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2025年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突围———新中国外交 课件(25张PPT 内嵌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南京市2025年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突围———新中国外交 课件(25张PPT 内嵌视频)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突围”---新中国外交
课前准备——常考点预览
新中国成立
1949
1953
周恩来率团访问印度和缅甸
1954
日内瓦会议
1955
万隆会议(亚非会议)
1971.4
乒乓外交
1971.7
基辛格访华
1971.10
第26届联合国大会
1972.2
尼克松访华
1972.9
中日建交
中美建交
1979
2013
提出一带一路倡议
2015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6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会议
2022
举办第24届冬奥会
2023
第三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
梳理新中国以来的外交成就
2001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突围”---新中国外交
50年代
70年代
新时代
不堪回首---旧中国的外交
1901-《辛丑条约》
1.选择一幅图片,作简单介绍。
2.用几个词语来形容中国近代的外交。
3.中国近代的外交为什么会这样?
袁世凯政府签订的“二十一条”
1919年召开巴黎和会
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清朝的西太后,北洋军阀袁世凯,国民党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不学他们被动、懦弱……我们要有独立精神,要争取主动,没有畏惧,要有信心。
——1949年11月8日周恩来在外交部成立大会发言
思考:从毛泽东和周恩来的讲话中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后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
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1949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新中国成立后的外部环境
图一 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
图二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发言
任务 根据图片,结合所学,介绍我国五十年代的外交成就。
“突围”---找到共鸣 立于世界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新中国外交政策从突出强调意识形态的“一边倒”,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标志。
——杨奎松:《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
虽然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60年前发表的,但它仍适用于当今的国际社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了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认同,也被联合国所认可。今天依然没有过时。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陈刚
探究 根据所学,结合材料,分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影响。
①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②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突围”---找到共鸣 立于世界
巴基斯坦代表:我认为亚非人民当前的任务不是反对殖民主义、争取民族独立,而是同美国联合起来,反对共产主义。
探究 如何理解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
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在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 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的发言》
遭遇相同:曾遭受帝国主义侵略
任务相同: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
“突围”---找到共鸣 立于世界
异:思想意识不同,社会制度不同
“我认为亚非人民当前的任务不是反对殖民主义、争取民族独立,而是同美国联合起来,反对共产主义。”
——巴基斯坦代表在万隆会议上的发言。
探究 假如你作为新中国的外交官会如何起草万隆会议发言稿呢?
“突围”---找到共鸣 立于世界
各位代表:
听了许多代表团团长的一些发言之后,我愿意补充说这几句话,中国代表团是来求_________的而不是吵架的,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我们都__________(同),我们之间也有不同之处,___________(异),对于不同,中方始终坚持_________方针,让我们亚非国家团结起来,为亚非会议的成功努力吧!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发言
各位代表:
听了许多代表团团长的一些发言之后,我愿意补充说这几句话,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吵架的,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我们都曾遭受帝国主义侵略,需要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我们之间也有不同之处,社会制度和思想意识不同,对于不同,中方始终坚持求同存异方针,让我们亚非国家团结起来,为亚非会议的成功努力吧!
从万隆会议结束到1959年底,同中国先后建交的有尼泊尔、埃及、叙利亚、阿拉伯也门共和国、斯里兰卡、東埔寨、伊拉克、摩洛哥、阿尔及利亚、苏丹、几内亚11个国家,它们全部都是亚非国家。亚非会议为新中国的外交活动打开了新的天地。
——《高端决策:周恩来与新中国外交》
各国记者向周恩来要签名
探究 根据图片和材料,分析求同存异方针的影响。
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了与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突围”---找到共鸣 立于世界
天空足够大,地球足够大,世界足够大,容得下 ---------- 各国共同发展繁荣。
由于中国在俄乌冲突中没有对美国亦步亦趋,制裁俄罗斯,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不久前妄称“中国站在历史错误的一边”。
假如你是外交部的新闻发言人,请你运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有关知识,发表一份简短的声明,表明我方对当前俄乌局势的态度。
提示:结合所学、表明态度、符合身份
俄乌冲突
“突围”---找到共鸣 立于世界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声明
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主张所有国家主权、领土完整都应得到尊重,国际争端应通过和平对话解决。
我们坚持不干涉内政原则,反对任何外部势力激化矛盾;主张平等互利,支持国际社会为俄乌人道主义救援、重建合作提供建设性平台;倡导和平共处,敦促各方摒弃冷战思维。
中方愿继续与全球各国一道,为维护世界和平贡献力量。
天空足够大,地球足够大,世界足够大,容得下 ---------- 各国共同发展繁荣。---习近平
测验一:“我是外交部发言人”
在俄乌冲突中,由于中国没有对美国亦步亦趋,制裁俄罗斯,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不久前妄称“中国站在历史错误的一边”。
假如你是外交部的新闻发言人,请你运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有关知识,发表一份简短的声明,表明我方对当前俄乌局势的态度。
提示:结合所学、表明态度、符合身份
俄乌冲突
“突围”---找到共鸣 立于世界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声明
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主张所有国家主权、领土完整都应得到尊重,国际争端应通过和平对话解决。
我们坚持不干涉内政原则,反对任何外部势力激化矛盾;主张平等互利,支持国际社会为俄乌人道主义救援、重建合作提供建设性平台;倡导和平共处,敦促各方摒弃冷战思维。
中方愿继续与全球各国一道,为维护世界和平贡献力量。
天空足够大,地球足够大,世界足够大,容得下 ---------- 各国共同发展繁荣。---习近平
“乔的笑”
“历史性的握手”
被西方媒体成为“越顶外交”
任务 根据图片,结合所学说出代表事件(70年代外交成就)
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探究 结合给出材料,归纳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原因,此外,还有什么原因?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原因:
①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升(根本原因)
②得到亚非拉国家支持
③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
“突围”---打破坚冰 走向世界
图一“乔的笑”
图二“历史性的握手”
图三 被西方媒体称为“越顶外交”
任务 以下是七十年代成就展部分图片,请以“成就展讲解员”的身份对其进行解读。
“突围”---打破坚冰 走向世界
图四 1979年1月邓小平访问美国
如何理解“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这句话?
“我们双手一接触,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尼克松回忆录》
中美对抗局面结束了,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拳头对抗
(1949--1970)
握手缓和
(1971—今天)
思考:国家外交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什么?
国家利益
“突围”---打破坚冰 走向世界
“突围”---打破坚冰 走向世界
阅读上表,选择材料中相互关联的事件(两个或两个以上),结合所学,自定一个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测验二 “我是历史问题研究生”
时间 事件
①1964年 中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②1966年 中国成功进行发射导弹核武器试验
③1967年 中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④1970年 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
⑤1971年 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⑥1972年 尼克松访华
⑦1972年 中日建交
⑧1979年 中美建交
小论文作答要求
①观点:xxx(观点要明确)。
②论述:xxx(史论结合,既要有史实,也要有评论)
③结论:xxx(对观点的进一步重申和提升)
1969年1月,共和党人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当时正值美国面临着二战以来最为严峻的形势。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国内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危机的加深,使美国在同苏联争霸中,日益处于不利的地位。
——摘编自方连庆《战后国际关系史》
就中国方面来说,要着重对付苏联当时对我国安全所构成的直接和严重的威胁,要解决台湾问题以实现国家统一大业,要恢复和扩大国际交往、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也需要缓和同美国的关系。 ——《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探究 结合材料,从中美双方分析中美关系缓和的原因。
美方:
1.越南战争带来的沉重负担;
2.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守势。
中方:
1.牵制来自苏联的威胁;
2.解决台湾问题的需要;
3.扩大国际交往,参与国际事务的需要。
“突围”---打破坚冰 走向世界
伙伴关系网络:中国与181个国家建交,并与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组织建立伙伴关系,覆盖全球,体现了全方位的外交布局。
一带一路”倡议:这是中国全方位外交的重要体现,覆盖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合作,推动区域和全球互联互通,深化与发展中国家合作。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和丝路基金:这些金融机构为“一带一路”项目提供资金支持,体现了中国在经济和金融领域的多层次外交布局。
亚太经合组织(APEC)和二十国集团(G20):中国通过参与这些多边机制,推动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展现了大国责任。
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中国与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等新兴经济体合作,推动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
全球安全倡议: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推动国际安全合作,展现了中国在安全领域的立体化外交布局。
“突围”---中国智慧 影响世界
思考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外交布局?
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外交布局
“突围”---中国智慧 影响世界
通过该视频,谈谈你的感受
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发言
找到共鸣 立于世界
“乔的笑”
历史性握手
打破坚冰 走向世界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北京宣言》
中国智慧 影响世界
突围---新中国的外交
新中国的崛起,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外交史诗。从五十年代的亚非共鸣,到七十年代的欧美破冰,再到新时代的全球引领,我们用智慧和勇气,一次次打破封锁,一次次赢得尊重。今天,中国不仅站起来了,更以坚定的步伐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让我们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以更加开放的胸怀,更加自信的姿态,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中国,必将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1901年:《辛丑条约》
2021年:中美高层战略对话
1860年:《北京条约》
2024年:《北京宣言》
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外交成就的原因有哪些呢?
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国家实力)
我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外交政策)
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国际环境)
“突围”---找到共鸣--打破坚冰--中国智慧
“突围”---以新中国的外交成就为例
基础任务
1.简要描述新中国五十年代的外交成就
2.简要描述新中国七十年代的外交成就
3.能举例说明中国新时代的外交成就和外交格局
提升任务
1.根据本节课所学,能够制作新中国外交成就的思维导图
2.根据国内、国际环境的变化分析新中国外交成就的原因
拓展任务
跨学科学习,利用其他学科创设情境,设计本节课的相关问题并生成答案
例:该地区是亚洲热带季风气候分布的主要地区,结合历史知识,阐述新中国与该地区交往的史实和外交成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