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陕西省榆林市清涧县中考一模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陕西省榆林市清涧县中考一模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试卷类型:A
2025年陕西省榆林市清涧县中考一模历史试卷
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全卷共4页,总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领到试卷和答题卡后,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笔签字笔,分别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同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对应的试卷类型信息点。
3.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指定区域作答,否则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24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道选择题,每题2分,计24分)
1.世界古代各区域的文明成果反映了人类文明发展水平。下表中的内容体现了古代文明具有( )
文明古国古代埃及古代中国古代希腊文明特点大河文明 集权政治 浓厚的宗教意识农耕文明 中央集权海洋文明 奴隶制民主政治文明成就金字塔 象形文字青铜器 甲骨文帕特农神庙《荷马史诗》
A.传承性 B.多元性 C.统一性 D.交互性
2.下图为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形势示意图。与此图相适应的该历史时期特征描述最符合的是( )
A.社会变化,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B.科举盛行,对外交往趋于活跃
C.政权分立,藩镇割据政局动荡
D.民族交融,政权并立江南开发
3.在历史故事分享会上,同学们讲述了玄奘西行、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故事。这场故事会最恰当的主题是( )
A.唐朝时期的国际地位 B.明朝时期的民族交融
C.中国古代的水陆交通 D.中国古代的中外交往
4.小明同学以“列强的侵略战争与不平等条约”为线索绘制了思维导图。其共同之处在于( )
A.侵略战争的发动者都有英国
B.条约中都有割地和赔款的内容
C.条约中都有开放通商口岸的内容
D.侵略战争都加剧了中华民族的危机
5.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不同阶级、阶层的代表人物先后提出了自强求富、君主立宪、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等口号和主张。这些口号和主张( )
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B.彰显了无产阶级革命精神
C.实现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 D.体现了时代的变化和发展
6.陕西某学校以“探寻红色文化的历史基因”为主题开展研学活动,带领学生参观以下革命旧址。这些旧址可以用于研究(  )
吴起镇革命旧址 瓦窑堡会议旧址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场 青化砭战烈士陵园
A.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B.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历程
C.中央红军进行战略转移 D.解放区军民的自卫反击
7.下面是某校同学举办的图片展览。请为他们选择一个最恰当的主题( )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炮厂 张謇在江苏南通创办的大生纱厂
鞍山大型轧钢厂 大庆油田大会战誓师大会
A.对外开放 拥抱世界 B.民族团结 共同繁荣 C.社会生活 日新月异 D.工业发展 披荆斩棘
8.历史课上老师展示了如下三则报道,由此判断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应是( )
A.伟大的历史转折 B.经济体制改革 C.对外开放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9.绘制历史示意图有助于整体理解历史。下面的示意图可以帮助我们学习( )
A.日本中央集权制的建立 B.古代亚非文明的多样性
C.封君封臣制的确立过程 D.多元文明的发展与交流
10.下面的大事年表揭示的14—17世纪欧洲历史发展的主题是( )
时间事件14世纪前后欧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A.欧洲的社会转型 B.欧洲的思想解放
C.欧洲的革命运动 D.欧洲与世界的联系
11.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和雅尔塔会议是20世纪前半期重要的国际会议,这三个国际会议的共同点是( )
A.都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召开
B.都解决了战争带来的危机
C.都为建立新的世界格局奠定了基础
D.都反映了人类发展经济的共同愿望
12.下图为某同学在历史复习时整理的单元知识框架,其主题拟定最恰当的是( )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B.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B.冷战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D.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36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计36分)
13.(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A 图B 中世纪大学学堂
材料二 宋代商业繁荣,逐渐形成了城市、镇市、草市三级结构,草市居于基层市场地位。在南方山区,完全市场化的茶、竹、木、漆、纸等行业,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宋代还是十九世纪以前铜产量与铜钱铸造量最高的时代。人们投身商业,涌入城市,使宋代发育出繁盛的商业城市、发达的城镇体系、商品交易网络……高度发展的经济也带来学术文化的繁荣,这一时期的科技发明更是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摘编自余蔚《士大夫的理想时代:宋》
(1)材料一图A所示时期的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相互影响,取长补短,这一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历史上称为“_____ _”;(1分)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______(人物)享有“诗仙”的美誉;(1分)明代中后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有突出的成就,宋应星编写的《______》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1分)图B中大学的自治地位主要体现在免赋税特权、______、司法特权。(1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科技发明更是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重要的贡献”。(2分)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史实说明经济发展与文化繁荣的关系。(2分)
14.(11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指挥官,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只和这种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而且是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 ——摘编自马克思《资本论》
图A
英法荷三国在加勒比地区强制推行奴隶制……让西方殖民者赚得盆满钵满,却给拉丁美洲和非洲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也导致了加勒比地区经济结构的单一性。大西洋奴隶贸易改变了加勒比地区的人口结构……西方列强通过奴隶贸易和掠夺矿产等手段攫取了巨大的财富,为西欧工业革命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 ——摘编自韩琦《17、18世纪英法荷对拉丁美洲的殖民掠夺》
图B
依据材料一图A,指出材料所述的“直接关系”具有怎样的特点?(1分)依据材料一图B,概括奴隶贸易给拉丁美洲带来的影响。(2分)
材料二 大事年表 1640年—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18世纪初期启蒙运动1775—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861—1865年美国内战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开始19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1917年十月革命1928—1937年苏联完成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1929年美国股票价格暴跌,随后开始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罗斯福新政1936年日本广田弘毅上台组阁
——据《义务教育教科书 世界历史 九年级上册》《义务教育教科书 世界历史 九年级下册》
(2)材料二大事年表中哪一历史事件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1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中华大地上第一次高高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人物?(1分)
(3)请从下列两个观点中任选一个(用序号表示),并从材料二大事年表中选择相互关联的史事对所选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
观点:①思想解放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 ②制度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我选择的观点: 选择史事:(2分) 阐述或说明:(4分)
15.(15分)重视和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战胜困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原因之一。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围绕这一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始于初心·坚持党的领导】
材料一 图A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海会址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和仁人志士进行了一系列挽救国家危亡的斗争……19世纪末20世纪初,改良派和革命派发起的政治运动都归于失败,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没有改变,救国的任务历史性地落到了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中国工人阶级的身上。 ——摘编自曲青山《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
(1)依据材料一,概括图A事件的背景。(2分)图A事件确立的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1分)
【勇于突破·坚持开拓创新】
材料二 图B 1929—1932 年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示意图 邓小平同志这样说过:如果没有毛泽东同志,我们中国人民至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我们今天同样应当说,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生活,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 ——江泽民《在邓小平同志追悼大会上的悼词》
(2)依据材料二图B,指出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27—1932年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变化。(2分)结合材料二相关史实,分别说明毛泽东和邓小平是如何“坚持开拓创新”的?(2分)
【成于奉献·坚持人民至上】
材料三 1938年春,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强调“兵民是胜利之本”“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指出争取抗战胜利和唯一正确道路是充分动员和依靠群众,实行人民战争。
图C 1978—2017 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充分动员和依靠群众”的措施。(2分)依据图C,指出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产生了怎样的变化?(1分)
【善于总结·坚持中国道路】
材料四 走自己的路,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党历来坚持独立自主开拓前进道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张、自己来处理。人类历史上没有一个民族、 一个国家可以通过依赖外部力量、照搬外国模式、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实现强大和振兴。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 坚持党的领导 坚持人民至上 坚持理论创新 坚持独立自主 坚持中国道路 坚持胸怀天下 坚持开拓创新 坚持敢于斗争 坚持统一战线 坚持自我革命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实现中国梦,为什么必须“走自己的路”?(2分)列举一例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在外交方面的实践。(1分)请用一句话为本次探究活动拟定一个主题名称。(1分)
2025年陕西省榆林市清涧县中考一模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B C D D D B D A D A C D
13. 1)百家争鸣;(1分)李白;(1分)天工开物;(1分)教育自主权(1分)
(2)表现:出现许多草市和新兴市镇;铸币业发达;出现繁盛的商业城市;推动学术文化的繁荣和科技的发展。(2分)
说明: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加快了文化传播,推动了文化交流和发展,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指南针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为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提供了重要条件;火药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2分)
(3)关系:战国时期,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为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提供了物质基础;在唐朝前期的100多年中,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呈现繁荣景象,为唐朝多彩的文学艺术的产生和中外文化交流创造了经济条件;宋代时期城市繁荣,出现瓦子、勾栏等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为市民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 (需答出史实与结论)(任意两点2分)
14.(1)特点:建立了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劳动雇佣关系。(1分)影响:给拉丁美洲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导致加勒比地区经济结构单一;改变了加勒比地区的人口结构。(2分)
(2)事件:十月革命。(1分)人物:李大钊。(1分)
(3)【示例一】我选择的观点:①
选择史事:《共产党宣言》发表;十月革命(2分)
阐述或说明:《共产党宣言》指出了社会基本矛盾与资本主义的弊端,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号召工人阶级组织起来,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即共产党,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在其思想指导下,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规范)(4分)
【示例一】我选择的观点:②
选择史事: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2分)
阐述或说明:经济大危机对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造成巨大冲击,而罗斯福新政采取国家干预手段扭转经济形势,美国经济复苏,工业生产有所恢复。罗斯福新政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的模式,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推动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改良与发展。(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规范)(4分)
阐述或说明观点的赋分标准:
水平等级 材料运用与论述 得分
4 紧扣观点,结合选择的史事加以论述,能够做到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规范 3—4分
3 能够围绕观点论述,运用了选择的史事,条理基本清楚 2—3分
2 有论述和说明,但史论结合不充分 1—2分
1 观点、论述与史事无关,或仅仅重复所选择的史事 0—1分
15.(1)背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一系列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如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中国工人阶级的力量发展壮大;五四运动之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任意两点2分)
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1分)
(2)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分)变化:农村革命根据地数量逐渐增多;在几百个县建立了人民政权;革命武装力量不断增多;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2分)
开拓创新:毛泽东,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打土豪、分田地,创造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发表《论持久战》;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参与确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参与确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参与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任意一点1分)
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主持召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成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推动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表“南方谈话”;设立经济特区。(任意一点1分)
(3)措施:政治上,在抗日根据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权,推行精兵简政;经济上,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军事上,开展人民游击战争,进行反“扫荡”。(任意两点2分)变化: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加;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加;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整体有所增加;城乡收入比先下降、再上升、再下降。(1分)
(4)原因:是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依赖外部力量、照搬外国模式不能使国家实现振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国人的理想和追求,而其关键在于选择正确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持续探索中,在对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它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和指向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是一致的、是吻合的,只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任意两点2分)实践: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等重要国际会议。(任意一点1分)主题名称:继承光辉党史经验,推进民族复兴进程;总结传承党史经验,砥砺奋进崭新征程。(必须出现“历史经验”“党史经验”“经验”)(1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