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1张PPT)欢迎走进历史课堂!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商鞅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梁启超改革成就“中国梦” 改革铺就“强国路”改革是成就“中国梦”的必由之路。正是因为有了坚持不懈的改革,我们才会如此接近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习近平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强国之路何为改革?对原有的政治、经济等各项制度进行的调整与变革。改革不同于自下而上运用暴力方式进行的革命,而是统治阶级自上而下实行的和平方式的变革。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因此,也可以说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专题归纳概念阐释中国史上的改革公元前35649419C60S-90S18981978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改革开放公元前5C中后期6461861186819211933伯利克里改革大化改新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世界史上的改革奴隶主性质的改革:封建性质的改革: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伯利克里改革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大化改新洋务运动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戊戌变法罗斯福新政新经济政策改革开放abcdefghijk考纲目标1.了解商鞅变法,认识其历史影响;2.了解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及其影响;3.了解洋务派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认识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4.了解戊戌变法运动的兴起及其影响;5.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并认识其意义;6.知道希腊城邦;7.认识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影响;了解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明治维新的影响;8.了解新经济政策;知道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成就和主要问题;9.知道罗斯福“新政”,初步理解国家干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事件 概况商鞅变法 是一次封建性质的改革。内容:承认土地私有,奖励耕战,建立县制,使秦国国力增强、军队战斗力骤增,为统一六国奠定基础北魏孝文帝改革 学习中原的先进文化,加速了民族大融合,促进了北魏封建化的进程。大化改新 是模仿中国隋唐而进行的改革,使日本的社会性质由奴隶制过渡到封建制。1、古代史中外的改革温故知新一、自主复习,查漏补缺事件 概况洋务运动 19世纪60年代~90年代,洋务派掀起一场地主阶级自救运动,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戊戌变法 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迈出了中国政治近代化的第一步。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俄国 1861年改革 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是俄国近代的转折点。日本 明治维新 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并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2、 近代中外的改革事件 概况新经济 政策 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罗斯福 新政 在保持资本主义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它使美国渡过了危机,巩固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改革 开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做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一个新时期。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然后对城市实行国有企业改革,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3、 现代世界的改革二、知识分类,理清基本线索代表改革 按改革的性质划分 按改革的结果划分 按改革的时间划分成功 失败 古代史 近现代史封建主义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改变社会性质 未改变社会性质 19C 20 C二三十年代 二战后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大化改新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改革开放让改革“回家”——(改革分类)√√√√√√√√√√图说历史改革在中外历史上的作用1.改革是社会性质转变的一种形式,如 。2.改革是社会发展过程中自我调节的一种手段,如 。3.改革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自强御侮的一种选择,如 。田纳西水利工程①②③⑤④⑥⑦⑧①③④②⑤⑥⑦⑧1、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和商鞅变法性质不同的改革是( )A.大化改新 B.北魏孝文帝改革C.洋务运动 D.戊戌变法2、改革能够革除社会弊端,调整生产关系甚至促进社会性质的根本转变。下列改革中改变了社会性质的是( )A. 中国戊戌变法 B. 美国罗斯福新政C. 日本明治维新 D. 苏俄的新经济政策3、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认为,要用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参与国家经济,用国家的力量推动经济的运转,20世纪30年代这一思想的成功实践是( )A. 中国改革开放 B. 罗斯福新政C. 英国的“光荣革命” D. 新经济政策DCB小试牛刀三、互助交流 纵横学史纵向比较:商鞅变法与北魏孝文帝改革横向比较:20世纪世界上三次成功的经济改革项目 商鞅变法 北魏孝文帝改革目的 为了实现国富兵强,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为了移风易俗,改变鲜卑族的落后状态,加强对中原的统治解决的矛盾 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旧贵族的矛盾 鲜卑族落后文化与中原先进文化的矛盾改革内容 承认土地私有,奖励耕战,建立县制,使秦国国力增强、军队战斗力骤增,为统一六国奠定基础 迁都洛阳;汉化措施过程 都遇到了守旧势力的反对和阻碍性质 封建性质的改革比较商鞅变法与北魏孝文帝改革相同性质的改革对比★★思考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请说明理由。变法是否成功的标准?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变法是否顺应了...的历史潮流,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比较俄国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与中国的改革开放相同时期的改革对比材料一:向纯社会主义形式和纯社会主义分配直接过渡,是我们力所不及的,如果我们不能实行退却,即把任务限制在较容易完成的范围内,那我们就有灭亡的危险。 ——列宁材料二:材料三: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邓小平南方谈话据以上材料概括三场改革的共同点是什么?从中我们可以得出哪些认识?认识:①不同的经济体制可以相互借鉴,取长补短;②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从国情出发,走有自己特色的改革之路;③适当照顾人民利益,赢得人民的支持;史料论证整理笔记总结改革的启示1、改革要符合国情,尊重经济发展规律,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2、改革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是强国之路;要勇于创新。3、要善于学习和吸收外来先进文化, “取其精华,弃其糟粕”4、改革要关注民生,符合人民的利益。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所学的内容,选择适当的史实对以下观点加以论述。(符合时代要求 ,顺民意) (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日本大化改新、明治维新)(新经济政策、改革开放)改革成就“中国梦” 改革铺就“强国路”A、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 B、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C、十九世纪末期 D、二十世纪初1、下图是某同学所记录的一节历史课笔记(部分)。这几科内容所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经济 世界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形成中国 创办军事、民用工业,开始近代化探索政治 世界 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中国 清政府在内外交困下进行社会改革B2.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可谓“同是天涯沦落人”,但到19世纪后期,两国“相逢之时”,已经“不曾相识”。这是因为日本在明治维新后( )A、沦为半殖民地 B、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C、开始受到西方的侵略 D、彻底废除了封建制度B中考链接19世纪六七十年代——90年代的洋务运动19世纪60 年代资产阶级的巩固与扩大例如:美国南北战争、日本明治维新、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洋务运动爆发的背景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进一步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依据题干判断的事件应为:中国洋务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其截然不同的结果,日本至此之后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3.(2022年泰州市)根据下面表格中的数据看出农民家庭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 人口 粮食 产量 人均 口粮 人均分配收入1976年 19户110多人 35000斤 230斤 32元1979年 20户115人 132300斤 800斤 200多元A、土地改革的完成 B、中共八大路线、方针的落实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D、“一国两制”方针的实施C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