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5张PPT)新课导入回顾所学,中国古代对外交往有哪些重要的事件 明朝的对外关系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6课和平悍将:一身忠勇除倭患目录壹和平使者:七下西洋扬国威贰肆和平回归:百年国耻一朝雪叁和平卫士:抗倭援朝彰大义壹和平使者---七下西洋扬国威壹·和平使者:七下西洋扬国威郑和,原姓马,回族,云南人。明军攻克云南后,11岁的郑和被俘,被送进皇宫当了宦官。后来跟随燕王朱棣,屡建战功,被赐姓郑。朱棣称帝,是为明成祖。明成祖十分器重他,提拔他为宦官首长太监。因他小名“三宝”,所以人称“三宝太监”。1.人物扫描—郑和郑和(1371 - 1433)材料一:成祖疑惠帝(注:建文帝朱允炆)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永乐三年六月,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明史·郑和传》材料二:我国船队战无不胜,可用之扩大经商,制伏异域,使其不敢觊觎南洋也。 ——郑和2.出使西洋的目的壹·和平使者:七下西洋扬国威朱棣①寻找失踪的建文帝(明惠帝朱允文);②提高明朝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威望;③推动中外贸易发展。中国红海非洲东洋西洋西洋是我国古代地理概念。明初,人们把黄海、东海及其海外的海域称为东洋,而把今天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一带海域及沿岸地区称为西洋。3.西洋的概念壹·和平使者:七下西洋扬国威4.郑和下西洋概况壹·和平使者:七下西洋扬国威时间次数船数主要活动到达范围先后7次最多200多艘,最少60余艘1405~1433年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赠送礼品商品交易猜一猜:郑和下西洋会遇到哪些困难 阅读教材P92相关史实回答如何解决?壹·和平使者:七下西洋扬国威困难 解决罗盘、航海图、牵星术配备医疗人员战舰护航配备翻译、宗教人员配备工匠编队航行、灯火旗语舰队庞大、靠岸补给,培育豆芽战船:长18丈马船:长37丈坐船:长24丈水船长30丈粮船:长28丈当时最大最先进的海船郑和宝船哥伦布旗舰巨大的风浪,恶劣的海上天气缺少淡水、食物、维生素C方向辨别困难疾病、水土不服敌对力量的攻击(海盗等)语言习俗不通船只损坏舰队的组织、协调、指挥等壹·和平使者:七下西洋扬国威5.郑和下西洋成果“及海外邦,番王不恭者生擒之,蛮寇之侵略者剿灭之,由是海清宁,番人仰赖者”。 ----郑和墓碑文其来朝贡……朝鲜、安南、琉球、曰本、占城、暹罗、满剌加诸国,乌思藏、童卜韩、胡奴儿于诸司,朵颜,赤斤、阿端、卜剌罕诸卫,奉法尤谨,朝廷待之,恩礼亦有加焉。 ----明·礼部郎中·敖英 上书正德皇帝郑和七次下西洋,海上丝绸之路盛极一时,他每到一地,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或馈赠当地的国王,与当地居民公平交易,互通有无,不占别国一寸土地,未掠夺他人一分财富。——《郑和下西洋——伟大的和平使者》阅读材料回答:郑和下西洋成果?《榜葛剌[bǎng gélà] 进麒麟图》①宣扬了大明国威;②开拓了海外贸易;③扩大了朝贡体系等;壹·和平使者:七下西洋扬国威知识拓展:朝贡朝贡就是朝拜和进贡的简称。是两国或两个政府之间的一种承认尊卑地位的礼节性外交关系。萌发于汉朝,成熟于唐,鼎盛于明。明成祖时五征蒙古,六下西洋,大明国威远播。威逼利诱之下,向大明朝贡的国家和部族一度达140多个。(1)经济基础:明朝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根本原因)(2)科技保障: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3)政府支持:明成祖的鼎力支持。(4)个人能力:郑和个人能力出众;郑和不畏艰险,勇于进取的精神。(5)交通发达:宋元以来我国海外交通的发展为郑和航海奠定了基础条件。壹·和平使者:七下西洋扬国威材料研读: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衢者。——天妃灵应之记碑文阅读材料,结合所学,说说支持郑和船队“涉彼狂澜,若履通衢”的历史条件有哪些。天妃灵应之记碑印度尼西亚 三宝垄泰国 三宝塔寺马来西亚 三宝庙壹·和平使者:七下西洋扬国威积极影响:①发展了海上丝绸之路;②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消极影响:耗费了大量的国力,成为人民的沉重负担;6.郑和下西洋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郑和下西洋的影响?相关史实:明宪宗尤效仿成祖之举,重新下西洋。兵部尚书刘大夏说:“三宝下西洋费钱粮数十万,军民死且万计。纵得奇宝而回,于国家何益!”愤而私自焚毁航海图。《郑和航海图》郑和与西方航海家比较航海家 时间 次数 首航人数 到达范围郑和 1405-1433 7 27000 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哥伦布 1492-1504 4 90 美洲大陆达伽马 1497-1524 3 160 绕过非洲好望角到达印度时间早次数多规模大范围广壹·和平使者:七下西洋扬国威把郑和与西方航海家进行比较,归纳其特点?请你评价郑和下西洋?评价:郑和下西洋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为人类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思考:为什么梁启超先生说:郑和之后再无郑和?壹·和平使者:七下西洋扬国威郑和之后再无郑和,哥伦布之后还有哥伦布。近代学者梁启超“中国人知道整个事情是一场骗局,但他们不在乎欺骗。倒不如说,他们恭维他们皇帝的办法就是让他相信全世界都在向中国朝贡,而事实上则是中国确实在向其他国家朝贡。” ----明朝来华的传教士利玛窦利玛窦(1552—1610)原因:①郑和下西洋采取“厚往薄来”,不计经济效益的朝贡贸易政策,耗费了大量的国力,成为人民的沉重负担;②明朝中后期国力减弱;③中国封建社会的自然经济属性导致海权意识不强;④明朝实行海禁政策等等。“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趣历史:非洲“郑和村”非洲肯尼亚曼达岛旁边有一个帕泰岛,岛上住着1000多名“瓦上加人”,他们聚居的“上家村”被外界戏称为“郑和村”。瓦上加人自称是中国水手的后代,在600年前,郑和船队中一艘木船在岛屿附近触礁,留下的中国水手与岛上的黑人女子繁衍生息。贰和平悍将---一身忠勇除倭患戚氏家族的先祖在平云南战争中立有战功,获得世袭的武职。戚继光,17岁承袭父职任登州卫指挥佥事,21岁考中武举。19岁的戚继光就立下了“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誓言。贰·和平悍将:一身忠勇除倭患1.人物扫描—戚继光戚继光【明】仇英《倭寇图卷》(局部)“大抵真倭十之三,从倭者十之七”——《明史·日本传》贰·和平悍将:一身忠勇除倭患2.明朝倭患阅读教材P94回答:当时海上为何“不平”?明朝中期,日本国内社会动荡加剧;明朝政治腐败,海防松懈。倭寇与中国海盗、奸商相互勾结,对中国沿海的武装抢劫日益猖獗。所到之处,他们杀居民,劫财货,无恶不作,沿海各地遭到重大破坏,造成严重“倭患”。元末明初,日本的武士和奸商,组成海盗集团,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走私贸易和抢劫,被时人称为“倭寇”。贰·和平悍将:一身忠勇除倭患3.明朝海禁政策观看视频结合所学回答:明初为何实行海禁政策?原因:①防御倭寇侵扰;②防止内外勾结;担忧张士诚、方国珍残部与海外势力联合威胁统治;③垄断朝贡贸易;限制民间贸易以维护官方贸易的垄断地位与经济利益。④维护专制统治;明代推行“重农抑商”政策,认为海上贸易易滋生海盗、走私,导致社会动荡,海禁可强化封建秩序。贰·和平悍将:一身忠勇除倭患阅读知识拓展思考:明初积极与周边国家发展友好关系的目的?目的:①彰显明朝的华夏“正统”地位;②与各国建立和平稳定的外交关系;③展示明朝的丰饶富足和强盛国力;④加强与周边国家的联系和影响力。台州九战九捷(一)1561年,倭寇大举进犯浙江。戚继光率军在台州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倭患。(二)随后,1562-1565年戚继光又平息福建、广东地区的倭患,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贰·和平悍将:一身忠勇除倭患4.抗倭成就阅读材料思考:戚继光能取得抗倭胜利的原因有哪些?如何评价他?材料一:大肆毁掠,……杀人无算。城边流血数十里,河内积满千船。——《倭变事略》材料二:戚继光组建了戚家军,纪律严明,英勇善战……在台州九捷中,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大力支持,荡平浙江的倭寇……在福建、广东,与当地明军并肩作战,剿灭那里的倭寇。材料三:戚继光军事著作及创制的阵法武器正义的反侵略斗争当地军民支持组建戚家军,军纪严明,作战英勇戚继光军事才能卓越贰·和平悍将:一身忠勇除倭患5.胜利原因狼筅虎蹲炮鸳鸯阵贰·和平悍将:一身忠勇除倭患6.隆庆开关材料:明太祖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沿海居民大量失业,纷纷加入“倭寇”队伍。1567年,隆庆帝采纳福建巡抚涂泽民的建议,解除海禁,史称“隆庆开关”。从此海盗变海商,“倭渐不为患”。从1567年到1644年,海外流入中国的白银总数大约为3亿3千万两,相当于当时全世界生产的白银总量的三分之一。“隆庆开关”推进了中国与国际市场的联系,推动了国内白银货币化进程,极大地刺激了沿海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摘编自王裕巽《明代白银国内开采与国外流入数额试考》等影响:① 缓解沿海倭患 ;②巨额白银流入 ,推动了中国白银货币化进程;③刺激了商品经济发展;④推进了中国与国际市场的联系等。阅读材料思考:“隆庆开关”的影响?叁和平卫士---抗倭援朝彰大义叁·和平卫士:抗倭援朝彰大义1.援朝战争概况(一)1592年,日本丰臣秀吉基本统一日本后,入侵朝鲜。(二)朝鲜向宗主国明朝求援,明朝派李如松统领4万大军抗倭援朝,1595年,明、日议和。(三)1597年,日军再侵朝鲜,朝鲜二次求援,明朝调7万兵力赴朝救援,1599年,明军胜利班师回朝。李如松(1549-1598)叁·和平卫士:抗倭援朝彰大义阅读教材P95和材料思考:明朝如何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为何抗倭援朝?朝鲜属国,为我藩篱,必争之地。倭得朝鲜,必图中国,救朝鲜实所以自固也。----《明神宗实录》万历二十年(1592年)原因:①地缘安全:朝鲜是辽东屏障,日本占领朝鲜将直接威胁明朝东北 ;②宗藩义务:朝鲜为明朝最恭顺的藩属国,明朝需维护"天朝-藩属"体系权威。宗主国藩属国纳贡称臣册封 维护藩属国统治秩序朝鲜缅甸越南琉球叁·和平卫士:抗倭援朝彰大义2.援朝战争影响抗倭援朝是明朝“最后的辉煌”,这场战争让”明朝耗尽元气,为满洲入关埋下伏笔”。 ----黄仁宇 美籍华裔历史学家影响:①沉重打击了日本政治军事势力 ;②明朝国力受到削弱;③对东亚政治军事格局产生深远影响。战争消耗了日本国力,加速了丰臣秀吉政权的崩溃,为德川家康统一日本创造条件。德川幕府建立后,日本进入锁国时代,对外扩张暂停。----柯胜雨《大明帝国抗日史》肆和平回归---百年国耻一朝雪肆·和平回归:百年国耻一朝雪1.葡萄牙攫[jué]取在澳门的租住权背景从15世纪开始,欧洲人进入大航海时代,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等相继成为海洋大国。16世纪开始一些欧洲殖民者,相继来到我国沿海地区,进行侵略活动。葡萄牙殖民者几次入侵,都被我国军民赶走。1521年屯门海战1522年西草湾之战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谎称遇到风浪,请求暂时借地登岸晾晒货物。1573年,向明朝政府上交五百两白银,获得了在澳门的租借居住权。1887年,清政府被迫与葡萄牙王国签约,承认了它对澳门的管理权。肆·和平回归:百年国耻一朝雪2.葡萄牙攫[jué]取在澳门的租住权经过19871986中葡首次谈判签署《中葡联合声明》1999.12.20与祖国分离446年的游子澳门回归祖国肆·和平回归:百年国耻一朝雪3.澳门和平回归对外交往的方式 不同方式的社会原因 根据不同原因,得到怎样启示郑和七下西洋戚继光抗倭抗倭援朝和平交往战争冲突明朝前期国力强盛严厉海禁导致走私海盗猖獗①国家实力是影响对外关系的重要因素。②要坚持对外开放,坚持平等、互利、和平的对外交往政策。③加强海防建设等。合作探究:先冲突后容忍缓解走私、倭患和白银短缺比较明朝对外交往事件的不同点,总结明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我们从中得到怎样的启示?特点:①既有和平与开放的一面,也有因内外挑战而采取的闭关政策,战争冲突。②对外贸易前期官府垄断朝贡贸易,后期有限开放一口通商。战争冲突葡租澳门宗藩体系受到挑战课堂小结:第16课明朝的对外关系友好交往对抗冲突和平使者:七下西洋扬国威和平悍将:一身忠勇除倭患和平回归:百年国耻一朝雪明朝前期明朝中后期和平卫士:抗倭援朝彰大义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且听下回分解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