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6张PPT)明朝末年,徐霞客长年旅行,游历名山大川,走遍大半个中国。他坚持写日记30多年,留下了60 余万字的游记资料。后人将这些日记整理成《徐霞客游记》一书。这部书详细记录了各地的地貌、地质、水文、植物,以及经济、交通、城镇聚落、风土文物等方面,其中对喀斯特地貌的考察和记述,居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作者写景写物具体形象,情景交融,表现出很高的艺术性。《徐霞客游记》既是地理学巨著,也是文学名著。你知道明清时期还有哪些重要的科技成就吗?素养目标:知道明清时期的科技文化成就及其影响,增强文化认同。一、科技名著《本草纲目》作者:内容:价值:传播:明朝,李时珍药物1800多种;药方11000多个;1100多幅药物形态图。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传入朝鲜和日本,以后又陆续被翻译成拉丁文、法文、俄文、德文、英文等多种文字。思考:《本草纲目》的特点特点一:图文并茂特点二:内容丰富特点三:对所载药物重新进行分类;材料一:《本草纲目》插图材料二:《本草纲目》共52卷,190万字,记载药物1892种,分为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服器、虫、鳞、介、禽、兽、人16部62类,附方11096则,附图1160幅。编写的体例是首标正名叫作纲,各家注释叫作目,其次是集解、辨疑、正误,再次是气味、主治、附方。——部编版七下教师教学用书材料二:《本草纲目》共52卷,190万字,记载药物1892种,分为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服器、虫、鳞、介、禽、兽、人16部62类,附方11096则,附图1160幅。编写的体例是首标正名叫作纲,各家注释叫作目,其次是集解、辨疑、正误,再次是气味、主治、附方。——部编版七下教师教学用书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医学家或药学家知识回顾李时珍·明朝·药物学(1518-1593年)字东璧,号濒湖山人望闻问切扁鹊《伤寒杂病论》张仲景·医圣麻沸散、五禽戏华佗·外科鼻祖《千金方》孙思邈·药王战国东汉东汉唐朝药圣鉴往知来谈谈中学生如何保护和弘扬中医药学?宏观:树立文化自信;不断挖掘中医药学的精髓;在传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加强国家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医药学走向世界;具体:举办优秀中医药成果黑板报;学习中医药学的仁心仁术理念;努力学习,立志成为一名医术精湛的中医医生等。《农政全书》作者:内容:价值:明朝,徐光启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的创新研究成果是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最早的西学东渐”李之藻、利玛窦《坤舆万国全图》,现藏于南京博物院《几何原本》书影利玛窦与徐光启阅读课本P122的“相关史事”《天工开物》作者:内容:地位:明朝,宋应星对我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总结"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思考:为什么把古物类放在前面,把金银珠宝置于最后?重农抑商上卷记载了谷物豆麻的栽培和加工方法,蚕丝棉苎的纺织和染色技术,以及制盐、制糖工艺。中卷内容包括砖瓦、陶瓷的制作,车船的建造,金属的铸锻,煤炭、石灰、硫黄、白矾的开采和烧制,以及榨油、造纸方法等。下卷记述金属矿物的开采和冶炼,兵器的制造,颜料、酒曲的生产,以及珠玉的采集加工等。《天工开物》书影卷分前后,乃“贵五谷而贱金玉”之义。——《天工开物》序言材料研读阅读下列材料并思考问题材料一:李时珍是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他出身于医药世家,从小对医药学产生浓厚兴趣,成年以后随父行医。他潜心钻研前人的医学著作,在实践中细心地治疗病人,因此医术提高很快。李时珍通过自己的医疗实践,深感医生对药物的辨识和使用至关重要,有必要对古代的药物学书籍加以整理和补充,编写一部新的医药学著作。李时珍搜集和整理了800多种医药书籍,并深入社会,进行实地调查,向人们请教。他不辞辛苦。到深山僻野中采集药物标本,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经过27年持续不断的努力,编写出《本草纲目》这部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材料二:《天工开物》是一部科技巨著。作者宋应星自幼勤奋好学,多读书,知识面十分宽广。他中了举人以后,担任过地方官,公务闲暇时就专心致志地研究科学技术,整理各地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和经验。宋应星经过长期的积累和不懈的探究,编写了《天工开物》一书。李时珍和宋应星取得成功的原因他们身上有哪些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总结前人的经验亲自实践、探究个人勤奋好学,长期的坚持持之以恒的科研精神善于吸收前人成果,并加以创新刻苦专研的坚强意志勇于实践的科学作风思考:这三本科技名著有何共同特点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都总结了历代的成果(总结性);具有实用性;都凝聚着作者的辛勤努力和智慧;缺乏对一般规律的探索,创新性不足思考:明清时期科技发展的特点是什么?①明朝时期,我国传统科技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始终没有突破传统科技的范围,没有能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我国科技发展面临停滞危机。②开始学习西方的科学知识。二、明长城和北京城明长城目的:组成:起止点:功能及地位: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城墙、关隘、城台、烽火台、关城等组成军事防御体系;各民族交往的纽带;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代表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世界中古七大奇迹之一游牧区农耕区北京城构成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特点呈凸字形,皇城位于中心;规模宏大,中轴对称,布局均衡,完整和谐地位凸显出封建等级秩序,皇权至上的理念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三、明清的思想家王守仁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阅读课本,完成表格填空人物 思想王守仁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认为心是万物的主宰,提倡“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影响很大。激烈反对君主专制制度,称“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他批判“君为臣纲”的封建教条,认为做官应该“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把“亡国”与“亡天下”作区分,认为改朝换代是亡国,文化沉论是亡天下,故“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是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家,认为社会是发展的、进化的,不能泥古不化、厚古薄今。王守仁如何理解“知行合一”?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知是指内心的觉知,对事物的认识,行是指人的实际行为。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合作探究】这一时期出现反对专制倾向思想的原因是什么?明王朝自其中期以后,政治统治日趋腐败,国家财政拮据,社会问题严重。在这种情形下,以士大夫为主体的社会“精英”阶层不断地尝试各种意义上的变革努力。——赵毅、赵轶峰《中国古代史》农业和私营手工业等诸领域都突破了原来自给自足和单纯满足官府消费的理念,要求私人资本的积累和地方权力的扩张,人们愈发重视被“天理”抑制的“私欲”。——据汪高鑫《中国经史关系史》等整理明初沿元之制,尊奉程朱理学,编纂《四书大全》皆分类汇编宋元理学家著作、言论而成,用于科举取士。一时间“家孔孟而户程朱”,理学在知识界完全占据了统治地位。但当时理学家的思想以单纯述朱为主,创新很少,学术空气沉闷。——张帆《中国古代简史》①政治:君主专制强化,社会急剧动荡。②经济: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③思想:程朱理学僵化,文化专制加强。明清思想家的主张,由于阶级和历史的局限,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文化的束缚,最终在文化专制政策的高压黯然失色。——李宪堂《明清思想的背景、线索与问题》成为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但未撼动儒学的正统地位。四、小说和戏曲1.四大名著《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演义》)元末明初作者:罗贯中《水浒传》元末明初作者:施耐庵《西游记》明朝中期作者:吴承恩《红楼梦》清朝中期作者:曹雪芹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古代文学形式的发展变化特点:世俗化、通俗化、平民化变化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出现并壮大、市民文化繁荣、印刷技术的发展2.戏曲明朝万历年间清朝前期清朝中期①日趋成熟,成为全国性的剧种②发展到鼎盛③走向衰落原因:昆曲陷入因循守旧的境地汤显祖《牡丹亭》洪昇《长生殿》孔尚任《桃花扇》昆曲发展历程:代表作:《牡丹亭》剧照《牡丹亭》:描写官家千金杜丽娘对梦中书生柳梦梅倾心相爱,竟伤情而死,化为魂魄寻找现实中爱人,人鬼相恋,最后起死回生,与柳梦梅永结同心的故事。体现青年男女追求个人幸福、呼唤个性解放、反对封建制度的浪漫主义理想。《长生殿》剧照《长生殿》:描写唐玄宗和杨玉环之间爱情故事,表现唐朝天宝年间皇帝昏庸、政治腐败、国家灾难,谴责了唐玄宗穷奢极侈,但同时又表现了对二人爱情的同情。《桃花扇》剧照《桃花扇》:描写明末秦淮歌妓李香君与侯方域的恋爱故事,李香君“不慕虚荣,不畏强权,忠于国家民族;为了抗拒自己不喜欢的婚事,她不惜以命相搏,以头撞桌,鲜血飞溅提倡个性自由、反对专制的倾向。京剧1790年,乾隆皇帝80岁寿辰时,徽商组织徽剧戏班到京献艺。徽调不断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在道光年间逐渐形成一个新的剧种“皮黄戏”,后来被称为“京戏”或京剧”京剧脸谱蕴含了社会价值取向生角旦角净角丑角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2023-06-02习近平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呢?思 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课堂小结( )1.下面四幅插图记载了明代农业和手工业各部门的生产技术。这些插图出自A.《天工开物》 B.《资治通鉴》C.《本草纲目》 D.《齐民要术》科技名著耘 井火煮盐 调丝造缸A( )2.1608年,徐光启从福建引来甘薯种在上海栽种,取得成功;后又写成《甘薯疏》,指出甘薯的优点,介绍其种植方法。材料体现出他A.关注科学理论 B.得到百姓的支持C.重视数据分析 D.注重实践与总结D( )3.下图所示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事,在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关于该工事的准确表述是A.为防御女真贵族南扰而修 B.明代修筑长城的规模最大C.西起临洮,东至鸭绿江边 D.成为今天主要的防御工事明长城和北京城明长城示意图B( )4.明朝的北京城由一条中轴线纵贯南北,主要的建筑物坐落在中轴线上,左右对称,构建出一个“普天之下,皇权独尊”的空间布局。材料表明A.北京城布局重视对称的美感 B.地域特点影响建筑风格C.北京城布局呈现出政治特点 D.风俗习惯影响城市布局C( )5.他的核心思想是“致良知”,良知是人先天固有的善性,是存在于人心中的天理。“他”是A.程颢 B.朱熹C.陆九渊 D.王守仁明清的思想家D( )6.明清时期,有一位思想家提出的某一思想被后人总结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位思想家是A.王夫之 B.李贽 C.顾炎武 D.黄宗羲C( )7.一位同学参观右图中的纪念馆。从中他可以了解到A.戏剧《窦娥冤》的故事情节 B.明代长篇章回体小说出现C.小说《红楼梦》的创作过程 D.清朝前期大型典籍的编纂小说和戏曲C( )8.据记载,徽调最初形成于民间,进北京献艺时赢得观众喜爱。后来,其不断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又带有北京的地方特色,逐渐形成了后来的“京剧”,深受广大群众喜爱,流传四方。由此可知,“京剧”广受欢迎的原因是A.讲究唱词的通俗易懂 B.融合众戏曲所长C.得到皇室的大力扶持 D.坚持高雅化路线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