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课 标 解 读1、知道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因素。2、认识人类社会发展面临多方面、复杂的问题,需要全球加强合作。3、了解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的表现。一、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追求(1)和平:世界的总体和平①世界形势:二战后,没有发生过新的世界大战,一些局部冲突也得到政治解决。朝鲜战争(1950-1953)越南战争(1955-1975)柬越战争(1975-1991)海湾战争(1990-1991)波黑战争(1992-1995)科索沃战争(1999)阿富汗战争(2001-2014)伊拉克战争(1903-2011)1.内涵、表现②国际维和:1948年开始实施的联合国维持和平运动,对控制局部战争扩大、解决地区冲突发挥了有效作用。据不完全统计,1945-1995年,联合国为帮助和推动结束地区冲突而展开谈判,促使172场地区冲突得以和平解决,80场一触即发的战争得以避免。知识拓展和平与发展是从世界的角度分析的,和平与发展是趋势,目前并未完全成为现实。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是联合国的宗旨之一。联合国的维和行动始于1948。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一、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追求(2)发展:世界的繁荣与发展①世界发展:长期和平的国际环境,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政治、社会、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各国和整个世界的面貌。②新兴国家: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政治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内涵、表现一、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追求和平:指世界的总体和平发展:指世界的繁荣与发展两者相辅相成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和平的保障2.关系3.促进因素世界多极化继续发展,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全球和区域合作方兴未艾,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日益紧密。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全球和区域合作各国之间相互依存一、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追求(一)发展方面二、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增长不足,发达经济体经济复苏乏力;南北差距和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同学们看下面的图片想一下影响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因素有哪些?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恐怖主义、跨国刑事犯罪、生态环境恶化、气候变化等……二、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二)和平与安全方面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美国等西方国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跨国刑事犯罪、生态环境恶化、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海洋权益和极地资源争夺等激烈。二、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知识拓展中东战争,印巴战争,两伊战争,海湾战争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仍然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造成地区动荡的重要因素。中东战争二、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思考点:和平与发展遭遇了哪些挑战?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不足;南北差距和贫富分化严重;地区冲突时有发生;国际安全受到威胁;资源争夺日趋激烈;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例如:阿以争端,叙利亚内战等。二、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重视国际组织的作用发挥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贸组织等治理中的作用;改革原有的全球治理机制,加强国际协调。(三)应对措施二、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三)应对措施全球地区1999年组成的二十国集团在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协调各国宏观经济政策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改革等发挥作用。2001年成立的上海合作组织正有效维护欧亚的安全。2009年开始的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2015年成立的新开发银行是金砖国家合作共赢、维护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利益的平台。二、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史料] 1976年,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组成七国集团,协调经济政策以解决世界经济难诊题,俄罗斯加入后成为八国集团。1999年,八国集团国家和中国、巴西、印度等组成二十国集团,寻求合作以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持续增长。——[选自全国新课标卷I]说明世界格局变化冲击了旧的经济秩序。二十国集团峰会。史料阅读二、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材料:法国《费加罗报》记者:杨外长,您好。在全球化时代,人类面临的气候变化、粮食安全等全球性威胁与挑战前所未有。中国如何看待国际上要求“全球治理”的呼声?杨洁篪(chí):我们认为,“全球治理”的核心是国际社会各方要普遍参与、普遍受益,方式应当是平等协商、合作共赢,平台主要是以联合国为代表的多边机制……“全球治理”应该为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和环境,而不是相反。——摘自外交部长杨洁篪就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答记者问(2011年3月7日)【思考】杨洁篪外长阐述的“全球治理”与“原有的全球治理机制”相比有什么不同?“原有的全球治理机制”:大国主导,小国、弱国稍有或没有话语权的体制。“全球治理”:国际社会普遍参与,平等协商,共同受益。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全球治理(1)原有的全球治理机制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主要国际组织。如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等,仍然发挥着全球治理的作用。改革原有的全球治理机制,加强国际协调,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心和正在解决的问题。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全球治理(2)新的国际治理组织与机制①全球层面:G20: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协调各国宏观经济政策,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改革等。加强国际协调,出现了不同层次的国际治理组织和机制。二十国集团宗旨:(1)促进工业化国家与新兴市场国家对话;(2)加强国际金融体系框架;(3)促进经济稳定持续增长。材料:首先,G20天生是非正式的。……其次,G20……要抓住历史的机会,在推动一系列决定世界前途、命运的全球多边进程中发挥中心的带头作用。……第三,G20要把提供“远水”和解决“近渴”结合起来。——庞中英《G20:没有远虑,必有近忧》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加入时间 成员国2001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吉尔吉斯共和国塔吉克斯坦共和国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2017年 印度巴基斯坦上海合作组织徽标:象征上合组织和平、友谊、进步、发展的宗旨。1.全球治理(2)新的国际治理组织与机制②地区层面: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有效维护欧亚地区安全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全球治理②地区层面:2009年金砖国家(BRICS)与2015年新开发银行(NDB)俄罗斯中国印度南非巴西2017年9月3日至5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在厦门举行,主题为“深化金砖伙伴关系,开辟更加光明未来”。新开发银行徽标(2)新的国际治理组织与机制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①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②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一步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2.中国方案(1)主要内容:材料:我们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中国方案(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缘由: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缘由③理论依据:基于中国对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大势的准确把握①思想来源:源自中华文明“以和为贵”“协和万邦”的和平思想与和谐理念②现实需要: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可持续发展给出的一个可供选择的、理性可行的行动方案④努力方向:为了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3)具体措施:◎“一带一路”路线图材料: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目的是聚焦互联互通,深化务实合作,携手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风险挑战,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习近平《齐心开创共建“一带一路”美好未来——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2019年4月26日)2.中国方案①2013年中国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②2015年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北美洲1个南美洲8个亚 洲41个欧 洲25个非 洲17个大洋洲8个*注:亚投行的创始成员国共57个,截至2019年亚投行已有100个成员国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徽标2.中国方案(3)具体措施: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携手抗疫——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生动诠释截至2022年4月26日,国外新型冠状肺炎累计确诊已超过3900万。截至2020年4月18日,中国向18个国家派出20支医疗队/工作组(不完全统计)。“新冠肺炎疫情再次证明,只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是人间正道。”——习近平中国正在以自己的发展惠及世界。全球携手应对挑战是实现共同美好发展的必由之路。2.中国方案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时代问题——危机与挑战时代破题——合作与共赢发展方面和平与安全方面世界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南北差距和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安全威胁持续蔓延海洋权益和极地资源争夺等日趋激烈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原有国际组织: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等全球治理新的国际治理组织与机制全球层面:1999年二十国集团(G20)地区层面: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2009年金砖国家(BRICS)与2015年新开发银行(NDB)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行动中国方案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原因制约战争的因素本课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