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2章第1节第2课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课件+练习含答案(教师用)(共49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2章第1节第2课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课件+练习含答案(教师用)(共49张PPT)

资源简介

第二章 第一节 第二课时
一、选择题
1.某实验小组以H2O2分解为例,研究浓度、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在常温下按照如下方案完成实验。实验②的反应物应为( C )
实验编号 反应物 催化剂
① 10 mL 2% H2O2溶液 无
② 无
③ 10 mL 5% H2O2溶液 MnO2固体
A.5 mL 2%H2O2溶液
B.10 mL 2%H2O2溶液
C.10 mL 5%H2O2溶液
D.5 mL 10%H2O2溶液
2.对于在一个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C(s)+H2O(g)??CO(g)+H2(g)。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反应速率几乎没有影响的是( A )
A.增加C的量
B.减少CO的量
C.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
D.保持压强不变,充入He以增大体积
解析: C为固体,增加C的量,C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故A正确;减少CO的量,CO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故B错误;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反应速率增大,故C错误;保持压强不变,充入He以增大体积,参加反应的气体的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故D错误。
3. 对于反应:N2(g)+O2(g)??2NO(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是( B )
A.增大体积压强减小
B.体积不变充入N2使压强增大
C.体积不变充入氦气使压强增大
D.使总压强不变,充入氖气
解析:增大体积使压强减小,参加反应的气体的浓度减小,则反应速率减小,故A错误;体积不变充入N2使压强增大,氮气的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故B正确;体积不变充入氦气使压强增大,但参加反应的气体的浓度不变,则反应速率不变,故C错误;保持总压强不变,充入氖气,体积增大,参加反应的气体的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故D错误。
4.钨丝灯管中的W在使用过程中缓慢挥发,使灯丝变细,加入I2可延长灯管的使用寿命,其工作原理为W(s)+2I2(g)WI4(g)。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灯管内的I2可循环使用
B.WI4 在灯丝上分解,产生的W又沉积在灯丝上
C.温度升高时,WI4的分解速率加快,W和I2的化合速率减慢
D.利用该反应可以提纯W
解析: 在高温下WI4分解生成W及I2,生成的W附着在还没有挥发的W上,灯管内的I2可循环使用,故A、B正确;升高温度,也能加快W与I2的反应速率,故C错误;在高温下WI4分解生成的W附着在还没有挥发的W上,则利用该反应可以提纯W,故D正确。
5.为了研究外界条件对H2O2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某同学在4支试管中分别加入3 mL H2O2溶液,并测量收集V mL气体时所需的时间,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序号 H2O2溶液浓度 H2O2溶液温度(℃) 催化剂 所用时间
① 5% 20 2滴1 mol·L-1 FeCl3 t1
② 5% 40 2滴1 mol·L-1 FeCl3 t2
③ 10% 20 2滴1 mol·L-1 FeCl3 t3
④ 5% 20 不使用 t4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 )
A.实验①②研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B.实验②④研究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获得相同体积的O2:t1>t3
D.实验③与④比较:t3解析:实验①②中只有温度不同,故是研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故A正确;实验②④中反应温度不同,不能研究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故B错误;①和③比较,③中过氧化氢的浓度大,反应速率快,若获得相同体积的氧气,①的用时长,故C正确;实验③与④比较,③中过氧化氢的浓度大,使用催化剂,故反应速率快,时间短,故D正确。
6.常温常压时烯烃与氢气混合不反应,高温时反应很慢,但在适当的催化剂存在时可与氢气反应生成烷烃,一般认为加氢反应是在催化剂表面进行。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乙烯和H2生成乙烷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B.加入催化剂,可减小反应的热效应
C.催化加氢过程中不存在基元反应
D.催化加氢过程中金属氢化物的一个氢原子和双键碳原子先结合,得到中间体
解析:根据图示,得到反应物的能量高于产物的能量,所以该反应是放热反应,A错误;催化剂只会加快反应速率,不会引起反应热的变化,反应的热效应不变,B错误;催化加氢不是一步就完成的反应,过程中存在多个基元反应,C错误;根据化学反应的历程:催化加氢过程中金属氢化物的一个氢原子和双键碳原子先结合,得到中间体,故D正确。
7.对水样中溶质M的分解速率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在相同温度下,M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1)随时间(min)变化有关实验数据见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时间水样     0 5 10 15 20 25
Ⅰ(pH=2) 0.40 0.28 0.19 0.13 0.10 0.09
Ⅱ(pH=4) 0.40 0.31 0.24 0.20 0.18 0.16
Ⅲ(pH=4) 0.20 0.15 0.12 0.09 0.07 0.05
Ⅳ(pH=4,含Cu2+) 0.20 0.09 0.05 0.03 0.01 0
A.在0~20 min内,Ⅰ中M的平均分解速率为0.015 mol·L-1·min-1
B.其他条件相同时,水样酸性越强,M的分解速率越快
C.在0~25 min内,Ⅲ中M的分解百分率比Ⅱ大
D.对比Ⅰ、Ⅳ可知,Cu2+的存在可加快M的分解速率
解析:在0~20 min内,Ⅰ中M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为0.3 mol·L-1,则,Ⅰ中M的分解速率为=0.015 mol·L-1·min-1,故A正确;对比Ⅰ、Ⅱ组数据,0~5 min内,Ⅰ中M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0.12 mol·L-1,Ⅱ中M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0.09 mol·L-1,则酸性增强,速率增大,故B正确;在0~25 min内,Ⅲ中M的浓度变化0.15 mol,分解率为×100%=75%,Ⅱ中变化0.24 mol,分解率为×100%=60%,则Ⅲ中M的分解百分率比Ⅱ大,故C正确;Ⅰ和Ⅳ中pH不同,因此不能说明Cu2+存在可加快M的分解速率,故D错误。
8.取50 mL过氧化氢水溶液,在少量I-存在下分解:2H2O2===2H2O+O2↑。在一定温度下,测得O2的放出量,转换成H2O2浓度(c)如下表:
t/min 0 20 40 60 80
c/(mol·L-1) 0.80 0.40 0.20 0.10 0.05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反应20 min时,测得O2体积为224 mL(标准状况)
B.20~40 min,消耗H2O2的平均速率为0.010 mol·L-1·min-1
C.第30 min时的瞬时速率小于第50 min时的瞬时速率
D.H2O2分解酶或Fe2O3代替I-也可以催化H2O2分解
解析:反应20 min时,过氧化氢的浓度变为0.4 mol·L-1,说明分解的过氧化氢的物质的量n(H2O2)=(0.80-0.40)mol·L-1×0.05 L=0.02 mol,过氧化氢分解生成的氧气的物质的量n(O2)=0.01 mol,标况下的体积V=n·Vm=0.01 mol×22.4 L·mol-1=0.224 L=224 mL,A正确;20~40 min,消耗过氧化氢的浓度为(0.40-0.20)mol·L-1=0.20 mol·L-1,则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v===0.010 mol·L-1·min-1,B正确;随着反应的不断进行,过氧化氢的浓度不断减小,某一时刻分解的过氧化氢的量也不断减小,故第30 min时的瞬时速率大于第50 min时的瞬时速率,C错误;I-在反应中起到催化的作用,故也可以利用过氧化氢分解酶或Fe2O3代替,D正确。
9.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X及Y时,每隔半分钟分别测定反应放出气体的体积。下列选项能正确表示实验X及Y的结果的是( A )
实验 所用盐酸
X 25 mL 0.2 mol·L-1
Y 50 mL 0.1 mol·L-1
解析:由镁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知,两组实验中镁均过量,n(H+)相等,故二者产生氢气的体积相等,排除选项C和D;根据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应物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大可知,实验X产生氢气的速率大,体现在图像上即实验X对应的曲线的斜率比实验Y的大,结合以上两点可知,选项A符合题意。
10.用Na2FeO4溶液氧化废水中的还原性污染物M,为研究降解效果,设计如下对比实验探究温度、浓度、pH对降解速率和效果的影响,实验测得M的浓度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实验编号 温度/℃ pH
① 25 1
② 45 1
③ 25 7
④ 25 1
A.实验②在前15 min内,M的降解速率最快
B.实验①②说明升高温度,M的降解速率增大
C.实验①③说明pH越高,越不利于M的降解
D.实验②④说明M的浓度越小,降解的速率越慢
11.对于溶液中的反应:2KMnO4+10FeSO4+8H2SO4===5Fe2(SO4)3+2MnSO4+K2SO4+8H2O,下列措施一定能使反应速率提高的是( D )
A.加水
B.加入同浓度的FeSO4溶液
C.向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D.加入少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12.某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通过实验探究温度和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原理及方案:在酸性溶液中,碘酸钾(KIO3)和亚硫酸钠可发生反应生成碘,反应原理是2IO+5SO+2H+===I2+5SO+H2O,生成的碘可用淀粉溶液检验,根据出现蓝色所需的时间来衡量该反应的速率。
实验序号 0.01 mol·L-1KIO3酸性溶液(含淀粉)的体积/mL 0.01 mol·L-1Na2SO3溶液的体积/mL 水的体积/mL 实验温度/℃ 出现蓝色的时间/s
① 5 5 V1 5 t1
② 5 5 40 25 t2
③ 5 V2 35 25 t3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D )
A.最先出现蓝色的一组是实验③
B.实验①③中V1=40,V2=10
C.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应该选择实验①②
D.出现蓝色的时间:t3>t2>t1
二、非选择题
13.在生活中,需要对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化学反应的限度进行研究,以便控制化学反应。
Ⅰ.某实验小组以H2O2分解为例,研究浓度、催化剂、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按照如下方案完成实验。
项目 反应物 催化剂 温度
① 10 mL 10%H2O2溶液 无 25 ℃
② 10 mL 20%H2O2溶液 无 25 ℃
③ 10 mL 20%H2O2溶液 无 40 ℃
④ 10 mL 20%H2O2溶液 1~2滴0.1 mol·L-1FeCl3溶液 40 ℃
通过实验得到氧气的体积与时间的关系如图甲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代表实验①的曲线是_Ⅳ__。
(2)对比实验③和④的目的是_研究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__。
(3)通过上面对比实验,所得的实验结论是_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反应物浓度、升高温度、加入催化剂,化学反应速率均加快__。
Ⅱ.一定温度下,在体积为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N2和3 mol H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N2(g)+3H2(g)??2NH3(g),测得其中N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乙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4)从开始反应到t2时刻,氨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mol·L-1·min-1 。
解析:Ⅰ.(1)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使用催化剂,反应速率加快;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实验①中双氧水浓度最小,没有使用催化剂,温度最低,则在实验①~④中反应速率最小,图中曲线斜率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则代表实验①的为曲线Ⅳ。(2)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实验③④中反应物浓度、反应温度相同,而实验④使用了催化剂,所以对比实验③和④的目的是研究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3)根据实验①②可知,增加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加快;根据实验②③可知,升高反应温度,反应速率加快;根据实验③④可知,使用催化剂,反应速率加快,所以通过上面对比实验,所得的实验结论是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反应物浓度、升高温度、加入催化剂,化学反应速率均加快。
Ⅱ.(4)根据图乙可知,t2时刻氮气的物质的量为0.50 mol,氮气的浓度变化量为Δc(N2)= mol·L-1=0.25 mol·L-1,从开始反应到t2时刻,氮气的平均反应速率v(N2)== mol·L-1·min-1,根据合成氨的反应可知,氨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NH3)=2v(N2)=2× mol·L-1·min-1= mol·L-1·min-1。
14.甲、乙两个实验小组利用酸性KMnO4溶液与H2C2O4溶液反应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设计实验方案如下(实验中所用KMnO4溶液均已加入H2SO4酸化):
甲组:通过测定单位时间内生成CO2气体体积的大小来比较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某同学进行实验,实验装置如图。其中A、B的成分见下表:
序号 A B
① 2 mL 0.2 mol·L-1 H2C2O4溶液 4 mL 0.01 mol·L-1 KMnO4溶液
② 2 mL 0.1 mol·L-1 H2C2O4溶液 4 mL 0.01 mol·L-1KMnO4溶液
③ 2 mL 0.2 mol·L-1H2C2O4溶液 4 mL 0.01 mol·L-1 KMnO4溶液和少量MnSO4
(1)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MnO+5H2C2O4+6H+===2Mn2++10CO2↑+8H2O 。实验结束后读数前需要移动量气管,使两个量气管的液面相平。
乙组:通过测定KMnO4溶液褪色所需的时间来比较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为了探究KMnO4溶液与H2C2O4溶液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某同学在室温下完成以下实验:
实验编号 1 2 3 4
水/mL 10 5 0 x
0.5 mol·L-1H2C2O4溶液/mL 5 10 10 5
0.2 mol·L-1KMnO4溶液/mL 5 5 10 10
时间/s 40 20 10 —
(2)x=_5__,4号实验中始终没有观察到溶液褪色,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KMnO4溶液过量__。
(3)2号实验中,用H2C2O4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0.006_25_mol·L-1·s-1__(反应后溶液的总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4)在实验中发现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草酸溶液反应时,开始一段时间反应速率较慢,溶液褪色不明显;但不久突然褪色,反应速率明显加快。某同学认为是反应放热导致溶液温度升高,再次进行3号实验,测定反应过程中不同时间溶液的温度,结果如下表:
时间/s 0 5 10 15 20 25 30
温度/℃ 25 26 26 26 26.5 27 27
①结合实验目的与表中数据,你得出的结论是_温度不是反应速率突然加快的原因__。
②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看,你认为还可能是_催化剂__的影响。若用实验证明你的猜想,除了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草酸溶液外,还需要选择的试剂最合理的是_d__(填字母)。
a.硫酸钾 B.水
c.二氧化锰 D.硫酸锰
15.某小组研究了铜片与5.6 mol·L-1HNO3反应的速率,实验现象记录如下表。
实验 时间段 现象
0~15 min 铜片表面出现极少气泡
15~25 min 铜片表面产生较多气泡,溶液呈很浅的蓝色
25~30 min 铜片表面均匀冒出大量气泡
30~50 min 铜片表面产生较少气泡,溶液蓝色明显变深,液面上方呈浅棕色
为探究影响该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Ⅰ:监测上述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变化,得曲线如图。
实验Ⅱ:②~④试管中加入大小、形状相同的铜片和相同体积5.6 mol·L-1HNO3。结果显示:Cu(NO3)2、NO对Cu和HNO3反应速率的影响均不明显,NO2能明显加快该反应的速率。
实验Ⅲ:在试管中加入铜片和5.6 mol·L-1HNO3,当产生气泡较快时,取少量反应液于试管中,检验后发现其中含有NO。
(1)根据表格中的现象,描述该反应的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_反应速率先变快后变慢__。
(2)实验Ⅰ的结论:温度升高_不是__(填“是”或“不是”)反应速率加快的主要原因。
(3)实验Ⅱ的目的是_检验Cu(NO3)2、NO、NO2能否加快铜和硝酸反应的速率__。
(4)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后推测:该反应由于生成某中间产物而加快了反应速率。请结合实验Ⅱ、Ⅲ,在下图方框内填入相应的微粒符号①_NO2__,②_NO__,以补全催化机理。
解析:(1)根据表格中的气泡多少的现象,可知该反应的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反应速率先变快后变慢。(2)反应30 min时,反应速率已经较快了,再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有限,则温度升高不是反应速率加快的主要原因。(3)NO2能明显加快该反应的速率,Cu(NO3)2、NO对Cu和HNO3反应速率的影响均不明显,具有对比性,则实验Ⅱ的目的是检验Cu(NO3)2、NO、NO2能否加快铜和硝酸反应的速率。(4)由实验Ⅱ、Ⅲ,硝酸得到电子生成二氧化氮,Cu与二氧化氮反应生成铜离子和NO,则图中①为NO2,②为NO。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49张PPT)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
第2课时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认识一般规律。
2.了解催化剂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大作用。
3.了解通过改变外界条件从而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方法和意义。
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形成由宏观到微观、由感性到理性的科学探究过程,并获得基本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Ⅰ.定性研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
提出问题→收集化学事实与信息→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探究→得出结论
一、实验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
化学事实和信息 提出假设——反应
速率的影响因素
Na与水的反应比Mg与水的反应剧烈 ___________________
食物真空保存变质慢 _______________
夏天食物变质快 _______
向H2O2中加入MnO2后会迅速分解产生气泡 _________
将等质量的铁片与铁粉放入稀硫酸中,铁粉产生气泡较快 ___________
反应物本身的性质
反应物的浓度
温度
催化剂
接触面积
2.化学反应速率的定性描述
能体现化学反应速率的反应现象有:颜色_______快慢,产生气泡_______,产生浑浊快慢,固体减少快慢等。
3.定性研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实验原理
Na2S2O3+H2SO4===Na2SO4+SO2↑+S↓+H2O
变化
快慢
(2)实验方案设计
浑浊
出现浑浊更快
增大
浑浊
首先出
现浑浊
增大
无明显现象
出现大量气泡
加快
Ⅱ.定量研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原理:Zn+H2SO4===ZnSO4+H2↑
2.实验操作:按如图所示安装两套装置A、B,在锥形瓶内各盛大小相同的2 g锌粒,通过分液漏斗分别加入40 mL 1 mol·L-1和40 mL 4 mol·L-1的硫酸溶液。
3.实验记录及结论(记录收集10 mL H2所用的时间)
加入试剂 反应时间
(填“长”或
“短”) 反应速率
(填“快”或
“慢”) 结论
1 mol·L-1
H2SO4溶液 _____ _____ 增大反应物浓度,化学反应速率_______
4 mol·L-1
H2SO4溶液 _____ _____




增大
4.实验拓展探究
在用上述实验测定锌与硫酸反应的速率时:
(1)为确保测定的准确性,应注意哪些事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上述装置测定化学反应速率时,操作、药品无误,结果测定速率偏大,从装置缺陷的角度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除了测定氢气的体积外,你还能设计哪些方案测定锌与稀硫酸反应的速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锌的颗粒(即比表面积)大小基本相同;稀硫酸要迅速加入;装置气密性良好,且计时要迅速准确
忽视加入稀硫酸排出气体的体积
在恒容反应装置中,测定一段时间内压强的变化;测定一段时间内H+的浓度变化;测定一段时间内锌粒的质量变化等
正|误|判|断
(1)任何化学反应都可以通过反应现象判断化学反应的快慢。(  )
(2)测定化学反应速率,可以用比色的方法测定溶液颜色的深浅进行比较。(  )
(4)锌与H2SO4反应,H2SO4的浓度越大,产生H2的速率越快。(  )
×

×
×
深|度|思|考
1.(1)亚氯酸盐(如NaClO2)可用作漂白剂,在常温,不见光时可保存一年,但在酸性溶液中因生成亚氯酸而发生分解:5HClO2===4ClO2↑+H++Cl-+2H2O,分解时刚加入硫酸反应缓慢,随后突然反应释放出大量ClO2,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H2O2分解制O2的实验中,在10%H2O2溶液中未加催化剂,试管口带火星的木条没有明显变化。加入MnO2粉末,溶液中迅速产生大量气泡,木条立刻复燃;若加入1 mL 0.1 mol·L-1 FeCl3溶液,溶液中产生气泡比较快,木条复燃;若加入1 mL 0.1 mol·L-1CuCl2溶液,溶液中产生气泡比较慢,一段时间后木条复燃。由此可知催化剂的催化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液中的Cl-起催化作用
溶液中的Cl-起催化作用
2.控制变量法是化学实验的常用方法之一。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设计以下四组实验。
实验
方案 反应温
度/℃ Na2S2O3溶液 稀H2SO4 H2O
Na2S2O3溶液 稀H2SO4 V/mL c/(mol·L-1) V/mL c/(mol·L-1) V/mL
① 25 5 0.1 10 0.1 5
② 25 V1 0.2 5 0.2 10
③ 35 5 0.1 10 0.1 5
④ 35 5 0.2 5 0.2 V2
回答下列问题:
(1)V1=_____,V2=_______。
(2)设计实验方案①和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设计实验方案②和④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4)各实验方案中均需加入一定体积的水的原因: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5
10
探究Na2S2O3的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
影响
各实验方案中混合液的体积均相等
应|用|体|验
1.某温度下按如图安装好实验装置,在锥形瓶内盛6.5 g锌粒(颗粒大小基本相同),通过分液漏斗加入40 mL 2.5 mol·L-1的稀硫酸溶液,将产生的H2收集在一个注射器中,0~10 s内收集到气体的体积为50 mL(折合成0 ℃、101 kPa条件下的H2体积为44.8 mL)。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A.将题述中的稀硫酸改为浓硫酸,生成H2的速率变快
B.忽略锥形瓶内溶液体积的变化,用H+来表示10 s内该反应的速率为0.01 mol·L-1·s-1
C.忽略锥形瓶内溶液体积的变化,用Zn2+来表示10 s内该反应的速率为0.3 mol·L-1·min-1
D.可通过测定溶液的pH来测定反应速率

别 溶液用量 蓝色开始出现时刻
0.02 mol·L-1
Fe2(SO4)3 0.04 mol·L-1
KI 0.004 mol·L-1Na2S2O3 H2O 1%
淀粉
1 20 mL 20 mL 5 mL 0 mL 5 mL t s
2 20 mL 10 mL 5 mL 10 mL 5 mL 4t s
3 10 mL 20 mL 5 mL 10 mL 5 mL 2t s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根据“一段时间后蓝色出现”的现象,推知反应Ⅰ速率比反应Ⅱ慢
B.若将实验中Na2S2O3浓度改为0.008 mol·L-1,蓝色出现时间不受影响
C.要提高反应Ⅰ速率,增大KI浓度比增大Fe2(SO4)3浓度更高效
D.0~t s,实验1中反应平均速率v(Fe3+)=0.000 4/t mol·L-1·s-1
B
1.实验探究的科学方法及思路
变量控制→对照实验→定性观察或定量测定→科学归纳
2.控制变量探究实验题的思维流程
1.浓度
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化学反应速率_______;减小反应物的浓度,化学反应速率_______。
注意事项 ①浓度对速率的影响适用于气体或溶液参与的反应,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视为常数。②对于离子反应,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浓度发生变化,才会引起化学反应速率的改变。
二、外界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加快
减慢
2.压强
增大压强,引起气体反应物浓度_______,化学反应速率_______;减小压强,引起气体反应物浓度_______,化学反应速率_______。
注意事项 压强对速率的影响适用于有气体参与的反应,且通过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现。
增大
加快
减小
减慢
3.温度
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_______;
降低温度,化学反应速率_______。
注意事项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适用于除电化学反应外的绝大多数化学反应,如升高温度,不论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不论正反应速率还是逆反应速率,均加快。
加快
减慢
4.催化剂
催化剂同等程度的影响正、逆反应速率,正催化剂_______化学反应速率,逆催化剂_______化学反应速率。
5.其他因素
接触面积、溶剂的性质、光、超声波、磁场、形成原电池等均能影响化学反应速率。
注意 实际生产生活中,影响一个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可能是多方面的。
加快
减慢
正|误|判|断
(1)增加少量固体反应物的质量,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
(2)100 mL 2 mol·L-1的盐酸与锌片反应,加入适量的NaCl溶液,反应速率不变。(  )
(3)升高温度,吸热反应速率会加快而放热反应速率会减慢。(  )
(5)无论任何反应,若增大压强,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
(6)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全为气体的反应,若容器内总压强增大,则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
×
×
×
×
×
×
深|度|思|考
(1)恒温恒容条件下,向反应体系中充入氮气,反应速率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恒温恒容条件下,向反应体系中充入氦气,反应速率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增大
增大反应物的浓度,
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不变
恒容条件下,充入氦气,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变,化学反应速率不变
(3)恒温恒压条件下,向反应体系中充入氦气,反应速率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减小
压强不变,充入氦气,容积增大,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减小,化学反应速率减小
应|用|体|验
1.下列反应中,开始时放出氢气的速率最大的是(  )




解析: C项中锌的表面积最大,硫酸的浓度最大,温度最高,故反应速率最快。
选项 金属 酸溶液的浓度和体积 温度/℃
A 2.4 g锌片 3 mol·L-1硫酸溶液100 mL 40
B 2.4 g锌粉 1 mol·L-1硫酸溶液300 mL 30
C 2.4 g锌粉 3 mol·L-1硫酸溶液100 mL 40
D 5.6 g锌片 3 mol·L-1硫酸溶液200 mL 30
C
2.酸性KMnO4溶液和H2C2O4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10CO2↑+8H2O。某研究小组利用该反应来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行如下四组实验。每组实验分别在0 ℃和80 ℃条件下进行。试判断最能实现研究目的的一组实验是(  )
C

别 KMnO4 H2SO4 H2C2O4 温度 ℃ 记录的数据
V mL C mol·L-1 V mL C mol·L-1 V mL C mol·L-1 温度
℃ 记录的
数据
A 2 0.01 0.5 1 2 0.1 0 至气体不
再产生所
需要的时间
80
B 2 0.1 0.5 1 2 0.01 0 至气体不
再产生所
需要的时间
80

别 KMnO4 H2SO4 H2C2O4 温度
℃ 记录的
数据
V mL C mol·L-1 V mL C mol·L-1 V mL C mol·L-1 温度
℃ 记录的
数据
C 2 0.01 0.5 1 2 0.1 0 溶液完全褪色所需要的时间
80
D 2 0.1 0.5 1 2 0.01 0 溶液完全褪色所需要的时间
80
解析: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即控制的变量是温度,就这一点A、B、C、D都符合要求;气体不再产生的现象作为反应终点,不易控制,A、B不符合题意;D选项KMnO4过量,无法看到溶液完全褪色的现象。故选C。
归纳总结:
(1)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具有一致性,升高温度,v正、v逆都增大,降低温度,v正、v逆都减小。
(2)在温度、浓度、催化剂等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中,各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程度不同,催化剂为主要因素,其次是温度,最后是浓度。
(3)探究外界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思维模型“实验现象——影响规律——理论解释”,解决实际问题时注意运用证据推理思路和思维认知模型。
随堂演练·知识落实
1.中国首条“生态马路”在上海复兴路隧道建成,它运用了“光触媒”技术,在路面涂上一种光催化剂涂料,可将汽车尾气中45%的NO和CO转化成N2和CO2。下列对此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使用光催化剂不改变反应速率
B.使用光催化剂降低了反应速率
C.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
D.改变压强对反应速率无影响
解析:使用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故A、B两项均错误;D项,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改变压强能改变反应速率。
C
2.500 mL 1 mol·L-1的稀盐酸与锌反应,下列操作能使产生氢气的速率增大的是(  )
A.在忽略接触面积变化的情况下,增加锌的质量
B.将500 mL 1 mol·L-1的稀盐酸改为1 000 mL 1 mol·L-1的稀盐酸
C.用1 mol·L-1的H2SO4溶液代替1 mol·L-1的稀盐酸
D.用浓硫酸代替1 mol·L-1的稀盐酸
C
解析: 该反应的实质是2H++Zn===Zn2++H2↑,增大反应物浓度可使反应速率增大,由于纯固体、纯液体的浓度为定值,所以在忽略接触面积变化的情况下,增加锌的质量,不能增大反应速率。而将等浓度的盐酸由500 mL变为1 000 mL,只是改变了溶液的体积,并未改变其浓度,所以反应速率不变。用1 mol·L-1的H2SO4溶液代替1 mol·L-1的稀盐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加一倍,所以反应速率增大。浓硫酸与锌反应不产生氢气。
3.足量铁粉与100 mL 0.01 mol·L-1的稀盐酸反应,反应速率太慢。为了加快此反应速率而不改变H2的产量,可以使用如下方法中的(  )
①加H2O ②加NaOH固体
③滴入几滴浓盐酸 ④加CH3COONa固体
⑤加NaCl溶液 ⑥滴入几滴硫酸铜溶液
⑦升高温度(不考虑盐酸挥发) ⑧改用50 mL 0.01 mol·L-1的稀硫酸
A.①④⑤ B.②④⑤
C.③⑥⑦ D.⑥⑦⑧
D
解析:①加水,稀释了盐酸的浓度,故反应速率变慢,故不选;②加NaOH固体,与盐酸反应,减少了盐酸的浓度,故反应速率变慢,故不选;③滴入几滴浓盐酸,反应速率加快,但生成的氢气也增多,故不选;④加CH3COONa固体与盐酸反应生成弱酸醋酸,故反应速率减慢,故不选;⑤加NaCl溶液,相当于稀释盐酸浓度,故反应速率变慢,故不选;⑥滴入几滴硫酸铜溶液,铁把铜置换出来,形成原电池,故反应速率加快,铁粉又足量,故不改变H2的产量,故选;⑦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不改变H2的产量,故选;⑧改用50 mL 0.01 mol·L-1的稀硫酸,则氢离子浓度增大,但物质的量不变,所以反应速率加快,不改变H2的产量,故选D。
4.草酸(H2C2O4)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试剂。下面是利用草酸探究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影响的实验。
(1)该反应是溶液之间发生的不可逆反应,改变压强对其反应速率的影响是_____(填字母)。
A.可能明显加快
B.可能明显减慢
C.几乎无影响,可以忽略
C
(2)用酸性KMnO4和H2C2O4反应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一实验小组欲通过测定单位时间内生成CO2的速率,探究某种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设计实验方案如图1(KMnO4溶液已酸化):
①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②该实验探究的是___________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相同时间内针筒中所得CO2的体积大小关系是_______(用实验序号填空)。
实验序号 A溶液 B溶液
① 20 mL 0.1 mol·L-1 H2C2O4溶液 30 mL 0.01 mol·L-1 KMnO4溶液
② 20 mL 0.2 mol·L-1 H2C2O4溶液 30 mL 0.01 mol·L-1 KMnO4溶液
10CO2↑+8H2O
草酸浓度
②>①
(4)小组同学发现反应速率总是如图2,其中t1~t2时间内速率变快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0052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产物Mn2+(或MnSO4)是反应的催化剂
解析:(1)该反应是溶液之间发生的不可逆反应,改变压强没有引起溶液体积变化,反应物浓度不改变,则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可以忽略,选项C符合题意。
(4)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产物Mn2+(或MnSO4)是反应的催化剂,此外反应释放热量,也可以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