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4张PPT)必修 第二册 第七章 第三节 赏诗词之美 品中国至味— 官能团与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回顾旧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朝食三斗葱,暮饮三斗醋芽姜紫醋炙银鱼,雪碗擎来二尺余乙酸乙醇环节一:对比乙醇、乙酸与相应烷烃的组成、结构CH3-COOHCH3CH2-OHCH3CH2-HCH3-H-OH-COOH烃烃的衍生物官能团化学性质决定环节二:应用旧知,预测同系物的化学性质1、应用CH2==CH2的性质,你能预测丙烯CH2==CH-CH3具有什么化学性质吗?加成反应、加聚反应练习:试写出丙烯与H2的反应、丙烯的加聚反应环节二:应用旧知,预测同系物的化学性质2、应用CH3CH2OH的性质,你能预测丙醇CH3CH2CH2OH具有什么化学性质吗?与Na、催化氧化、酯化反应练习:试写出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与乙酸的反应3、应用CH3COOH的性质,你能预测丙醇CH3CH2COOH具有什么化学性质吗?酸性、酯化反应环节三:总结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结构性质用途决定决定官能团碳骨架有机物类别一般性质实验验证用途环节三:总结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活动一:认识常见的有机化合物类别、官能团和代表物环节三:总结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活动二:了解常见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及性质有机化合物烃烃的衍生物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卤代烃醇醛羧酸酯—COOH—COO——CHO—OH—X—C≡C—环节三:总结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官能团主要性质碳碳双键与酸性KMnO4溶液的氧化反应与溴水或溴的CCl4溶液的加成反应加聚反应醇羟基(—OH)与活泼金属的置换反应在Cu或Ag的催化作用下的氧化反应与羧酸的酯化反应、取代反应羧基(—COOH)酸性:中和反应,与活泼金属反应与盐反应,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等与醇的酯化反应、取代反应酸、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取代反应环节三:总结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练习:北京奥运会期间对大量盆栽鲜花施用了S-诱抗素制剂,以保持鲜花盛开。S-诱抗素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分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其分子式为C15H20O4B.该物质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C.能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氧化反应、酯化反应D.1 mol该物质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1 mol NaOH醇羧酸烯烃B环节四:应用:有机化合物的相互转化(有机合成)活动一:写出下列物质间转化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条件,分析转化过程中官能团与有机物类别的变化,分析转化过程中官能团与有机物类别的变化。CH3COOC2H5C2H4CH3CHOC2H5OH环节四:应用:有机化合物的相互转化(有机合成)活动二:总结几种重要的有机反应类型CH3CH2Cl+HClCH2Br—CH2Br2CH3CHO+2H2OCH3COOCH2CH3+H2O环节四:应用:有机化合物的相互转化(有机合成)活动三:总结几种重要的有机物的转化关系敬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谢 谢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乙酸与乙醇》官能团与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教学设计一、课标分析官能团与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是《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一级主题“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中的一个知识块。就该知识块,新课标对学生提出如下要求:1.知道有机化合物分子是有空间结构的,以甲烷、乙烯、乙炔为例认识碳原子的成键特点,以乙烯、乙醇、乙酸、乙酸乙酯为例认识有机化合物中的官能团;2.结合典型实例认识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知道氧化、加成、取代、聚合等有机反应类型。知道有机化合物之间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二、学情分析基于前两节课对乙醇和乙酸(烃的衍生物)的学习, 学生已了解羟基与乙醇化学性质之间的关系,初步感知到官能团与物质性质之间的关系,开始建立物质结构、性质、用途三者之间的联系。 因此,在教学活动设计上,侧重从应用已学知识对未知物质化学性质的预测分析,引导学生学会关联结构(官能团)与性质关系,建立认识物质性质的一般思路。在此基础上,总结有机物类别、官能团、物质性质之间的关系,学会迁移并应用到认识陌生物质性质。三、教材分析教材在第二节介绍了乙烯,反应产物中涉及卤代烃,学生已经初步接触了含有官能团的有机物。本节在此基础上,结合乙醇的实例给出官能团的概念,让学生从结构的角度理解决定有机物分类与化学性质的特征基团,并从官能团转化和物质类别变化的角度认识有机物之间的转化,初步认识有机合成。同时,教材在本节最后结合官能团的作用,从结构和性质的角度对常见有机物进行分类,通过“方法导引”栏目初步总结认识有机物的一般思路,使学生掌握方法,进一步强化有机物的认知模型。四、教学目标1、通过乙醇、乙酸结构分析,诊断并发展学生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性质与结构之间的关联,体现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学科核心素养。 2、通过利用已学知识对其同系物化学性质的预测,诊断并发展学生信息获取及分析探究实验的能力,体现了科学探究、证据推理的学科核心素养。 3、通过分析实际问题,诊断并发展学生从结构(官能团)角度去认识物质性质,建立结构、性质、用途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变化观念和科学精神的学科核心素养。五、重点和难点重点: (1)认识烃的衍生物,了解官能团的作用; (2)应用已有知识预测其同系物的化学性质; (3)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 难点: (1)应用已有知识预测其同系物的化学性质; (2)构建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模型,总结常见有机反应类型。六、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教学法、讨论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讲授法等。七、教具多媒体、学生学案。八、课时安排第三课时九、教学过程情境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 品经典诗词 创设情境,引出主题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落实基础,品味中国诗词之美。环节一:再识官能团 对比乙醇、乙酸与相应烷烃的组成、结构 引导学生再识官能团、烃的衍生物,了解官能团的作用 通过对比其组成、结构,回忆烃的衍生物、官能团的概念,为环节二奠定基础,培养学生“宏-微-符”的辨析方法环节二:预测化学性质 活动一: 应用CH2==CH2的性质,预测丙烯CH2==CH- CH3具有什么化学性质吗? 引导+点评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科学意识,逐步形成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加强学生证据推理能力活动二: 应用CH3CH2OH的性质,预测丙醇CH3CH2CH2OH具有什么化学性质吗?试写出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与乙酸的反应 适时点评总结, 突破学生难点活动三: 应用CH3COOH的性质,你能预测丙醇CH3CH2COOH具有什么化学性质吗? 教师引导,总结不同官能团物质的化学性质环节三:总结方法 活动一: 根据无机物的研究方法以及上述联系,总结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 教师引导,适当点评并总结 在图像引导下复习溶液的转化,从定性的角度度溶液进行深入认识。活动二: 认识常见的有机化合物类别、官能团和代表物 展示图片,引导并总结 总结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并能初步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培养学生科学态度与科学探究能力活动三: 了解常见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及性质环节四:初识有机合成 活动一: 写出下列物质间转化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条件,分析转化过程中官能团与有机物类别的变化,分析转化过程中官能团与有机物类别的变化。 点评、拓展并总结 拓展升华,初步接触有机合成,培养学生知识整理与迁移能力,将知识回归到生活,体会化学对生活的贡献与作用活动二: 总结几种重要的有机反应类型活动三: 总结几种重要的有机物的转化关系课堂小结 跟随老师小结 小结本节知识 梳理知识,回顾所学,形成知识链接,加深印象九、板书设计乙醇与乙酸(官能团与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三、官能团与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1、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 2、常见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3、常见有机反应类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7.3.3官能团与有机物的分类.pptx 官能团与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教学设计.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