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中考二模历史试卷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全卷共4页,总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2.领到试卷和答题卡后,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笔签字笔,分别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同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对应的试卷类型信息点。3.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指定区域作答,否则作答无效。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24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道选择题,每题2分,计24分)1.下表所示为我国新石器时代部分出土文物的分布情况。它们共同反映出中华文明( )代表文物 人面鱼纹彩陶盆 筒形彩陶瓶 带盖彩陶罐分布位置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辽河流域A.兼收并蓄 B.源远流长 C.多元一体 D.丰富多彩2.某历史学习小组同学进行“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主题研究,以下可作为研究内容的有( )①丝绸之路 ②文成公主入藏③郑和下西洋 ④雅克萨之战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3.如图所示图片选自于明朝末年的一本著作。关于这一著作的论述最准确的是( )农耕织布炼水银、朱砂A.它的作者是农学家贾思勰B.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经验、技术革新C.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D.是一部规模空前的手工业著作4.近代史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按照“精神”孕育的先后顺序,补全下列示意图( )A.遵义精神 抗战精神 B.建党精神 长征精神C.五四精神 建党精神 D.遵义精神 抗战精神5.美国作家哈里森·李尔兹伯说:“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危在旦夕的战斗。”这里的“行军”( )A.是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B.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C.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D.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运动失败了6.对下图中两个企业的相似之处,表述正确的是( )A.都属于近代洋务企业 B.都以军事生产为主要目的C.都是“实业救国”典范 D.都推动了近代工业化进程7.右图反映了某时段我国工业总产值中部分经济成分所占比重统计图。与此现象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新中国的建立 B.土地改革的开展C.一五计划的完成 D.三大改造基本完成8.下列对于我国目前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B.经济特区——内地——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C.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D.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9.观察下图,图中所示文明成就属于( )楔形文字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局部图A.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B.古埃及文明C.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D.古代欧洲文明10.读右图,推知该地区人口锐减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人口迁徙 B.黑奴贸易使非洲人口大量减少C.殖民杀戮和致命传染病的传播 D.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人口增长11.19世纪中期,爆发了一系列影响世界发展进程的重大事件,例如:俄国1861年改革、美国南北战争、意大利和德意志实现统一以及日本明治维新等,这些事件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A.奴隶制度被废除了,实现了人人平等B.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C.资本主义民主制度逐渐确立D.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展12.下图为1942年苏联漫画家的作品《“法西斯”炸弹将被移走》(图中钳子夹住的“炸弹”为希特勒)。这一举措( )A.说明法西斯集团败局已定 B.凸显了苏联的主战场地位C.体现了对德分区占领设想 D.强调了国际合作的重要性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36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计36分)13.(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图A汉代海上航路示意图 图B 郑和下西洋路线图(1)_______(皇帝)在位时开始大力开辟海上交通,(1分)汉朝时已形成了多条海上航线,中国的丝绸等物品经过材料一图A向西的航线转运到欧洲,因此这条航线被称为“__________”;(1分)郑和从图B中_______(港口)出发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1分)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帝国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________(海洋)成了罗马帝国的“内湖”。(1分)材料二 宋元时期中外交通发达。宋朝时,从东南沿海港口出发,向东可达高丽、日本;向南经南海穿马六甲海峡,沿孟加拉湾海岸航行至印度,再沿阿拉伯海海岸航行至波斯湾、红海沿岸,最远可达东非海岸。元朝在海路航线及航海范围上比宋朝都有所拓展。此外,元朝在国内修建了覆盖全国的陆路交通网,并打通了宋朝时北方、西北方被阻断的陆路交通线,与中亚、西亚及更远的欧洲国家和地区也建立了联系。——摘编自中国地图出版社《中国历史地图册》七年级下册(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元时期中外交通得到很大发展的主要原因。2分)并分析宋元时期中外交通发达的影响。(2分)(3)综合上述材料,请你为传承丝路文明设计一条宣传标语。(2分)14.(11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它一方面调整内部制度,一方面积极对外扩张,凭借一支欧洲最强大的海军,开始将商业触角伸向全世界。到20世纪初叶,英国占有殖民地已达3350万平方公里,约为地球陆地面积的1/4,英国自诩其为“日不落帝国”。——摘编自《英国的殖民活动与日不落大帝国的崛起》(1)依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崛起成为“日不落帝国”的原因,(1分)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影响。(2分)材料二 ——依据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篇》《世界史·现代史篇》绘制(2)请从材料二时间轴中找出扭转美国内战局势的历史事件。(1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末中国进行一次制度变革的尝试。(1分)(3)请从下列两个观点中任选一个(用序号表示),并从材料二时间轴中选择相互关联的史事对所选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观点:①制度变革促进国家发展 ②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我选择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择史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阐述或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15.(15分)外交的主体是主权国家,外交是主权国家对外交往的重要途径。【屈辱外交】材料一 图A 《辛丑条约》签订时的场景 晚清直至民国,中国的外交活动明显地呈现出的特征:在对外态度上,既蔑视西方列强又深深恐惧之……在外交进程的演进上,既被动回应,又在一定程度上借鉴西方先进策略而渐次成熟。中国近代外交的上述主要特征与中国近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密切相关。 ——摘编自李胜臣《中国近代外交的特征及成因探析》(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A条约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1分)结合近代史实说明中国“在外交进程的演进上,既被动回应,又在一定程度上借鉴西方先进策略而渐次成熟”。(2分)【独立外交】材料二 图B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发言 新中国成立后,一直以自己的方式参与国际事务,先后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大小国家一律平等、不干涉内政、“三个世界”、永远不称霸、和平发展、和谐世界等影响深远的重要外交理念,形成了以独立自主、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鲜明特色的外交传统,赢得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誉。 ——摘编自郑立樵《新中国外交70年:成就与启示》(2)写出我国奉行的基本外交政策。(1分)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新中国成立后实现“形成了以独立自主、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鲜明特色的外交传统”的相关史实。(2分)图B会议是新中国成立后外交方面的重要成就,阐述“万隆精神”的内涵。(2分)【大国外交】材料三 图C 中国重返联合国 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跨出了改善中美关系的第一步。2月28日,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了《联合公报》,这是中美关系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这对世界形势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后,双方的贸易、科技和文化往来逐渐增多。与此同时,为进一步促进两国关系的正常化,中美双方政府官员也在不断进行接触。 ——摘编自谢益显《中国外交史》(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取得图C外交成就的原因。(2分)依据材料三,怎样理解《联合公报》的发表是“中美关系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2分)【强国外交】材料四 我们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到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不断推进,形成了怎样的外交布局?(2分)请为本次探究活动拟定主题名称。(1分)2025年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中考二模历史试卷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答案 C D C B C D D C C C D D13.(1)汉武帝;(1分)海上丝绸之路;(1分)刘家港;(1分)地中海。(1分)主要原因:航海技术的进步;商业繁荣;驿站发达等。(2分)影响:使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进一步发展起来;中国的创造发明和生产技术传入亚欧各国,对亚欧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使西方的药物、天文、历法、数学等也传到中国,外来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在元朝受到重视;推动宋元时期海外贸易的繁荣,外贸所得提高了政府的财政收入等。(任意两点2分)(3)标语:重走丝绸之路,共筑文明桥梁;丝绸之路连古今,文明交流谱新篇;携手丝路之旅,共筑文明梦想;探寻丝路足迹,传承千年文明;丝路文明璀璨,共筑和平未来;追寻丝路记忆,弘扬文明精神。(任意一点2分)14.(1)原因:确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政局稳定;通过殖民扩张获得财富(或资本原始积累);拥有强大的海军。(任意一点1分)影响:英国的商业遍及全世界;很多地区成为英国的殖民地;给殖民地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欧洲文化传到殖民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任意两点2分)(2)历史事件:林肯发表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分)尝试:戊戌变法。(1分)(3)【示例一】我选择的观点:①选择史事:美国内战结束;明治维新;罗斯福新政。(选择符合观点的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史事)(2分)阐述或说明:1865年,美国内战以北方获胜结束,经过这场战争,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1868年,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以西方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通过改革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为解决经济大危机,1933年罗斯福新政开始实施,在金融、工业、农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新政增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所以,制度变革可以促进社会发展。(4分)【示例二】我选择的观点:②选择的史事:工业革命;福特汽车公司使用流水线生产。(2分)阐述或说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 “蒸汽时代”。机器生产逐渐取代手工劳动,工厂制度确立,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1913年,福特汽车公司使用流水线生产,这是生产技术的重大创新。流水线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使得汽车能够大量生产并普及,进一步推动了美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增长。综上,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巨大推动作用。(4分)15.(1)影响: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客观上促进了中央机构(外交)的近代化。(任意一点1分)说明:被动回应,签订《南京条约》开辟通商口岸,被迫融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通商章程善后条约》中,被迫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签订《辛丑条约》,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使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借鉴西方,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戊戌变法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度,推行变法运动,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广泛影响;辛亥革命学习西方的民主共和制度,推翻了清政府统治,建立中华民国,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新文化运动提倡西方的民主与科学,动摇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掀起了思想解放潮流。(任意两点2分)(2)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分)史实: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来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1955年,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为世界和平作出了重要贡献;尼克松访华、中日建交、中美建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任意两点2分)内涵:团结合作、友好相处;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争取和巩固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的精神。(任意两点2分)(3)原因: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发展中国家的大力支持。(任意两点2分)理解:中美两国结束长期敌对状态;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美国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两国官方与民间往来逐渐增多。(任意两点2分)(4)外交布局: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2分)主题名称:中国外交百年风雨路,共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百年外交风云。(符合题意即可得1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