)重力5.(2024杭州模拟)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实验中,课堂上甲、乙两位同学做了如下实验:(1)如图所示,甲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钩码所受重力大小,读数时他让钩码保持静止状态,根据知识可知,此时钩码所受的重力大小和它受到的拉力大小相等,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根据实验数据该同学可以得出结论。(2)乙同学选取了质量不同的苹果、小木块、小铁球各一个,并分别用天平和弹簧测力计测出了它们的质量和重力,来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你认为乙同学的做法是否合理( )。A.不合理,因为他没有用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做实验B.不合理,因为他没有使物体的质量成倍变化C.合理,因为他同样可以得到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D.合理,因为他的操作比甲同学更简便(二)体积测量(三)温度测量(练习三)摩擦力6.(2024省联考一模)小明同学想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为了提高测量的精确度,用力传感器显示拉力F的大小。如图所示,让驱动装置带动传送带顺时针运行,木块保持静止不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受水平向右的静摩擦力作用B.若力传感器的示数为F,则传送带受到大小为F,水平向右的摩擦力C.若传送带运行的速度变大,力传感器的示数仍保持不变D.若将同样大小的铁块置于木块上方,则力传感器的示数仍保持不变(二)体积测量(三)温度测量(练习三)摩擦力7.(2024杭州模拟)在水平桌面上从左往右放置了甲、乙、丙、丁四个完全相同的木块,现对四个木块在水平方向上施加不同的拉力,木块均静止不动,如图所示。则受到的摩擦力最大且向左的是木块()A.甲B.乙C.丙D.丁(二)体积测量(三)温度测量(练习三)摩擦力8.(2023金华)小金用20N的水平推力把图甲中纸箱匀速推往桌面中央,桌子始终保持静止;小金再用120N的水平推力将桌子沿水平方向匀速推动,纸箱在桌面上没有发生滑动,如图乙所示。完成下列问题:(1)图甲中地面对桌子的摩擦力方向是 ;(2)图乙中纸箱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 牛。(二)体积测量(三)温度测量(练习三)摩擦力9.(2023杭州)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可以方便测量物体相对运动时摩擦力的大小。木板A放在水平地面上,木块B放置在水平的木板A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一端与木块B相连,另一端与上端固定的弹簧测力计的秤钩相连,且细绳的ab段保持竖直,cd段保持水bdF平。(木板A足够长,A不计细绳重力和滑轮摩擦)(1)用水平向右的拉力F拉动木板A向右运动,待木块B静止后,弹簧测力计示数为3N,此时木块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N接着将拉力F增大一倍,木块B受到的摩擦力 (“增大”“减小”或“不变”)。(2)撤去水平拉力F后,当木板A和木块B都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仍为3N,此时木板A受到地面施加的摩擦力方向为水平 (“向右”或“向左”)。(二)体积测量(三)温度测量(练习四)牛顿第一定律10.(2024宁波模拟)将小球竖直向上抛出后,每隔0.1秒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假设小球运动至A处时,所受所有外力都消失,则从A处开始,图乙四个选项中对其运动情况及每隔0.1秒的位置推测正确的是( )(二)体积测量(三)温度测量(练习四)牛顿第一定律11.(2023杭州模拟)小球A放在光滑车厢底板上(设车厢底板足够长)静止,如图所示。当车厢受到水平向右的力F作用,从静止开始在水平地面上做速度越来越大的直线运动时,小球A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情况是( )A.做匀速直线运动B.做与车厢方向相同,且速度越来越大的直线运动C.处于静止状态D.做与车厢方向相反,且速度越来越大的直线运动(二)体积测量(三)温度测量(练习四)牛顿第一定律12.((2024杭州模拟)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弧形弯道。小钢球从A端滚入,若保持速度大小不变从B端离开,它在AB段运动时,受力 (“平衡”或“不平衡”)。若它离开B端的瞬间,所有外力都消失,小钢球会沿着 (“a”“b”“c”或“d”)方向运动。(二)体积测量(三)温度测量(练习五)二力平衡13.(2024绍兴模拟)科学课上教师演示了一个小实验。将一根长筷子插入苹果中,然后将筷子提起,竖直悬在空中,用锤子不断轻敲筷子上端,发现苹果不断往上爬升,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苹果往上爬升,说明它具有惯性B.提着筷子的手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始终竖直向上C.敲击时,锤子对筷子的力与筷子对锤子的力是一对平衡力D.静止时,苹果受到的重力和筷子对苹果的静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二)体积测量(三)温度测量(练习五)二力平衡14.(2024杭州模拟)如图所示,内部均装有磁铁的两块清洁器M和N隔着窗玻璃总能合在一起移动,这让玻璃清洁变得安全高效。关于清洁器的分析正确的是( )A.N受到的重力和M对N的吸引力是一对平衡力B.手没有扶玻璃外的N,N静止在玻璃上,此时N受力平衡C.玻璃对N的支持力和M对N的吸引力是对相互作用力D.移动M时,N也能跟着一起移动,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二)体积测量(三)温度测量(练习五)二力平衡15.(2023杭州模拟)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分别用100牛的水平拉力“拔河”。第一次两人都站在地面上,处于相持状态,第二次甲站在一平板小车上,乙站在地面上,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两次的弹簧秤读数都等于100牛B.两次的弹簧秤读数都等于200牛C.第二次乙会赢得“拔河”比赛,因为地面给乙的摩擦力大于100牛D.第二次乙会赢得“拔河”比赛,因为地面给乙的摩擦力小于100牛(二)体积测量(三)温度测量(练习五)二力平衡16.(2023杭州模拟改编)围棋人机大战,是人类与计算机之间的围棋比赛。人工智能程序AlphaGo在围棋人机大战中先后战胜了李世石和柯洁。大盘讲解棋局时带磁性的围棋子可吸在竖直放置的棋盘上不掉下来。关于围棋子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围棋子所受磁力与围棋子所受重力是一对平衡力B.围棋子所受磁力与棋盘对围棋子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棋盘对围棋子的摩擦力的方向竖直向上D.围棋子没有受到摩擦力作用(二)体积测量(三)温度测量(练习五)二力平衡17.(2023宁波)在“观察物体间力的作用”活动中,小宁进行如下实验。作用【实验1】如图甲所示,将两个量程相同的弹簧测力计A、B放在水平位置,抽动刻度板调整指针零位;把它们的挂钩钩在一起,用手分别拉住测力计的圆环,水平向外拉。当测力计A示数分别为1.0N、2.0N、3.0N时,读取测力计B的示数。实验数据如表。小宁分析实验数据,得到结论: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 。老师告诉小宁,从本实验得出的正确结论具有普适性。【实验2】将两个测力计A、B竖直悬挂、调零,如图乙所示;把它们的挂钩钩在一起后悬挂起来,竖直向下拉测力计B的圆环,如图丙所示。小宁发现:当测力计A的示数为2.0N时,测力计B的示数为1.8N。此时,测力计A对B的拉力大小为多少?为什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