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龙东十校联盟2025届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二模)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黑龙江省龙东十校联盟2025届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二模)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届黑龙江省龙东十校联盟高三下学期联考(二模)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
1.山西陶寺龙山文化遗址有源自内蒙古河曲地区的陶三袋足器,和受大汶口文化影响的陶背壶和其他陶礼器,有来自于良渚文化的玉琮和石俎刀,也有体现红山文化因素的彩绘盘龙纹陶盆。这说明( )
A.中原文化影响到周边地区 B.各地区初步形成血缘认同
C.中华文化共同体趋于形成 D.中华大地农业生产较发达
2.如表是《东南亚地区出土的汉朝文物(部分)》简表,据此推论正确的是( )
地区 遗址 出土文物
泰国南部(马来半岛最南端) 考山考等遗址 岭南类型和江东(江浙)类型陶瓷器
越南东南沿海 沙萤文化墓地 铜镜、铜容器和铜炊具,印度产各类珠子
印度尼西亚巴厘岛 潘坤帕遗址 铜镜,来自印度、罗马的玻璃及黄金珠饰
A.汉代生活习俗在当地流行 B.汉文化走出国门迈向世界
C.中西文化交流呈繁荣景象 D.中华文化发展领先于世界
3.唐律中死刑三复奏制规定,“死罪囚”在执行死刑前,复奏次数为三次,复奏时间需经过两日,复奏结束,皇帝批示下达后,要相隔三天才能执行死刑,违者要受到处罚。这一规定( )
①以礼法结合为指导思想②反映了慎刑的立法理念
③体现了君主专制的色彩④说明唐律实施程序烦琐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宋代有很多经商者接受过多年的文化教育,有着基本的道德修养,他们对商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趋势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使宋代社会出现了特殊群体儒商。儒商出现主要源于( )
A.书院制度的产生发展 B.理学的世俗化通俗化 C.商业经济的高度繁荣 D.科举公平开放规模大
5.明嘉靖以后,通俗小说创作题材关注芸芸众生,重视市井闾巷的俗事。同时,小说家的目光不再只停留在故事的层面,而是更关注故事中人物的性情、心理和命运,把描写的重心深入到故事人物的内心,以此表现人性的善恶美丑。这种文学思潮主要得益于( )
A.明末清初儒学的新变化 B.王阳明心学思想的影响
C.农业和手工业的新发展 D.小说家创作水平的提高
6.鸦片战争后,外商在中国兴建了不少加工型或生产型企业,如茶叶等出口食品加工、棉花出口打包、缫丝、制革、造船、航运业等企业,其中,1844—1860年、1861—1870年的造船企业分别是22、16家,航运业企业分别是10家、24家。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洋务运动抵制了列强侵略 B.中国农业轻工业领先于世界
C.中国经济被卷入国际市场 D.中国商业经营方式出现变革
7.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国内诸多学术期刊尝试将传统的右起竖排改为西式左起横排的版式变革。在历史学、考古学等人文类学科中,坚持竖排版式较多。但北京大学主办的《国学季刊》等刊物,及与北大有关联的中央研究院主办的12种学术期刊都选择了横排版式。由此可知( )
A.新文化运动对出版领域影响极为有限 B.对中西文化的态度影响期刊版式选择
C.北京大学有力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D.国民政府文化专制阻碍文化事业进步
8.如图是黄镇在长征途中创作的美术作品,画中主人公戴着很深的近视眼镜,左手提着一盏马灯,右手执一根手杖,右上题写着“夜行军中的老英雄”。1962年,为该画配写的题诗写道:“路要自己走,灯要自己提。夜收旭日出,旱过降云霓。”该作品( )
A.再现了红军过草地的场景 B.反映了苏区美术事业发展
C.表达了对革命胜利的自信 D.展示了奋发图强时代风貌
9.1952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将“大定”县改为“大方”县,“平越”县改为“福泉”县。对于福泉,当地民众理解为,解放后在共产党领导下,我县各兄弟民族团结一致,和睦友爱,建设创新,此乃幸福之源也;今天我们能得到解放,应当感谢共产党和毛主席。材料表明(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到贯彻落实 B.贵州省重视民族文化工作的开展
C.贵州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热情高涨 D.少数民族形成新中国的政治认同
10.中共中央召开的一次工作会议指出,最近几年许多领导人放松了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进行得很有成效的调查研究工作。毛泽东也指出,“解放以来特别是最近几年”,“我们吃亏就在于不注意调查研究。”由此,全党上下调查研究之风蓬勃兴起。这次调查研究( )
A.助推了国民经济一五计划的制定 B.促进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
C.推动了中共八大正确方针的确定 D.有利于国民经济调整措施的落实
11.1984年,中央在辽宁黑山县等全国四省五县市进行国营企业负担的退休费用改由社会统筹的试点,打破了数十年的“单位制”篱笆。截至1986年,全国实现了县、市一级的养老保险费社会统筹。这一举措( )
A.为企业公平竞争创造了条件 B.推动改革开放进入了新阶段
C.开启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 D.完善了新中国社会保障体系
12.波斯帝国的御道网络覆盖帝国主要地区。帝国在御道沿线设置了驿站、客栈、仓库等一系列配套设施,形成了较成熟的邮驿系统。帝国的信差采用逢站换人换马接力的方式传递公函,效率很高,波斯大王也习惯通过书信向总督发号施令。这反映了波斯帝国( )
A.国王权威至高无上 B.官方通讯发达顺畅 C.国土辽阔疆域广大 D.综合治理水平欠缺
13.1300年,埃尔顿庄园法庭案卷载有19个茅舍农涉讼的记录。他们被指控没有给领主的马车装草,但这些茅舍农认为,他们没有装草的义务。为此,法庭查阅了有关惯例后裁决:这些茅舍农没有义务将草地或领主庭院中垛起的牧草装上马车。材料反映了庄园法庭( )
A.成为农民维护其权利的舞台 B.在基层治理中发展了习惯法
C.是欧洲基层自治的主要组织 D.本质上维护封建领主的利益
14.英国主日学校1780年代初出现第一所,其入学人数,1801年达20多万人,1833年达到136万人,占全国5~15岁人口的45%。主日学校要“帮助工人阶级的儿童养成适应工业社会的习惯”,它重视传授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据此可知,主日学校运动( )
A.提高了工人社会地位 B.损害了中产阶级利益 C.推动了英国科技创新 D.主要活跃于工业中心
15.巴黎和会上,战胜国对德国赔款无法确定总数,后来在法国支持下规定的德国赔款总额超过了德国的支付能力。1924年美国银行家道威斯通过对德国提供贷款等方式使德国的经济生活正常化,并且只规定了5年的赔款数额。这就是道威斯计划。这一计划( )
A.改变了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政治格局 B.推动了德国国内法西斯运动的兴起
C.有利于德国摆脱凡尔赛条约的束缚 D.解决了英法对德问题上存在的矛盾
16.如表是苏联“四五”计划(1946—1950年)时期的若干统计数据。对此表解释合理的是,苏联( )
类别 数据
消费资料工业 产值 年均增长率15.7%
投资额 20.8亿卢布
产量 增加23%,是1940年的122%
生产资料工业 产值 年均增长率12.8%
投资额 150.84亿卢布
产量 增加105%,是1940年的204%
A.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发展 B.国民经济结构趋于合理
C.重工业发展出现了迟滞 D.经济体制改革效果初显
二、材料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所修正史共十三部。各史中都有篇幅不少的少数民族类传,在各史中看到的乌桓、鲜卑、氐等民族史内容,是以往史书中未见的。贞观年间编成的《晋书》创立载记记载十六国历史,对此,有学者评论道:唐太宗要贯彻华夷一家,加强统一观念,于是援引“载记”之例,分国记述前赵前燕、前秦等十四个政权。同时,笔法上也不辨华夷,以示四海一家。记述方法的变化在统一后所修《晋书》和《隋书》中,还表现为关于少数民族的记述,都以东西南北四夷标目,以下再分述各少数民族。此外,《魏书》中还强调鲜卑与汉人都是黄帝的后裔,有意打破鲜、汉界限。总之,在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整合过程中,民族史记述成为史家关注的重点,正史中的民族史撰述在当时发挥了重要作用。
——摘编自许殿才《魏晋南北朝隋唐正史民族史撰述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整合》
(1)据材料概括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民族史撰述的进步之处。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民族史撰述所体现的时代背景。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民国时期,西安新出现的商业、交通、工业、居住等建筑,结构由传统土木架构向采用工业时代更坚固经济的砖木混合结构发生转变。1912年,英国人罗士修建了西安钟楼邮政局,其主体除了仿古的歇山式飞檐屋顶以外,立面形制与结构功能装修以及运营方式都是“洋风”建筑的典型再现。修建于1927年的革命公园,其光明楼设计还呈现出传统建筑屋顶飞檐翘角形式的简化以及底层开设西式拱券门洞,给穿行的民众提供遮阳挡雨与短暂交往的公共空间。这是结合当时经济文化与用途等需求利用现有建材的典型案例。
——摘编自史炫《影像记忆中的20世纪西安明城区建筑》
材料二 在纽约,充满浓重的商业气息的华尔街建有大量英式的城市房屋,每个种族形成的文化社区在美国都是最大的,例如唐人街、印度街、犹太人区等等。19世纪末,美国兴起超高层建筑,纽约就有众多的摩天大楼,如洛克菲勒中心由洛克菲勒财团建造,是代表资本主义的地标性建筑。同时,纽约还有诸多独特的后现代主义建筑,如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像茶杯、像弹簧也像海螺,究竟像什么可以完全由观赏者决定,这些后现代建筑时刻向人们展示城市文化中张扬的个性和对自由的崇尚。
——摘编自徐卉《美国城市建筑研究》
(1)据材料分别概括西安和纽约城市建筑体现的文化特征。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安和纽约城市文化特征形成的原因,说明其城市建筑的史料价值。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列材料是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在开展主题探究活动中搜索相关资料整理而成。
苏联援建的部分工业企业建设概况表
名称 省份 计划安排投资(万元) 实际完成投资(万元) 竣工时间
沈阳第一机床厂 辽宁 5650 6043 1955年
长春第一汽车厂 吉林 56000 60871 1956年
吉林铁合金厂 吉林 5400 6300 1956年
哈尔滨仪表厂 黑龙江 2790 2494 1956年
阜新海州露天煤矿 辽宁 15285 19472 1957年
佳木斯热电站 黑龙江 2530 2975 1957年
经过这一时期大规模、系统化的工业建设,苏联援助东北的重点项目都已经正式建成投产,这些工厂和企业逐渐成为我国重工业的支柱。
请依据材料为该小组确定探究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探究的内容进行阐释。(要求:主题明确且包含时间尺度,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自联合国成立半个多世纪以来,各种全球性与区域性国际组织的发展非常迅猛。过去主要以调整国家间政治关系为任务的国际法,迅速向经济领域伸展,其所涉领域已从以维护和平为主扩大到包括当代国际生活的所有方面,诸如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卫生等在内的各领域,无处不是国际组织活动的场所。如海洋法,已从过去的海面法向纵深方面发展至海床洋底,1982年、1994年分别诞生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及其《执行协定》。现在,联合国已拥有180多个会员国,国际法主体的数量也不断增加。国际法的欧洲中心性质已严重弱化,其他文化和文明的观点、愿望和要求,正开始在世界法律思想的演进中发挥愈来愈大的作用。由于冷战格局的结束,在当今和可预见的将来,世界各国将奉行一个国际法的体系。
——摘编自杨泽伟《晚近国际法发展的新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1)据材料概括二战后国际法发展的主要表现。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际法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
1.C
2.B
3.A
4.D
5.B
6.C
7.B
8.C
9.D
10.D
11.A
12.B
13.A
14.D
15.C
16.A
17.(1)民族史记述成为各正史的重要内容;新发展起来的少数民族的历史活动得到及时反映;撰写方式革新,体现多民族一体;传递民族同源共祖的信息(都是黄帝的后裔)。
(2)魏晋时期少数民族活动活跃,民族政权分立(国家处于分裂时期);民族联系加强,民族交融成发展大势;文化认同增强;隋唐实现了大一统政权的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发展)。
18.(1)西安:中西融合;从传统向现代转型;功能化、实用化。
纽约:移民文化;多元文化;具有现代性。
(2)形成原因:同: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
异:西安:西学东渐;国人学习西方。
纽约:北美居民具有多源性、多样性。
史料价值:都属于实物史料;能直观展现两大城市的发展史;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在遗存中会发生改变,需与其他史料佐证,对研究者的素养要求很高等。
19.示例:
主题:“一五”计划时期东北地区的重工业建设
背景:国内重工业基础薄弱;一五计划的制定;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仇视新中国。
条件:国民经济恢复;人民政权得到巩固;党的正确领导;苏联大力援助新中国;抗美援朝战争胜利,赢得和平的周边环境。
经过:东北三省广大干群落实一五计划;大力兴建工业企业;苏联进行技术、资金援助。
成效:东北地区建立了较完备的重工业体系;东北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
特点:以国营企业为主导进行建设;体现计划经济特色;借鉴苏联建设经验。
意义:有利于改变我国重工业落后的面貌;推进了东北地区城市化进程;支援了全国工业建设(加快了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有利于巩固国防,捍卫国家主权;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了一批技术骨干和管理人才。
20.(1)表现:国际组织激增;国际法内容扩展;国际法主体增加;国际法适用于整个国际社会。
(2)原因:经济全球化发展;科学技术进步;世界多极化发展(发展中国家努力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国际社会具有共同利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