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第二次模拟考试
历史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2分,共50分。
1. 仰韶文化主要分布在黄河中游地区,其在农业上以种植粟为主,制陶业则以表面绘有鱼、鸟、花等图案的彩陶最为著名。下列遗址中,属于仰韶文化的是( )
A. 河姆渡遗址 B. 半坡遗址 C. 大汶口遗址 D. 良渚古城遗址
2. 周灭商以后,封黄帝后代于蓟,蓟城在今北京西城区广安门一带;封周王室贵族于燕,燕都在今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镇。材料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
A. 禅让制 B. 科举制 C. 郡县制 D. 分封制
3. 有学者说:“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法的制裁;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引诱。”秦始皇和汉武帝“统一思想”的实质是( )
A. 焚书坑儒 B. 尊崇儒术 C. 文化专制 D. 君权神授
4. 读图,下列选项中,与下示知识结构图最符合的主标题是( )
A. 唐朝繁荣的社会经济 B. 宋朝繁华的都市生活
C. 明朝突出的科技成就 D. 清朝成熟的商业网络
5. 《剑桥中国隋唐史》曾这样评价唐玄宗:对生活在他退位以后苦难动荡的几十年的中国人来说,他的执政期代表着一个已失去光辉的黄金时代。这里的“黄金时代”和“苦难动荡”的转折点是( )
A. 黄巾起义 B. 黄巢起义 C. 八王之乱 D. 安史之乱
6. 北宋前期,巴蜀地区政治稳定,商品贸易持续繁荣,商贾携带大量的贵金属进行贸易,这既不利于携带,也不安全。因此出现了( )
A. “会子”通行 B. 开元通宝 C. “交子”流通 D. 票号开设
7. 李明同学正在制作宋太祖的人物信息卡片,下列历史事件可以填入其中的是( )
A. 开创殿试 B. 澶渊之盟 C. 宋金议和 D. 陈桥兵变
8. 从元至清,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下面的示意图展示的是这一时期中央政府对某一地区加强管辖的历史脉络,其中①处应是( )
A. 西域都护 B. 驻藏大臣 C. 伊犁将军 D. 澎湖巡检司
9. “因大英商船远路涉洋,往往有损坏须修补者,自应给予沿海一处,以便修船及存守所用物料。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上述内容出自下列哪一条约( )
A. 《尼布楚条约》 B. 《南京条约》 C. 《望厦条约》 D. 《黄埔条约》
10. 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发布上谕称:“近畿及山东等省义兵,同日不期而集者不下数十万人,执干戈以卫社稷,……人人敢死,张我国威。”材料表明义和团运动( )
A. 得到清政府一贯支持 B. 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
C. 带有封建迷信的色彩 D. 具有盲目排外的性质
11. 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中,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是( )
A. 广州起义 B. 武昌起义 C. 南昌起义 D. 秋收起义
12. 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认为一切事实证明,我们在军事上的单纯防御路线,是我们不能粉碎敌人五次“围剿”的主要原因。下列选项属于这次会议的是( )
A. 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
B. 首次提出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
C. 党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D. 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13. 《社会变迁与百年转折丛书》讲述了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百年历史,其中第五册为《1937年:大灾难与大牵手》。其中“大牵手”是指( )
A. 国共第一次合作 B. 西安事变
C. 国共第二次合作 D. 日本全面侵华
14. 从1941年6月到1943年5月,由于中国人民的顽强抗战,彻底粉碎了日本对东南亚和世界的扩张部署,有力地支援了苏联卫国战争和美英盟军对日作战。这表明( )
A. 中国在抗战中作出了巨大的牺牲 B. 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C.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抗战胜利的关键 D. 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15. 1945年,刘少奇在会议上指出:“我们党在现阶段为实现中国新民主主义制度而奋斗。……我们党要以毛泽东思想为一切工作的指针。”该会议是( )
A. 中共七大 B. 八七会议 C. 遵义会议 D. 中共八大
16. 1953年,中共中央发出“全国支援鞍钢”的号召,国内有55个城市、199个企业从人力、物资、设备等方面支援鞍钢,《人民日报》也连续三天分别介绍鞍钢“三大工程”。这表明当时我国正在进行( )
A. 土地改革运动 B. 第一个五年计划
C. 社会主义改造 D. 民主政治的建设
17. 某网站征集“共和国足迹”专栏的解说词,要求以简练的语言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每年所发生的一个重大事件及其影响。其中,1978年的解说词应是( )
A. 举国欢庆、翻身做主 B. 解放思想、改革开放
C. 加入世贸、融入全球 D. 建成小康、圆梦中华
18. 1992年1月,珠海市负责人向邓小平汇报工作时说:改革开放以前,不少人流向香港、澳门,后来珠海人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起来,逐步过上了富裕日子,那些珠海人也陆续回来了。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 实行包干到户 B. 设立经济特区 C. 开放沿海城市 D. 加入世贸组织
19. 这位思想家是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是希腊哲学思想的集大成者,是西方科学和哲学领域划时代的人物。该人物是( )
A. 苏格拉底 B. 伯里克利 C. 亚里士多德 D. 德谟克利特
20.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他的著作是( )
A. 《歌集》 B. 《李尔王》 C. 《蒙娜丽莎》 D. 《神曲》
21. 有学者认为“尽管大西洋把英、美、法三国永远地分隔开了,但三国的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的联系,而且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17—18世纪发生于大西洋两岸的这三个伟大历史事件的共同点( )
A. 都被封建专制主义阻碍了发展 B. 都反对民族压迫,实现了民族独立
C. 都有“权利”诉求和“人权”伸张 D. 革命成果都包括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22. 下面是实中历史社团在学习某一单元后制作的思维导图,结合所学,图中空格处应填写( )
A.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 B.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C.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形成 D. 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23. 19世纪初德国推行教育改革;1802年法国通过法律开设政府资助的中等学校;1870年以后,英国、法国开始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从而促进了西欧大众教育的普及。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B.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C. 国际工人运动重视 D. 人文主义思潮的需要
24. 让历史的火炬照亮人类的未来,让指引人类未来的火炬不再因战争黯淡甚至熄灭,2018年11月11日,78个国家的政要和受邀嘉宾齐聚法国,纪念那场战争停战100周年,在风雨中共同守望和平。与“那场战争”直接相关的事件是( )
A. 攻占巴士底狱 B. 巴黎公社成立
C.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D. 经济大危机的爆发
25. 1951年,法国和联邦德国等六国根据“舒曼计划”在巴黎签订《欧洲煤钢联营条约》,决定建立煤钢的共同市场;1957年,又签订了《罗马条约》。其目的是( )
A 冷战对峙 B. 共同贸易 C. 联合自强 D. 和平发展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
26.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政治制度的变革一直占据重要地位,推动着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所示的这一古代行政管理体系的名称是什么?
材料二 元朝建立后,忽必烈在汉族知识分子的帮助下,参照中原历代王朝的统治方式,逐步确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2)材料二所指的中央集权制度是什么制度?元朝掌管全国行政事务和军事事务的机构分别是什么?
材料三 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为了解决君相之争……对我国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改组。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
——摘编自《明太祖实录》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了解决“君相之争”,朱元璋采取了什么措施?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四 清朝沿用明朝政治制度,但因受清朝建立并保留下来的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制约,权力有限,使皇帝集权受到较大影响……后来,清朝统治者对中央中枢机构进行了改组。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清朝康熙、雍正皇帝统治时期分别设立了什么机构以强化君主专制?
27. 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危难之中,在中国革命与建设的道路上艰辛探索,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的自强奋斗从未间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四运动前的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剑与火、血和泪、苦难和抗争、屈辱与奋进的交响曲。在这一历史时期里,一方面,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中国,把一个独立的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另一方面,面对外来侵略,中国社会各阶级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都以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为维护国家主权、求得民族独立不断探索和抗争。
——摘编自郭大松《中国通史教程·近代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举一例说明近代中国是如何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另举一例五四运动前,中国社会各阶层进行探索和抗争的重大事件。
材料二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改革家、哲学家,伟大的诗人。从欧洲,他借来的不是机器,也不是制度。……他施以技巧和灵活性,把借来的东西熬成了一处药方,对症下药,用来使这个病人——“大革命后的中国”复生。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毛泽东同志的“借来的东西”和“药方”分别指什么?
材料三
(3)材料三图片见证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历程,结合所学知识确定一个观点,并依据图片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述清楚)
材料四
理论体系 核心人物 理论名称
邓小平 邓小平理论
江泽民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胡锦涛 “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
习近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4)材料四表格所示的理论属于哪一理论体系?用一句话评价一下邓小平。
28.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人类面临诸多挑战。回首往事,我们寻求借鉴,汲取智慧,瞻望未来。我们着眼于世界格局和发展大势,积极应对全球共同挑战,以期共建美好世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早在13、14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已经形成,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这不仅因为欧洲的经济总量远远无法与亚洲的中国、印度相比。……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这种处境开始改善。但一直到18世纪,原有的世界经济贸易格局仍没有改变。……19世纪欧洲终于成为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
——弗兰克《白银资本》
(1)根据材料一,归纳从13、14世纪到19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欧洲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材料二 罗斯福曾经高度赞扬苏联军队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做出的巨大贡献,把发生在苏联的一次胜利称为二战的转折点。斯大林也曾盛赞美英两国一起完成的一次计划周密、规模宏大的登陆战役。
——《海事大观》
(2)材料二中罗斯福高度赞扬“二战的转折点”和斯大林盛赞的“登陆战役”分别指什么?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在传统的权力斗争中新增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争端,权力关系再调整的进行也就变得更复杂更危险。随着冷战的全面展开,一个又一个危机接踵而来。行动和反行动最终以两大军事集团的建立而达到顶峰。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各举一例美、苏“行动和反行动”的具体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意识形态方面的争端使欧洲对峙局面基本形成,其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材料四 2019年5月9日,美国政府宣布,自2019年5月10日起,对从中国进口的2000亿美元清单商品加征的关税税率由10%提高到25%。5月13日,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自2019年6月1日0时起,对已实施加征关税的600亿美元清单美国商品中的部分,提高加征关税税率,分别实施25%、20%或10%加征关税,对之前加征5%关税的税目商品,仍继续加征5%关税。
——新华网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国应该如何应对?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2分,共50分。
1.B
2.D
3.C
4.A
5.D
6.C
7.D
8.B
9.B
10.B
11.C
12.D
13.C
14.D
15.A
16.B
17.B
18.B
19.C
20.D
21.C
22.B
23.A
24.C
25.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
26.(1)名称:三省六部制。
(2)制度:行省制度。机构:中书省和枢密院。
(3)措施: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六部职权。(答出第一句即可)
影响:使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或强化了皇权)。(符合题意即可)
(4)机构:南书房、军机处。
27.(1)说明:①鸦片战争,使近代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程度进一步加深;③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化程度;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答出任何一场战争的名字可得分,答出相应的影响可得分)
探索和抗争:地主阶级——洋务运动;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实业救国。(答出任一场运动或者事件即可)
(2)“借来的东西”:马克思主义或科学社会主义;“药方”:“工农武装割据”。(或“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井冈山道路)
(3)示例:观点:中国共产党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意思相近即可)
论述: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根据地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组织各方力量,展开群众性的人民游击战争。1937年9月,八路军115师在林彪的指挥下,取得了平型关大捷。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为了粉碎敌人的“囚笼政策”,1940年8月至次年1月,八路军总部在彭德怀指挥下,组织一百多个团,在华北广阔的地域,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攻。百团大战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1941年,国民党顽固派制造了“皖南事变”。中国共产党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坚持抗战,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打破日伪的封锁。总之,中国共产党为抗日战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能运用图片通过两个典型事例进行论述,表达较为清楚即可。不够完整者,请依据答案酌情给分)
(4)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评价: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28.(1)变化:由贸易边缘地位逐渐改善,19世纪最终成为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符合题意即可)原因: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工业革命的开展等。(答出任一点符合题意即可)
(2)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诺曼底登陆。
(3)美国:推行杜鲁门主义;实施马歇尔计划;建立北约组织。 苏联:建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经互会);建立华约组织。(美苏需各答出一点)1949年,德国分裂。
(4)努力发展经济,提升科技水平,提升综合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多元化市场布局,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 顺应全球化的发展潮流,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友好交流,实现合作共赢;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逆全球化”的行为,积极构建平等对话的国际环境,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等(答出一点符合题意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