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第4节《机械能及其转化》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第4节《机械能及其转化》学案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学案 | 物理学科
【学习目标】
1. 知到机械能的概念
2. 经历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的探究过程,了解机械能守恒的条件
3. 了解水能和风能的利用
【自主学习】
一、机械能
物体可以既有动能,又有势能, 这两种能量加在一起,就是它的机械能。在物理学中,把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统称为机械能。其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用符号J表示。影响其因素:质量、速度、高度、形变程度。
二、机械能及其转化
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如果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尽管动能、势能的大小会变化,但动能和势能的总和不变,或者说,机械能是守恒的。做题时往往需要留意空气阻力这个容易忽略的东西。
蹦迪、小球下落压缩弹簧这样的过程,要注意速度的变化,速度最大时是重力等与弹力的时候,而不是弹簧(或者绳子)再原长的时候。而速度为零时,是势能最大的时候。
三、水能和风能的利用
地球上,海水潮汐涨落,江河日夜奔腾;有时微风拂面,有时狂风劲吹。从能量的角度来看,自然界的流水和风都具有大量机械能的天然来源。水能和风能都是机械能。
流动的水具有动能,高处的水具有重力势能,水所具有的机械能统称为水能。水能的大小由流量、流速和水位差决定。早在19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制造了木质水轮,让流水冲击水轮转动,用来汲水、磨粉、碾谷。修筑拦河坝提高上游水位,坝底装水轮机,发电机装在水轮机上面,它们的轴连接在一起,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一定量的水,上、下水位差越大,水的重力势能越大,能发出的电就越多。
空气在流动过程中所具有的机械能叫做风能。风能的大小由风速和流动空气的质量决定。我国早在2000多年前就开始利用风来驱动帆船航行。至少1700多年前已开始利用风来推动风车做功。风能也可以用来发电。单个风力发电机的输出功率较小,在风力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以同时安装几百台风力发电机,组成“风车田”,连在一起供电。
【例1】如图所示,用轻绳将小球系好后,固定在天花板上做成一个摆。小球在A、C之间往返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和摩擦,对小球从A点向右摆动到C点的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球在B点时的速度最快,小球在B点的机械能最大
B.小球受重力、绳子拉力和向下运动的力
C.小球所受重力对小球做功,绳子拉力对小球不做功
D.小球在C点时,小球受到的拉力和其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例2】如图甲所示的过山车是一项惊险刺激的娱乐项目。如图乙所示是过山车轨道的示意图,过山车沿弧形轨道从a点运动到b点后进入竖直圆形轨道经过c点,然后通过d点(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乘坐过山车的游客相对于轨道是静止的
B.过山车到达c点时,动能为零
C.过山车经过a、d两点时,机械能大小相等
D.过山车从b点运动到d点,部分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例3】“反向蹦极”是一项比蹦极更刺激的运动。如图所示,弹性轻绳的上端固定在O点,拉长后将下端固定在体验者的身上,并与固定在地面上的扣环相连。打开扣环,人从A点由静止释放,像火箭一样被“竖直发射”,经上升到最高位置C点,最终静止在B点。对此过程,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弹性绳的弹性势能在B点时最大
B.人从A到C的过程中,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增加
C.人从B到C的过程中,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增加
D.人从A到B的过程中,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少
【例4】2025年1月13日,我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在山东省附近海域使用捷龙三号运载火箭将微厘空间01组卫星发射升空,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如图,卫星在随火箭加速直线升空的过程中( )
A.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B.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不变
C.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增大
D.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不变
【例5】如图将一小球置于一弹簧上方,放手后,小球向下运动,到达A位置小球刚好与弹簧接触,到达B位置小球的速度变为零,则对于此过程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从A到B位置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全部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
B.从A到B位置过程中,小球受到弹力一直变大
C.从A到B位置过程中,小球的速度先变大再变小,到B位置为零
D.从A到B位置过程中,小球开始时受到的弹力小于重力,后来受到的弹力大于重力
【例6】如图所示,海天同学将小球由a点静止释放,小球在管道内沿abcd运动,ab段和bc段内壁光滑,cd段内壁粗糙,a点略高于c点,b点与d点等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a到c的过程中,小球重力势能不变
B.小球在c、d两点的动能可能相等
C.从a到d的过程中,小球运动到d点时,动能最大
D.从a到d的过程中,小球机械能守恒
【例7】学校组织到游乐园秋游,小明玩了蹦极项目,如图所示,他从高处O点开始下落,OA等于弹性绳的自由长度,在B点小明所受弹力恰好等于重力(蹦极过程视为在竖直方向的运动),空气阻力忽略不计。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
A.从O点到A点再到B点过程中小明动能先增大后减少
B.从A点到B点再到C点过程中小明的机械能不变
C.从C点到B点再到A点过程中小明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少
D.从C点到A点再到O点过程中弹性绳的弹性势能一直变小
【例8】如图所示,滚摆由最高点释放,旋转着下降到最低点后又上升,每次上升的最大高度逐渐降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下降时滚摆的重力势能在增大
B.该现象表明滚摆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C.下降时减少的重力势能等于增加的动能
D.上升的最大高度逐渐降低,说明机械能守恒
【例9】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小球以同样的速度v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分别通过长度相同的凹面a、凸面b,不计摩擦和空气阻力,比较两者通过的时间(  )
A.通过凹面a时间较短
B.通过凸面b时间较短
C.通过凹面a和通过凸面b的时间相同
D.无法判断
【例10】嫦娥五号返回器用类似“打水漂”的方式着陆地球,其着陆过程的部分轨迹简化如图所示。CD段返回器的动能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下同),BC段返回器的机械能 ;AB段返回器动能减少量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重力势能的增加量。
【课后巩固】
1.哈尔滨亚冬会上,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是最具观赏性的项目之一。中国队在该项目中获得混合团体金牌。如图为运动员以一定的速度从O点沿助滑坡滑下,在跳台起跳,完成空翻后着陆的过程(忽略空气阻力)。该过程中动能与时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2.如图是运动员跃起扣篮的情景,篮球落到地面弹跳几下后,最终静止在地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篮球扣出过程中,速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大
B.篮球逐渐静止的过程中,减少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C.篮球逐渐静止的过程中,机械能减少
D.篮球的机械能守恒
3.如图所示的是神舟十七号返回舱打开降落伞减速下降过程中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返回舱的重力势能增大 B.返回舱的动能保持不变
C.返回舱的机械能减小 D.返回舱下降时机械能总量不变
4.蹦床属于体操运动的一种,是一项运动员利用蹦床的反弹在空中表现杂技技巧的竞技运动,有“空中芭蕾”之称。如图所示是运动员到达最高点A后沿竖直方向下落到最低点C的过程,若不计空气阻力,关于该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下落过程中,到达B点时速度最快,动能最大
B.运动员在最低点C时,速度为0,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
C.运动员从B点下落到C点的过程中,具有的惯性逐渐减小
D.运动员从B点下落到C点的过程中,只有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
5.如图是巴黎奥运会女子撑杆跳高决赛过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撑杆时手握杆的上部,是利用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B.加速助跑阶段,运动员机械能增大
C.在撑杆恢复原状的过程中,撑杆的弹性势能不断变小
D.运动员运动到最高点时,受到平衡力作用且是运动的,此瞬间她的动能为零
6.在2024年全国田径锦标赛上,周厚成、马佳并列男子跳高冠军。如图是运动健儿在跳高比赛中的场景。关于跳高运动员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助跑过程中,动能减小
B.助跑过程中,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
C.起跳后的上升过程中,重力势能增大
D.越过横杆后的下降过程中,动能保持不变
7.杭州宇树科技研发的机器人在蛇年春晚上表演扭秧歌,如图所示,表演中机器人实现零失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机器人匀速运动的过程中,动能大小不变
B.机器人下蹲的过程中,没有力对机器人做功
C.随着身体的摆动,机器人质量会发生变化
D.手绢脱离“手”向上飞出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8.周末小晨和家长去天堂寨游玩,如图是小晨乘坐观光缆车匀速下山的情景,下列对该过程分析正确的是(  )
A.小晨的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小
B.小晨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C.小晨的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D.小晨的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不变
9.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乒乓球比赛中,中国乒乓球队展现了其王者之师的风采,包揽全部五块金牌。乒乓球比赛中涉及许多物理知识,不考虑空气阻力,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乒乓球在飞行时,它的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 B.飞行的乒乓球若所受的力全部消失,乒乓球将静止在空中
C.乒乓球在空中上升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D.乒乓球被击打时,机械能是守恒的
10.将皮球从离地某一高O点处水平抛出,球落地后又弹起,它的部分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皮球经过同高度的A、B两点时动能相等
B.皮球落地后又弹起,在此过程中只发生了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C.皮球在D点时的机械能小于在C点时的机械能
D.皮球第一次反弹后到最高点P点时速度为零
11.“嫦娥五号”实现了中国首次月球无人采样返回。返回器使用类似“打水漂”的方式着陆地球,其着陆过程的部分轨迹简化为如图所示。(过程只考虑空气阻力和重力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段返回器的动能变大
B.CD段返回器动能增加量小于重力势能的减小量
C.返回器在B点重力势能大于C的重力势能
D.A到D的全过程中返回器机械能守恒
12.科技馆的展厅里有一个如图甲所示的“最速降线”装置,其示意图如图所示,将分别位于直轨道和弧形轨道上的M、N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同时从起点由静止释放,N球先到达终点。不考虑摩擦和空气阻力,关于两球从起点至终点的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球到达终点时的动能更大
B.N球整个过程重力做功更多
C.M球的机械能减小
D.两球的能量转化均为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13.如图所示,无人机喷洒农药的过程中保持在同一高度匀速飞行,则无人机(含农药)的( )
A.质量不变 B.重力势能不变
C.动能变小 D.机械能不变
14.“升国旗,唱国歌”,学校每周一都举行升国旗活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国旗在上升过程中,以旗手为参照物是静止的
B.国旗在刚要上升时,它的惯性最大
C.国旗升到最高处处于静止时,动能为零、机械能为零
D.每次升国旗的过程中,国旗重力做功的功率(近似)相等
15.如图所示,金属小球从光滑轨道中的A处由静止滑下,经过B点,到达最低点C后,再沿轨道向上运动,若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球能沿轨道向上运动到E点处
B.小球到达C点时,它的动能最大,重力势能最小
C.小球到达D点时的机械能大于它到达B点时的机械能
D.小球从A 点加速下滑到 C 点时,重力没有对小球做功
16.如图所示,小明将一个铁锁用绳子悬挂起来,将铁锁拉到自己的鼻子附近A处,稳定后松手,铁锁来回摆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铁锁从A处摆动到B处,重力势能先变大后变小
B.铁锁从A处摆动到B处,动能先变大后变小
C.若不计空气阻力,铁锁可能会打到小明
D.铁锁的质量再大一些,有可能会打到小明
17.2025年春节重庆市举办了烟花和无人机表演活动(如图所示),作为辞旧迎新的重头活动之一,新年的仪式感在除夕夜“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光影无人机和烟花表演的加持下,更添“欢乐祥和、喜庆热烈”的城市节日氛围。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烟花运动到最高点时所受合力恰好为零
B.烟花在加速下落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C.以上升的烟花为参照物,悬停在空中的无人机是静止的
D.悬停在空中的无人机受到的重力和空气对无人机的升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18.某小球被水平抛出,其部分运动轨迹如图甲所示。小球在运动过程中经过M、N两点,对应甲图①②③点处的某两个位置,其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参数如图乙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在①③位置机械能相等
B.小球在N点的重力势能为500J
C.小球在M点的高度等于N点
D.N点可能在位置②
19.如图所示,小球以某速度从M点开始沿粗糙轨道MOP运动,经P点离开轨道,上升至最高点N,又下落经过Q点,N位于P、Q之间,O、P、Q处在同一水平高度。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经过O、P两点时动能相等
B.小球到达最高点N时速度一定为零
C.小球到达的最高点N不可能高于M点
D.小球经过N点时的机械能等于经过Q点时的机械能
20.如图所示的装置叫溜豆机,在农业上用来分拣优劣豆子,将豆子从入口倒入,优质豆子和劣质豆子会从不同出口滑出。关于溜豆机分拣豆子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豆子从高处下落的过程中,机械能变大
B.豆子从高处下落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C.豆子落到地上弹跳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D.豆子质量越大,下落前具有的动能一定越大
21.古代科技 据史料记载,筒车(如下图所示)发明于隋而盛于唐,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水流冲击筒车下部时,推动筒车转动,筒车获得一定的 ;一部分水进入筒内,随着筒车转动被提升并注入引水槽,此过程中筒内的水的机械能 。
22.如图是小朋友玩蹦床的情景。小朋友在蹦床发生最大形变处到向上运动再到刚离开蹦床的过程中,他的重力势能 ,动能 。当上升到最高点时,他的速度为零,此时他处于 (选填“平衡”或“非平衡”)状态。(不计空气阻力)
23.如图所示为玩溜溜球的情景。放手后,溜溜球在重力的作用下展开绳子下降至最低点的过程中(不考虑空气阻力),重力势能转化为 ;接着溜溜球自动缠绕绳子上升的过程中,溜溜球的 能增加。
24.如图甲所示,滚摆由最高点释放,旋转着下降到最低点后又上升,滚摆在下降过程中 能主要转化为 能。如图乙所示,将一个单摆从A点放手,能摆到B点,若在O点放一小棒抵住细绳,不考虑空气阻力与摩擦,小球 (选填“能”或“不能”)摆到C点。
25.近年来我国抽水蓄能电站发展较快。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用电低谷时利用电网多余电能把水从下水库抽到上水库中储存起来;用电高峰时,再利用上水库中的水发电。抽水蓄能时是将电能转化为水的 能;电站选址时不仅需要当地水资源充足,还要地势陡峭,这样建成的电站上、下水库的高度差比较 ,有利于蓄能与发电。
22题图 23题图 24题图
25题图 26题图
2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跨学科实践——自制水火箭
学校嘉年华跨学科实践小组制作了水火箭,它是用废弃的饮料瓶制作而成的一种玩具。它分为动力舱、箭体、箭头、尾翼、降落伞等部分。水火箭模拟发射、升空和回收三个阶段。实践活动中,老师和同学们一起用可乐瓶制作了水火箭。下面是水火箭的安装及工作过程:①在水火箭中装入占高压舱体积三分之一的水,然后把水火箭喷嘴朝下安装在发射架的弹簧卡口上;②用打气装置向高压舱内打气,当气压表显示4个标准大气压时,可以通过线闸开关来进行发射;③发射后高压舱内的水通过狭小的喷口高速向后喷射,由于水的反冲作用,水火箭受到一个向上的升力,加速飞向高空。物体(如降落伞)从高空由静止下落,所受阻力与下落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下落一段距离后,将以某一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这个速度通常被称为收尾速度。
(1)第②步操作中,向高压舱内打气,高压舱内的 在不断增大.在第③步中,水火箭飞上高空的施力物体是 ,水火箭的头部通常做成流线型,这是为了 ;
(2)下列关于水火箭升空过程中,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加速升空的过程中,重力和升力是一对平衡力
B.水火箭升空过程中若失去所有力,水火箭将保持静止
C.水火箭升空过程中先加速后减速
D.水火箭离开地面后,不受重力作用
(3)竖直向上升空的水火箭具有 能,掉下来会对地面上的建筑物和人造成伤害,为此,实践小组为水火箭制作了回收降落伞。如果水火箭从足够高的空中回收过程中,水火箭整体(水火箭和降落伞)重力保持不变,当整体达到收尾速度时,此时阻力f (选填“>”或“<”或者“=”).若甲组水火箭收尾速度达0.3m/s时,阻力,若乙组水火箭整体质量为500g,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干扰下,乙组水火箭的收尾速度为 m/s();
(4)为了验证自制降落伞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需将各自制作的降落伞从 (选填“较高”或“较低”)的相同高度自由下落,降落伞下方用一次性纸杯代替水火箭,并在里面放一鸡蛋,通过鸡蛋损坏程度来判断自制降落伞的安全性。请你设计一种方法来判断自制降落伞稳定性能的好差,你觉得可以采用什么方法来判断:
(写出一种方法即可)。
1.如图所示为两个光滑的圆弧槽和一段粗糙的水平面相连接的装置。将质量为m的物体从左侧圆弧槽A点自由释放,最高到达右侧圆弧槽B点处;然后再次滑下(忽略空气阻力)。则C点高度为(  )
A.H﹣h B.2H﹣h
C.2h﹣H D.3h﹣H
2.用已经学过的知识解决陌生的问题是以后上高中学习的基本能力。
(1)如图甲,质量为m的小球从高度为h的光滑斜面顶端由静止自由滑下,到达斜面底端的速度为v,此过程机械能守恒,关系式成立,则一个物体从高0.8m的光滑斜面顶端自有下滑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为
m/s;(g=10m/s2)
(2)如图乙,将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v0沿水平方向抛出(不计阻力),物体做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运动的距离x=v0t,在竖直方向下落得高度,则y与x的关系可用丙图中的图线 表示。
3.(1)如图甲,质量为m的小球从A点静止释放,在没有空气阻力的情况下,沿无摩擦道运动(其中BC段水平)。已知重力势能为E势=mgh;h为小球离轨道BC的高度;当小球运动到B点时,h=0,动能为(vB为B点的运动速度)
①小球在A点的机械能E机= (用题目所给物理量符号表示)
②请推导出:小球从A点静止释放,到达B点时的速度

③vB与小球的质量m是否有关? (选题“有关”或“无关”)。
(2)如图乙所示,当小球静止释放后,它会沿轨道一直运动到末端,离开轨道后继续飞出一段距离,最后掉到地上。小聪猜想:
a.小球的质量越大,它离开轨道末端到刚接触地面所用的时间越长;
b.小球静止释放时的高度越高,它离开轨道末端到刚接触地面所用的时间越长;
现有一定数量的小球,有的质量相等,有的质量不等.请你选用合适的器材,设计实验验证猜想a是否正确
①需要补充的实验器材是 ;
②实验步骤 :
③判断你所验证的猜想是否正确的依据 。
4.小明在实验室看到一科学玩具——牛顿摆,如图1甲所示,它由支架、细线和5个完全相同的钢球组成, 每个钢球通过两根无弹性细线固定在支架上,并紧挨着排列在同一水平直线上。拉起最左侧的钢球,释放后,它像单摆一样向右摆动撞击相邻钢球,仅把最右侧的钢球撞出,其他球几乎静止不动。这引发了小明的思考:为什么碰撞后仅有一个球摆动,而其余球仍然保持静止?于是他提出问题:被撞而摆动的钢球数量与哪些因素有关?接着他做出以下猜想:
①可能与撞击球撞击时的速度大小有关;
②可能与撞击球的数量多少有关;
将牛顿摆等效为单摆模型,如图1乙所示是一个钢球撞击其它钢球的情形,五个钢球自左向右标为球。
若不考虑能量损失,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A球作为撞击球拉至一定的高度(保持细线绷直),由静止开始释放。释放后,A球向右摆动过程中,将
能转化为动能。
(2)探究猜想①时,必须先控制每次撞击球的 相等,为了改变撞击球撞击时的速度,你的操作办法是: 。释放后,当钢球A以不同速度发生碰撞时,每次均仅有E球被撞出,由此可判断:被撞而摆动的钢球数量与撞击球的速度 (选填:“有关”或“无关”)。
(3)通过上述实验,小明还是不明白为什么仅有一个球被撞出,于是他向老师请教,老师说:牛顿摆的钢球间发生碰撞时,撞击球的速度被大小不变地依次“传递”给下一个球,所以最终只有一个钢球被撞出。根据老师的讲解,小明继续探究猜想②,将A、B两球作为撞击球紧挨着,拉起一定高度后同时释放,A、B球向右摆动并与C球相撞,则此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如图2中的 (选填:“甲”、“乙”或“丙”);
5.抛石机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远射武器,据《范蠡兵法》记载:“飞石重十二斤,为机发行三百步”,因抛石时声音很大,故命名为“霹雳车”。如图为霹雳车复原模型,使用时将较小的石块装入抛物袋中,随后释放控制杆,在配重的作用下将石块抛出从而达到攻击敌军的目的。
(1)“霹雳车”在将石块抛出的同时,自身也会向后移动一小段距离,请解释产生这个现象的原因。
(2)若一次抛石过程,配重的重力做功为W,石块在被抛出时增加的机械能为E,请你判断W和E的大小关系,并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解释其中的原因。
6.如题图甲所示为明代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载的古代取水灌田的工具——筒车。图乙为筒车的简化示意图,筒车以水流作动力,把低处的水提升到高处。
(1)筒车工作时把流水的 能转化为水的重力势能.
(2)筒车在匀速转动的过程中,竹筒受 (选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以竹筒为参照物,车轴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当竹筒运行至高处泄水,水在 力的作用下落入水槽.
(3)某筒车上均匀分布了20个相同的竹筒,每个竹筒的容积为2L,通过调整水槽的位置,竹筒中的水能落入水槽,则当筒车以每分钟转动5圈的速度连续工作1h,最多可以为农田浇灌 kg的水(取);
(4)图丙所示骑自行车上坡的过程也应用了同样的原理,为了更容易上坡,运动员上坡前,应使车速 (选填“加大”“减小”或“不变”)。
【课后评价】
这节课我给自己☆☆☆☆☆颗星。试卷第1页,共3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
【例1】C 【例2】D 【例3】C 【例4】C 【例5】A 【例6】B 【例7】C 【例8】B 【例9】A
【例10】变大 不变 大于
课后巩固
基础练习
1. B 2. C 3. C 4. B 5. D 6. C 7. A 8. C 9. C 10. C 11. B 12. D 13. C 14. D 15. B 16. B 17. B
18. D 19. D 20. B
21. 动能 增大
22. 增大 先增大再减小 非平衡
23. 动能 重力势
24. 重力势 动 不能
25. 机械 大
26. (1) 气压(压强) 水 减小阻力;(2) C;(3)重力势(动能、机械能都对) = 0.5
(4) 较高 在纸杯中放入相同质量水,降落后看剩余水量的多少来判断(看降落伞落地点偏离其起始点正下方位置的距离长短等)
能力提升
1. C
2. (1)4;(2)b
3. (1) 无关;(2)秒表;
步骤1:如图乙组装器材,使小球静止释放,用秒表测量它离开轨道末端到刚接触地面所用的时间,记作t;
步骤2:保持释放时的高度不变,逐次增大选用小球的质量,重复步骤1;
判断依据:当小球的质量越大时,若它离开轨道末端到刚接触地面所用的时间越长,则猜想正确;否则,猜想错误。
4. (1) 重力势;(2)数量 将A球拉至不同的高度由静止释放 无关;(3)乙
5. (1) 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霹雳车”对石块施加力的同时,石块对“霹雳车”也施加了力,“霹雳车”在这个力的作用下会向后移动一小段距离。
(2) 配重下落时,其重力势能转化为自身的动能以及通过机械装置传递给石块的机械能。但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机械装置之间存在摩擦等阻力,部分能量会转化其他形式的能量而损耗掉,即有一部分配重的重力势能没有完全转化为石块的机械能。所以配重的重力做功为W大于石块在被抛出时增加的机械能为E。
6. (1) 动;(2) 非平衡力 运动 重;(3) 6×103;(4) 加大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