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十章第一节《美国》教学设计(第1课时)课题 10.1.1 《美国》 单元 十 学科 地理 年级 七下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通过介绍美国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自然环境、经济特点以及人口与城市分布等方面,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美国的地理特征,并培养学生的区域分析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教材在编排上逻辑紧密,层层递进。首先介绍美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接着,教材深入探讨美国的自然环境,包括地形、气候、河流等要素,以及这些要素如何影响美国的农业、工业和城市分布。此外,教材还重点介绍了美国高度发达的经济,特别是农业的专业化和现代化,以及工业的多元化和高科技化,这些内容有助于学生认识世界经济格局,理解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2022新课标要求 1.在地图上指出某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2.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国家的种族和人口特点。3.运用图文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4.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某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区域认知】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美国的地理位置、领土构成和首都,描述美国的自然地理特征。【综合思维】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美国人口和种族的特点及其成因。【人地协调观】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分析美国生产特点、农业带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地理实践力】结合实例,通过分析美国农业带的成因,理解其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途径。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在地理学习上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基础知识,掌握了基本的地图阅读技能,能够识别地图上的方向、判断比例尺大小,以及通过地图获取简单的地理信息。然而,在综合分析地理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从整体上把握区域特征等方面,学生的能力还较为欠缺。对于美国这一具体内容,学生可能通过各种渠道有所了解,但对美国地理特征的系统认识较为有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运用直观教学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结合丰富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学习。重点难点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美国的地理位置、领土构成和首都,培养区域认知能力。运用图文资料,说出美国地形、气候、河流、湖泊的分布及其盘点,培养区域认知能力。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美国人口和种族的特点及其成因,培养综合思维素养。材料准备 查询最新网络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视频导入】美国的种族问题 观看视频 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生求知欲讲授新课讲授新课讲授新课 【学习活动一】美国的自然环境【方法指引】认真阅读课文P90—P91,读图10.1美国的位置和地形,回答问题。【问题引领1】读图,说出美国的领土组成及其首都。在图中找出北回归线和北极圈,说出美国的纬度位置特点。读图,说出美国的海陆位置及主要邻国。【教师】用同步教学课件展示相关内容。【学生】……(回答略)【教师小结】①美国领土主要由本土、阿拉斯加州和位于大洋洲的夏威夷群岛三部分组成,首都华盛顿。②美国地处北半球、西半球。地跨寒、温、热三个温度带,其中夏威夷位于热带,本土属于北温带,阿拉斯加州北部属于北寒带。③美国本土位于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北临北冰洋。本土的北部、南部分别与加拿大、墨西哥相邻。【问题引领2】美国的地形、河流和气候读图10.1,在图上找出科迪勒拉山系、落基山脉、大平原、中部平原(又名密西西比平原)、阿巴拉契亚山脉,试分析美国地形分布的特点。(2)读图10.1,在图上找出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试从河流流向分析美国的地势特点。(3)读北美洲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美国的主要气候类型,分析美国的气候分布特点。【教师】用同步教学课件展示相关内容。【学生】……(回答略)【教师小结】①美国本土地形呈三大南北纵列分布,西部是高原山地,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矮的山地。②美国地势特点:东西高、中部低。受地形影响,密西西比河自北向南注入墨西哥湾;苏必利尔湖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③美国地跨寒、温、热三带,气候类型丰富。本土大部分属温带大陆性气候,东南部分布有亚热带湿润气候。由于地形复杂多样且幅员辽阔,各地的气候差别很大。【学习活动二】移民国家【方法指引】认真阅读课文P91—P92,读图10.2旧金山的唐人街,回答问题。【问题引领1】读图,分析美国的人口特点。读美国移民人口曲线图,说出它的移民人口特点。读美国人种构成图,说出它的人种构成有什么特点?【教师】用同步教学课件展示相关内容。【学生】……(回答略)【教师小结】①2020年,美国人口接近3.3亿,是世界第三人口大国。人口增长率0.4%,是发达国家中增长较快的国家。②截至2020年,移民占美国人口的比例达到13.7%,接近历史最高值。其中,来自中国大陆的移民人口占7.2%。目前,美国是世界上接收移民数量最多的国家。③美国以白色人种为主,占76.3%。原住民是印第安人(黄色人种),近200年移民迁入美国的有白种人、黑种人和黄种人(来自亚洲的中日韩和东南亚各国)。【问题引领2】美国的原住民——印第安人简要分析美国印第安人的现状。【思与学】美国的印第安人去哪儿了?移民对美国有哪些贡献?说一说美国的华人和华侨概况。【教师】用同步教学课件展示相关内容。【学生】……(回答略)【教师小结】①在美国,印第安人仅占全国总人口的1.2%左右。美国联邦法律称呼这些少数族裔时,不再使用“印第安人”等具有“歧视性”的词汇,而由“美洲原住民”取代。②见课文P91【思与学】(略)。③移民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了新兴产业的科技创新,促进美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移民也带来了更大的就业空间,他们从事的工作填补了劳动力市场的空白,改善了就业环境。④截至2019年,美国的华人华侨共有520万人,分布比较广泛。在旧金山、纽约和洛杉矶等城市还有华人聚居的、富有中华文化特色的“唐人街”。 认真阅读,思考问题,分析归纳。认真阅读,思考问题,分析归纳。认真阅读,思考问题,分析归纳。阅读课文,联系已学过的知识,回答问题 学习地理位置有助于学生初步认知美国,理解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培养学生的地图阅读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增进区域认知,培养综合分析能力,提升地理实践技能,增强国际视野有助于学生了解美国的移民和种族问题,形成正确的民族观,培养正确的人地协调观念引导学生了解美国印第安人的现状,了解华人华侨对美国的贡献课堂练习 见同步教学课件第28页—35页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美国的自然环境特点和移民、种族问题。通过地图,我们了解了美国的地理位置、范围、地形和气候等自然状况,并探讨了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特点对气候特征的影响。同时,我们也深入了解了美国的种族构成,认识到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不同民族、种族为美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此外,我们还对美国的历史背景、国旗、国徽、自由女神、种族问题等概况进行了简要介绍。 举一反三,帮助学生强化知识,提高学习效率。板书 美国的自然环境特征位置和范围:领土由三部分组成地形:三大南北纵列带,东西高、中部低气候特点:以温带大陆性气候移民国家(1)世界第三人口大国,以白人为主(2)美国的华人、华侨和唐人街(3)美国的种族歧视问题和根源 引导学生思维,突出教学重点、利于理解和记忆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地图册,结合幻灯片展示美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特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整体来看,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比较感兴趣,参与度较高。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由于本节课内容较多,学生活动时间相对较少,导致部分学生在理解某些知识点时存在困难。其次,我在语言精炼度方面还有待提高,需要不断提升教师语言技能,以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最后,在课堂活跃度方面,我也需要进一步提高教学过程中的语气和激情,以营造更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注重知识的连贯和迁移,引导学生应用地理知识去分析地理现象,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素养。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对教学过程的深入分析和思考,教师可以积累教学经验,提升教学能力和水平。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