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课件(共25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课件(共25张PPT)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认为自己的人种和文明高人一等,执意改造甚至取代其他文明,在认识上是愚蠢的,在做法上是灾难性的!
课前导入
日本服饰
阿拉伯服饰
印度服饰
俄罗斯服饰
中国苗族服饰
课标的要求:
1.知道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
2.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并分析、认识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学习任务:概念解析:什么是“文明”?文明产生的标志是什么?
人类学者指出了将文明与新石器时代的部落文化区别开来的一些特征。这些特征包括:城市中心、有制度确立的国家的政治权利、纳贡或税收、文字、社会分为阶级或等级、巨大的建筑物、各种专门的艺术和科学,等等。并非所有文明都具备这些特征……,可以用作一般的指南。
—(美)斯塔夫利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到21世纪(上)》
现今史学界一般把“文明”一词用来指一个社会已由氏族制度解体而进入有了国家组织的阶级社会的阶段。这种社会中,除了政治组织上的国家以外,已有城市作为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活动的中心。它们一般都已经发明文字和能够利用文字作记载,并且都已知道冶炼金属。
——夏鼐《中国文明的起源》
文明产生的标志:阶级,城市,国家,文字等
一、古代文明的产生
阅读教材并观察地图,找出世界各地农耕起源地,农作物分别有哪些,完成下表。
农耕畜牧的产生及其传播示意图
地区 农作物 家畜
_____ 大麦、小麦、豆类 羊、猪、牛等
南亚 芋头 中国 _____、___ 中南美洲 _____、南瓜 西亚
水稻

玉米
一、古代文明的产生
随着早期国家的形成,人类社会也随之进入了阶级社会,根据下图和教材,补全人类文明产生的一般进程图,并指出文明产生的重要标志。
采集
渔猎
农耕
畜牧
劳动生产率提高
社会分工
播种收获
定居
矛盾
记事
管理
生产力
文明
剩余
产品
私有
城市
阶级
国家
文字
一、古代文明的产生
2019年7月5日,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3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通过决议,将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提名项目“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城墙遗址
象征王权的玉琮
符号文字
神徽
从中国良渚文明看文明标志
一、古代文明的产生
根据材料,恩格斯认为推动国家产生的因素是什么?国家的产生有何历史作用?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对国家的特征和本质进行了概括,这就是:由于国家是从控制阶级对立的需要中产生的,同时又是在这些阶级的冲突中产生的,所以,它照例是最强大的、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国家,这个阶级借助于国家而在政治上也成为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因而获得了镇压和剥削被压迫阶级的新手段。
因素:控制阶级对立的需要,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
作用:成为统治阶级镇压和剥削被统治阶级的手段。
一、古代文明的产生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材料中人类的“划时代”变化是指什么?其影响是什么?
变化:农业的诞生。
影响:①获取食物方式发生变化: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食物生产者;
②社会分工的变化:出现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促进了交换和贸易;一部分人从社会生产活动中脱离出来,从事专门的管理和文化创造工作;
③生活方式的变化:农耕生产需要人们定居生活,一些较大的居住点逐渐发展为早期城市。
材料 人类对大自然的依附性在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都留下了印记。但是,当人类作出划时代的新发现——不仅靠采集食物,而且通过栽培植物也可养活自己时,这一依附性大大减弱了。于是,一个崭新的世界展现在人类面前,使人类的眼界大为开阔;从此,人类告别了旧石器时代,跨入新石器时代。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一、古代文明的产生
北纬30°
【学习聚焦】受地理和历史条件影响,古代文明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
20 世纪,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把公元前 8—前 3 世纪称作“轴心时代”。他认为,在这一时期,中国、印度和希腊都产生了著名的哲人和思想家,他们对如何治理国家、人与人的关系、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等重大问题提出了许多重要见解。这个时期文化和思想上的创造,深刻影响了此后各个文明的发展。
探究:古代文明呈现多元性的原因有哪些?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文明 地理位置 产生时间 阶级 城市、国家 文字等
古巴比伦 文明 西亚 前3500年
埃及 文明 东北非 前3500年
印度 文明 南亚 前3000年
希腊 文明 东南欧 前2000年
学习任务:根据教材和初中知识,概括各大文明产生的标志
汉谟拉比国王
苏美尔地区城市国家
楔形文字、《吉尔伽美什》
埃及初步统一,建立了官僚系统,法老之下设立有官员分别处理政务和地方事务
象形文字
莎草纸
法老、金字塔
种姓制度
前6世纪,恒河流域形成一系列国家
文学 神话 悲剧 喜剧 史学
奴隶制
城邦国家
《摩诃婆罗多》
《罗摩衍那》
文明具有多元性
文明又具有相似性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一)总览
古代文明诞生区域的共性?
中国文明
约BC2千年纪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约BC3千年纪
古印度文明
约BC3千年纪
古埃及文明
约BC3千年纪
古希腊文明
约BC2千年纪
时间:
空间(地理位置):
公元前2、3千年
中纬度,北温带,
临近大河;
土地肥沃,阳光充足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前3500年左右,最初的文明
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
《汉谟拉比法典》
(1)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成文法典
(2)设计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结构、婚姻、土地租赁和借贷等多个方面
(3)宣扬君权神授,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和权威
(二)两河流域
周杰伦《爱在西元前》
1.地理环境:
2.文明产生:
前2900年,苏美尔地区出现一系列城市国家
3.基本统一:
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统一
5.成文法典:
两个自由民打架,一个被打瞎了眼睛,对方就要同样被打瞎一只眼睛作为惩罚……如果奴隶主弄瞎了一个自由民的眼睛,只要拿出一定数量的钱就可了事。
——《汉谟拉比法典》
4.政治制度:
建立君主专制制度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1)文字:楔形文字
(二)两河流域
泥板上不朽的苏美尔文明
6.文化成就:
(2)史诗:《吉尔伽美什》
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
7.著名传说:
在与洪水斗争的过程中,诞生了著名的洪水和方舟传说
8.数学发明:
苏美尔人发明60进制,用于测量土地、计算粮食产量和人工
【历史纵横】
古希伯来人有大洪水毁灭几乎所有人类,仅留下诺亚一家的传说,古代希腊人也有类似的洪水故事。这些洪水传说的源头是苏美尔神话。在苏美尔人的泥版文书上,人们发现了这个故事最早的版本。故事说诸神决定毁灭人类,但水神恩基起了恻隐之心,提前通知了虔诚的吉乌苏德拉。吉乌苏德拉造了一艘大船,他自己、家人和部分动物事先躲到大穿上。大水之后,只有吉乌苏德拉一家和他船上的动物幸存。这个故事通过史诗《吉尔伽美什》被古代希伯来人继承,并传到古代希腊人那里,于是有了流传至今的洪水传说。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自然环境:东北非的埃及同样地处干旱地区,但尼罗河的定期泛滥,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尼罗河还提供了连通上下埃及的交通条件。
文明进程:公元前3500年左右,文明兴起
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初步统一。
(三)古代埃及文明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政治统治:较完善的官僚系统(法老制度)。法老被认为是“神之子”,具有无上权威。法老之下,设有官员分别处理政务和地方事务。
(三)古代埃及文明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1、丰富多彩的神话和文学故事;
2、象形文字;
文化成就
3、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
4、金字塔:建筑和数学方面达到较高水平
5、莎草纸是主要是书写材料和重要的出口物资。
(三)古代埃及文明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印度河流域
恒河流域
古印度文明 地理环境
产生发展
文明表现 社会制度
文化成就
前3千纪与印度河流域诞生;
(哈拉巴文明)
前6世纪在恒河流域形成国家。
印度河平原;
恒河雨水丰沛,植被茂盛
种姓制度(贵贱分明、职业世袭、法律地位不平等)
①婆罗门教、佛教
② 四《吠陀》诗歌集
③《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
④ 1到9,0,按位计值
(四)古代印度文明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重点探究:种姓制度
婆罗门
主掌宗教祭祀
刹帝利
主要由以国王为首的武士集团构成,负责统治和保卫国家
吠舍
大多数是普通劳动者,少部分是富有的商人
首陀罗
地位最低,需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贱民(untouchable)社会的最底层,被认为是“不可接触者”
首陀罗或贱民以任何一部分肢体去打高种姓的人,那么他必须被截去那部分肢体。
如果议论婆罗门,则用沸油灌进他的嘴巴和耳朵里。
首陀罗不应有任何财产,他的主人可以拿走他的一切。
——《摩奴法典》
思 考:种姓制度有什么特点?
贵贱分明、职业世袭、法律地位不平等
(四)古代印度文明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人生而不平等
众生皆平等
佛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意思是"觉者",又称如来。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创始人释迦牟尼;主张:众生平等,抨击种姓制度下的等级体系。
(四)古代印度文明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古希腊文明 地理环境
产生发展
文明表现 社会制度
文化成就
前2千纪产生
前8--前6C城邦发展
巴尔干半岛和爱琴海部分岛屿,多山少平原
①哲学: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②文学:神话、戏剧
③历史:希罗多德、修昔底德
城邦制度(小国寡民,独立自治)
斯巴达:寡头制
雅 典:民主制
(五)古代希腊文明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希罗多德曾说:“希腊人一出生就与贫穷为伍。”希腊半岛大部分土地都荒瘠不毛,无法大量种植农作物,可当时人口增长速度很快。但这样的条件并没有阻碍古希腊的文明化进程。古希腊人或到海外经商、或到远方开辟殖民地。通过频繁的海上贸易,古希腊人把本土生产的经济作物和手工制品销售到四面八方。
——吴昊编著《古希腊城邦史》
思 考:古希腊的自然环境有何特征?对其文明有何影响?
特点:多山、多岛、少平原、三面环海、三洲要冲
影响:建立小国寡民的城邦(直接参与国家管理);有利于发展工商业和海上贸易;追求自由和平等,勇于开拓进取的精神
重点探究:希腊地理环境
(五)古代希腊文明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希腊在古代不是一个国家的名称,而是希腊人对他们所生活地区的通称。其地理范围包括今天的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和小亚细亚半岛西岸。
城邦制度:
城邦是指古希腊的一种国家形态,他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其周边的村社构成。城邦居民的主体是拥有政治参与权的男性公民集体。雅典和斯巴达最为著名(前8—前6世纪)
公民概念:
公民一般指祖籍本邦,拥有一定数量的财产,能够自备武装服兵役的成年男子,享有公民资格。出身于公民家庭的妇女拥有不完整的公民权,奴隶以及外邦移民则被完全排除于公民范畴之外。……人们因此把古希腊城邦比喻成“男性公民的俱乐部”。
重点探究:城邦、公民
(五)古代希腊文明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公元前8世纪
雅典城邦萌芽
梭伦改革,民主制度奠基
公元前6世纪初
克利斯提尼改革,民主政治确立
公元前6世纪末
伯利克里执政,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黄金时代”
公元前5世纪
重点探究:雅典的民主政治形成过程
思 考:雅典的民主政治的特点?你是如何看待雅典直接民主政治的?
特点:人民主权、轮番而治、直接民主、法律至上
评价:是西方民主政治源头;是少数人的民主;直接民主导致政治腐败
(五)古代希腊文明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重点探究:“希腊三贤”的思想主张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创立逻辑学
欧洲科学知识系统。
“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美德即知识。
认识你自己。
未经省察的人生是不值得过活的。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苏格拉底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理念是万物的本源。
(五)古代希腊文明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课堂小结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文明产生的一般规律
文明发展的多元特征
大河文明
海洋文明(古代希腊文明)
古代西亚文明
古代埃及文明
古代印度文明
中华文明
农业畜牧的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的前提。受不同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世界各文明基本上独立发展,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早期文明犹如几座孤岛,但农耕文明的优势使其具备扩张潜能,文明区域不断扩大,一些地区性大帝国正在酝酿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