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章 1. 基础达标练1.(多选)关于热平衡与温标,下列各类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具有相同内能的两物体达到热平衡B.体温计测量体温时需与身体接触一段时间是为了达到热平衡C.1 K就是1 ℃D.冷热程度相同的鸡蛋和石头处于热平衡答案:BD解析:两物体达到热平衡的标志是它们的温度相同,温度相同的物体不一定有相同的内能,故A错误;体温计测量体温时需与身体接触一段时间是为了达到热平衡,从而显示温度,故B正确;1 K约等于-272 ℃,故C错误;两物体达到热平衡的标志是他们的温度相同,或者是他们的冷热程度相同,故D正确。2.(多选)两个原来处于热平衡状态的系统,分开后,由于受外界的影响,其中一个系统的温度升高了5 K,另一个系统的温度升高了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两个系统不再是热平衡状态了B.两个系统此时仍是热平衡状态C.两个系统的状态都发生了变化D.两个系统的状态都没有发生变化答案:BC解析:由于两个系统原来处于热平衡状态,故温度相同,升高相同的温度后,温度仍相同,仍是热平衡状态,A错误,B正确;由于温度发生了变化,系统的状态也发生了变化,C正确,D错误。3.(多选)下列关于热力学温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热力学温标是一种更为科学的温标B.热力学温标的0 K等于-273.15 ℃,叫绝对零度C.气体温度趋近于绝对零度时其体积为零D.在绝对零度附近气体已液化或凝固答案:ABD解析:热力学温标在科学计算中使热力学方程更简单、更科学,A正确;绝对零度是热力学温标的最低温度,等于-273.15 ℃,B正确;气体趋近于绝对零度时,已液化或凝固,但有体积,C错误,D正确。故选ABD。4.(多选)伽利略在1593年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只温度计——空气温度计,如图所示。一个细长颈的球形瓶倒插在装有红色液体的槽中,细管中的液面清晰可见,如果不考虑外界大气压的变化,就能根据液面的变化测出温度的变化,则( C )A.该温度计的测温物质是槽中的液体B.该温度计的测温物质是细管中的红色液体C.该温度计的测温物质是球形瓶中的空气D.该温度计是利用测温物质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答案:CD解析:细管中的红色液体是用来显示球形瓶中空气的体积随温度变化情况的,测温物质是球形瓶中封闭的空气,该温度计是利用它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故C、D正确。5.(多选)严冬,湖面上结了厚厚的冰,但冰下鱼儿仍在游动。为了测出冰下水的温度,某同学在冰上打了一个洞,拿来一支实验室温度计,用下列四种方法测水温,正确的做法是( B )A.用线将温度计拴牢从洞中放入水里,待较长时间后从水中提出,读出温度计的示数B.取一空的塑料瓶,将温度计悬吊在瓶中,再将瓶拴住从洞中放入水里,水灌满瓶后待较长时间,然后将瓶提出,立即读出温度计的示数C.若温度计显示的示数为摄氏温度4 ℃,即热力学温度4 KD.若温度计显示的示数为摄氏温度4 ℃,即热力学温度277.15 K答案:BD解析:要测量冰下水的温度,必须使温度计与冰下的水达到热平衡才能读出准确的示数,把温度计取出来,显示的不再是原热平衡状态下的温度,由于T=t+273.15 K=(4+273.15)K=277.15 K,故B、D正确。6.(多选)下列有关热平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如果两个系统在某时刻处于热平衡状态,则这两个系统永远处于热平衡状态B.热平衡定律只能研究三个系统的问题C.如果两个系统彼此接触而不发生状态参量的变化,这两个系统又不受外界影响,那么这两个系统一定处于热平衡状态D.两个处于热平衡状态的系统,温度可以有微小的差别答案:ABD解析:处于热平衡状态的系统,如果受到外界的影响,状态参量会随之变化,温度也会变化,故A错误,符合题意;热平衡定律对多个系统也适用,故B错误,符合题意;由热平衡的意义可知如果两个系统彼此接触而不发生状态参量的变化,这两个系统又不受外界影响,那么这两个系统一定处于热平衡状态,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温度相同是热平衡的标志,故D错误,符合题意。7.下面关于温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A.温度就是温标B.两个系统处于热平衡时,它们具有一个共同的性质——温度相同C.温度是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D.温度的高低决定了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答案:A解析:温度是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它反映物体内部分子热运动的状况。分子热运动越快,温度就越高。温标是衡量温度高低的标尺,它是描述温度数值的统一表示方法,故温度不是温标,故A错误;两个系统处于热平衡时,它们具有一个共同的性质——温度相同,故B正确;根据分子动理论,温度是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故C正确;温度的高低决定了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故D正确。8.在某一水银温度计管上刻有150格均匀的标度,在标准大气压下,当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冰水混合物中时,水银柱位置在40刻度处;当玻璃泡浸入沸水中时,水银柱的位置在90刻度处。当水银柱上升到100刻度处时,实际温度是多少摄氏度?相当于热力学温度多少开?答案:120 ℃ 393.15 K解析:摄氏温标规定: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 ℃,沸水温度为100 ℃。由此可见,题中所说的40刻度处就是0 ℃,90刻度处就是100 ℃。从40到90有50等份,每1等份的实际温度是 ℃=2 ℃。当水银柱上升到100刻度处时,共占有的等份数是:100-40=60。所以100刻度处的实际温度是:2 ℃×60=120 ℃。由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关系式T=t+273.15 K可得,120 ℃相当于热力学温度T=(120+273.15)K=393.15 K。即该温度计100刻度处相当于393.15 K。能力提升练9.关于热平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A.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是根据热平衡的原理B.温度相同的棉花和石头相接触,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达到热平衡C.若a与b、c分别达到热平衡,则b、c之间也达到了热平衡D.两物体温度相同,可以说两物体达到了热平衡答案:B解析:当温度计的液泡与被测物体紧密接触时,如果两者的温度有差异,它们之间就会发生热传递,高温物体将向低温物体传热,最终使二者的温度达到相同,即达到热平衡,故A、D正确;两个物体的温度相同时,不会发生热传递,故B错误;若a与b、c分别达到热平衡,三者温度一定相同,则b、c之间也达到了热平衡,故C正确。10.(2023·河北曲周一中高二下测试)温度计是生活、生产中常用的测量装置。如图为一简易温度计,一根装有一小段有色水柱的细玻璃管穿过橡皮塞插入烧瓶内,封闭一定质量的气体。当外界温度发生变化时,水柱位置将上下变化。已知A、D间的测量范围为20 ℃~80 ℃,A、D间刻度均匀分布。由图可知,A、D及有色水柱下端所示温度分别为( C )A.20 ℃、80 ℃、64 ℃B.20 ℃、80 ℃、68 ℃C.80 ℃、20 ℃、32 ℃D.80 ℃、20 ℃、34 ℃答案:C解析:此简易温度计是利用气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温度升高时,烧瓶内气体膨胀,有色水柱上升;温度降低时,烧瓶内气体收缩,有色水柱下降,已知A、D间的测量范围为20 ℃~80 ℃,可得A对应温度为80 ℃,D对应温度为20 ℃;A、D间刻度均匀分布,每格表示=4 ℃,则有色水柱下端所示温度为20 ℃+3×4 ℃=32 ℃,故选项C正确。11.(2024·通化高二校考阶段练习)如图所示,一绝热汽缸由导热隔板分为左右两部分,隔板可沿汽缸内壁无摩擦滑动,汽缸两侧充有同种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缓慢推动绝热活塞压缩右侧气体,当左右两侧气体达到新的热平衡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A.两侧气体的温度相等B.右侧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大于左侧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C.右侧气体压强大于左侧气体压强D.汽缸内每个气体分子的动能均相等答案:A解析:由热平衡定律可知,当左右两侧气体达到新的热平衡时,两侧气体温度相等,故A正确;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所以两侧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相等,由于汽缸两侧充有同种气体,则两侧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相等,故B错误;当左右两侧气体达到新的热平衡时,右侧气体压强等于左侧气体压强,故C错误;两侧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相等,但不能说明汽缸内每个气体分子的动能均相等,故D错误。故选A。12.(多选)下列关于热力学温标与摄氏温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热力学温标与摄氏温标的每一分度的大小是相同的B.热力学温标的0 K对应于-273.15 ℃C.温度升高3 ℃,在热力学温标中温度升高276.15 KD.热力学温标是由摄氏温标导出的答案:CD解析:由T=t+273.15 K,得知ΔT=Δt,即热力学温标温度的变化总等于摄氏温标温度的变化,故A正确;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关系是T=t+273.15 K,可知,当T=0 K时t=-273.15 ℃,故B正确;温度升高3 ℃也就是温度升高了3 K,故C错误;摄氏温标由热力学温标导出,故D错误。13.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热力学系统的平衡态是一种定态平衡B.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热量多C.相互间达到热平衡的两物体的内能不一定相等D.液体温度越高,悬浮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剧烈,说明悬浮颗粒中分子热运动剧烈答案:C解析:热力学系统的平衡态是大量分子的平均效果,是动态平衡,故A错误;热量是过程量,不能说含有热量多少,故B错误;相互间达到热平衡状态的两个物体温度一定相等,内能不一定相等,故C正确;液体温度越高,悬浮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剧烈,说明了液体分子热运动剧烈,故D错误。14.(多选)在应用物理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常常需要根据问题情境的描述提取有用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A.从“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判断“物体不受摩擦力”B.从“物体的温度保持不变”判断“物体的内能不变”C.从“1个标准大气压下把水烧开”判断“水末温为100 ℃”D.从“两只灯泡串联”判断“通过两灯丝的电流相等”答案:ACD解析:接触面粗糙是摩擦力存在的必要条件,所以从“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可以判断“物体不受摩擦力”,故A正确;物体的内能包括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间势能之和,若“物体的温度保持不变”,说明所有分子的总动能不变,但是分子间势能可能发生变化,不能判断“物体的内能不变”,故B错误;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 ℃,所以从“1个标准大气压下把水烧开”可以判断“水末温为100 ℃”,故C正确;串联部分电流处处相等,所以从“两只灯泡串联”可以判断“通过两灯丝的电流相等”,故D正确。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43张PPT)第二章 气体、固体和液体1.温度和温标目标体系构建1.知道什么是状态参量,什么是平衡态。2.理解热平衡的概念及热平衡定律。了解热力学温度的应用。3.理解温度的意义,知道常见温度计的构造,会使用常见温度计。4.知道什么是热力学温标,理解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的转换关系。 1.通过力学中描述质点的状态参量,理解热学中的状态参量,知道平衡态、热平衡。2.知道温度的表示方法,通过对比理解热力学温标和摄氏温标,能够将摄氏温标转换为热力学温标。3.观察实验室中的常用温度计,知道它们的构造并会使用。课前预习反馈知识点 11.热力学系统:由大量分子组成的______。2.外界:系统之外与系统发生相互作用的其他物体。3.状态参量:为确定系统的状态所需要的一些量,如:_____、______、温度等。4.平衡态:无外界影响,______________的状态。说明:平衡态是状态量,不是过程量,处于平衡态的系统,状态参量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变化。状态参量与平衡态系统体积压强状态参量稳定『判一判』(1)表示系统的状态参量常用的有体积、压强、阿伏加德罗常数和温度。( )(2)当系统处于平衡态时,系统的温度、压强、体积等都不随时间变化。( )(3)平衡态是一种理想情况。( )×√√知识点 21.热平衡:如果两个系统相互接触而传热,这两个系统的状态参量将会互相影响而分别______。经过一段时间,各自的状态参量不再变化了,即这两个系统达到了________。2.热平衡定律:如果两个系统分别与第三个系统达到热平衡,那么这两个系统彼此之间也必定处于________。热平衡与温度改变热平衡热平衡3.温标:定量描述______的方法。(1)摄氏温标:一种常用的表示温度的方法,规定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为________,水的沸点为_________。在0 ℃刻度与100 ℃刻度之间均匀分成_______等份,每一份算作1 ℃。(2)热力学温标:现代科学中常用的表示温度的方法,________温度。温度0 ℃100 ℃100热力学(3)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摄氏温度 摄氏温标表示的温度,用符号___表示,单位是________,符号为℃热力学温度 热力学温标表示的温度,用符号__表示,单位是_______,符号为K换算关系 T=______________注意:变化1 ℃与变化1 K是相等的。t摄氏度T开尔文t+273.15 K4.温度:处于热平衡的系统之间有一“共同热学性质”,即_____。这就是温度计能够用来测量温度的基本原理。『判一判』(4)温度是决定两个系统是否达到热平衡状态的唯一物理量。( )(5)两个系统处于热平衡时,它们一定具有相同的热量。( )(6)处于热平衡状态的系统内的分子仍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热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 )温度√×√『选一选』(2024·山西大同高二阶段练习)下列关于系统是否处于平衡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开空调1 min内教室内的气体处于平衡态B.两个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时,这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处于非平衡态C.0 ℃的冰水混合物放入1 ℃的环境中,冰水混合物处于平衡态D.压缩密闭容器中的空气,空气处于平衡态答案:B解析:开空调1 min内教室内的气体温度要变化,故不是平衡态,故A错误;两物体温度不同,接触后高温物体会向低温物体传热,物体的温度会发生变化是非平衡态,故B正确;0 ℃的冰水混合物放入1 ℃的环境中,周围环境会向冰水混合物传热,冰水混合物的状态参量会发生变化,故不是平衡态,故C错误;压缩密闭容器中的空气,要对空气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气体的温度、压强、体积变化,故不是平衡态,故D错误。『想一想』(1)“平衡态”就是“热平衡”吗?(2)在寒冷的冬天,用手触摸放在室外的铁块和木块时,明显感觉到铁块较凉,所以铁块比木块温度低。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提示:(1)“平衡态”指的是一个系统的状态,“热平衡”指的是两个系统之间的关系,二者的本质不同。(2)不对。由于铁块和木块与周围环境达到热平衡,所以它们的温度是一样的。之所以感觉铁块更凉,是因为在触摸铁块和木块时,在相同时间内,人体传给铁块的热量更多。知识点 3温度计名称 原理水银温度计 根据水银的__________的性质来测量温度金属电阻温度计 根据金属铂的______随温度的变化来测量温度气体温度计 根据气体______随温度的变化来测量温度热电偶温度计 根据不同导体因______产生电动势的大小来测量温度热胀冷缩电阻压强温差『选一选』下列关于温标、温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今天最高气温是25 ℃,用热力学温度来表示即为25 KB.今天最低气温是283 K,用摄氏温标来表示即为13 ℃C.今天从早晨到中午,气温上升了10 ℃,用热力学温度来表示即上升10 KD.今天从早晨到中午,气温上升了10 ℃,用热力学温度来表示即上升283 K答案:C解析:根据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关系T=(273+t) K,可得,今天最高气温是25 ℃,用热力学温度来表示即为298 K,故A错误;今天最低气温是283 K,用摄氏温标来表示即为t=(283-273) ℃=10 ℃,故B错误;今天从早晨到中午,气温上升了Δt=10 ℃,由于数值上ΔT=Δt,所以用热力学温度来表示即上升10 K,故C正确,D错误。『想一想』体温计的测温原理是什么?量完体温后为什么必须甩一下?提示:体温计利用了热平衡和热胀冷缩原理;量完体温后,水银不能自动回到液泡,必须用力甩回去。课内互动探究探究?平衡态与热平衡的比较要|点|提|炼1.平衡态的理解(1)热力学的平衡态与力学的平衡态的意义不同,热力学的平衡态是一种动态平衡,组成系统的分子仍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只是分子运动的平均效果不随时间变化,表现为系统的宏观性质不随时间变化。(2)平衡态是一种理想情况,因为任何系统完全不受外界影响是不可能的。(3)热平衡概念也适用于两个原来没有发生过作用的系统,只要两个系统在接触时它们的状态不发生变化,那么这两个系统原来是处于热平衡的。(4)平衡态不是热平衡:平衡态是对某一系统而言的,是系统的状态,热平衡是对两个接触的系统之间的关系而言的。分别处于平衡态的两个系统在相互接触时,它们的状态可能会发生变化,直到温度相同时,两个系统便达到了热平衡。2.热平衡定律的意义决定两个系统是否达到了热平衡的参量是温度。因为互为热平衡的物体具有相同的温度,所以在比较各物体的温度时,不需要将各物体直接接触,只需将温度计分别与各物体接触,即可比较温度的高低。(1)热平衡的特征方面:温度是决定一个系统与另一个系统是否达到热平衡的物理量。(2)热平衡的条件方面:达到热平衡的两个系统一定具有相同的温度。典|例|剖|析1.如果一个系统达到了平衡态,那么这个系统各处的( )A.温度、压强、体积都一定达到了稳定的状态不再变化B.温度一定达到了某一稳定值,但压强和体积仍是可以变化的C.温度一定达到了某一稳定值,并且分子不再运动,达到了“凝固”状态D.温度、压强不再变化,但体积仍可变化答案:A解析:如果一个系统达到了平衡态,系统内各部分的状态参量如温度、压强和体积等都不再随时间发生变化。温度达到稳定值,分子仍然是运动的,不可能达到所谓的“凝固”状态,故A正确。(多选)下列关于平衡态与热平衡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系统在接触传热时它们的状态不发生变化,这两个系统原来的温度是相等的B.处于热平衡的几个系统的温度可以不相等C.处于热平衡的几个系统的温度一定相等D.只要温度不变且处处相等,系统就一定处于平衡态答案:AC解析:只要两个系统在接触传热时它们的状态不发生变化,这两个系统原来就处于热平衡,而温度是反映两个系统是否达到热平衡的唯一物理量,故A、C正确,B错误;描述系统的状态参量不止一个,根据平衡态的定义可知D错误。对点训练 探究?温度计与温标要|点|提|炼1.“温度”含义的两种说法宏观角度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这样的定义带有主观性,因为冷热是由人体的感觉器官比较得到的,往往是不准确的。热平衡角度 温度的严格定义是建立在热平衡定律基础上的。热平衡定律指出,两个系统相互处于热平衡时,存在一个数值相等的物理量,这个物理量就是温度,这样的定义更具有科学性。2.温标(1)常见的温标有摄氏温标、华氏温标、热力学温标。(2)温标要素:第一,选择某种具有测温属性的测温物质;第二,了解测温物质随温度变化的函数关系;第三,确定温度零点和分度的方法。(3)温度的两种数值表示法:摄氏温标和热力学温标 摄氏温标 热力学温标提出者 摄氏萨斯和施勒默尔 英国物理学家开尔文零度的规定 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273.15 ℃温度名称 摄氏温度 热力学温度温度符号 t T单位名称 摄氏度 开尔文单位符号 ℃ K关系 (1)T=t+273.15 K,粗略表示:T=t+273 K(2)每一开尔文的大小与每一摄氏度的大小相等(1)摄氏温标:在标准大气压下,把冰的熔点定为0 ℃,水的沸点定为100 ℃,在这两个固定点之间共100 ℃,均匀分成100等份,每等份代表1摄氏度,用1 ℃表示,用℃表示的温度叫作摄氏温度,常用t表示。(2)热力学温度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由T=t+273.15 K可知,物体温度变化1 ℃与变化1 K的变化量是等同的,但物体所处状态为1 ℃与1 K是相差很大的。(3)绝对零度是低温的极限,只能接近,永远达不到,故热力学温度不能出现负值,但摄氏温度可以有负值。典|例|剖|析2.(多选)关于热力学温标和摄氏温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关系是T=t-273.15 KB.热力学温度升高1 K大于摄氏温度升高1 ℃C.热力学温度升高1 K对应摄氏温度升高1 ℃D.某物体摄氏温度为20 ℃,即热力学温度为293.15 K答案:CD解析: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的关系为T=t+273.15 K,故A错误;由T=t+273.15 K得,ΔT=Δt,可知,热力学温度升高1 K等于摄氏温度升高1 ℃,故B错误,C正确;某物体摄氏温度为20 ℃,则热力学温度为T=(20+273.15) K=293.15 K,故D正确。关于热力学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t升高了1 ℃,对应T升高了274 KB.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都可能取负值C.温度由t升至2t,对应的热力学温度升高了t+273 KD.-136 ℃比136 K温度高答案:D解析:因T=t+273 K,可知Δt=1 ℃,则ΔT=1 K,故A错误;热力学温度不可能取负值,故B错误;因T1=t+273 K,T2=2t+273 K,则ΔT=t,故C错误;据T=t+273 K知,-136 ℃=137 K,故D正确。对点训练 核心素养提升不能正确区分平衡态与热平衡而致错 (多选)有甲、乙、丙三个温度不同的物体,将甲和乙接触一段时间后分开,再将乙和丙接触一段时间后分开,假设只有在它们相互接触时才有热传递,不接触时与外界没有热传递,则( )A.甲、乙、丙三个物体都达到了平衡态B.只有乙、丙达到了平衡态,甲没达到平衡态C.甲、乙、丙三物体一定达到了热平衡D.乙、丙两物体一定达到了热平衡答案:AD案例解析:一个系统,只要它的状态参量不随时间变化,或者和外界没有能量交换,系统体积不变,系统内各点温度、压强一样,我们就说这个系统达到了平衡态。两个系统接触一段时间后,两个系统的状态参量不再变化,我们就说这两个系统达到了热平衡。乙和丙分开后,甲、乙、丙三个物体与外界没有热传递,它们中各处的宏观性质将不随时间而变化且具有确定的状态,所以甲、乙、丙三个物体都达到了平衡态,选项A正确,B错误;甲和乙接触一段时间分开后,甲和乙达到了热平衡,但乙和丙接触一段时间后,乙的温度可能又发生了变化,甲和乙的热平衡被破坏,乙、丙两物体达到了热平衡,选项C错误,D正确。误区警示:1.平衡态不是热平衡,平衡态是对某一系统而言的,热平衡是对两个接触的系统而言的。2.分别处于平衡态的两个系统在相互接触时,它们的状态可能会发生变化,直到二者温度相同时,两系统便达到了热平衡。课堂达标检测一、状态参量与平衡态1.(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状态参量是描述系统状态的物理量,故当系统的状态变化时,其各个状态参量都会改变B.当系统不受外界影响,且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其内部各部分状态参量将会达到稳定C.只有处于平衡态的系统才有状态参量D.两个物体间发生热传递时,它们组成的系统处于非平衡态答案:BD解析:由于描述系统的各种性质需要不同的物理量,只要其中某个量变化,系统的状态就会发生变化,不一定各个状态参量都发生变化,A错误;当系统不受外界影响时,系统总要趋于平衡,其内部各部分状态参量趋于稳定,B正确;处于非平衡态的系统也有状态参量,只是状态参量随时间变化,C错误;两个物体间发生热传递时,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内部仍存在温差,故系统处于非平衡态,D正确。二、热平衡与温度2.(多选)关于热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系统甲与系统乙达到热平衡,则它们的温度相同B.标准状况下冰水混合物与0 ℃的水未达到热平衡C.量体温时水银体温计需要和身体接触5 min左右是为了让体温计跟身体达到热平衡D.冷热程度相同的两系统处于热平衡状态答案:ACD解析:两个系统达到热平衡的标志是它们的温度相同,或者说它们的冷热程度相同。故A、C、D正确,B错误。3.(多选)达到热平衡的两个物体,其( )A.冷热程度相同B.体积相同C.温度相同D.热量相同答案:AC解析:达到热平衡的系统都具有相同的状态参量——温度,宏观上的温度可以表述为物体的冷热程度,故A、C正确;达到热平衡的两个系统,温度相同,其他状态参量不一定相同,故B错误;热量是用来表示系统之间发生热传递的能量,不能说物体具有热量,故D错误。三、温度计和温标4.(多选)下列关于热力学温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136 ℃比136 K温度高B.0 ℃等于273.15 KC.1 ℃就是1 KD.升高1 ℃就是升高273.15 K答案:AB解析:热力学温度和摄氏温度是表示温度的不同方法,它们最大的区别就是规定的零点不同,但每一分度的大小是一样的。根据T=t+273.15 K可知-136 ℃=137.15 K,0 ℃等于273.15 K,故A、B正确;由ΔT=Δt判断,故C、D错误。5.(多选)下列关于热力学温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热力学温度的零点是-273.15 ℃,叫绝对零度B.热力学温度的每一开的大小和摄氏温度的每一摄氏度的大小是相等的C.绝对零度是低温的极限,永远达不到D.1 ℃就是1 K答案:ABC解析:热力学温度的零点也叫绝对零度,是-273.15 ℃,绝对零度只能无限接近,不能达到;热力学温度的每一开的大小和摄氏温度每一摄氏度的大小是相等的,但不能说1 ℃就是1 K,它们的物理意义是不同的,故A、B、C正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第2章1温度和温标练习含答案(教师用).doc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第2章1温度和温标课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