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8张PPT)第十课5分钟知识巩固:1.工业革命的本质是什么?具体表现在生产领域哪些方面?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间?2.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的原因有哪些?(6个)完成的标志是什么?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有哪三个?4.工业革命对于哪些方面(角度)产生了影响?只说方面(角度)就行,不用展开5.工业革命对于生产组织和管理方式分别带来了变化?其中垄断组织出现的原因和实质分别是什么?6.工业革命对社会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共产党宣言》英国宪章运动 1999年,先是由英国剑桥大学文理学院教授们发起,就谁是人类纪元第二个千年的“千年第一思想家” 这一命题进行了校内的征询、推选。投票结果是马克思位居第一,而被习惯公认第一的爱因斯坦却屈居第二。随后,英国BBC广播公司,又以同一命题,在全球互联网上公开征询投票一个月。汇集全球投票的结果,仍然是马克思第一,爱因斯坦第二。“千年第一思想家”历史上的哲学家总是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解释世界,然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 ——马克思墓志铭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马克思中学毕业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马克思课标要求:通过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探索与革命实践,了解《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世界意义。第十一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五单元一、早期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自主阅读:1.资本主义制度存在哪些弊病?弊病的根源是什么?2.早期工人阶级的斗争形式?主要运动?历史意义和失败教训?3.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局限性?一、早期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建立和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病逐渐显现。一、早期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思考:观看视频,结合教材,工业革命后的英国出现了哪些社会问题?一、早期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弊病1:1825年,英国爆发了经济危机。此后,每隔十年左右就会爆发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弊病2:在工业化的早期阶段,欧洲各地普遍出现了贫富分化严重、工人阶级苦难深重的状况。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妇女每天要工作18小时,她们的脊椎骨和骨盆都变形了。儿童九岁起就开始劳动,每天工作12到14小时,青少年中患佝偻病的特别多。在1818年至1827年间,一家呢绒纺织厂中,死亡的成年工人和青工为92人,其中至少52人死于肺结核,或称做“痨病” 。——据汤普森《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整理一、早期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1.你从几岁开始在工厂里工作?快八岁的时候。2.你一天工作多长时间?从早上五点半到晚上八点。(14.5小时)3.一天可以去几次厕所?三次。4.这中间你憋的住吗?不行,但是我们也是被逼的。5.你是否因此尿湿过裤子?每天中午和晚上都会。6.你们上班时有没有被打过?如果我们工作一没留神,或者跟人说话就会被揍。7.厂里面灰尘是不是很大?灰尘大有什么影响?是啊,晚上上床睡觉的时候,都吐过血嘞。——摘录自《童工劳动调查特别委员会报告,1831-1832》英国工厂里的童工一、早期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工业革命前,人类的生产力每1000年才增长1倍,而英国在19世纪的100年中,GDP增长了约4倍。” ——钱乘旦《英国工业革命中人文灾难及其解决》“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出来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所创造的生产力总和还要多。” ——马克思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狄更斯《双城记》查尔斯·狄更斯(1812-1870 )一、早期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是不是所有人都过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是不是资本主义从此一劳永逸?1841年,根据教会慈善机构报道,棉纺织业中心曼彻斯特有大批的工人找不到工作,长期的失业使工人生活完全没有着落,许多人在把东西典当一空后,最后不得不当掉裤子,整天躺在被窝里。有一个叫卡恩的人,一家5口、包括3个孩子,全都失业了,卡恩生病,一个孩子也生病,病孩躺在地下室潮湿的角落里,身下只垫一些刨花,身上连遮体的破烂都没有。 ——钱乘旦《英国工业革命中的人文灾难及其解决》1834年,英国利物浦工人的平均寿命只有35岁;19世纪40年代,发过工厂的工人平均寿命甚至不到30岁。1832年,英国选民从人口总数的大约2%增加到3.3%,但工人阶级被排斥在外。 ——钱乘旦《英国通史》一、早期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思考:资本主义制度弊病的根源是什么?如何从根本上改变?生产社会化生产资料私有制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根本原因)资本家会剥削工人;同时盲目扩大生产工人受剥削,收入低,购买力低下生产资料转变为公有制。工人如此悲惨根本原因是生产资料是私有的,生产资料的私有制不仅导致工人受残酷剥削,也直接导致了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会导致什么问题?周期性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供需矛盾一、早期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为了改善劳动条件和生活状况,维护自己的权益,工人阶级进行了从捣毁机器到争取政治权利的多种形式的斗争。工人早期的反抗:捣毁机器1836年,“伦敦工人协会”成立。后来,协会拟定了呈送议会要求普选权的请愿书,并以“人民宪章”名义正式公布,得到全国响应,这是宪章运动开始的标志。...意义:①欧洲三大工人运动表面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力量登上政治舞台;②其失败表明工人阶级迫切需要革命理论做指导。一、早期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理论的先声:空想社会主义——最初的社会主义圣西门:要实现社会主义,不必推翻资本主义制度,首先要通过向穷人和富人作未来社会的广泛宣传,然后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搞一点一滴的试验......傅立叶:阶级调和与合作,按照兴趣从事工作,平均分配或按劳分配。欧文的实践——“新和谐公社”蓝图法国贵族,手段:上书拿破仑法国资产阶级,手段:期待富人慷慨囊思考:据材料,分析为什么他们的理论失败了?①理论本身不成熟,不切实际;②主张和平改良手段,具有阶级局限性。一、早期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材料一:“不成熟的理论,是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还隐藏在不发达的经济关系中。”——恩格斯材料二:从巴黎到布鲁尔,马克思始终积极参与许多工人团体的活动。“在马克思身上,嗅不到一点空想家的气味……常被工人们亲切地称为“马克思老爹”。——弗 ·列斯纳《一个工人对马克思的回忆》意义:成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思想来源。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自主阅读: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2.《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影响?3.马克思的其他理论探索?4.马克思主义的意义?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时代的呼唤:1848年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共产党宣言》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共产党宣言》时代的呼唤:1848年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理论来源: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形成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革命实践?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和德意志工人协会;“共产党主义者同盟”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时代的呼唤:1848年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长期进行理论探索与革命实践。阶级基础:理论来源:实践基础:应运而生经济基础: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弊端也日益暴露,阶级矛盾尖锐。《共产党宣言》 主要内容1、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2、大工业的发展……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3、至今一切历史都是斗争的历史……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共产党人的最近目的是:使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①充分肯定资产阶级的历史作用;③肯定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阐明了共产党的性质、策略和原则②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意义:①《共产党宣言》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客观规律,所以其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②工人阶级有了科学的理论指导。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848年,欧洲普遍发生革命,马克思和恩格斯回到德国,投入实际的革命斗争。他们创办报纸宣传革命,组织工人参加武装起义。革命失败后,他们主要在英国活动,在指导工人阶级进行斗争的同时,继续进行理论探索。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核心内容:剩余价值理论。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家剥削的秘密。《资本论》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最重要的文献之一。工人阶级的圣经——《资本论》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出唯物史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美洲西欧东欧亚洲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理论意义马克思主义它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科学的),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人民的),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实践的),始终站在时代前沿(不断发展的开放的)。马克思主义成为西欧工人运动的指导思想;在东欧和东南欧,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日益扩大。在亚洲和美洲,马克思主义是工人运动与民族民主运动的重要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世界范围内建立和发展起来,人民第一次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成为实现自身解放和全人类解放的根本政治力量。实践意义欧洲亚美政党三、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实践与传播意义: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国际工人运动进入新阶段。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成立(第一国际)。三、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自主阅读:1.第一国际成立的时间和历史意义?2.巴黎公社爆发的背景?时间?主要革命措施?历史影响?失败根源?三、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1864年,英国、法国、德国等国的工人代表联合起来成立了国际工人协会,史称 “第一国际”。在各国建立支部,努力把各国工人阶级的斗争联合起来,以提高工资、缩短工时、改善劳动条件为目标进行经济斗争。“第一国际”的成立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国际工人运动进入新阶段。(一)1864年“第一国际”成立在国际工人协会(第一国际)成立大会上三、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三、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社会矛盾激化。1871 年3月,巴黎爆发工人武装起义,起义者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巴黎公社。第一国际的一些成员在公社的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认为建立工人政权是向社会主义迈出的第一步。(二)1871年巴黎公社运动三、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二)1871年巴黎公社运动巴黎公社采取了一系列革命措施: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立法与行政合一的政权机关和司法机构;废除旧军队和旧警察,代之以国民自卫军和治安委员会;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由选举产生的公职人员,所有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熟练工人的工资;由工人合作社管理工厂;实行八小时工作日;等等。思考:据教材内容,谈谈你对巴黎公社政权性质的理解。三、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二)1871年巴黎公社运动1871年5月28日,巴黎公社被法国资产阶级和德国联合扼杀。但是,巴黎公社作为①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被载入史册,②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为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材料一 在巴黎公社运动被镇压下去之后,法国临时政府成立了新的宪法起草委员会,开始酝酿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经过艰苦斗争法国最终确立共和制度。19世纪80年代,德国在奥托·冯·俾斯麦的领导下,引入医疗保险、失业补偿金与养老金,为劳动大众提供社会保障。虽然直到1917年俄国革命,社会主义者没有赢得任何政府的控制权,但是他们的批评,在说服政府革除早期工业化的弊端,为工人阶级提供保障方面起了巨大作用。——【美】《新全球通史》三、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巴黎公社奥托·冯·俾斯麦推动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制改革,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材料一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柏林墙轰然倒塌,苏联土崩瓦解,持续半个世纪的意识形态对垒似乎以资本主义大胜而告终。马克思主义已死亡,共产主义已死亡,西方的自由民主制度万岁,市场经济万岁。——福山:《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材料二 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恩格斯 上个世纪末的质疑三、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巴黎公社思考:结合本课内容和所学知识,说说你的看法。三、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巴黎公社1929-1933年,美国爆发了经济危机。面对危机,罗斯福实施“新政”,他借鉴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社会福利方面,政府加强了救济工作;成立全国劳工关系委员会;保障工人的基本权利。这些措施有效地缓解了危机,时至今日,欧美国家大多沿用这种做法。--—安启念:《从<共产党宣言>看马克思主义》史料二: 《共产党宣言》虽然出版于1848年,但我们现在经常谈到的全球化、裁员、跨国公司……所有这些内容在书中都能找到,它有令人惊讶的现实意义。——剑桥大学政治学教授加里斯特·琼斯现实意义: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借鉴;为全球问题解决提供参考,有利于人类的多元发展。过程:1871年3月18日 爆发1871年3月28日 建立政权3.措施?设公社委员会为最高权力机关,拥有立法权和行政权;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实行八小时工作制。性质?三、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巴黎公社第一个无产阶级性质政权4.失败?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处于上升时期(此时还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如果...)5.评价?①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②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提供经验和教训三、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巴黎公社这次革命并不是由于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阻碍了经济基础的演变而爆发的,而是由于法兰西第二帝国晚期的腐朽和法国在普法战争中的失败,激发了巴黎工人的义愤而引起的。——刘宗绪等《世界近现代史专题30讲》三、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巴黎公社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经济上升条件不成熟无产阶级政权第一次伟大尝试革命政党正确领导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它所采取的各项具体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工人的巴黎及其公社将永远作为新社会的光辉先驱而为人所称颂。——【德】马克思《法兰西内战》重点一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及标志材料一 19世纪40年代诞生的科学社会主义是西欧工业资本主义时期物质生产、阶级斗争和思想文化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也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思想领域实行伟大变革的结果。 ——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材料二 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 ——《共产党宣言》(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2) 依据材料二归纳《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就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经济基础: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弊端也日益暴露,阶级矛盾尖锐;阶级基础: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理论基础: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实践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长期进行理论探索与革命实践。作业新要求:每一课的笔记落实以后,在教材每一课的空白区域,梳理本课的思维导图,一起拍照上传。重点二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意义材料一 它无疑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具国际性的著作,是从西伯利亚起到加利福尼亚止的世界各国千百万工人共同的纲领。 ——恩格斯材料二 本本主义的社会科学研究法也同样是最危险的,甚至可能走上反革命的道路……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是对的,决不是因为马克思这个人是什么“先哲”,而是因为他的理论,在我们的实践中,在我们的斗争中,证明了是对的。 ——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有何重大历史意义。(2)依据材料二归纳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的看法。结合20世纪20年代中国革命的史实,说明这一主张在思想和实践方面的主要表现。(1)理论上:(2)看法: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思想表现:“工农武装割据”。实践表现: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践上:推动了社会主义传播;提供了科学理论的指导推动世界各国工人运动蓬勃兴起,对人类社会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1.19世纪三四十年代,空想社会主义者把批判矛头直接对准资本主义制度。下列不是空想社会主义者代表人物的是A.但丁 B.圣西门 C.欧文 D.傅立叶( )2.《共产党宣言》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标志着A.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B.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C.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D.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发展( )3.在马克思的著作中,创立剩余价值学说,揭露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家剥削秘密的是A.《共产党宣言》 B.《资本论》 C.《法兰西内战》 D.《唯物史观》( )4.恩格斯称《共产党宣言》是共产党人的第一个周详的理论和实践纲领,对那些打着社会主义旗号的杂七杂八的思潮加以甄别和澄清,对于确立科学社会主义在工人运动中的主导地位,无疑是完全必要的。恩格斯在此强调《共产党宣言》的发表A.使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走向实践 B.为工人运动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C.促进了国际无产阶级的联合斗争 D.意味着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终结( )5.1848年后,在马克思、恩格斯革命理论影响下,欧洲发生了多次工人阶级的武装革命运动,迫使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不得不给予工人阶级更多的民主权利。由此可知,当时的工人革命运动A.促进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民主进程 B.采用和平方式夺取了政权C.改善了工人阶级的经济生活条件 D.推动了巴黎公社的爆发( )6.巴黎公社主要是由普通工人组成……公社把公职、军事、行政、政治的职务变成真正工人的职务,使它们不再归一个受过训练的特殊阶层所私有。这说明巴黎公社政权A.是新型的工人阶级政权 B.旨在建立工农联合政府C.解决了人类不平等问题 D.受到了马克思直接指导( )7.右图为“新和谐公社”的蓝图,是英国著名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在1825年建立的理想模型。这里有工厂、农场和学校,每个成员都参加劳动,人人都享有充分的、平等的民主权利。其出现表明A.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促进了工人运动的发展 B.无产阶级开始尝试建立无产阶级政权C. 工人运动促使资本主义完善福利制度 D.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不满和新制度的探索( )8.历史竞赛中,主持人问:“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根源是什么?”如果你是选手,你的回答是A.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 B.欧洲无产阶级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C.空想社会主义的诞生 D.马克思、恩格斯的研究和实践活动( )9.“《宣言》中始终贯彻的基本思想,即: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的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该《宣言》A.宣告了美利坚合众国的成立 B.标志着英国确立起君主立宪制度C.成为法国第一部宪法的序言 D.使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变为科学( )10.下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实践的示意图。空白处应为A.巴黎公社成立 B.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C.《共产党宣言》发表 D.新中国的成立( )11.巴黎公社针对战争状态造成的粮食供应紧张问题,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解决居民食品供应问题,如免费向粮商提供仓库,允许商人贩卖,取消面包票,限制面包、蔬菜的价格;又如住房问题,公社颁布了关于免收三个月房租的决定和征用一切空房的法令。材料表明巴黎公社A.重视改善民生 B.属于社会主义革命范畴C.讲究斗争策略 D.进行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尝试( )12.1848年《共产党宣言》引言中指出:“共产主义已经被欧洲的一切势力公认为一种势力。”这一观点的历史依据是A. 英、法等国资产阶级代议制进一步完善 B.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显示了工人阶级的力量C.马克思主义已成为工人阶级的思想武器 D.国际工人运动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 )13.巴黎公社下设相当于政府各部的十个委员会,制定法律,并讨论决定一切大事,公社委员执行委员会的决定,并对委员会和人民负责。这说明巴黎公社委员会A.遵循三权分立的原则 B.是社会主义国家最高权力机关C.兼行行政权和立法权 D.是马克思主义政权建设的典型( )14.1845年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说:“阶级的差别将继续尖锐,反抗的精神已经进入工人的头脑,愤慨情绪与日俱增,个别的游击分子开始集结成相当规模的抗争和示威,只要小小的撞击,就足以引起雪崩。”材料表明恩格斯A.强调采取城市斗争的重要性 B.已预感到一触即发的斗争形势C.认为坚持暴力反抗具有必要性 D.看到了工业革命后的阶级变化材料一 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共产党宣言》材料二 虽然直到1917年俄国革命,社会主义者没有赢得任何政府的控制权,但是他们的批评,连同保守者和自由主义者一起,在说服政府革除早期工业化的弊端,为工人阶级提供保障方面起了巨大作用。……1832年伊始,一系列法案扩大了男性公民选举权,财产资格的限制大大降低,这为最终实现男性公民的普选权铺平了道路。……19世纪80年代,德国在奥托·冯·俾斯麦的领导下,引入医疗保险、失业补偿金与养老金,为劳动大众提供社会保障。——改编自[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1)据材料一,指出“工人革命”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克思提出这一理论的经济和思想基础。(2)据材料二,概括工人运动对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作用,并说明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之间的关系。(2)作用:扩大了公民选举权;推动了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或推动了西方国家的政治改革和社会改革;推动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答案:(1)目的: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经济基础: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思想基础: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关系:相互促进(马克思主义指导工人运动;工人运动丰富马克思主义)。第11课5分钟知识巩固:1.工业革命后工人阶级受到严重剥削和周期性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 (理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2.简述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背景、内容、历史意义)3.简述空想社会主义。(背景、代表人物及思想、局限性:理论、阶级)4.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背景?(经济、阶级、理论、实践)5.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6.《共产党宣言》发表后,马克思恩格斯在实践和理论上还进行了哪些探索?7.世界意义:“第一国际”成立的历史意义?简述巴黎公社。(背景、时间、性质、历史意义)★本课子目间的逻辑关系:遵循历史思维,围绕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主要内容和世界意义展开论述,介绍必要的历史知识,并加以分析。材料 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说:“公社是由巴黎各区通过普选选出的市政委员组成的。这些委员是负责任的,随时可以罢免。其中大多数自然都是工人或公认的工人阶级代表。公社是一个实干的而不是议会式的机构,它既是行政机关,同时也是立法机关。……从公社委员,自上至下一切公职人员,都只能领取相当于工人工资的报酬。从前国家的高官显宦所享有的一切特权以及公务津贴,都随着这些人物本身的消失而消失了。社会公职已不再是中央政府走卒们的私有物。不仅城市的管理,而且连先前由国家行使的全部创议权也都转归公社。……一切公务人员,今后均由选举产生,要负责任,并且可以罢免。”马克思对巴黎公社高度评价,认为“公社给共和国奠定了真正民主制度的基础”。时隔20年后,恩格斯再次肯定公社是“新的真正民主的国家政权”。——摘编自何俊志《对马克思关于“巴黎公社”有关论述的再认识》①主权在民;②无产阶级专政(工人阶级掌握国家权力);③立法权与行政权合一;④主张人人平等。(2)材料:①否定了资本主义代议制,创立了新的民主组织原则(或民主政治制度);②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借鉴;所学: ③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④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