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线索1:三次工业(科技)革命项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时间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19世纪六七十年代—20世纪初 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政治前提 英国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二战后世界局势相对稳定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领先国家 英国 美国、德国 美国主要标志 蒸汽机的改进和广泛应用 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应用 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与广泛应用进入时代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信息时代”重要发明及成就 ①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②瓦特改良蒸汽机(突出成就),现代工厂制度确立 ③斯蒂芬森发明蒸汽机车 ①爱迪生发明白炽灯泡等,电的广泛应用 ②本茨发明内燃机驱动的汽车 ③莱特兄弟发明飞机 原子能、电子计算机与互联网、航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动力机械 蒸汽机 电动机、内燃机 -新能源 煤炭 电力、石油 原子能特点 ①发明多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 ②首先发生于英国,其他国家进程缓慢 ③主要在轻工业部门 ①科学研究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科学成为发展的直接动力 ②同时发生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美、德成就突出 ③一些后起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能充分利用其成果,发展较快 ④生产与资本开始集中,产生了垄断组织 ⑤侧重于重工业部门 ①科学研究与技术更加紧密结合,相互促进,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②科学—技术—生产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朝着综合性方向发展影响 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随之而来的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增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加速了战后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中国的影响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新中国成立后,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科学技术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启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经济发展,增强综合国力线索2: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线索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含义 指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提出背景 ①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但呈现出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②人类面临共同的挑战和问题:地区冲突、全球生态问题、霸权主义和恐怖主义、人口问题、粮食安全、资源短缺、网络攻击、疾病流行、跨国犯罪等全球非传统安全问题层出不穷提出与发展 ①2012年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②2017年2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被写入联合国决议中中国贡献 ①实行全方位外交,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积极参与联合国活动,举办众多重大国际盛会等,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②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倡导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专题突破素养卷(九) 三次工业(科技)革命和全球经济联系加强(时间:40分钟 分值:40分)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5分)1.(2024·宿迁中考)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成就了一个划时代的伟大发明,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使他从一个仪器修理厂的徒工,成为英国皇家学会院士和法国科学院外籍会员。他是( )A.瓦特 B.哈格里夫斯C.爱迪生 D.斯蒂芬森A [根据材料“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成就了一个划时代的伟大发明,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85年以后,瓦特改进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使用,随后应用到许多生产部门,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从此,人类进入“蒸汽时代”,A项正确。]2.(2024·新泰三模)在物理学科中“W”这个功率单位,是为了纪念英国的一位发明家,下列属于该发明家成就的是( )A.改良蒸汽机 B.火力发电站C.煤气内燃机 D.汽油内燃机A [根据所学物理学知识可知,“W”是功率的单位,纪念的是瓦特。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瓦特制成改良蒸汽机,解决了工业革命的动力问题,推动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A项正确。]3.(2024·镇江中考)“正如纺纱方面的发明导致织布方面的发明一样……新的棉纺织机引起对动力的需要。”由此产生的发明是( )A.B.C.D.B [根据题干信息“正如纺纱方面的发明导致织布方面的发明一样……新的棉纺织机引起对动力的需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此产生的发明是蒸汽机。后来,化工、冶金、采矿等许多生产部门都开始使用蒸汽机。到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B项正确。]4.(2024·扬州中考)1825—1875年,法国丝织业中心里昂的织机数从3万台增加到12万台,天然丝的消费量从10万公斤增加到300万公斤。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当时法国( )A.开始加入殖民争霸行列B.获得了德国的战争赔款C.采取机器和大工厂生产D.组建了欧洲经济共同体C [根据题干“1825—1875年,法国丝织业中心里昂的织机数从3万台增加到12万台,天然丝的消费量从10万公斤增加到300万公斤”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处于工业革命时期,瓦特改良蒸汽机后,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生产,生产效率大大提高,C项正确。]5.(2024·苏州中考)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第一个客户是阿克莱特的纺织厂,用蒸汽机来泵取瀑布的水到浆轮上;第二个客户是威尔金森的钢铁厂,蒸汽机被用来控制风箱以保持熔炉空气的恒定供给。到1815年,英国已拥有几千台新式蒸汽机。由此可见( )A.珍妮机开启了工业革命B.蒸汽动力适应了经济发展C.英国普遍建立工厂制度D.蒸汽机车开启了铁路时代B [根据材料“第一个客户是阿克莱特的纺织厂,用蒸汽机来泵取瀑布的水到浆轮上;第二个客户是威尔金森的钢铁厂,蒸汽机被用来控制风箱以保持熔炉空气的恒定供给。到1815年,英国已拥有几千台新式蒸汽机”可知,瓦特制成蒸汽机应用于生产领域后,蒸汽机使用增加,进而适应了经济发展,B项正确。]6.(2024·潍坊中考)英格兰中西部有许多煤矿和铁矿厂,烟囱冒着黑烟,熏黑了建筑物,被称为“黑色地区”。导致这一现象的是( )A.黑奴贸易 B.光荣革命C.殖民扩张 D.工业革命D [根据材料“英格兰中西部有许多煤矿和铁矿厂,烟囱冒着黑烟,熏黑了建筑物,被称为‘黑色地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蒸汽机的改进,使得现代工厂制度建立,以烧煤炭为主,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从而熏黑了建筑物,D项正确。]7.(2024·陕西中考)《受雇于曼彻斯特棉纺工厂的操作人员的精神和身体状况》中写道:“发动机一开始,人们就必须工作——男人、女人和孩子们都一起被套在钢铁和蒸汽的轭具下。动物机器……被紧紧地拴在不知痛苦和不知疲劳的钢铁机器上。”这一状况最早出现于( )A.集中的手工工场 B.第一次工业革命C.第二次工业革命 D.第三次科技革命B [根据材料“棉纺工厂”“发动机一开始,人们就必须工作——男人、女人和孩子们都一起被套在钢铁和蒸汽的轭具下。动物机器……被紧紧地拴在不知痛苦和不知疲劳的钢铁机器上”和所学知识可知,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瓦特改进发明的蒸汽机迅速使机器大工厂发展,人们在机器工厂中工作环境十分恶劣,工作量大,遭受着严重的剥削,因此材料所述现象最早出现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B项正确。]8.(2024·泰安期末)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以下是某同学利用时间轴整理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发明,根据你的记忆为他补充完整( )A.人造纤维 B.赛璐珞C.柴油内燃机 D.福特汽车A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84年,法国人夏尔多内发明了人造纤维,开辟了新的纺织品生产领域,A项正确。]9.(2024·临沂二模)小明同学进行项目化学习时搜集到以下材料,由此判断,他研究的主题可能是( )19世纪60—80年代 人们已经能够使用新方法生产碱、硫酸、人造染料等产品1867年 瑞典科学家诺贝尔发明了现代炸药1869年 美国人海厄特发明了赛璐珞的制造技术,现代塑料工业诞生A.化学工业的产生和发展B.一战爆发的直接原因C.石油和内燃机的应用D.爆发经济危机的原因A [根据表格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小明研究的碱、硫酸等产品,现代炸药和塑料工业诞生都属于化学工业的内容,A项正确。]10.(2024·青岛二模)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2024年,我国全年汽车出口量跃居全球第一、其中新能源汽车成为增长的主力军。回顾历史,1885年,德国人卡尔·本茨发明了第一辆汽车,从此开启了汽车时代,这得益于创新科技推动,下列发明创造中,同属于这个时代的是( )A.水力织布机大大提高织布的速度B.莱特兄弟的飞机试飞成功C.瓦特制成改良型蒸汽机投入使用D.斯蒂芬森发明的火车机车B [根据材料“1885年,德国人卡尔·本茨发明了第一辆汽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汽车的发明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这一时期,1903年莱特兄弟的飞机试飞成功,与材料信息相符,B项正确;水力织布机出现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排除A项;瓦特改良蒸汽机投入使用是在1785年,即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排除C项;1825年,由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拖着车厢载着450名乘客正式试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其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成果,排除D项。]11.(2024·扬州模拟)如图反映出我国经济发展要加强( )A.出口商品数量 B.工业制造能力C.科技创新能力 D.对外开放力度C [根据题干图片信息可知,这体现的是“中国制造”很强大,但是“中国创造”却很薄弱,说明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是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科教兴国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发展战略,我国经济发展要加强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C项正确。]12.(2024·河北中考)在法国、德国工业革命中,政府提倡和奖励科技发明,有计划地派遣技术人员去国外考察,引进先进的机器设备。政府还重视科研和教育工作,促进了科技的繁荣、新发明的推广和应用,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这反映了促进法、德工业革命开展的重要条件是( )A.政府的大力推动 B.蒸汽机的广泛应用C.工人运动的发展 D.现代工厂制度建立A [根据题干“政府提倡和奖励科技发明,有计划地派遣技术人员去国外考察,引进先进的机器设备。政府还重视科研和教育工作”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促进法、德工业革命开展的重要条件是政府的大力推动,A项正确。]13.(2024·乐山中考)当今社会,广播电视不断发展和普及,各种新闻的传播广泛而及时;手机、即时通讯和电子邮件的普遍使用,使人与人之间距离“越来越近”;“云课堂”“掌上博物馆”和电子阅读的有益探索,让学习随时随地都能发生。这主要基于( )A.交通工具革新 B.信息技术发展C.教育水平提升 D.生活质量改善B [根据材料“广播电视不断发展和普及,各种新闻的传播广泛而及时;手机、即时通讯和电子邮件的普遍使用,使人与人之间距离‘越来越近’”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当今世界信息技术的发展,逐渐渗透各个领域,广播电视、手机、“云课堂”“掌上博物馆”和电子阅读等不断普及,B项正确。]14.(2024·济宁模拟)有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利益阶层分化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势必引起经济议题在政治上意识形态化,并在客观上阻滞经济全球化进程。这一观点认为( )A.全球化必然导致世界动荡不安B.逆全球化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C.利益分配不均导致全球化进程受阻D.政治因素是全球化进程的关键C [根据题干信息“有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利益阶层分化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势必引起经济议题在政治上意识形态化,并在客观上阻滞经济全球化进程”可知,经济全球化好比一把双刃剑,由于利益分配不均而导致全球化进程中的矛盾和冲突,从而导致全球化进程受阻,C项正确。]15.(2024·天津模拟)读图,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A.逆全球化成为主流B.经济全球化出现波折C.贸易保护主义盛行D.世界贸易组织已瘫痪B [根据题干图片中“世界经济”“主权债务风险”“贸易保护主义”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今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任何一个国家经济都不可能孤立地发展下去。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但贸易保护主义和主权债务危机的出现不利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因此题干是要说明经济全球化出现波折,B项正确。]二、非选择题(第16题9分,第17题9分,第18题7分,共25分)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789年瓦特得到了万能蒸汽机的专利权。这种机器很快就在全国广泛应用。除用在纱厂之外,还应用到冶金厂、面粉厂,并在后来应用到运输业中,导致了运输工具的改进。——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材料二 第一次工业革命,许多技术发明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科学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第一次工业革命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主要在英国,其他国家的发展进程相对缓慢;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范围更加广泛。材料三 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以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兴起,在原子能、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人类进入信息时代。这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空前的发展,进一步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多极化。(1)材料一陈述的内容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有什么意义?(3分)(2)根据材料二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2分)(3)根据材料三,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带来了哪些影响?(2分)从中我们得出什么启示?(2分)[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1789年瓦特得到了万能蒸汽机的专利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瓦特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改良了蒸汽机。因此,材料一陈述的内容与第一次工业革命有关。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可知,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得到广泛应用,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使工厂摆脱水利条件、畜力等(自然条件)的束缚,工业化速度加快,工业城市兴起;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交通运输业方面,英国人斯蒂芬森发明了蒸汽机车,带动了交通运输业的革命,铁路运输出现,铁路时代到来,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第(2)问,根据材料二“第二次工业革命,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科学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科学研究、科学技术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范围更加广泛”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同时在几个国家发生,规模广泛,发展迅速。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这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空前的发展,进一步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多极化”可知,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第二小问,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作用和应对措施等方面可知,必须顺应科技革命的潮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重视科技创新,将科学技术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等等。[答案] (1)历史事件:第一次工业革命。意义: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使工厂摆脱水利条件、畜力等(自然条件)的束缚,工业化速度加快,工业城市兴起;带动了交通运输业的革命,铁路运输出现,铁路时代到来,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2)科学研究、科学技术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同时在几个国家发生,规模广泛,发展迅速;等等。(3)影响: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的变化,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发生极大的变化;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启示:必须顺应科技革命的潮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重视科技创新,将科学技术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新航路的开辟大大提升了海路在世界贸易中的重要性,传统的印度洋贸易与新的大西洋贸易、太平洋贸易齐头并进,使地区间的经济联系大大扩展,出现了全球性的经济关系。——摘编自徐蓝《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材料二 20世纪90年代,以信息革命的兴起为标志,一股空前强劲的全球化浪潮开始席卷世界。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世界经济日趋自由化和制度化。跨国公司也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全球化时代宠儿。——摘编自李春放《世界历史:全球国际体系的演进》材料三 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等逆全球化思潮涌动,并率先在发达经济体中爆发,对全球化发展进程构成史无前例的严峻挑战。……逻辑不对,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重塑全球化的正当性与合法性积极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摘编自贾丁《共建“一带一路”与经济全球化的重塑》(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航路开辟过程中相继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是谁的船队?新航路开辟的重大影响是什么?(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的经济全球化时代形成的主要原因。(3分)(3)根据材料三,归纳中国为“重塑全球化的正当性与合法性”所实施的措施。(2分)[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麦哲伦的船队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完成了环球航行。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新航路的开辟大大提升了海路在世界贸易中的重要性……出现了全球性的经济关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第(2)问,由材料二可知,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的经济全球化时代形成的主要原因有信息革命的兴起;世界贸易组织的推动;跨国公司的影响。第(3)问,由材料三“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可知,中国为“重塑全球化的正当性与合法性”所实施的措施有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答案] (1)人物:麦哲伦。影响: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2)信息革命的兴起;世界贸易组织的推动;跨国公司的影响。(3)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8.(2024·肥城二模)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得历史知识、归纳学习方法、反思历史教训。根据以下历史学习途径提供的信息,完成下列要求。途径一 目录是一本书的索引,是全书内容的纲领。从目录中我们可以提取许多历史信息。材料一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下)》(北京大学出版社)目录节选:第七编 西方占据优势地位时的世界,1763—1914年第26章欧洲的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 一、科学革命的根源 二、科学革命的进程 三、科学革命的意义 四、工业革命的根源 五、工业革命的进程 六、工业革命对欧洲的影响 七、工业革命对非欧洲世界的影响 第27章政治革命 一、政治革命的格局 二、英国革命 三、启蒙运动 四、美国革命 五、法国革命途径二 历史图片是我们获取历史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材料二(1)阅读途径一中目录材料,作者认为西方占据优势地位的三大要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美、法三国革命对西方占据优势地位所起的共同作用。(4分)(2)图一“改进蒸汽机”的人物是谁?图三人物的主要成就是什么?图一所示机器与图二所示机器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3分)[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欧洲的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政治革命”可得出作者认为西方占据优势地位的三大要素是:科学革命、工业革命、政治革命。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为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并对世界近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美国独立战争既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君主专制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响。因此,英、美、法三国革命对西方占据优势地位所起的共同作用是:都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图一“改进蒸汽机”可知,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动力。因此该人物是瓦特。第二小问,根据图三“诺贝尔”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经过多年的研究,发明了现代炸药。第三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25年,由斯蒂芬森设计的火车机车试车成功,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火车机车的动力机械是蒸汽机。因此,图一所示机器与图二所示机器之间的内在的联系是:图一的改良蒸汽机为图二的火车机车提供了动力。[答案] (1)三大要素:科学革命、工业革命、政治革命。共同作用:都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人物:瓦特。成就:发明了现代炸药。联系:图一的改良蒸汽机为图二的火车机车提供了动力。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线索1:三次工业(科技)革命项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时间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19世纪六七十年代—20世纪初 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政治前提 英国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二战后世界局势相对稳定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领先国家 英国 美国、德国 美国主要标志 蒸汽机的改进和广泛应用 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应用 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与广泛应用进入时代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信息时代”重要发明及成就 ①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②瓦特改良蒸汽机(突出成就),现代工厂制度确立 ③斯蒂芬森发明蒸汽机车 ①爱迪生发明白炽灯泡等,电的广泛应用 ②本茨发明内燃机驱动的汽车 ③莱特兄弟发明飞机 原子能、电子计算机与互联网、航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动力机械 蒸汽机 电动机、内燃机 -新能源 煤炭 电力、石油 原子能特点 ①发明多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 ②首先发生于英国,其他国家进程缓慢 ③主要在轻工业部门 ①科学研究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科学成为发展的直接动力 ②同时发生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美、德成就突出 ③一些后起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能充分利用其成果,发展较快 ④生产与资本开始集中,产生了垄断组织 ⑤侧重于重工业部门 ①科学研究与技术更加紧密结合,相互促进,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②科学—技术—生产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朝着综合性方向发展影响 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随之而来的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增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加速了战后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中国的影响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新中国成立后,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科学技术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启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经济发展,增强综合国力线索2: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线索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含义 指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提出背景 ①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但呈现出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②人类面临共同的挑战和问题:地区冲突、全球生态问题、霸权主义和恐怖主义、人口问题、粮食安全、资源短缺、网络攻击、疾病流行、跨国犯罪等全球非传统安全问题层出不穷提出与发展 ①2012年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②2017年2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被写入联合国决议中中国贡献 ①实行全方位外交,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积极参与联合国活动,举办众多重大国际盛会等,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②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倡导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专题突破素养卷(九)1.A [根据材料“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成就了一个划时代的伟大发明,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85年以后,瓦特改进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使用,随后应用到许多生产部门,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从此,人类进入“蒸汽时代”,A项正确。]2.A [根据所学物理学知识可知,“W”是功率的单位,纪念的是瓦特。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瓦特制成改良蒸汽机,解决了工业革命的动力问题,推动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A项正确。]3.B [根据题干信息“正如纺纱方面的发明导致织布方面的发明一样……新的棉纺织机引起对动力的需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此产生的发明是蒸汽机。后来,化工、冶金、采矿等许多生产部门都开始使用蒸汽机。到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B项正确。]4.C [根据题干“1825—1875年,法国丝织业中心里昂的织机数从3万台增加到12万台,天然丝的消费量从10万公斤增加到300万公斤”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处于工业革命时期,瓦特改良蒸汽机后,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生产,生产效率大大提高,C项正确。]5.B [根据材料“第一个客户是阿克莱特的纺织厂,用蒸汽机来泵取瀑布的水到浆轮上;第二个客户是威尔金森的钢铁厂,蒸汽机被用来控制风箱以保持熔炉空气的恒定供给。到1815年,英国已拥有几千台新式蒸汽机”可知,瓦特制成蒸汽机应用于生产领域后,蒸汽机使用增加,进而适应了经济发展,B项正确。]6.D [根据材料“英格兰中西部有许多煤矿和铁矿厂,烟囱冒着黑烟,熏黑了建筑物,被称为‘黑色地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蒸汽机的改进,使得现代工厂制度建立,以烧煤炭为主,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从而熏黑了建筑物,D项正确。]7.B [根据材料“棉纺工厂”“发动机一开始,人们就必须工作——男人、女人和孩子们都一起被套在钢铁和蒸汽的轭具下。动物机器……被紧紧地拴在不知痛苦和不知疲劳的钢铁机器上”和所学知识可知,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瓦特改进发明的蒸汽机迅速使机器大工厂发展,人们在机器工厂中工作环境十分恶劣,工作量大,遭受着严重的剥削,因此材料所述现象最早出现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B项正确。]8.A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84年,法国人夏尔多内发明了人造纤维,开辟了新的纺织品生产领域,A项正确。]9.A [根据表格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小明研究的碱、硫酸等产品,现代炸药和塑料工业诞生都属于化学工业的内容,A项正确。]10.B [根据材料“1885年,德国人卡尔·本茨发明了第一辆汽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汽车的发明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这一时期,1903年莱特兄弟的飞机试飞成功,与材料信息相符,B项正确;水力织布机出现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排除A项;瓦特改良蒸汽机投入使用是在1785年,即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排除C项;1825年,由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拖着车厢载着450名乘客正式试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其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成果,排除D项。]11.C [根据题干图片信息可知,这体现的是“中国制造”很强大,但是“中国创造”却很薄弱,说明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是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科教兴国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发展战略,我国经济发展要加强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C项正确。]12.A [根据题干“政府提倡和奖励科技发明,有计划地派遣技术人员去国外考察,引进先进的机器设备。政府还重视科研和教育工作”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促进法、德工业革命开展的重要条件是政府的大力推动,A项正确。]13.B [根据材料“广播电视不断发展和普及,各种新闻的传播广泛而及时;手机、即时通讯和电子邮件的普遍使用,使人与人之间距离‘越来越近’”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当今世界信息技术的发展,逐渐渗透各个领域,广播电视、手机、“云课堂”“掌上博物馆”和电子阅读等不断普及,B项正确。]14.C [根据题干信息“有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利益阶层分化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势必引起经济议题在政治上意识形态化,并在客观上阻滞经济全球化进程”可知,经济全球化好比一把双刃剑,由于利益分配不均而导致全球化进程中的矛盾和冲突,从而导致全球化进程受阻,C项正确。]15.B [根据题干图片中“世界经济”“主权债务风险”“贸易保护主义”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今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任何一个国家经济都不可能孤立地发展下去。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但贸易保护主义和主权债务危机的出现不利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因此题干是要说明经济全球化出现波折,B项正确。]16.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1789年瓦特得到了万能蒸汽机的专利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瓦特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改良了蒸汽机。因此,材料一陈述的内容与第一次工业革命有关。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可知,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得到广泛应用,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使工厂摆脱水利条件、畜力等(自然条件)的束缚,工业化速度加快,工业城市兴起;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交通运输业方面,英国人斯蒂芬森发明了蒸汽机车,带动了交通运输业的革命,铁路运输出现,铁路时代到来,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第(2)问,根据材料二“第二次工业革命,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科学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科学研究、科学技术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范围更加广泛”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同时在几个国家发生,规模广泛,发展迅速。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这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空前的发展,进一步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多极化”可知,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第二小问,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作用和应对措施等方面可知,必须顺应科技革命的潮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重视科技创新,将科学技术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等等。答案:(1)历史事件:第一次工业革命。意义: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使工厂摆脱水利条件、畜力等(自然条件)的束缚,工业化速度加快,工业城市兴起;带动了交通运输业的革命,铁路运输出现,铁路时代到来,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2)科学研究、科学技术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同时在几个国家发生,规模广泛,发展迅速;等等。(3)影响: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的变化,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发生极大的变化;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启示:必须顺应科技革命的潮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重视科技创新,将科学技术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17.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麦哲伦的船队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完成了环球航行。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新航路的开辟大大提升了海路在世界贸易中的重要性……出现了全球性的经济关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第(2)问,由材料二可知,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的经济全球化时代形成的主要原因有信息革命的兴起;世界贸易组织的推动;跨国公司的影响。第(3)问,由材料三“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可知,中国为“重塑全球化的正当性与合法性”所实施的措施有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答案:(1)人物:麦哲伦。影响: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2)信息革命的兴起;世界贸易组织的推动;跨国公司的影响。(3)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8.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欧洲的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政治革命”可得出作者认为西方占据优势地位的三大要素是:科学革命、工业革命、政治革命。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为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并对世界近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美国独立战争既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君主专制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响。因此,英、美、法三国革命对西方占据优势地位所起的共同作用是:都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图一“改进蒸汽机”可知,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动力。因此该人物是瓦特。第二小问,根据图三“诺贝尔”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经过多年的研究,发明了现代炸药。第三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25年,由斯蒂芬森设计的火车机车试车成功,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火车机车的动力机械是蒸汽机。因此,图一所示机器与图二所示机器之间的内在的联系是:图一的改良蒸汽机为图二的火车机车提供了动力。答案:(1)三大要素:科学革命、工业革命、政治革命。共同作用:都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人物:瓦特。成就:发明了现代炸药。联系:图一的改良蒸汽机为图二的火车机车提供了动力。专题突破素养卷(九) 三次工业(科技)革命和全球经济联系加强(时间:40分钟 分值:40分)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5分)1.(2024·宿迁中考)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成就了一个划时代的伟大发明,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使他从一个仪器修理厂的徒工,成为英国皇家学会院士和法国科学院外籍会员。他是( )A.瓦特 B.哈格里夫斯C.爱迪生 D.斯蒂芬森2.(2024·新泰三模)在物理学科中“W”这个功率单位,是为了纪念英国的一位发明家,下列属于该发明家成就的是( )A.改良蒸汽机 B.火力发电站C.煤气内燃机 D.汽油内燃机3.(2024·镇江中考)“正如纺纱方面的发明导致织布方面的发明一样……新的棉纺织机引起对动力的需要。”由此产生的发明是( )A.B.C.D.4.(2024·扬州中考)1825—1875年,法国丝织业中心里昂的织机数从3万台增加到12万台,天然丝的消费量从10万公斤增加到300万公斤。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当时法国( )A.开始加入殖民争霸行列B.获得了德国的战争赔款C.采取机器和大工厂生产D.组建了欧洲经济共同体5.(2024·苏州中考)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第一个客户是阿克莱特的纺织厂,用蒸汽机来泵取瀑布的水到浆轮上;第二个客户是威尔金森的钢铁厂,蒸汽机被用来控制风箱以保持熔炉空气的恒定供给。到1815年,英国已拥有几千台新式蒸汽机。由此可见( )A.珍妮机开启了工业革命B.蒸汽动力适应了经济发展C.英国普遍建立工厂制度D.蒸汽机车开启了铁路时代6.(2024·潍坊中考)英格兰中西部有许多煤矿和铁矿厂,烟囱冒着黑烟,熏黑了建筑物,被称为“黑色地区”。导致这一现象的是( )A.黑奴贸易 B.光荣革命C.殖民扩张 D.工业革命7.(2024·陕西中考)《受雇于曼彻斯特棉纺工厂的操作人员的精神和身体状况》中写道:“发动机一开始,人们就必须工作——男人、女人和孩子们都一起被套在钢铁和蒸汽的轭具下。动物机器……被紧紧地拴在不知痛苦和不知疲劳的钢铁机器上。”这一状况最早出现于( )A.集中的手工工场 B.第一次工业革命C.第二次工业革命 D.第三次科技革命8.(2024·泰安期末)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以下是某同学利用时间轴整理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发明,根据你的记忆为他补充完整( )A.人造纤维 B.赛璐珞C.柴油内燃机 D.福特汽车9.(2024·临沂二模)小明同学进行项目化学习时搜集到以下材料,由此判断,他研究的主题可能是( )19世纪60—80年代 人们已经能够使用新方法生产碱、硫酸、人造染料等产品1867年 瑞典科学家诺贝尔发明了现代炸药1869年 美国人海厄特发明了赛璐珞的制造技术,现代塑料工业诞生A.化学工业的产生和发展B.一战爆发的直接原因C.石油和内燃机的应用D.爆发经济危机的原因10.(2024·青岛二模)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2024年,我国全年汽车出口量跃居全球第一、其中新能源汽车成为增长的主力军。回顾历史,1885年,德国人卡尔·本茨发明了第一辆汽车,从此开启了汽车时代,这得益于创新科技推动,下列发明创造中,同属于这个时代的是( )A.水力织布机大大提高织布的速度B.莱特兄弟的飞机试飞成功C.瓦特制成改良型蒸汽机投入使用D.斯蒂芬森发明的火车机车11.(2024·扬州模拟)如图反映出我国经济发展要加强( )A.出口商品数量 B.工业制造能力C.科技创新能力 D.对外开放力度12.(2024·河北中考)在法国、德国工业革命中,政府提倡和奖励科技发明,有计划地派遣技术人员去国外考察,引进先进的机器设备。政府还重视科研和教育工作,促进了科技的繁荣、新发明的推广和应用,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这反映了促进法、德工业革命开展的重要条件是( )A.政府的大力推动 B.蒸汽机的广泛应用C.工人运动的发展 D.现代工厂制度建立13.(2024·乐山中考)当今社会,广播电视不断发展和普及,各种新闻的传播广泛而及时;手机、即时通讯和电子邮件的普遍使用,使人与人之间距离“越来越近”;“云课堂”“掌上博物馆”和电子阅读的有益探索,让学习随时随地都能发生。这主要基于( )A.交通工具革新 B.信息技术发展C.教育水平提升 D.生活质量改善14.(2024·济宁模拟)有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利益阶层分化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势必引起经济议题在政治上意识形态化,并在客观上阻滞经济全球化进程。这一观点认为( )A.全球化必然导致世界动荡不安B.逆全球化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C.利益分配不均导致全球化进程受阻D.政治因素是全球化进程的关键15.(2024·天津模拟)读图,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A.逆全球化成为主流B.经济全球化出现波折C.贸易保护主义盛行D.世界贸易组织已瘫痪二、非选择题(第16题9分,第17题9分,第18题7分,共25分)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789年瓦特得到了万能蒸汽机的专利权。这种机器很快就在全国广泛应用。除用在纱厂之外,还应用到冶金厂、面粉厂,并在后来应用到运输业中,导致了运输工具的改进。——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材料二 第一次工业革命,许多技术发明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科学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第一次工业革命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主要在英国,其他国家的发展进程相对缓慢;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范围更加广泛。材料三 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以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兴起,在原子能、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人类进入信息时代。这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空前的发展,进一步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多极化。(1)材料一陈述的内容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有什么意义?(3分)(2)根据材料二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2分)(3)根据材料三,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带来了哪些影响?(2分)从中我们得出什么启示?(2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新航路的开辟大大提升了海路在世界贸易中的重要性,传统的印度洋贸易与新的大西洋贸易、太平洋贸易齐头并进,使地区间的经济联系大大扩展,出现了全球性的经济关系。——摘编自徐蓝《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材料二 20世纪90年代,以信息革命的兴起为标志,一股空前强劲的全球化浪潮开始席卷世界。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世界经济日趋自由化和制度化。跨国公司也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全球化时代宠儿。——摘编自李春放《世界历史:全球国际体系的演进》材料三 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等逆全球化思潮涌动,并率先在发达经济体中爆发,对全球化发展进程构成史无前例的严峻挑战。……逻辑不对,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重塑全球化的正当性与合法性积极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摘编自贾丁《共建“一带一路”与经济全球化的重塑》(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航路开辟过程中相继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是谁的船队?新航路开辟的重大影响是什么?(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的经济全球化时代形成的主要原因。(3分)(3)根据材料三,归纳中国为“重塑全球化的正当性与合法性”所实施的措施。(2分)18.(2024·肥城二模)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得历史知识、归纳学习方法、反思历史教训。根据以下历史学习途径提供的信息,完成下列要求。途径一 目录是一本书的索引,是全书内容的纲领。从目录中我们可以提取许多历史信息。材料一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下)》(北京大学出版社)目录节选:第七编 西方占据优势地位时的世界,1763—1914年第26章欧洲的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 一、科学革命的根源 二、科学革命的进程 三、科学革命的意义 四、工业革命的根源 五、工业革命的进程 六、工业革命对欧洲的影响 七、工业革命对非欧洲世界的影响 第27章政治革命 一、政治革命的格局 二、英国革命 三、启蒙运动 四、美国革命 五、法国革命途径二 历史图片是我们获取历史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材料二(1)阅读途径一中目录材料,作者认为西方占据优势地位的三大要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美、法三国革命对西方占据优势地位所起的共同作用。(4分)(2)图一“改进蒸汽机”的人物是谁?图三人物的主要成就是什么?图一所示机器与图二所示机器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3分)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63张PPT)专题九 三次工业(科技)革命和全球经济联系加强专题知识框架线索1:三次工业(科技)革命专题线索梳理项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时间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19世纪六七十年代—20世纪初 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政治前提 英国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二战后世界局势相对稳定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项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领先国家 英国 美国、德国 美国主要标志 蒸汽机的改进和广泛应用 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应用 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与广泛应用进入时代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信息时代”项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重要发明及成就 ①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②瓦特改良蒸汽机(突出成就),现代工厂制度确立③斯蒂芬森发明蒸汽机车 ①爱迪生发明白炽灯泡等,电的广泛应用②本茨发明内燃机驱动的汽车③莱特兄弟发明飞机 原子能、电子计算机与互联网、航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项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动力机械 蒸汽机 电动机、内燃机 -新能源 煤炭 电力、石油 原子能项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特点 ①发明多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②首先发生于英国,其他国家进程缓慢③主要在轻工业部门 ①科学研究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科学成为发展的直接动力②同时发生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美、德成就突出③一些后起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能充分利用其成果,发展较快④生产与资本开始集中,产生了垄断组织⑤侧重于重工业部门 ①科学研究与技术更加紧密结合,相互促进,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②科学—技术—生产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朝着综合性方向发展项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影响 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随之而来的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增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加速了战后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项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新中国成立后,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科学技术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启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经济发展,增强综合国力线索2: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线索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含义 指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提出背景 ①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但呈现出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②人类面临共同的挑战和问题:地区冲突、全球生态问题、霸权主义和恐怖主义、人口问题、粮食安全、资源短缺、网络攻击、疾病流行、跨国犯罪等全球非传统安全问题层出不穷提出与发展 ①2012年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②2017年2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被写入联合国决议中中国贡献 ①实行全方位外交,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积极参与联合国活动,举办众多重大国际盛会等,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②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倡导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5分)1.(2024·宿迁中考)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成就了一个划时代的伟大发明,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使他从一个仪器修理厂的徒工,成为英国皇家学会院士和法国科学院外籍会员。他是( )A.瓦特 B.哈格里夫斯 C.爱迪生 D.斯蒂芬森√专题突破素养卷(九) 三次工业(科技)革命和全球经济联系加强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A [根据材料“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成就了一个划时代的伟大发明,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85年以后,瓦特改进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使用,随后应用到许多生产部门,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从此,人类进入“蒸汽时代”,A项正确。]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2.(2024·新泰三模)在物理学科中“W”这个功率单位,是为了纪念英国的一位发明家,下列属于该发明家成就的是( )A.改良蒸汽机 B.火力发电站C.煤气内燃机 D.汽油内燃机√A [根据所学物理学知识可知,“W”是功率的单位,纪念的是瓦特。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瓦特制成改良蒸汽机,解决了工业革命的动力问题,推动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A项正确。]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3.(2024·镇江中考)“正如纺纱方面的发明导致织布方面的发明一样……新的棉纺织机引起对动力的需要。”由此产生的发明是( )√A.B.C.D.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B [根据题干信息“正如纺纱方面的发明导致织布方面的发明一样……新的棉纺织机引起对动力的需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此产生的发明是蒸汽机。后来,化工、冶金、采矿等许多生产部门都开始使用蒸汽机。到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B项正确。]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4.(2024·扬州中考)1825—1875年,法国丝织业中心里昂的织机数从3万台增加到12万台,天然丝的消费量从10万公斤增加到300万公斤。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当时法国( )A.开始加入殖民争霸行列B.获得了德国的战争赔款C.采取机器和大工厂生产D.组建了欧洲经济共同体√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C [根据题干“1825—1875年,法国丝织业中心里昂的织机数从3万台增加到12万台,天然丝的消费量从10万公斤增加到300万公斤”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处于工业革命时期,瓦特改良蒸汽机后,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生产,生产效率大大提高,C项正确。]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5.(2024·苏州中考)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第一个客户是阿克莱特的纺织厂,用蒸汽机来泵取瀑布的水到浆轮上;第二个客户是威尔金森的钢铁厂,蒸汽机被用来控制风箱以保持熔炉空气的恒定供给。到1815年,英国已拥有几千台新式蒸汽机。由此可见( )A.珍妮机开启了工业革命B.蒸汽动力适应了经济发展C.英国普遍建立工厂制度D.蒸汽机车开启了铁路时代√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B [根据材料“第一个客户是阿克莱特的纺织厂,用蒸汽机来泵取瀑布的水到浆轮上;第二个客户是威尔金森的钢铁厂,蒸汽机被用来控制风箱以保持熔炉空气的恒定供给。到1815年,英国已拥有几千台新式蒸汽机”可知,瓦特制成蒸汽机应用于生产领域后,蒸汽机使用增加,进而适应了经济发展,B项正确。]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6.(2024·潍坊中考)英格兰中西部有许多煤矿和铁矿厂,烟囱冒着黑烟,熏黑了建筑物,被称为“黑色地区”。导致这一现象的是( )A.黑奴贸易 B.光荣革命C.殖民扩张 D.工业革命√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D [根据材料“英格兰中西部有许多煤矿和铁矿厂,烟囱冒着黑烟,熏黑了建筑物,被称为‘黑色地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蒸汽机的改进,使得现代工厂制度建立,以烧煤炭为主,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从而熏黑了建筑物,D项正确。]7.(2024·陕西中考)《受雇于曼彻斯特棉纺工厂的操作人员的精神和身体状况》中写道:“发动机一开始,人们就必须工作——男人、女人和孩子们都一起被套在钢铁和蒸汽的轭具下。动物机器……被紧紧地拴在不知痛苦和不知疲劳的钢铁机器上。”这一状况最早出现于( )A.集中的手工工场 B.第一次工业革命C.第二次工业革命 D.第三次科技革命√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B [根据材料“棉纺工厂”“发动机一开始,人们就必须工作——男人、女人和孩子们都一起被套在钢铁和蒸汽的轭具下。动物机器……被紧紧地拴在不知痛苦和不知疲劳的钢铁机器上”和所学知识可知,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瓦特改进发明的蒸汽机迅速使机器大工厂发展,人们在机器工厂中工作环境十分恶劣,工作量大,遭受着严重的剥削,因此材料所述现象最早出现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B项正确。]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8.(2024·泰安期末)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以下是某同学利用时间轴整理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发明,根据你的记忆为他补充完整( )√A.人造纤维 B.赛璐珞C.柴油内燃机 D.福特汽车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A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84年,法国人夏尔多内发明了人造纤维,开辟了新的纺织品生产领域,A项正确。]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9.(2024·临沂二模)小明同学进行项目化学习时搜集到以下材料,由此判断,他研究的主题可能是( )19世纪60—80年代 人们已经能够使用新方法生产碱、硫酸、人造染料等产品1867年 瑞典科学家诺贝尔发明了现代炸药1869年 美国人海厄特发明了赛璐珞的制造技术,现代塑料工业诞生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A.化学工业的产生和发展B.一战爆发的直接原因C.石油和内燃机的应用D.爆发经济危机的原因A [根据表格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小明研究的碱、硫酸等产品,现代炸药和塑料工业诞生都属于化学工业的内容,A项正确。]√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0.(2024·青岛二模)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2024年,我国全年汽车出口量跃居全球第一、其中新能源汽车成为增长的主力军。回顾历史,1885年,德国人卡尔·本茨发明了第一辆汽车,从此开启了汽车时代,这得益于创新科技推动,下列发明创造中,同属于这个时代的是( )A.水力织布机大大提高织布的速度B.莱特兄弟的飞机试飞成功C.瓦特制成改良型蒸汽机投入使用D.斯蒂芬森发明的火车机车√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B [根据材料“1885年,德国人卡尔·本茨发明了第一辆汽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汽车的发明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这一时期,1903年莱特兄弟的飞机试飞成功,与材料信息相符,B项正确;水力织布机出现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排除A项;瓦特改良蒸汽机投入使用是在1785年,即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排除C项;1825年,由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拖着车厢载着450名乘客正式试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其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成果,排除D项。]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1.(2024·扬州模拟)如图反映出我国经济发展要加强( )A.出口商品数量B.工业制造能力C.科技创新能力D.对外开放力度√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C [根据题干图片信息可知,这体现的是“中国制造”很强大,但是“中国创造”却很薄弱,说明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是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科教兴国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发展战略,我国经济发展要加强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C项正确。]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2.(2024·河北中考)在法国、德国工业革命中,政府提倡和奖励科技发明,有计划地派遣技术人员去国外考察,引进先进的机器设备。政府还重视科研和教育工作,促进了科技的繁荣、新发明的推广和应用,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这反映了促进法、德工业革命开展的重要条件是( )A.政府的大力推动 B.蒸汽机的广泛应用C.工人运动的发展 D.现代工厂制度建立√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A [根据题干“政府提倡和奖励科技发明,有计划地派遣技术人员去国外考察,引进先进的机器设备。政府还重视科研和教育工作”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促进法、德工业革命开展的重要条件是政府的大力推动,A项正确。]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3.(2024·乐山中考)当今社会,广播电视不断发展和普及,各种新闻的传播广泛而及时;手机、即时通讯和电子邮件的普遍使用,使人与人之间距离“越来越近”;“云课堂”“掌上博物馆”和电子阅读的有益探索,让学习随时随地都能发生。这主要基于( )A.交通工具革新 B.信息技术发展C.教育水平提升 D.生活质量改善√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B [根据材料“广播电视不断发展和普及,各种新闻的传播广泛而及时;手机、即时通讯和电子邮件的普遍使用,使人与人之间距离‘越来越近’”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当今世界信息技术的发展,逐渐渗透各个领域,广播电视、手机、“云课堂”“掌上博物馆”和电子阅读等不断普及,B项正确。]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4.(2024·济宁模拟)有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利益阶层分化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势必引起经济议题在政治上意识形态化,并在客观上阻滞经济全球化进程。这一观点认为( )A.全球化必然导致世界动荡不安B.逆全球化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C.利益分配不均导致全球化进程受阻D.政治因素是全球化进程的关键√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C [根据题干信息“有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利益阶层分化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势必引起经济议题在政治上意识形态化,并在客观上阻滞经济全球化进程”可知,经济全球化好比一把双刃剑,由于利益分配不均而导致全球化进程中的矛盾和冲突,从而导致全球化进程受阻,C项正确。]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5.(2024·天津模拟)读图,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A.逆全球化成为主流B.经济全球化出现波折C.贸易保护主义盛行D.世界贸易组织已瘫痪√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B [根据题干图片中“世界经济”“主权债务风险”“贸易保护主义”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今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任何一个国家经济都不可能孤立地发展下去。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但贸易保护主义和主权债务危机的出现不利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因此题干是要说明经济全球化出现波折,B项正确。]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二、非选择题(第16题9分,第17题9分,第18题7分,共25分)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789年瓦特得到了万能蒸汽机的专利权。这种机器很快就在全国广泛应用。除用在纱厂之外,还应用到冶金厂、面粉厂,并在后来应用到运输业中,导致了运输工具的改进。——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材料二 第一次工业革命,许多技术发明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科学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第一次工业革命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主要在英国,其他国家的发展进程相对缓慢;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范围更加广泛。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材料三 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以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兴起,在原子能、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人类进入信息时代。这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空前的发展,进一步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多极化。(1)材料一陈述的内容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有什么意义?(3分)(2)根据材料二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2分)(3)根据材料三,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带来了哪些影响?(2分)从中我们得出什么启示?(2分)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1789年瓦特得到了万能蒸汽机的专利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瓦特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改良了蒸汽机。因此,材料一陈述的内容与第一次工业革命有关。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可知,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得到广泛应用,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使工厂摆脱水利条件、畜力等(自然条件)的束缚,工业化速度加快,工业城市兴起;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交通运输业方面,英国人斯蒂芬森发明了蒸汽机车,带动了交通运输业的革命,铁路运输出现,铁路时代到来,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第(2)问,根据材料二“第二次工业革命,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科学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科学研究、科学技术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范围更加广泛”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同时在几个国家发生,规模广泛,发展迅速。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这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空前的发展,进一步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多极化”可知,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第二小问,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作用和应对措施等方面可知,必须顺应科技革命的潮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重视科技创新,将科学技术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等等。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答案] (1)历史事件:第一次工业革命。意义: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使工厂摆脱水利条件、畜力等(自然条件)的束缚,工业化速度加快,工业城市兴起;带动了交通运输业的革命,铁路运输出现,铁路时代到来,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2)科学研究、科学技术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同时在几个国家发生,规模广泛,发展迅速;等等。(3)影响: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的变化,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发生极大的变化;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启示:必须顺应科技革命的潮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重视科技创新,将科学技术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新航路的开辟大大提升了海路在世界贸易中的重要性,传统的印度洋贸易与新的大西洋贸易、太平洋贸易齐头并进,使地区间的经济联系大大扩展,出现了全球性的经济关系。——摘编自徐蓝《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材料二 20世纪90年代,以信息革命的兴起为标志,一股空前强劲的全球化浪潮开始席卷世界。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世界经济日趋自由化和制度化。跨国公司也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全球化时代宠儿。——摘编自李春放《世界历史:全球国际体系的演进》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材料三 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等逆全球化思潮涌动,并率先在发达经济体中爆发,对全球化发展进程构成史无前例的严峻挑战。……逻辑不对,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重塑全球化的正当性与合法性积极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摘编自贾丁《共建“一带一路”与经济全球化的重塑》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航路开辟过程中相继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是谁的船队?新航路开辟的重大影响是什么?(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的经济全球化时代形成的主要原因。(3分)(3)根据材料三,归纳中国为“重塑全球化的正当性与合法性”所实施的措施。(2分)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麦哲伦的船队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完成了环球航行。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新航路的开辟大大提升了海路在世界贸易中的重要性……出现了全球性的经济关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第(2)问,由材料二可知,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的经济全球化时代形成的主要原因有信息革命的兴起;世界贸易组织的推动;跨国公司的影响。第(3)问,由材料三“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可知,中国为“重塑全球化的正当性与合法性”所实施的措施有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答案] (1)人物:麦哲伦。影响: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2)信息革命的兴起;世界贸易组织的推动;跨国公司的影响。(3)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8.(2024·肥城二模)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得历史知识、归纳学习方法、反思历史教训。根据以下历史学习途径提供的信息,完成下列要求。途径一 目录是一本书的索引,是全书内容的纲领。从目录中我们可以提取许多历史信息。材料一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下)》(北京大学出版社)目录节选: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第七编 西方占据优势地位时的世界,1763—1914年第26章欧洲的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一、科学革命的根源二、科学革命的进程三、科学革命的意义四、工业革命的根源五、工业革命的进程六、工业革命对欧洲的影响七、工业革命对非欧洲世界的影响 第27章政治革命一、政治革命的格局二、英国革命三、启蒙运动四、美国革命五、法国革命途径二 历史图片是我们获取历史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材料二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阅读途径一中目录材料,作者认为西方占据优势地位的三大要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美、法三国革命对西方占据优势地位所起的共同作用。(4分)(2)图一“改进蒸汽机”的人物是谁?图三人物的主要成就是什么?图一所示机器与图二所示机器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3分)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欧洲的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政治革命”可得出作者认为西方占据优势地位的三大要素是:科学革命、工业革命、政治革命。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为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并对世界近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美国独立战争既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君主专制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响。因此,英、美、法三国革命对西方占据优势地位所起的共同作用是:都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图一“改进蒸汽机”可知,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动力。因此该人物是瓦特。第二小问,根据图三“诺贝尔”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经过多年的研究,发明了现代炸药。第三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25年,由斯蒂芬森设计的火车机车试车成功,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火车机车的动力机械是蒸汽机。因此,图一所示机器与图二所示机器之间的内在的联系是:图一的改良蒸汽机为图二的火车机车提供了动力。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答案] (1)三大要素:科学革命、工业革命、政治革命。共同作用:都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人物:瓦特。成就:发明了现代炸药。联系:图一的改良蒸汽机为图二的火车机车提供了动力。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专题突破素养卷9答案.docx 中考历史复习专题突破九三次工业(科技)革命和全球经济联系加强.docx 中考历史复习专题突破九三次工业(科技)革命和全球经济联系加强学案.docx 中考历史复习专题突破九三次工业(科技)革命和全球经济联系加强课件.ppt 中考历史复习专题突破素养卷(九)三次工业(科技)革命和全球经济联系加强.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