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河南省洛阳市2025年中招第一次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五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班级开展“行走中原大地,感知大美河南”主题学习活动,下面是小组成员搜集整理的资料,请你完善。1.小组成员在游览了古都洛阳后,写了下面一段话,其中有些字词拿不准,请你帮忙。(4分)洛阳龙门石窟是上苍鬼 ① 神工的大艺术。这大艺术喷薄出的大美,承载着北魏的芳华绝代,珍藏着盛唐的万千气象,还安放着宋朝以来的缱绻画卷,这大美曾让皇家贵族俯首膜拜,曾让文人墨客吟诵向往,也曾让邻邦友国趋之惊叹。漫步伊水河畔,仰望龙门东西两山,千岩竞秀,万木争荣,一千四百余年的沧桑与芳华,十余个朝代的落 ② 与沉浮,从历史中穿越而来。恍惚间,大地骤然隆起,江河川流不息,生命黯然失色,曾经颠沛流离的人生,凌乱不堪的日子在刹那竟鲜活而出,幻化、凝固成虔诚而纯 ③ 的锦绣河山。(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A.pàn chà B.bàn chà C.pàn shā D.bàn shā(2)在语段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A.①斧 ②莫 ③萃 B.①釜 ②寞 ③萃C.①斧 ②寞 ③粹 D.①釜 ②莫 ③粹2. 小组成员搜集到了驻马店铜山湖景区的相关资料,但材料缺少总结性的语句,请你根据材料内容,在语段横线处填写总结性语句。(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相传,王莽赶刘秀曾在铜山激战;南北朝时期,以《水经注》闻名于世的郦道元曾数次登临铜山详考沘水之源;唐代的尉迟敬德登山游览,立碑纪念;唐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黄巢登山后咏诗激励斗志;明朝正德年间,官至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焦芳曾“相从贤士大夫数辈而来”登山游历,并亲自撰写《重修铜山清凉禅寺碑记》清代顺治皇帝削发为僧到铜山清凉寺隐居。清代历任知县登峰观景,并留下很多赞美铜峰的诗篇。3.小组成员写了一段与河南镇平玉雕的文字,中间几句的顺序有待推敲。请你重新排列出最恰当的顺序,将句子序号依次填在横线上,使该段文字语意连贯。(3分) 镇平玉雕为河南省镇平县传统玉石雕刻工艺品。相传始于汉代,所用原料主要是南阳独山玉和东北的岫玉。镇平玉雕以雕刻细腻,造型新颖而著称。____,____,____。___,还销往海外五大洲。①镇平的玉雕工艺品,除供应国内市场外②现今能生产复杂精细的玉瓶环炉、鸟兽人物等③过去产品为玉镯、首饰、烟嘴等④具有造型逼真,比例适当,特征明显,层次分明,布局得当的特点4.小组成员参加完“弘扬焦裕禄精神美术作品巡展”后,想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向同学们解说焦裕禄精神,小组成员搜集了两幅备选美术作品,请你结合文字材料从中任选一幅,并阐述理由。(4分)5.在领略了河南的山水美景后,小组成员感慨万千,用古诗文来表达感受,请你将缺失的古诗文名句补充完整。(8分)1962年冬,焦裕禄来到兰考,兰考遭遇严重的灾荒,全县的粮食产量下降到历史的最低水平。在除“三害”的斗争中,为了取得经验,焦裕禄同志亲自率领干部、群众进行了小面积翻淤压沙、翻淤压碱、封闭沙丘试验。然后以点带面,全面铺开,总结出了整治三害的具体策略,探索出了大规模栽种泡桐的办法。焦裕禄用生命丈量兰考大地,在洪水里探流势、风沙中查盐碱,肝痛时硬物顶腰仍不下火线。 图一 《呕心沥血》图二 《同甘共苦》行走中原大地,我们感受到了幸福。幸福是什么?幸福是桃花源里老人和孩子自得其乐的生活,即“ ① ,② ”( 陶渊明《桃花源记》)。幸福是珍惜拥有,是惜时,孔子说“ ③ ,不舍昼夜”(《论语》),用流水比喻时间,感慨人生变化之快,勉励自己和学生珍惜时间;晏殊用“无可奈何花落去,④ ” (《浣溪沙》),抒发对春逝花落的感伤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眷恋,告诉人们要珍惜光阴。幸福还是力争上游,不断奋斗,杜甫用“⑤ , ⑥ ”(《望岳》)表达自己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王安石用“⑦ , ⑧ ”(《登飞来峰》)表现了变法革新、坚定理想的壮志豪情。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一)阅读下文,完成6~9题。(共16分)红旗飘飘①“丫头!”嘹亮的声音穿透白雾弥漫的河流,由河对岸传来,回荡在空旷的田野里。②“哎——来了!”河边的小屋里跑出来一个小女孩,长得胖嘟嘟的颇为讨喜。两只羊角辫梳在脑后,一跳一跳的,为空旷的田野增添了几分鲜活。③女孩走过木桥,却没发现半丝人影。白雾茫茫,她将手合作喇叭状放在嘴边,大喊:“爷爷,你在哪儿?”一旁的树林里钻出了个人,老人拖着根长竹竿出现在眼前。竹竿是新砍的,碧绿的,带着清晨未化的露珠。女孩连忙上前,想接过竹竿,却被老人躲了过去,老人摆了摆手,说:“不用不用,我来就行!”女孩有点不高兴,噘嘴一哼,转身就走。老人连忙拉住她:“丫头,丫头!”见女孩不搭理,只好放下手中的东西,从口袋里掏出一把覆盆子:“吃点果子,刚摘的,新鲜得很嘞!”塞到女孩手里,又说:“东西太重了,你还小,拉不动。”女孩眼睛一亮,却又别扭道,“我不小了!再说,妈妈都说了,让我看着你,不让你上山。刚下过雨,你非要……你老砍这破竹子又有什么用?”老人笑了笑,没答话,自顾自地将竹竿拖过木桥,木桥吱啊吱啊地响着。④抽出背上背着的柴刀将竹竿削尖,然后慢慢打磨突起的竹枝,白雾有些淡了,太阳的光落了下来。⑤女孩有些好奇,歪着头,往嘴里塞着几颗果子,一口咬下去,鲜甜的汁水混着白雾在口中弥漫开来。⑥天亮了,老人带着满头的汗,有些吃力地将竹竿立起,深深扎进土里。然后,庄重地,带着一丝肃穆,从一个封得极好的小箱子里取出一面红旗来,伴着清晨的阳光,将红旗缓缓地升起。⑦“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女孩背着书包,哼着欢快的歌,走在山间小路上。⑧回到家,老人正在将红旗降下。“爷爷!”女孩清脆地喊了声,老人加快动作收起红旗,然后擦擦手,照例从兜里掏出一把覆盆子,说:“回来啦!来,吃点果子,一会儿饭就熟了!”⑨“好咧!”女孩欢快地应道,忽想起什么,一双眼睛亮晶晶地看着老人:“爷爷!我明天陪您升旗吧!”⑩老人有些惊讶,道:“你这小懒虫起得来?” “爷爷!”女孩有些恼了,“我们老师说了,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我现在可是红领巾了呢!”女孩从书包里拿出崭新的红领巾,颇为得意地戴在脖子上, 像那山里神气的小松鼠。 老人先是一愣,转而哈哈大笑:“好!好!明天你来陪爷爷升旗,让我也沾沾你这个少先队员的光!” “丫头!”老人的声音有些沙哑,像砂纸打磨的声音。 女孩鼻子一酸,却咬牙忍住,闷闷地:“唉,我在。” 老人的声音透过电流,颇为沧桑:“什么时候回来啊?” “在路上了。”女孩努力让自己看起来开心一点,勉强扯了个笑。“马上,我还要回来跟你一起升旗呢!” 老人咳嗽了一陣,慢慢揪着女孩的心。“咳咳……咳……好,回家,陪爷爷一起升旗。咳……” 老人故作轻快道:“你来,爷爷给你讲爷爷与红旗的故事,好吗?” 女孩握着电话的手攥得发白,听着那头的呼吸越来越弱,无声间,已是泪流满面。电话那边忽响起嚎哭声,女孩手一抖,电话从手中滑落,“啪”的一声,心底的某根弦好像断了。 凌晨四点,太阳还未破晓,天安门前却是人山人海。寒风凌冽,却吹不凉人们心中的热血。忽然,国歌响起,雄浑壮阔的音乐声里,仪仗队缓缓出场。人群顿时安静下来,所有目光都追随着队伍前那一抹红色。人群,国歌,以及缓缓升起的国旗。恍惚间,女孩想起多年前的每个早晨,黎明乍破时,老人的身影,粗糙的手,专注的样子,好像升起的不是面红旗,而是一种,不可磨灭的信仰。女孩饱含泪水,久久凝视飘扬着的红旗,缓缓地举起右手,敬了个标准的少先队礼。(作者:范悦玲。有删改)6.文章围绕“升旗”记叙了一系列事件,请从老人的角度简要概括,将下面的思维导图补充完整。(4分)7.第③段为什么用大量的笔墨描写祖孙二人争拉竹竿的场景,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4分)8.从人物描写和词语运用中任选一个方面,赏析文中画线的语句。(4分)女孩握着电话的手攥得发白,听着那头的呼吸越来越弱,无声间,已是泪流满面。电话那边忽响起嚎哭声,女孩手一抖,电话从手中滑落,“啪”的一声,心底的某根弦好像断了。9.某中学校报《人生》设有“古今论坛”“挚爱亲情”“名人故事”“信仰之光”等栏目,你会向哪个栏目推荐本文?请分别从选材和主题的角度说明理由。(4分)(二)阅读下面两个文本,完成10~12题。(12分)【文本一】揭秘太空授课背后天地通信测控网 ①“天宫课堂”第二课的内容要从400公里外的近地轨道传回地球,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这背后离不开一条高效、稳定的通信传输“天路”。 ②要想完成这场天地通话,需要空间站、天链中继卫星和地面站的通信系统共同参与。记者了解到,为实现天地互联互通、即时通话,中国电科专门研制了天地卫星通信系统,保证天地通信畅通无阻。 ③在搭建通信高速传输通道的同时,保障天地话音图像高质量传输也是重中之重。为了给地面传输清晰的画面,中国电科研制了多种天地图像编解码终端,可适应载人空间站多舱、多场景天地图像传输要求,实现语音、视频图像的双向传递,让航天员和地面人员进行实时交互,为天地联通构建可视化平台。 ④在2013年的太空授课中,摄像机数量非常有限,舱外、舱内各有两个摄像机,再加上一个移动相机,一共只有5台摄像机。这次“天宫课堂”连线中使用的摄像机种类繁多,有用于舱内环境监视的广角定向摄像机,有用于细节监视的变焦云台摄像机,也有用于直播授课的便携无线手持摄像机。 ⑤高速通信处理器是天地通信的“利器”之一,它在中国空间站与地球之间架起一座无形的“鹊桥”,使得中国空间站上的图像、话音数据以及其他载荷用户数据,能实时、准确地在这个无形“桥梁”上通过,传送到地球。 ⑥在“天宫课堂”的授课中,航天员老师们与地面的学生交流,离不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电子所研制的空间站话音处理器。该话音处理器能实现中国空间站舱内、舱间、天地、出舱,以及核心舱和神舟飞船之间的音频通话,天地间实时通话的时延在1秒以内。 ⑦专家表示,空间站话音处理器融合了低码速率和高保真两大音频通话核心需求。与9年前的太空授课相比,在保证话音不失真的前提下,音频压缩程度提升了4倍,压缩方式扩展到5种,容量上实现了29路话音数据实时处理,【甲】既可以构建一对一的私聊环境,又能随心所欲地建立群聊。⑧研发人员表示,以往,由于技术所限,天地通信只有一条“羊肠小道”,而今,中国空间站和地面的通信却是一条实实在在的高速公路,图像、话音数据都是这条路上的车辆。(摘编自《中国青年报》,有删改)【文本二】在通信产品家族里,有一位重要成员就是“话音处理器”。【乙】在体验感受上,空间站话音处理器不但可以让航天员在空间站像在家里一样,“站”里和“站”外打电话,可以和途中的神舟飞船“电联”,甚至还可以建立个“群聊”,把要聊天的小伙伴们一起加进来,可选择和地面的亲朋来个一对一的“私密悄悄话”。群聊时,还可以给各端的小伙伴单独调整音量,使用起来更加精准实用。航天员在太空家园的任何角落都可以接入聊天,精准设定单个或多个通话对象,也能边听着美妙的音乐边和小伙伴聊天,真正做到了舱里、舱外和地面,想和谁聊就和谁聊。据介绍,话音处理器融合了低速的语音边解码和高速的音频边解码,也就是说只需要更低的通道就能传更清晰的话音。“语音传输的时延能控制在一秒之内,跟我们打电话是差不多的,所以我们的话音通话是能做到实时性的交互通话,相当于一个电话会议系统,地面也可以加进去,在舱外的两个宇航员也可以加进去,神舟飞船上的宇航员也能加入,最高30种链路在线。”(摘编自《实现天地通话,空间站通信产品还有这些“首次”》)10.下列对文本一和文本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A. 天地卫星通信系统保证了天地互联互通以及天地即时通话的畅通无阻。B. 文本一第④段加点的“非常”在范围上表示限制,突出说明2013年太空授课的摄像机数量之少。C. 中国电科研制了高速通信处理器让载人空间站多舱、多场景语音、视频图像的双向传递成为可能。D. 文本一第⑧段将“羊肠小道”“高速公路”进行对比,突出了中国空间站天地通信发展速度之快及如今中国天地通信技术的纯熟。E. 两个文本语言除了准确严谨外,都具有生动活泼的特点,将高深的科技知识说明得通俗易懂、形象恰切。11.文本一第⑦段是如何介绍空间站话音处理器的?请简要分析。(4分)12.在上面两个文本中,甲、乙两处画线句都写到了私聊、群聊,甲处略写,乙处详写,原因分别是什么?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4分)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一)阅读,完成13~16题。(共11分)【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选自《曹刿论战》,有删改)【乙】太宗①曰:《孙子兵法》言三军可夺气之妙:“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②;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②。”如何?靖③曰:夫含生禀血,鼓作斗争,虽死不省者,气使然也。故用兵之法,必是察吾士众,激吾胜气,乃可以击敌焉。能使人人自斗,则其锐莫当。(节选自《李卫公问对·卷下》,有删改)【注释】①太宗:指唐太宗李世民。②归:此处译为“衰竭”。③靖:李靖,隋末唐初将领。13.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2分)A.又何间焉 遂与外人间隔 间不容发B.必以信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背信弃义C.战则请从 隶而从者 从谏如流D.弗敢加也 既加冠 严加管束14.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15.甲文段第一自然段是如何通过对话来塑造曹刿人物形象的?(3分)16.结合甲、乙两个文段,简要分析曹刿和李靖在用兵时有什么相同之处。(4分)(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7题。(4分)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7.有人说,这首诗写出了思乡的最高境界。请结合诗歌具体内容,说说作者是如何表达思乡之情的。(4分)四、名著阅读。(5分)18.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5分)(1)《西游记》中的情节错综复杂,前后关联性极强。请你结合下面两幅插图的故事内容,说说两幅图对应的情节有何关联。 (2)“希望是生命的源泉,失去它生命就会枯竭。”请从下面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作品中的相关故事情节,对这句话作简要阐释。 ①祥子(《骆驼祥子》) ②鲁滨逊(《鲁滨逊漂流记》)五、作文(50分)19.请阅读下面材料,任选一题作文。(50分)做难事苦事,体现的是担当,增长的是能力,收获的是成长。黄旭华隐姓埋名30年,用新中国第一艘核潜艇的试验成功,谱写了赫赫而无名的人生;林俊德在大漠戈壁奋战50余个春秋,用生命的光和热,为共和国创造出“惊雷”;钱七虎勇于推进防护工程创新攻关,一干就是一个甲子,为我国打造了坚固的“地下钢铁长城”……他们不畏难、敢登攀,不仅在大事难事中锤炼了本事,还作出了卓越贡献、实现了人生价值。(1)请以“不畏难,让我_______”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向“成长足迹”栏目投稿。要求: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 ②600字左右。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2)这段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简单的议论文,向“生活哲思”栏目投稿。要求:①观点明确,有理有据。②600字左右。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语文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1) A(2分) (2)C(2分)2. 铜山以独特的湖光山色,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吸引着历代游客(意思对即可。3分)3. ③②④①(3分)4.示例一:我选图①。图一题为“呕心沥血”。该作品中有正在抹眼泪的老者、端着食物的小姑娘,有正在做写字的青年,而焦裕禄正在病床上和一个青年进行交流,旁边的护士正扭头看他们。房间里面陈设简陋,但是书桌上却满是报纸。整个作品将焦裕禄心系人民,将个人健康置之度外,勇于奉献的优秀品质展现得淋漓尽致。(图片内容3分,精神1分。共4分)示例二:我选图②。图二题为“同甘共苦”。该作品中展现的是人们劳作的场景,作品中有女子,有青壮年,也有老人,他们有的拿着锄头,有的拿着铁锨,而焦裕禄则在一个拿着扁担的老者前面挑起了一担泥土。整个作品既表现了焦裕禄与百姓相处得融洽、和谐,又表现了焦裕禄关爱百姓,敢当人民公仆,与人民同甘共苦的奉献精神。(图片内容3分,精神1分。共4分)5. ①黄发垂髫 ②并怡然自乐 ③逝者如斯夫 ④似曾相识燕归来 ⑤会当凌绝顶 ⑥一览众山小⑦不畏浮云遮望眼 ⑧自缘身在最高层 (每空1分,有错该空不得分。共8分)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一)6.①老人答应女孩的要求,让她明天陪自己升旗。②④老人坚持每天升旗的信仰已刻进女孩心里,天安门前,女孩凝视红旗,敬少先队礼,。(意思对即可。一点1分,共4分)7. ①交代了旗杆的来历。②刻画了一位疼爱孙女,做事有主见的老人形象。③表现了爷爷疼爱孙女,孙女心疼爷爷的祖孙深情。④为下文写老人去世,女孩伤心难过的情节做铺垫。(意思对即可。一点1分,共4分)8.示例一:人物描写:“女孩握着电话的手攥得发白”的细节描写,“无声间,已是泪流满面”的神态描写,突出了女孩在爷爷临终时的伤心、紧张和无助;“女孩手一抖,电话从手中滑落”的动作描写,表现了女孩得知爷爷去世后的震惊与痛苦。(相关语句1分,描写方法1分,分析2分。共4分)示例二:词语运用:“握”“攥”“泪流满面”等词语,表现了女孩在爷爷临终时的难过、紧张和无助;“抖”字表现了女孩得知爷爷去世后的震惊和痛苦。(典型词语2分,分析2分。共4分)9.示例一:“挚爱亲情”栏目 理由:从选材角度看,文章首先写老人和女孩争拉从深山砍来的竹竿,接着,写女孩撒娇似的要求和老人一起升旗,老人欣慰地答应了她的要求;然后,写老人临终前仍坚持等女孩回来一起升旗,以及,在老人临终时,女孩的伤心、紧张、无助和得知老人去世后的震惊与难过。从主题角度看,文章表达了爷爷疼爱孙女,孙女心疼、敬爱爷爷的祖孙深情,字里行间洋溢着浓浓的挚爱亲情。(选材2分,主题2分,共4分)示例二:“信仰之光”栏目 理由:从选材角度看,文章叙述了一位老人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每个早晨将红旗缓缓升起,在他临终前仍坚持等女孩回来一起升旗,以及老人去世后,女孩站在天安门前,凝视红旗,敬了个标准的少先队礼的故事。从主题角度看,信仰是内心的光,它可照亮一个人的人生之路,是一种实现远大目标的精神力量,这种光亦能照亮别人,并熠熠生辉。文中的老人有信仰,他能多少年如一日地坚持每个早晨将红旗缓缓升起。天安门前,女孩凝视红旗,敬了个标准的少先队礼,可见老人的升旗信仰已慢慢地刻进女孩心里,成为了她生命中的光。(选材2分,主题2分,共4分)(二)10. BC(4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阅读文本一第④段可知,“非常”是修饰限定“有限”的,是从程度上进行限制,说明2013年太空授课使用的数量很少。故B项“在范围上表示限制”表述有误。根据第③段及第⑤段可知,多种天地图像编解码终端能实现语音、视频图像的双向传递,让航天员和地面人员进行实时交互,为天地联通构建可视化平台,而高速通信处理器使得中国空间站上的图像、话音数据以及其他载荷用户数据,能实时、准确地在这个无形“桥梁”上通过,传送到地球。故C项表述有误。11.该段先点明了空间站话音处理器融合了低码速率和高保真两大需求;(1分)然后使用作比较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了该话音处理器与9年前的太空授课相比在音频压缩程度、压缩方式、容量处理上的优势;(2分)最后点明该空间站话音处理器能够达到的效果。(1分)(共4分)12.文本一重点在于介绍支持太空授课的整个天地通信测控网,不必详细说明话音处理器能够达到的体验感受,所以甲处略写。而文本二主要内容就是说明“话音处理器”这一通信产品,介绍其特点及其体验感受是要说明的重中之重,所以乙处详写。(意思对即可。甲处、乙处各2分。共4分)三、古诗文阅读(共15分)(一)13.C(2分)【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语与成语中重点字词意思的辨析。A项,参与;隔绝;中间。B项,诚信;C项,跟随;跟随;听从。D项,虚夸,夸大;戴;加以。14.第一次击鼓能够鼓起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枯竭了。(“一鼓”“再”1分,大意1分。共2分)15.通过写曹刿的一问两驳和鲁庄公的三答,将曹刿在政治上的远见及对人民的重视与鲁庄公的目光短浅,希望依靠小恩小惠及神灵保佑取得战争胜利的思想进行对比,突出了曹刿的远见卓识。(意思对即可。3分)16.都重视士气。《曹刿论战》中,曹刿在指挥作战时等到己方士气高涨、敌军士气衰竭之后才开始进攻。乙文段中李靖表明要明察军队中士卒的斗志,激励军队战胜敌人的士气,这样之后才可以进攻。(意思对即可。2分)(共4分)【参考译文】【乙】太宗问:《孙子兵法》上说能挫伤敌军士气的方法是:“早晨士气猛锐,白天士气懈怠,晚上士气衰竭;擅长用兵的人,要避开敌人的锐气,(等待敌人士气)懈怠衰竭的时候再打击他。”这种说法怎样?李靖答:凡有血气的人,能鼓起勇气与敌斗争,即使死也不知道惧怕,这是士气所起的作用。所以用兵的方法,一定是明察我军士卒的斗志,激励我军战胜敌人的士气,这样才可以向敌人进击。能使士卒人人勇于战斗,那么这猛锐的力量没有谁能阻挡。17. ①选取典型的地点。如首联中以“客路”点明漂泊在外的游子身份,青山绿水的美景反衬出诗人远离家乡的孤独。②营造典型的意境。如颔联中以开阔的江面与顺风而行的孤帆,暗示旅途的顺利,却也暗含漂泊无依的孤寂,为思乡埋下伏笔。③揭示深刻地哲理。如颈联中通过昼夜交替、新旧更迭的自然规律,触发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在新春之际更添对故乡的思念。④选取典型意象,如尾联中借归雁意象,直抒胸臆,表达对故乡的牵挂与无法传递家书的无奈。(任选两点作答,意思对即可。4分)四、名著阅读(5分)18.(1)唐僧师徒四人行经枯松涧火云洞附近时,唐僧、八戒先后被红孩儿所捉。后悟空请来观音菩萨降伏红孩儿,观音收红孩儿做了善财童子。红孩儿是牛魔王与罗刹女铁扇公主的儿子,唐僧师徒行经火焰山遇阻,须用铁扇公主的芭蕉扇将火扇灭。铁扇公主将与红孩儿母子不得相见的仇恨记在了孙悟空头上,孙悟空第一次借扇时被一扇子扇飞,只借到一把假扇,第二次变作牛魔王的样子骗得真扇,但又被变作八戒模样的牛魔王夺回,第三次打败牛魔王后才借到真扇。(共5分)(2)示例一:祥子。刚到城里拉车的祥子积极向上,对生活充满希望,为实现拥有属于自己的车的梦想努力着,但在经历了连人带车被大兵抓去、辛苦积攒的买车钱被孙侦探敲诈去、虎妞难产而死、为置办虎妞的丧事卖车、小福子死去等一系列事情后,他丧失了对生活的希望,最终浑噩度日,彻底堕落。(意思对即可。5分) 示例二:鲁滨逊。鲁滨逊在一次航海中作为唯一的幸存者,孤身漂流到荒无人烟的孤岛上。他抱着走出荒岛和生还的希望,在荒岛上搭帐篷、挖洞居住,用简单的工具制作家具,猎野味为食,还种植大麦等作物。28年后,他终于离开荒岛回到英国。如果不是心中那份希望,鲁滨逊可能早就葬身荒岛。(意思对即可。5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