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课件(共48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6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课件(共48张PPT)

资源简介

(共48张PPT)
15课5分钟知识巩固:
1.列宁主义诞生的背景是什么?(这个背景同样也是”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背景)作为“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背景还要再加上哪一个?
2.列宁主义的实质(列宁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为什么不同)?意义?
3.“二月革命倒沙皇,四月提纲指方向,七月流血抛幻想,十月革命现曙光”中“二月革命”的结果?四月提纲的主要内容?
4.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5.苏维埃成立后,为保证战争胜利,1918-1921年实行什么政策?最重要内容?为什么最终失败?如何评价这个政策?
6.后来苏俄在1921年开始实行什么政策?主要内容?实质?如何评价?
7.1924年,列宁逝世,斯大林上台,陆续取消了新经济政策,开始实行什么机制?政治上特征?经济上特征?评价?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
“圣雄”甘地
“圣雄”甘地的主张
孙中山先生讲话(原声)










二、席卷·独立与自由
自主阅读:亚洲民族民主运动新高潮有哪些表现?
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
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越南反抗法国殖民统治斗争
中国人民反帝
反封建斗争
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反英法占领斗争
摩洛哥里夫人民抗争
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
尼加拉瓜桑地诺抗美斗争
埃及华夫脱运动
印尼反对荷兰殖民统治民族大起义
二、席卷·独立与自由
19C末20C初
一战后
二战后
回顾所学: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和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发展阶段?
Ⅰ.19世纪末20世纪初:
形成/兴起与发展
Ⅱ.一战后:
动摇/时代下的高涨
Ⅲ.二战后:
瓦解/最终的胜利
今后,那些[海外]国家的土著也许会越来越强大,欧洲的当地人也许会越来越软弱,因此,世界各地居民的勇气和力量也许会达到相等的程度。勇气和力量的相等引起相互间的惧怕,从而能使独立国家因惧怕而放弃他们的不公正行为,使他们的不公正行为变成对相互权利的某种尊重。
——亚当·斯密(1723—1790)
思考:根据亚当·斯密的预言,结合所学,20世纪上半期,欧美殖民国家和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勇气”和“力量”差距的缩小来自哪些方面?
一、涌动·独立与自由
思考:20世纪上半期,欧美殖民国家和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勇气”和“力量”差距的缩小来自哪些方面?
一、涌动·独立与自由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了列强势力的消长:欧洲开始衰落,美国和日本兴起。同时俄国十月革命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被压迫人民产生了极大的鼓舞作用,从而开始了世界殖民体系的解体过程。当帝国主义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而战的时候,它们也把殖民地的人民投入了这场战争。然而令宗主国始料不及的是,起源于欧洲的民族主义却在其殖民地获得了第一次宣扬。正如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所说:“这场用鲜血覆盖整个欧洲的战争……在距我们遥远的国度里唤起了一种独立的意识。”……另一方面,由于帝国主义各国在大战期间忙于相互厮杀,暂时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使其民族工业得以乘隙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队伍也随之壮大,成为反对帝国主义的重要政治力量和社会力量。于是,在十月革命的感召之下,作为对西方殖民统治和侵略的一种回应,形成战后第一次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潮。
——徐蓝《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
背景:1.一战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
2.十月革命的成功
3.西方民族主义思潮的传播
4.一战期间,亚非拉各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壮大
5.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壮大
一战后高涨
二、席卷·独立与自由
(一)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自主阅读:1.亚洲民族民主运动新高潮的表现?有何特点?
2.甘地“非暴力不合作”思想的内容?“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三个阶段?如何评价甘地“非暴力不合作“思想?
中国共产党成立;第一次国共合作(北伐战争);中共继续领导..
印尼共产党发动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民族大起义
越南共产党等领导反抗法国殖民统治的斗争
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等地,爆发了反英、法占领的斗争
阿富汗人民的抗英斗争
二、席卷·独立与自由
(一)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特点:①范围大;②领导具有层次性,既有民族主义政党,又出现共产党领导;
阶段 事件 领导者 方式或政策 结果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二、席卷·独立与自由
(一)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印度尼西亚
“印尼国父”苏加诺
民族大起义1926—1927年
印尼共产党(1920年成立)
武装起义
被残酷镇压失败后转入地下(得到同情和支持)
民族独立运动
印尼民族党
(资产阶级政党)
不合作政策,
争取民族独立
民族资产阶级
开始掌握运动领导权
材料一 一战期间,英国从印度征募新兵1161789人,派出海外作战1215338人,死伤101439人。印度人还向英国政府捐赠了11550万镑的“战时贡献”,这个数字大大超过大战期间印度平均每年赋税收入总额。连总督哈定都不得不承认,整个印度都被英国作战部“搜罗一空”。
——林承节《印度史》
一战中的印度士兵
二、席卷·独立与自由
(一)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印度
二、席卷·独立与自由
“印度之魂”“圣雄”甘地——“非暴力不合作”(1920年)
世界上存在三种伟大:
第一是帝王、首领的伟大;第二是精神、理智的伟大;
第三是仁爱、心灵的伟大。 ——帕斯卡尔
而甘地应属于第三种的伟大。
生平简介:甘地出生在一个虔诚的印度教徒家庭,受印度教熏陶很深。他的家庭比较富有,曾经就读伦敦大学,获律师资格。完成学业后,来到南非工作,参加了南非的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
1893—1914年在南非领导印侨以非暴力抵抗方式进行反对南非当局的种族歧视制度的斗争,并形成了非暴力主义。一战爆发后,他回到印度,参加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1920年倡导和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他三次领导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以争取民族独立。为争取祖国独立和人间公正,他一生中曾17次绝食,18次进监狱,5次遇刺。1948年,甘地被极右分子刺杀身亡,时年79岁。
(一)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印度
二、席卷·独立与自由
材料一 以眼还眼,世界只会更加盲目,报复的本质只是增加了邪恶,因剑得到的必将因剑失去。人性的真谛是爱,对一切人都要爱,对压迫者也要用爱来感化他们,而暴力是野兽的本性,使用暴力只能使仇恨更强烈,导致人性的沦丧 。当政府保护你们自尊心的时候,合作才是你们唯一的职责,同样,当政府不但不保护你们,反而剥夺你们的尊严时,不合作就是人类的天职。这就是不合作的真谛。
不合作与非暴力乃是同一棵树上的分枝,同属非暴力抵抗的根本,是我的立场。 ——甘地
思考:据材料分析,说说你对“非暴力不合作”的理解。
非暴力+不合作
思想?
行动?
(一)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爱、真理
合法、和平
精神力量的征服与合法和平行动的配合
二、席卷·独立与自由
第一阶段 (1920~1922年)
第二阶段 (1930~1934年)
第三阶段 (1940~1942年)
放弃英国人授予的名誉职位等,罢课、离职、抵制法院和立法机关,恢复手工纺织,不买英国布,抗税
“土布运动”(抵制工业文明):甘地倡导“回到纺车去”以抵制西方的经济侵略,维护民族经济,但是违背了现代化潮流。
提出降低地税、废除食盐专卖、取消盐稅、实行关税保护、释放政治犯等要求。遭拒后,进行“食盐进军”。
发动了要求英国立即撤离的“退出印度”行动。殖民当局逮捕了甘地和国大党重要领导人,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陷入低潮。
(一)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二、席卷·独立与自由
(一)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二、席卷·独立与自由
(一)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材料一 “甘地是人类良心。”“我认为甘地的观点是我们这个时期所有政治家中最高明的。我们应该朝着他的精神方向努力:不是通过暴力达到我们的目的,而是不同你认为邪恶的势力结盟。”
——美国科学家、思想家爱因斯坦
材料二 瞧那位伦敦法学院毕业的善于煽动的律师,现在却装成东方人常见的苦行僧模样,半裸身子,瘦如骨柴....真是令人作呕。
——英国前殖民地事务大臣、首相丘吉尔
材料三 我经常在演讲中称自己来自鲍斯(倡导武装斗争的印度激进主义独立运动家)的国度,而不是甘地的国家。英国不可能只靠绝食和静坐就能把英国人赶跑。
——一位印度大学教授,《环球时报》
合作探究:据材料并结合“学思之窗”,如何评价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思想?
积极性:①促进了印度人民的团结,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民众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印度独立奠定基础;
②鼓舞了全世界的民族主义者和争取和平改革的国际运动。
局限性:③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印度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反映民族资产阶级的妥协性。
二、席卷·独立与自由
(一)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合作探究:对比13课《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中子目标题”亚洲的觉醒“,这一课子目的标题是”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结合刚才所学,你如何理解这个”新高潮“?
“新高潮“:①持续性;②普遍性:范围更广,数量更多;③领导的先进性:出现了共产党的领导;④参与群众的广泛性;⑤民族独立与民主要求的目标更加明确...
(二)非洲独立意识的觉醒
二、席卷·独立与自由
自主阅读:1.非洲“独立意识”觉醒的表现有哪些?有何特点?
(二)非洲独立意识的觉醒
二、席卷·独立与自由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非洲多数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尚处于萌芽和酝酿时期,但一些北非和东非国家的民族独立意识已经觉醒。
国家 代表人物 方式 结果及影响(特点)
埃 及
摩 洛 哥
埃塞俄比亚
扎格
鲁尔
(民族主义政党华夫脱党)
克里姆
塞拉西一世
游行、示威、罢工、罢课、
罢市、街垒战…
武装起义
游击战争
①迫使英国承认埃及为独立主权国家,但保留在埃及驻军、控制苏伊士运河、领事裁判权等特权;
②1922年3月,君主立宪国家;
③1923年颁布第一部宪法;
④12年的护宪运动,未获完全成功。
①多次打败西班牙和法国侵略军;
②1923年建立里夫共和国;
③1926年,共和国被西、法殖民军扼杀。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特点)
(二)非洲独立意识的觉醒
二、席卷·独立与自由
特点:①民族主义政党成为新生领导力量;②提出了明确的民族独立和民主改革的任务目标;③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
二、席卷·独立与自由
(二)非洲独立意识的觉醒
合作探究:对比13课《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中子目标题”非洲的抗争“,这一课子目的标题是”非洲独立意识的觉醒“,结合刚才所学,你如何理解”独立意识的觉醒“?
民族主义政党成为新生领导力量;不仅仅停留在反抗外来侵略的抗争阶段,而是提出了明确的民族独立和民主改革的任务目标...
“自发”(一战前)
“自觉”(一战后)
(三)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革命与改革
二、席卷·独立与自由
自主阅读:1.拉丁美洲各国在独立后,为什么还要继续进行民族民主革命?代表?
2.尼加拉瓜桑地诺抗美斗争和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的基本内容?
3.一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影响?
尼加拉瓜:桑地诺抗美斗争
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
阿根廷:共产党领导的罢工
智利:民族阵线联合政府,防止法西斯上台
(三)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革命与改革
二、席卷·独立与自由
(三)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革命与改革
二、席卷·独立与自由
思考:回顾所学,拉丁美洲在独立了一百多年后,为什么还要进行民族民主革命?
大棒政策
金元外交
西属拉美独立运动结果的特殊性更为明显。主要表现在:独立后各国的封建大地产制没有根本触动、削弱,而且许多国家还有所发展、加强,社会经济停滞不前;政治上“考迪罗主义”(一种军事独裁制度)盛行,政变频繁,政局不稳,统治者依赖甚至投靠外国,为英、美等新殖民主义者的渗透提供了可乘之机。
——摘编自郑昌发《从世界历史全局看西属拉美运动的性质和特点》
独立后的拉美普遍实行军事独裁统治,政治经济停滞不前。
英美等国加紧了对拉丁美洲的经济侵略和政治渗透。
国内?
(教材76页)
国外?
(三)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革命与改革
二、席卷·独立与自由
思考:据材料并回顾所学,拉丁美洲各国在独立了一百多年后,为什么还要继续进行民族民主革命?
国内:独立后的拉美普遍实行军事独裁统治,政治经济停滞不前。
国外:英美等国加紧了对拉丁美洲的经济侵略和政治渗透。
材料一 西属拉美独立运动结果的特殊性更为明显。主要表现在:独立后各国的封建大地产制没有根本触动、削弱,而且许多国家还有所发展、加强,社会经济停滞不前;政治上“考迪罗主义”(一种军事独裁制度)盛行,政变频繁,政局不稳,统治者依赖甚至投靠外国,为英、美等新殖民主义者的渗透提供了可乘之机。
——摘编自郑昌发《从世界历史全局看西属拉美运动的性质和特点》
(三)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革命与改革:尼加拉瓜
二、席卷·独立与自由
1926年,桑地诺带领游击队,以玻利瓦尔为“精神之父”,以“把美国侵略者赶出国土”为目标,高举象征“自由或死亡”的红黑双色战旗,与美国扶植的反动独裁政权展开武装斗争。
桑地诺的部队与美军及政府军战斗近两百次,迫使美军于1933年撤出尼加拉瓜。
次年,桑地诺遭当局刺杀。
桑地诺被誉为“人民的良心”和“美洲自由的标志”。
材料一 在卡德纳斯任总统期间,将近100万户农民无偿地获得了1800万公顷的土地,即比以前的20年内还多一倍。
1938年3月18日,代表政府在广播电台中毅然宣布将外国石油工业(主要是美国和英国的17家公司)全部收归国有,其资产分10年偿还。这一天即“征收日”,被誉为是“墨西哥经济独立的开端。”
卡德纳斯政府非常重视教育事业,教育经费在国家的经费预算中总是处于前两名的位置,平均为16.2%。
——姜天明《试论卡德纳斯改革在墨西哥历史发展中的地位》
依据材料及结合教材,概括卡德纳斯改革的主要内容。
卡德纳斯
1934年12月1日正式就任墨西哥总统,与美国罗斯福同在经济危机冲击的背景下就任。
(三)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革命与改革: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
二、席卷·独立与自由
土地改革;将石油行业收归国有;发展教育;限制教会、遏制军人势力,确立总统一任制度;对外捍卫国家主权和本国资源,将石油行业收归国有。
二、席卷·独立与自由
一:地区上具有普遍性,特别是在亚洲;
二:运动领导具有更高的层次性;
三:参加者具有广泛性;
四:争取民族独立和建立民主政府目标更高也更明确。
五:运动具有持续性。
六:运动仍然呈现不半衡性;
七:影响更加深远。
二、席卷·独立与自由
合作探究:(1)先思考这一时期的横向对比,同一个时期,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有什么异同?不同原因你认为有哪些?据此,这一时期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具有什么特征?
国家 民族民主运动 领导力量 斗争方式 目标
亚洲 中国 国民大革命 国、共两党 武装斗争 反帝反封建
印尼 民族大起义 印尼共产党 武装起义 争取民族独立
印度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甘地、印度国大党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争取民族独立
非洲 埃及 华夫脱党运动 扎格鲁尔为首华夫脱党 和平手段、街垒战 争取民族独立
摩洛哥 里夫人民民族起义 部落酋长克里姆 武装起义 争取民族独立
埃塞俄比亚 抗意战争 皇帝与人民武装 游击战争 争取民族独立
拉丁美洲 尼加拉瓜 反美斗争 桑迪诺游击队 武装斗争 反帝民主革命
墨西哥 民主改革 墨西哥国民革命党 维护宪法的民主改革 资产阶级民主改革
不同原因:政治、经济、历史传统文化等差异
特征:多样性和统一性共存
二、席卷·独立与自由
合作探究:(2)再考虑纵向对比,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民族民主运动新高潮,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民族解放运动相比,有以下明显不同特点,结合史实,说说你对每一点的理解。
一:地区上具有普遍性,特别是在亚洲;
二:运动领导具有更高的层次性;
三:参加者具有广泛性;
四:争取民族独立和建立民主政府目标更高也更明确。
五:运动具有持续性。
六:运动仍然呈现不半衡性;
七:影响更加深远。
二、席卷·独立与自由
合作探究:(2)再考虑纵向对比,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民族民主运动新高潮,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民族解放运动相比,有哪些主要特点?
一是在地区上具有普遍性,特别是在亚洲;二是运动领导具有更高的层次性,既有共产党领导,如在亚洲和拉丁美洲,也有其他民族主义政党的领导,如在亚洲和三是参加者具有泛性,社会各阶层都有参加,改变了以往主要级停留在下层人民的自发起义或民族资产阶加斗争的主体更加广液乏,改良运动的局面,参都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工人、农民等了全民族运动的规模;四参加进来,逐渐具有主政府的是该运动争取民族独立和建业国标更高,也更为明确,“民族自决”成为各次是运动具有持续性,两斗争的普遍诉求;五断,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从未间V西20年代和30年代都有高潮,即使在20年代主低潮后,亚非拉民族民方国家工人运动进入继续高涨;六是由于各国运动从总体上说仍在月的具体情况不同,这一时期各地区社会发展的,远,运动仍然呈现不半衡性;七是影响更加深旦沉未能取得最终胜利,但虽然这些运动也大会的国殖民主义,对二战后的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禾“民族自决”成为公秩序产生了重要影响,民体认的国际法原则,加速了资本主义世界殖E系的崩溃。
材料一 殖民化作为一个伟大的世界运动正面临末日……帝国崩溃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不断进行,“非殖民化”不仅反对政治依附 ,也反对经济依附。“非殖民化”表明欧洲的殖民化时代已经终结,殖民体系开始动摇 ,民族独立的曙光正在出现。
——M·波恩《反对殖民化的时代》1934年《国际事务》
三、不朽·独立与自由
思考:如何评价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所带来的影响?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动摇了世界殖民体系,成为影响国际秩序的重要因素。
三、不朽·独立与自由
寄语:驻足今日,我们回首望去前人的泪水与热血,一句句寄托,一句句希望并没有落空,21的世纪的中国正在践行独立与自由的追求。与此同时,世界上的民族民主运动仍在继续涌动。独立与自由是人类永垂不朽的精神主题!
课堂小结
背景
概况
中国:国民大革命
印尼:反抗荷兰殖民统治的斗争
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意义、特点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非洲独立意识的觉醒
背景
华夫脱党领导的埃及民族独立运动
摩洛哥里夫人民抗击西、法殖民军的斗争
埃塞俄比亚人民的抗意斗争
拉丁美洲的民主革命与改革
原因
阿根廷、智利
尼加拉瓜桑地诺抗美斗争
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
第16课5分钟知识巩固:
1.20世纪上半期,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新高涨原因?(政治、经济、思想、阶级)
2.亚洲民族民主运动新高潮表现?
3.印度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内涵?简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内容、评价)
4.简述非洲独立意识的觉醒。(表现、评价)
5.简述拉丁美洲民族民主革命与改革。(背景、表现、评价)
4.这一时期亚非拉民主民主运动有何特征?不同原因是什么?
5.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民族解放运动相比,有哪些特点?
6.这一时期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的影响?
子目间的逻辑关系:其一,三个子目的内容基本在统一时段里,在空间上是并立的。其二,三个地区都在进行民族解放运动,但发展程度不同,主要诉求也不完全相同。亚洲在争取民族独立的同时,也有争取民主的要求;非洲的民族解放运动主要体现在民族独立意识的觉醒;拉丁美洲则是在其民族独立已经基本完成的情况下,以争取民主的革命与改革为主要任务。其三,受到马克思主义传播和十月革命的影响,亚洲和拉丁美洲一些国家的共产党在民族解放运动中起到领导作用,而非洲的斗争主要是民族主义政党或当地社会的上层如酋长、皇帝等领导。
重点一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加速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觉醒,使民族问题从欧洲反对民族压迫的国内问题变为各被压迫民族、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从帝国主义压迫下解放出来的国际问题,即民族殖民地问题。
——徐寒主编《世界历史百科全书》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不少国家建立了无产阶级政党,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或联合或争夺,领导了民族解放运动,民族解放运动成为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民族解放运动的浪潮席卷全球,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危机已经开始。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一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民族民主运动的特点及重要意义。
(1)原因:①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的推动;②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觉醒。
(2)特点:建立无产阶级政党,成为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意义: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动摇了世界殖民体系,成为影响国际秩序的重要因素。
重点二 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材料一 非暴力抵抗是一种自我纯洁的过程,而我们的斗争又是一个神圣的斗争,所以在开始的时候,有一个自我纯洁的行动,似乎是很恰当的。让印度的全体人民在那一天停止工作,把那一天当作绝食和祈祷的日子。……孟买的总罢市是完全成功的……那时的盐税是极不得人心的,而且不久以前还有过一次争取取消盐税的强大运动。我因此建议人民可以置盐税法于不顾,在各人家里,用海水制盐,我还有一个建议是售卖禁书……把这两本书加以重版并公开售卖似乎是进行文明的不服从的最轻易的办法。 ——[印度]甘地《甘地自传:我体验真理的故事》
材料二 乔治·奥威尔对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还做出了另一番的解释:“在每次危机中,甘地都会挺身而出,制止暴力——从英国人的角度看,这意味着印度人根本无法采取任何有效的行动……在甘地领导印度独立运动的 40 多年里,警民总共将近 8 000 人死亡。”在英国人撤离的一年之内,印度人自相残杀约达 100 万人。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甘地倡导“非暴力抵抗”的主要内容。
(2 材料二认为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存在什么不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对印民族解放运动产生的积极影响。
(1)内容:罢工、罢市、绝食祈祷、自制食盐和售卖禁书。
(2)不足:限制了反帝运动的发展;无法阻止暴力冲突。
影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印度最终独立奠定了基础。
问题1:如何区分材料体现的是“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
第一题主要把握材料里,“农民起义和人民转而信任布尔什维克党”,对应所学,原本是相信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但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没有满足人民对“和平”和“土地”的要求,并镇压人民的反抗,所以列宁提出准备武装起义。一般资本主义爆发经济危机通常是说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都是1917年,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第四题主要根据他们实现了百姓的愿望,百姓的愿望是和平和土地,十月革命是完成了这些目标,以及材料里构建新制度,结合两者是俄国十月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名称 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
时间
指导纲领
性质
革命任务
结果
二、新旧时代的交替:十月革命的胜利
1917年3月
(俄历2月)
1917年11月
(俄历10月)

《四月纲领》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
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两个政权并存。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政权。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 )1.1919 年,促使甘地首次提出同英国政府不合作倡议的导火线是
A.英国制造阿姆利则惨案 B.甘地提出非暴力不合作计划(1920年)
C.国大党通过非暴力不合作计划 (1920年)
D.殖民当局通过损害印度人民民主权利的法案
( )2.1926—1927 年印尼发生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武装起义,得到世界革命人民的同情和支持,领导这次起义的是
A.印尼民族党 B.印尼农民阶级 C.印尼民族资产阶级 D.印尼共产党
( )3.埃及华夫脱运动的结果是
A.取消了英国在埃及的特权 B.英国有条件地承认埃及独立
C.埃及取得彻底独立 D.运动遭到英国当局的残暴镇压
( )4.他曾担任墨西哥国民革命党主席,在担任墨西哥总统之后,于 1934—1940 年进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的民主改革。“他”是
A.卡德纳斯 B.卡尔德隆 C.桑地诺 D.扎格鲁尔
( )5.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民族民主运动,促进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瓦解。下列关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表述正确的是
A.印度尼西亚共产党人发动了反对法国的民族大起义
B.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使印度迅速赢得民族独立
C.埃塞俄比亚最终击败意大利侵略军恢复了国家独立
D.墨西哥通过民主改革而走上了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 )6.当欧洲“革命圈”闪闪发光之时,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亚非拉也奏响了“民族曲”,并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震撼了帝国主义的后方。这场运动
A.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 B.摧毁了世界殖民体系
C.瓦解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D.建立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
( )7.下列发生于一战后的亚非民族解放运动中的事件,与其他三项明显不同的是
A.朝鲜“三一”反日运动 B.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C.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D.埃及的华夫脱运动
( )8.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在一战后高涨,他们有的拿起武器抗争,有的用和平手段示威,印度圣雄甘地就是非暴力不合作的代表人物。下列事件中采用同样策略的是
A.印尼的苏加诺反荷 B.埃及华夫脱党反英 C.埃塞俄比亚抗击意大利 D.尼加拉瓜桑地诺反美
( )9.1920 年,印度国大党通过了甘地提出的“非暴力不合作”计划。其根本目的是
A.扩大国大党的势力 B.反对英国殖民统治 C.取得印度自治 D.提高民族自尊心
( )10.在亚洲民族解放运动史上,甘地创立了一条反抗殖民统治的独特道路。下列项中,有关印度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甘地以国大党主席的身份领导运动 B.兴起于殖民当局颁布了食盐专营法
C.印度人民的民族意识得到空前高涨 D.运动中甘地没有谴责人民使用暴力
( )11.墨索里尼曾经说:“如果国联……把经济制裁扩大到包括石油在内,我就不得不在一个星期内撤出埃塞俄比亚。这对我将是个无可估量的灾难。”这段话意在说明
A.石油对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的重要性 B.入侵埃塞俄比亚是一次成功的军事冒险
C.意大利侵略得逞是由于英法的纵容 D.英法对意大利的侵略实行了经济制裁
( )12.为改变墨西哥社会、经济发展缓慢的状况,保证 1917 年宪法的施行,卡德纳斯进行了改革,其措施不包括
A.提出降低田赋、废除食盐专卖等 B.推行土地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分配土地
C.发展教育,提高人民文化水平 D.将石油行业收归国有
( )13.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在埃及建立了殖民保护制度,使埃及由半殖民地变为殖民地,埃及民众深受殖民保护制度之苦,反英情绪强烈,由此爆发了华夫脱运动。该运动
A.使埃及获得有条件的独立 B.使英国在埃及的特权被废
C.使英国给埃及以彻底独立 D.迫使埃及成为独立的共和国
( )14.一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呈现多种类型和不同的发展道路,形成这种特点的最主要原因是
A.十月革命对各国的影响不同 B.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不同
C.大战中各国所受灾难不同 D.各国革命政党的阶级性不同
材料一 对于英国把印度拖入帝国主义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印度民族主义力量绝大部分持支持态度,希望在英国困难时候给予帮助,以换取它允诺战后给予印度自治。……形势的演变把甘地进一步推向前进……他得出结论说,英国当局行动如此“不谨慎、不道德、不正义”,再不配享有印度人民的好感…… ——改编自林承节《印度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甘地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态度发生了什么根本性变化?促成这一根本性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1)变化:从合作到不合作。
主要因素:英国殖民当局的暴行;甘地对英国殖民当局的失望。
材料二 我们在经济和工业生活中严重地背离了经济自给自足。假如我们不曾引进外国的产品, 那么今天,印度将满地流淌着牛奶和蜂蜜。 ——1916 年 2 月甘地演说
……西方民众正在唯物(物质)主义这个魔鬼和怪物的铁蹄下呻吟。他们道德的发展已经落后。今天,他们用英镑、先令和便士来衡量他们的进步。
——1916 年 12 月甘地在阿拉哈马德演说
材料三 甘地还把纺车当作印度摆脱对英国纺织业依赖的工具。他认为,印度可以放弃大多数进口产品。……因此对甘地而言,恰尔卡(纺车)是自治的象征。
(2)据材料二、三,甘地为什么要“诅咒西方现代文明”?
(3)人们对甘地毁誉不一,为何有人称甘地为“群众性民族解放运动的叛徒”?解开甘地之谜的关键之处何在?
(3)原因:甘地多次限制并谴责暴力运动,一定程度限制了印度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
(2)破坏了印度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
使印度沦为英国的经济附庸(原料产地和商品输入地)
西方文明诸多弊端(物质进步而道德沦丧);
关键:客观公正,一分为二;要把历史人物放到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去评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