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堂导入】 道路者,文明之母也,财富之脉也。试观世界今日最文明之国,即道路最多之国,此其明证也,中国最繁盛之区,即交通最便利之地,此又一证也。故吾人欲由地方自治以图文明进步,实业发达,非大修道路不为功。凡道路所经之地,则人口为之繁盛,地价为之增加,产业为之振兴,社会为之活动。道路者,实地方之文野、贫富所由关也。 ——《孙中山全集》第5卷。 问题:在20世纪,各个国家在交通领域又出现了哪些新变化?中国又是如何紧跟世界潮流,在交通的哪些领域迎难赶上实现大幅跨越? 是广义还是狭义? 一、陆海交通的发展 二、航空的发展 三、现代交通与社会生活 ? 平面交通→立体交通 一、陆海交通的发展 汽车、高速公路、高铁、航运等技术的发展,把陆海交通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二、航空的发展 飞机的发明和民航的发展,开辟了交通运输的空中通道。 三、现代交通与社会生活 交通的发展缩短了通行的时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观念。 目录 一、陆海交通的发展 1.汽车工业 ◎卡尔·本茨和他的“奔驰1号”汽车 ◎1908年生产的福特T型车 ◎早期汽车 1908年,世界上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量产车——美国福特T型汽车诞生,它的生产是当时先进的工业生产技术与管理的典范。 ◎亨利·福特 一、陆海交通的发展 1913年,美国的福特汽车公司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带来了汽车制造业的革命。汽车的价格大幅下降,汽车开始成为中等收入家庭的交通工具。(初中历史 九年级下册) 此后,汽车的设计越来越科学化、人性化和精细化。汽车逐步成为现代社会广泛使用的重要交通工具。 ◎生产T型车的流水装配线 ◎1908年福特T型车广告 一、陆海交通的发展 ◎解放CA10的原型车——吉斯150 ◎CA10型解放牌卡车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一、陆海交通的发展 ◎1958年5月,毛泽东在中南海观看新中国制造的第一辆小轿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的汽车工业发展起来,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新中国国产第一辆小轿车——东风牌CA-71 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 一、陆海交通的发展 2.高速公路 汽车工业的发展推动着道路的建设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 二战后,在各国广泛发展 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高速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四车道以上的公路 ◎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科隆—波恩高速公路(德国) ◎1988年建成的上海嘉沪高速 到2020年底,中国高速公路总里程位居世界第一 一、陆海交通的发展 3.高速铁路 1964年,连接日本东京和新大阪的“东海道新干线”通车运营,这是世界上第一条商业运营高铁,运行速度超过200千米每小时。 一、陆海交通的发展 2008年 京津城际铁路通车运营,中国进入高铁时代。 2020年底 高铁运营里程达3.8万千米,稳居世界第一 中国自20世纪末开始建设高铁。 中国高铁在核心技术上实现自主创新,整体技术领先世界。 ◎兰新高铁经过祁连山下 一、陆海交通的发展 中国高铁积极“走出去”,在众多国家开展高铁项目。 中国在海外承建的第一条高铁——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至安卡拉的伊安高铁二期,在2014年建成通车。 ◎伊安高铁 ◎雅万高铁首次试验运行 一、陆海交通的发展 【问题探究P80】中国为什么要克服万难建设青藏铁路? 战略意义 改变青藏高原交通不畅 促进青海西藏经济发展 推动各民族团结进步和共同繁荣 维护国家统一 一、陆海交通的发展 4.海上交通 航运技术进一步提高,突出表现在航海雷达的使用和海事卫星通信系统的发展。 船舶制造呈现出大型化、专业化、高速化和自动化等多种趋势。 1994年开通的英法海底隧道,是世界上最长的海底隧道。 ◎海事通信 卫星系统 ◎法国科凯勒附近的英法海底隧道入口 一、陆海交通的发展 1978年前,主要为国防建设服务,此后逐渐融入市场 1982年,首次按国际标准建造并交付了出口船舶,中国造船企业正式进入世界造船市场。 2020年造船完工量的绝大部分用于出口。 ◎“东风号”远洋货轮 ◎江南造船厂21000TEU超大型货轮 ??1960年,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艘万吨级 远洋货轮——“东风号”,在上海江南造船厂下水。 二、航空的发展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时间 航线发展与飞机的改进 宽体客机成为空中运输的主流,空中通道把人类带入前所未有的快捷时代。 美国开通从洛杉矶到旧金山的航线---世界上第一条空中航线 定期的国际航班在欧洲开通 飞机的材质由布质和木质转变为金属,活塞式螺旋桨飞机为喷气式飞机所代替,技术进步让飞机提升了速度、载量和航距。 20世纪上半期 20世纪70年代开始 1919年 1914年 ◎1903年莱特兄弟的试验飞机 ◎波音747 二、航空的发展 ◎中苏民航飞机在加油检修 ◎1954年12月30日,国务院副总理陈毅出席在北京举行的中苏通航协定签字仪式 ◎1950年4月2日,《南方日报》报道中苏合办民航公司的消息 1950年,成立第一家航空公司——中苏民用航空股份公司。 二、航空的发展 ◎1952年7月27日,周恩来总理“同意采用中国人民航空公司”名称的批件 ◎中国人民航空公司客运服务 ◎1952年中国人民航空公司航线图 ◎中国人民航空公司C-46型飞机机群 ◎ 1954年1月3日,周恩来、彭德怀同意“撤销中国人民航空公司”的批示 二、航空的发展 ◎C919 中国民用航空机场、飞机、定期航线等数量众多,航空事业发展迅速。 国家、民族的独立,党和政府的重视; 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实力的增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推动; 科学家的不懈努力、创新进取。 成就原因 二、航空的发展 三、现代交通与社会生活 【回顾·第12课】交通发展带来的影响 国家建设 城市兴衰 便利物品传递、信息交流 1.人流和物流时间缩短 人和物的移动速度大大提升。 整合交通、仓储等行业的物流业,更快捷和精准地输送物资。 把整个世界联系成整体,世界成为了“地球村”。 三、现代交通与社会生活 2.城市居民的工作与生活更加便捷 公共交通发展 城市经济繁荣 人口增长 市区面积扩大 ◎北京副中心控制性规划 城市区的人口与资源,沿着交通路线的轴线向四周辐射扩展,从而形成了分工明显的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教育区和休闲区等。 三、现代交通与社会生活 3.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现代时间观念 工作时间制度的确立以及住宅区与工作区的分离 交通拥堵 4.大众旅游的潮流出现,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 交通事故 环境污染、噪声污染 能源危机 一、陆海交通的发展 汽车、高速公路、高铁、航运等技术的发展,把陆海交通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二、航空的发展 飞机的发明和民航的发展,开辟了交通运输的空中通道。 三、现代交通与社会生活 交通的发展缩短了通行的时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观念。 回顾总结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 24 现代交通运输的“第一” 世界上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量产车: 新中国制造的第一辆小轿车: 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 中国大陆第一条高速公路: 世界上第一条商业运营高铁: 中国第一条高速铁路: 中国在海外承建的第一条高铁: 世界上第一长的海底隧道: 世界上第一条空中航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第一家航空公司: 福特T型车 东风CA71 科隆—波恩高速公路 上海沪嘉高速 日本东海道新干线 京津城际铁路 伊安高铁二期 英法海底隧道 旧金山—洛杉矶航线 中苏民用航空股份公司 2017年10月18日,在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首次提到要加强“交通强国”建设,这标志着建设交通强国已经由行业愿景上升为国家战略。 从世界大国崛起的历史进程来看,国家要强盛,交通须先行,交通运输行业必须义不容辞地扛起先行的旗帜,踏上奋力从交通大国向交通强国迈进的新征程。 到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强国。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形成,支撑国家现代化建设能力显著增强;拥有发达的快速网、完基本形成“全国123出行交通圈”(都市区1小时通勤、城市群2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和“全球123快货物流圈”(国内1天送达、周边国家2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旅客联程运输便捷顺畅,货物多式联运高效经济。 ——摘自中共中央、国务院《交通强国建设纲要》 (2024·广东肇庆高二下期末·8)下表所示为1984年广州市原八区交通模式占比统计。由此可见,当时广州市( ) 方式 慢行交通 个体机构 公共交通 步行 自行车 摩托车 小汽车 公共汽车 出租车 轮渡 比例(%) 39.2 34.0 0.4 4.6 19.2 0.3 2.3 73.2 5.0 21.8 A.非机动化出行处于主导地位 ????????B.城市交通近代化尚未起步 C.自行车开始受到人们的推崇 ????????D.市民的生活节奏日益舒缓 【答案】A 【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改革开放初期广州的交通情况,慢行交通占有很大比重,机动车交通占比较少,这表明当时广州非机动化出行处于主导地位,故选A项;结合所学城市交通近代化在中国近代已经起步,排除B项;自行车长期以来就受到人们的推崇,“开始”表述错误,排除C项;材料强调1984年时广州的交通工具状况,不能说明当时广州市民生活节奏日益舒缓,且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推进,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排除D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