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绝密★启用前2024一2025学年度辽宁省县域重点高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已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距今8200一7400年的兴隆洼遗址分布于内蒙古及东北地区,因首次发现于内蒙古兴隆洼村而得名。遗址中发现了磨制石铲、石锄、石刀等工具,遗址周围有人工围沟,围沟内有成排的房屋,房屋中发现了石磨盘、磨棒、石杵、陶器等器物。这表明当时该地区A.精耕细作生产形式出现B.采集渔猎生产方式消失C.手工业的分工日趋扩大D.原始农耕文明特征明显2.《左传·桓公二年》(公元前710年)记载道:“夏四月,(鲁桓公)取郜(郜国)大鼎于宋(宋国贿赂鲁国),纳于大庙,非礼也。臧哀伯谏曰:‘君人者,将昭德塞违…今灭德立违,而置其赂器于大庙,以明示百官。’”这表明当时A.周天子专制集权弱化B.礼乐秩序遭到了破坏C.社会转型任务已完成D.世袭制度逐渐被摒弃3.东汉时期崔寔撰写的《四民月令》用大量的篇幅描写了庄园经济的情况,如;正月“命女红趣织布”,三月“可种黍稻”,六月“命女工织缣帛”,十月“卖缣帛、敝絮”。这种“春种夏织秋收冬卖”的循环反映出当时A.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B.土地利用率得到显著提高C.社会矛盾得到了缓和D.国家放宽了对农民的限制历史第1页(共8页)CS扫描全能王3亿人都在用的扫瑞APP4.史料记载:“汉末丧乱,魏武始基,军中仓卒,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岁月迁讹,斯风渐笃,凡厥衣冠,莫非二品,自此以还,遂成卑庶。周汉之道,以智役愚,台隶参差,用成等级;魏晋以来,以贵役贱,士庶之科,较然有辨。”材料可以用来说明A.豪强大族兴起的根源B.选官程序的不断改善C.九品中正制异化过程D.士人阶层衰落的现象象5.唐初,尚书省为全国行政中枢,其长官尚书令“掌总领百官,仪形端揆”,唐高祖时,李世民就曾任尚上书令一职。但据文献记载,唐太宗登基后,尚书令长期阙而不置,尚书省只设左右仆射(副长官)二人“总判省事”。此举旨在A强化专制集权B.提高行政效率C.维护社会秩序D.规范宰相职权题6.下表为唐朝国子监中教授儒家经典的教师构成。由表可知,唐朝得官员官员'等级教投学生及其教学内容国子学博士正五品上负责教授三品以上官员子弟及皇亲国成子孙星太学博士正六品上救授五品以上官员子弟四门学博士正七品上教授七品以上官员子弟及庶人“俊士”(优秀平民子弟)律学博士从入品下救授法律条文与司法实务书学博士从九品下教授书法、文字学(如《说文解字》)算学博士从九品下教授数学与天文历法鲁A.中央官学占据主导地位B.教育资源分配呈等级性C.私学得到进一步的发展D.科举选官制度尚待完普7.宋代设谏院,始于仁宗明道元年(1032年),其长官为“知谏院事”。这之前,分属门下省和中书省的左、右谏议大夫及左、右正言,虽名为谏官,但除非皇帝特旨供职,并不得谏诤。谏院主管规谏讽谕,凡朝政缺失,百官任非其人,各级官府办事违失,都可谏正。宋代谏院的设置A.有助于政务系统的良好运转B进一步分割了行政中枢的权力C,标志着监察制度的正式确立D.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行政管理历史第2页(共8页)CS扫描全能王3亿人都在用的扫罐AP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