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6张PPT)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通过了解非洲、美洲地区的社会状况,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时空坐标问题:结合教材地图,分析非洲文明和美洲文明的时空特征。文明分布相对分散多元,每个文明有自己的特色文明衰落于15世纪末p28p30010202星星之火:古代非洲的文明03多元多彩的古代文明目录神秘孤独:古代的美洲文明非洲地形图西非(8-15世纪)加纳—马里—桑海10-15世纪东非沿海城市国家公元前后兴起4世纪达到鼎盛东非阿克苏姆11世纪末兴起14-15世纪达到鼎盛南非大津巴布韦非洲本土欧洲的非洲亚洲的非洲北非人与地中海周围诸民族相互影响撒哈拉沙漠:天然的屏障和分隔者尼可河上游的苏德沼泽地: 可怕的障碍东西非平直的海岸线:难以接近非洲大陆闭塞的环境对文明的影响:使古代非洲文明大部分处于封闭状态下独立发展,但内部有流动,位于红海边的阿克苏姆文明相对发展快一些。与外界联系的途径:通过尼罗河或红海(驴和骆驼)多元联系的非洲文明【思考】为什么西非文明古国没有与北非连接,形成统一形成帝国呢?一、星星之火:古代非洲的文明(一)非洲文明的开创者—班图人成就 农业畜牧业手工业范围 班图人迁徙图材料:铁的冶炼和使用,使非洲人在前人没有耕种过的土地上耕种,在没有人传授他们如何采矿的地方开采矿物;他们发现了有价值的药物;他们善于灌溉梯田和在陡峭的山坡上保持水土;他们建立了新的复杂的社会制度……发展起非洲独有的文明。——英国非洲史学家巴兹尔·戴维逊【思考】冶铁技术的影响?培育出了甜高粱、西瓜和棉花等重要农作物驯养了牛,引进了绵羊和山羊等掌握了冶铁技术班图人的活动区域由西非逐渐扩展到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到11世纪,班图人成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主要居民,农业、畜牧业和冶铁技术也传播到非洲大部分地区。一、星星之火:古代非洲的文明(二)非洲文明的辉煌阿克苏姆王国 兴起鼎盛表现1.东非文明公元前后,在进埃塞俄比亚兴起了阿克苏姆王国。4世纪,阿克苏姆王国进入鼎盛时期,一度成为地区强国。阿克苏姆锡安山圣玛丽亚教堂阿克苏姆时代金币东非印度、波斯和中国等地黄金、象牙和奴隶阿拉伯商人瓷器、纺织品等各种手工业品阿克苏姆王国地处连接地中海与印度洋水路的交通要冲,来自四面八方的移民和商旅极大地促进了不同文明间的相互交融。阿克苏姆文明正是一种在多种文明因素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混合型文明,一度成为地区强国。经济:①从事农牧业;②国际贸易兴旺文化:信仰基督教一、星星之火:古代非洲的文明(二)非洲文明的辉煌东非沿海地区 代表国家兴起时间兴起原因经济状况1.东非文明桑给巴尔、蒙巴萨和摩加迪沙10—15世纪农业的进步、环印度洋贸易的发展和伊斯兰教的传入①广泛使用奴隶,以种植瓜果蔬菜的园艺业为主;②对外贸易发达,城市繁荣,出口黄金、象牙和奴隶等材料: 14世纪,摩洛哥旅行家依本·白图泰对摩加迪沙有如下描绘: (摩加迪沙)是一座极大的城池。当地人有许多骆驼,每日屠宰数百峰。他们有很多绵羊。他们是一些强悍的商人。当地出产的布匹,以摩加迪沙布出名,是无上珍品,运销埃及等地。 ——(摩洛哥)伊本·白图泰著《伊本·白图泰游记》阅读教材P28,你能得出哪些历史信息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则史料的价值。(1)历史信息:①摩加迪沙城市规模宏大。②每天屠杀数百峰骆驼,说明该城人口众多。③养殖骆驼和绵羊,畜牧业在当地经济中有重要地位。④工商业比较发达,出产著名的摩加迪沙布。(2)史料价值:是旅行家个人游记,属于文献史料。对于研究古代非洲的经济、地理、人文风俗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一、星星之火:古代非洲的文明(二)非洲文明的辉煌2.西非文明概况 马里 兴起发展材料:“盐从北方来,金子从南方来,知识和学问,都得从廷巴克图来” ——西非谚语8—15世纪,加纳、马里和桑海等国家先后兴起。这些国家拥有丰富的黄金资源,控制着穿越撒哈拉沙漠的商路和黄金贸易,极其富有。它们也出口象牙和奴隶,买进马、布匹和盐。马里征服加纳后,进一步扩张①把塞内加尔河和尼日尔河流域纳入版图,成为西非最强大的国家;②继承并扩大了加纳的贸易;③城市和文化繁荣,廷巴克图成为西非重要的文化中心1324—1326年,曼萨·穆萨赴麦加朝圣,其中100头骆驼驮着黄金。到开罗后,他分发黄金,导致当地市场金价下降。曼萨·穆萨回国时邀请了许多穆斯林学者和他一起回国,为进一步开发和建设马里工作。这时的马里王国的国势达到了顶峰。你可以获取哪些历史信息?①黄金资源丰富②骆驼是主要交通工具③马里重视文化发展一、星星之火:古代非洲的文明(二)非洲文明的辉煌2.西非文明桑海 兴起发展衰亡乘马里内乱崛起,击败马里,确立了在西非的霸主地位①实行中央集权,官吏直接由国王任免;②扩大对外贸易,奴隶成为生产中的重要力量;③兴建学校,鼓励文化发展16世纪末,因遭遇外来入侵逐渐衰落材料:桑海是中世纪西非第三个伟大帝国。16世纪,桑海帝国达到了鼎盛,阿斯基亚·穆罕默德大帝是桑海帝国最伟大的君主。他给所有的穆斯林城市指派了卡迪(地方行政官)。他将众多的王子、贵族吸引到廷巴克图留学,使得廷巴克图成为盛极一时的学术之都,“盐从北方来,金子从南方来,知识和学问,都得从廷巴克图来”这句流传至今西非谚语,生动描述了廷巴克图学术之盛。全盛时期,廷巴克图有十几所大学和120座图书馆,大学里不但教授古兰经,还有历史、天文甚至逻辑学。 ——摘编自李安山《非洲古代王国》一、星星之火:古代非洲的文明区域 国家 时间 形态 表现南非地域广大王国津巴布韦14-15C鼎盛石头城“津巴布韦"一词源于邵纳语,意为"石头建筑"或"石头城"。大津巴布韦是这些遗址中最大、最壮观的。它占地10800亩,分内城和卫城两个部分,有宫殿、神庙、城墙和房屋。在公元16世纪初,古津巴布韦国家突然瓦解,大津巴布韦文化也随之走向衰落。(二)非洲文明的辉煌材料:大津巴布韦遗址位于津巴布韦南部,这是一个占地约40公顷的复合体,包括防御工事、王宫、锥形塔和排水系统。 ——李安山《非洲的古代王国》一、星星之火:古代非洲的文明(三)非洲的对外交往中国和非洲相距万里,远隔重洋,但中国和非洲之间的友好交往却渊源流长,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中非交往源远流长汉武帝唐朝元朝曾遣使前往黎靬(亚历山大城)杜环《经行记》第一个到过非洲并且留下记载的中国人汪大渊《岛夷志略》明朝郑和下西洋一、星星之火:古代非洲的文明材料1:阿拉伯人从北非的基地出发,向南运送布匹、珠宝、贝壳念珠和在贸易中占首要位置的盐。反过来,非洲则提供象牙、黑奴、驼鸟毛、可制香水的香猫,以及最重要物品——产于尼日尔河、塞内加尔河和沃尔特河上游的黄金。——《全球通史》阿拉伯商人推动非洲内部及非洲与亚洲之间经济、文化上的交流。材料3:早在13世纪,马里的统治者开始成为穆斯林。萨曼 穆萨的令人难以置信的麦加朝觐之行以及在开罗随之而来的知名度,让马里在北非、中东甚至欧洲名声鹊起,大批学者、商人定期到访马里。——据【美】戴维 C 康德拉《中世纪西非诸帝国》整理材料2:产于非洲的大量黄金最终流到了欧洲。……在苏丹与北非的贸易中,双方都有利可图,以至于到了15世纪整个西非商路纵横交错、贸易中心星罗棋布。——《全球通史》贸易宗教黄金(三)非洲的对外交往一、星星之火:古代非洲的文明【深度探究】从古城廷巴克图看古代非洲文明之盛材料1:“廷巴克图为古代西非和北非骆驼商队的必经之地,是跨撒哈拉商道西线商道的南方枢纽城市……在廷巴克图,能见到来自北方的盐、南方的黄金、东方的铜。”——《廷巴克图:一个全球城市的兴衰》材料2:“这里的居民十分富有,谷物与牲畜充足。人民天性平和,他们习惯在夜间漫步于城中,弹奏乐器,载歌载舞。”——旅行家利奥·阿非利加努斯材料3:“马里帝国设立了市场管理机构来调节市场秩序,规定合理汇率……。盛大的麦加朝圣,还将大量文人学者吸引到他(穆萨)的宫廷来,促进了廷巴克图思想文化和宗教的繁荣……这里储备了大量的医生、法官、教士和其他有学问的人,这种储备是靠国王慷慨地支付种种费用来维持的。” ——《跨撒哈拉贸易和廷巴克图的兴衰》思考:廷巴克图持续繁荣的原因有哪些?①地理条件相对优越,对外贸易活跃;②统一国家出现,农业发展,社会较为稳定;③统治者注重调整经济政策,重视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一、星星之火:古代非洲的文明一、独特的非洲文明——海洋与沙漠的阻隔【深化拓展】 古代非洲文明的特点与成因特点 成因北非 以埃及为代表的北非地区,发展时间早,影响范围广,文明程度高 ①尼罗河的定期泛滥,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②尼罗河提供了连通上下埃及的交通条件;③濒临地中海,居于有利的地理位置东非 以阿克苏姆王国为代表,相对发展较快,是一种在多种文明因素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混合型文明 ①通过尼罗河或红海与外界有所联系;②东北非文明因为生产环境较好,离古代西亚文明、古代埃及文明较近,联系密切,所以发展程度较高西非 以加纳、马里、桑海为代表,城市和文化繁荣 ①位于西非的塞内加尔河和尼日尔河流域;②黄金资源丰富;③对外贸易发达南非 以津巴布韦为代表 位于赞比西河流域非洲文明丰富多彩、斑驳陆离。对于非洲文明的特点有如下两点认识。2.一个作者为什么两种观点?说明历史学者多年以来坚持不懈地研究,实事求是,不断完善史学成果。观点一 历史上,非洲与欧亚大陆隔绝的程度十分严重。这一与世隔绝至今仍是非洲大陆发展中的一个首要而又持久的因素。——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999年版)观点二 与通常的看法相反,在欧洲扩张之前的时期中,非洲绝不是与世隔绝的,自7世纪以来,外部联系和内部关系开始增多。——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2005年版)1.请分别概括二者的观点。一、星星之火:古代非洲的文明【问题探究】史料中作者阐述了地理环境对非洲历史的影响,你同意他的看法吗?试说明理由。材料1:撒哈拉沙漠是一大屏障、一大分隔者,而地中海相比之下却是一条连接的大道。历史上,北非人与地中海盆地周围其他诸民族的相互影响之所以超过他们与沙漠屏障以南地区诸民族的相互影响,其原因就在于此。沿尼罗河上游的是巨大的苏德沼泽地。这些沼泽地在历史上构成了一个可怕的障碍。而未被港湾、海湾和内海破损的、平直的海岸线,也使非洲大陆难以接近。这一地理环境还有助于说明,欧洲人侵入非洲较其侵入美洲,在时间选择上何以存在着反常的差别……在美洲被开发、被殖民化以后的几个世纪中,非洲仍是一块“黑暗的大陆”。到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结束时,非洲还只是沿海地区和内陆几个不重要的地区为人们所知晓。甚至到1900年时,大约还有四分之一大陆未被开发。——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地理环境决定论?材料2:非洲的地理条件结合起来,使非洲大陆有力地抵抗了外界的入侵。然而,地理环境绝不是唯一的因素。至少,非洲黑人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组织的普遍的发展水平也很重要;这一发展水平高,足以有效地阻挡欧洲人达数世纪之久……——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重要作用≠决定作用一、星星之火:古代非洲的文明1.古代美洲文明概况阿兹特克文明玛雅文明印加文明中美南美15世纪末以前,美洲大陆与世界文明发达地区隔绝,而且住在美洲各地区的诸民族之间缺乏联系,所以美洲社会历史的发展远远落后于亚欧大陆。当时,印第安人和爱斯基摩人的诸部落大都处于原始公社制的不同发展阶段:有的部落盛行母系氏族制度,有的正处于从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时期,有的已经发展到了父系氏族阶段,一些比较发达的部落则组成了部落同盟。只有居住在墨西哥、中美洲和南美洲安第斯山区的印第安人形成了古代文明国家,他们创造了灿烂多彩的玛雅文化、阿兹特克文化以及印加文化。——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卷》印第安人独立培育出许多其他大陆没有的农作物。在农业和贸易发展的基础上创造了三大文明。形成条件二、神秘孤独:古代美洲的文明2.中美玛雅文明大约从公元初年起,玛雅人开始在尤卡坦半岛南端陆续建立早期奴隶制城邦,它们实际上是一些由金字塔式台庙、祭坛组成的早期祭祀中心,……城邦由祭司贵族执政。最高统治者称“大人”,职位世袭,拥有政治、军事大权。玛雅社会的分化导致了自由人与奴隶的对立,奴隶大多来自战俘、罪犯和负债者,奴隶买卖也随之产生。玛雅人城市的布局,一般以金字塔式台庙为中心,邻近处环绕着贵族、富人的住宅,平民的茅屋则散布于周边。——王斯德《世界通史》成就:陶器、独特文字、历法纪年、 20进位制、金字塔庙宇二、神秘孤独:古代美洲的文明3.中美阿兹特克文明阿兹特克社会基本单位是氏族,以父系族长为首。人们同居同食,一般每日只有一次正餐,进餐时男子在先,妇孺居后。20个氏族为1部落,由部落议事会决定公共事务,推选国王。——王斯德《世界通史》浮动园地特诺奇蒂特兰发展历程:14世纪兴起于墨西哥16世纪进入鼎盛时期二、神秘孤独:古代美洲的文明4.南美印加文明在美洲印第安社会,印加国家拥有最严密的统治机构。国王(“印加”)执掌立法、行政大权,兼任最高军事首领和首席祭司,实行高度集权。这同印加人在征服扩张中确立的对太阳神的国家崇拜有关。国王被视为“太阳神之子”,除了国王的妻子姐妹,无人敢对他正面直视,也不准当他的面穿鞋进门。——王斯德《世界通史》马丘比丘城遗址发展:13世纪崛起,15世纪末16世纪初发展到鼎盛期管理:①最高统治者是国王,世袭继承,拥有行政、立法和军事大权;土地、矿藏和牲畜归国家所有。②划分四大政区,建立官僚体系。③编制人口调查表。④修建完善的道路系统⑤迁移征服地区的居民到新地区二、神秘孤独:古代美洲的文明历史认识:美洲古代文明是印第安人共同创造的结果;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成就、多元化的特点区域 文明 时间 国家特点 文明成果中美洲 玛雅文明 15C中期衰落 城市国家 金字塔庙宇;陶器;象形文字;历法;20进制阿兹特克文明 14-16C 结构松散王国 浮动园地南美洲 印加文明 13-16C 统一大帝国 中央集权;土地国有;人口调查表;完善的道路系统印第安人的独木舟印第安人的岩刻归纳:美洲文明的成果二、神秘孤独:古代美洲的文明本课小结古代非洲与美洲古代非洲文明古代美洲文明东非西非南非阿克苏姆王国东部沿海诸国成因贡献农业进步商业贸易伊斯兰教班图人的文明西非沿海诸国成因成就黄金资源商业贸易津巴布韦国家形成条件文明概况中美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南美印加文明经济创造政治体制文化成就经济创造政治体制文化成就经济创造政治体制文化成就本课小结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扎根于本国本民族的土壤之中,都有自己的本色、长处、优点。我们应该维护各国各民族文明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而不应该相互隔膜、相互排斥、相互取代,这样世界文明之园才能万紫千红、生机盎然。——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1. 研究表明,原始班图人已经进入铁器时代,他们掌握了铁器的制作和使用方法。因此,班图人足迹所至,铁器也被引入。从材料可以看出( )A.班图人迁徙促进了文明的交流B.生产力的发展是班图人迁徙的根本原因C.当时非洲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D.班图人迁徙后建立了疆域辽阔的帝国2. 穆罕默德·杜尔统治时期,把桑海帝国分成十个省,均委派自己的亲信治理。 他还指定一些长官负责全国各个方面的行政管理,在廷巴克图和杰内等重要城市还派有总督。材料表明当时桑海帝国( )A.君主专制得到强化 B.城市治理日益规范C.确立中央集权体制 D.政治秩序逐渐稳定针对训练AC4.早在殖民者入侵前印第安人就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但印第安文明大多起源于交通不便的峡谷盆地和高原地区,内部交流较少,发展相对缓慢,在近代以前没有达到成熟的程度。这反映了印第安文明( )A.内部之间没有任何交流 B.内部之间的战争频繁C.发展受地理环境的影响 D.因地理环境导致衰落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阿兹特克人是后来才进入墨西哥的,他们在特斯科科湖的一些岛屿定居下来。阿兹特克人通过建造“浮动园地”来扩大耕地面积,使阿兹特克人的人口和财富剧增。由此看出,“浮动园地”建造的主要原因在于( )A.岛屿众多不利于农业生产 B.人口增长造成耕地面积缩减C.岛屿拥挤导致人口大量减少 D.肥沃的淤泥利于耕地增加针对训练BC感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