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2张PPT)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主要指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政治、经济、殖民体系。新航路开辟特别是两次工业革命使亚、非、拉美成为资本主义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资本的输出场所,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超越了西欧和北美的范围,以空前的广度和深度开展起来。2.经济体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第10课)3.殖民体系:资本主义的殖民体系的形成(第12课)1.政治体系:资本主义制度基本在世界范围内确立(第9课)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非拉广大地区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半殖民。殖民地:是指由宗主国统治,没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方面的独立权利,完全受宗主国控制的地区。半殖民地:指形式上独立自主,实际上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受帝国主义国家不同程度控制的国家或地区。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被资本主义列强压迫、奴役的所有殖民地、半殖民地。概念解读壹拉 丁 美 洲 的 殖 民 地 化任务:阅读教材回答,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在时空转换、殖民主客体变化上是如何体现的?【学习聚焦】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拉丁美洲建立了广大的殖民地,掠夺财富。——1496年(西班牙与海地)——1530年(葡萄牙与巴西)——16世纪中叶(西班牙与巴西外的南美洲、中美洲和部分北美洲)——18世纪晚期(西葡、荷英法与完全沦为)西葡在拉美殖民统治的方式:①总督治理、专制统治 ②农奴制度、开采金银③贸易控制、限制经济 ④奴役屠杀、黑奴贸易一、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1、过程时间 殖民国家 拉丁美洲的殖民地范围15世纪-16世纪中叶 西班牙16世纪 葡萄牙17、18世纪 荷兰、英国、法国1496年,建立第一个永久性殖民地圣多明各。到16世纪中叶,殖民地包括除巴西以外的大部分南美洲、整个中美洲和部分北美洲。建立了巴西殖民地。拉丁美洲除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以外的地区。一、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1)专制统治:殖民者在拉丁美洲实行专制统治,推行农奴制。(2)掠夺财富:发展种植园经济,疯狂开采金银矿。(3)压迫土著:殖民者奴役和屠杀印第安人,造成后者大量死亡。(4)贩入黑奴:为弥补劳动力不足,殖民者从非洲贩入黑人奴隶,发展起黑奴贸易。(5)垄断贸易:为保证殖民者的利益,宗主国禁止或限制殖民地同任何其他国家进行贸易,限制了殖民地经济的发展。2、殖民统治遭受奴役的印第安人“地狱之口”一、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材料1: 殖民者从拉丁美洲殖民地掠夺了巨额财富。据统计,16、17世纪时,西班牙在殖民地开采的黄金白银超过当时世界总产量的2/3。1500—1650年间,西班牙从美洲掠夺的黄金多达180吨,白银多达16000吨。 ——教材的“学思之窗”材料2: 西班牙和葡萄牙在对拉丁美洲实行的数百年殖民统治中所建立的殖民制度……对拉丁美洲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和深远的影响。拉丁美洲各国独立后,这一制度的负面影响并未根除,它是拉丁美洲各国相对不发达的根源和实现现代化的障碍之一 。——韩琦《论拉丁美洲殖民制度的遗产》材料3: 欧洲列强海外殖民扩张的过程,也是殖民主义者疯狂的掠夺、榨取殖民地人民的过程,他们通过掠夺和榨取,加速了欧洲国家的原始积累的过程,肥了西欧的资本主义,从而加速了工业革命的到来。——刘祚昌、王觉非《世界史 近代史编》(1)对拉丁美洲:积极:客观上加强了美洲与世界的联系,冲击传统生产方式,促进了美洲的开发与近代化。消极:①中断了传统美洲文明,加剧了美洲的贫穷与落后;②拉丁美洲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③移植本国政治经济模式,造成拉美社会畸形发展。(2)对欧洲:①引发了价格革命,推动欧洲资本原始积累;②加速欧洲封建制度解体,推动社会转型;③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发生。3、影响一、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贰亚 洲 沦 为 殖 民 地 半 殖 民 地普拉西战役:孟加拉沦为殖民地任务:阅读教材回答,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在时空转换、殖民主客体变化上是如何体现的?【学习聚焦】19世纪末20世纪初,绝大多数亚洲国家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15、16世纪(葡与商站、西与菲律宾)——17-19世纪(英、荷、法、俄与南亚、东南亚、西亚、东亚)列强在亚洲殖民统治方式:①建立商站、控制商路②贸易公司、直接抢掠、侵占土地强征税收、走私鸦片、掠夺财富③挑动矛盾、坐收渔利、直接统治④武力侵略、势力范围二、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一)西、葡在亚洲的殖民活动(15-16世纪)殖民国家 主要侵略对象 殖民特点葡萄牙西班牙亚洲沿海地区(印度果阿、马六甲、中国澳门)建立商站垄断商路直接统治、抢夺土地和财富菲律宾思考:为什么无法像在拉丁美洲那样占领更广阔的殖民地?①亚洲国家封建经济比较发达,有一定实力②西、葡两国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低,力量较弱二、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二)17世纪到20世纪初的殖民扩张(英国、荷兰、法国 等)二、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1.南亚:英国殖民印度①17世纪初开始,____________几乎控制全境。③政治:挑拨内战或直接_________,几乎控制印度。②经济:设立____________、掠夺财富、走私_____资本原始积累19世纪中后期东印度公司鸦片武力侵略(二)17世纪到20世纪初的殖民扩张(英国、荷兰、法国 等)二、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2.东南亚①荷兰:②英国:③法国:④美国:侵占___________________17世纪初侵入____________19世纪将______和__________的大部分变成殖民地从西班牙手里夺得_________印度尼西亚越南、柬埔寨、老挝菲律宾缅甸马来半岛(二)17世纪到20世纪初的殖民扩张(英国、荷兰、法国 等)二、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①英、法、俄: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分割___________。②英、俄:控制和瓜分_____。伊朗奥斯曼帝国3.西亚(二)17世纪到20世纪初的殖民扩张(英国、荷兰、法国 等)二、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4.东亚①列强侵略使中国逐步沦为___________________。②日本:1910年吞并_________。朝鲜半岛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二)17世纪到20世纪初的殖民扩张(英国、荷兰、法国 等)二、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原因:资本主义发展水平不同材料一:18世纪中后期,英国加紧了对印度的侵略,蚕食土地,抢掠财富,扩大殖民地......1757年,克莱武指挥英国殖民军队侵占了孟加拉,放手让部下抢劫,据统计,1757—1815年间,英国从印度攫取的财富不下10亿英镑。 ——《中外历史纲要(下)》材料二:……农村村社赖以存在的基础——农业和手工业——两大支柱被摧毁,到19世纪中叶农村村社基本上瓦解了,英国价格低廉的工业产品很快占领了印度市场,传统的手工业部门被冲垮,印度也由棉纺织品的输出国变为输入国。——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材料三:1894年估计约有1亿多美元,到1914年时已增至9.6亿多美元……“庚子赔款”有一部分就转化为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企业投资。——陈争平《中国近代经济史教材》以亚洲为例,探究西方国家殖民扩张的方式有何变化,为什么?直接掠夺财富商品输出为主资本输出为主①17、18世纪时资本主义处于工场手工业阶段,以进行资本原始积累为主。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侵略殖民地以寻求商品市场和原料为主。③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以资本输出为主。二、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19世纪末,列强在中国争划势力范围时,美国正与西班牙争夺古巴和菲律宾,无力兼顾中国。美西战争结束后,美国于1899年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即在承认列强在华租借地和势力范围中的特殊利益和既得权利的前提下,保证各国机会均等、利益均沾,到1900年2月,各列强国家先后表示赞同。门户开放政策标志着列强对华侵略进入新的阶段,列强取得表面一致,形成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漫画“门户开放”政策知识拓展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二、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叁西 方 列 强 瓜 分 非 洲1884年柏林会议任务:阅读教材回答,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在时空转换、殖民主客体变化上是如何体现的?【学习聚焦】西方列强对非洲的殖民始于15世纪,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 非洲被瓜分完毕。——15世纪开始,入侵非洲——19世纪中叶以前,大多局限沿海地区(西非、中非、南非、北非)——工业革命后,全面殖民入侵列强在非洲殖民统治方式:①占领港口与城镇、进行奴隶贸易②武力入侵、加强控制、直接占领③制定侵略计划、划分其势力范围三、西方列强瓜分非洲1.第一阶段:15-19世纪中叶以前:工场手工业时代(局部殖民)(1)地域:沿海地区(2)概况:在西非、中非和南非占领重要港口和城镇,持续进行奴隶贸易。2. 第二阶段: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时代(全面殖民)(1)地域:北非地区 ( 18世纪末一19世纪初)①英法争夺埃及,控制苏伊士运河;②1882年英国侵占埃及进而侵略苏丹;③法国从19世纪30年代入侵阿尔及利亚,并向突尼斯和摩洛哥扩张(2)地域:非洲腹地 (18世纪后期一19世纪后期)欧洲探险者深入非洲腹地探险,为进一步侵略准备地理人文资料。(一) 非洲殖民地化的过程3. 第三阶段: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加速瓜分)地域:撒哈拉以南地区(19世纪后期)①欧洲列强加快侵略步伐,各自制定侵略计划,空前激烈地争夺非洲。英国:“2C计划”妄图建立北起开罗(Cape town),南至开普敦(Cairo),纵贯非洲大陆的庞大殖民地。法国:“2S计划”要把它的非洲殖民地从西非佛得角(Senegal)一直延伸到东非的索马里(Somalia)。德国:希望在赤道两侧建立自己的殖民地。②为解决矛盾和进一步瓜分非洲,1884年,柏林会议确定“有效占领”原则、“地图上作业”。③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殖民者侵占了几乎整个非洲。1.侵略具有阶段性:局部入侵(15-19世纪中)和全面入侵(工业革命后)2.从局限于沿海地区深入腹地探险,进而到几乎侵占整个非洲;3.从早期的奴隶贸易到后来放弃奴隶贸易;4.工业开始后侵略进程明显加快;问题:结合非洲殖民地化的过程和右图,思考非洲殖民地化所体现的特点?材料一 早在近代初期,西方殖民者就已在非洲建立殖民据点。进入19世纪后,侵占非洲土地的活动加强,但主要在沿海地区……(19世纪)70年代苏伊士运河的开始通航,西非和南非新的金矿和钻石产地的发现,以及许多经济作物的种植成功,大大提高了非洲在整个世界的政治、经济和战略地位。在这种情况下,资本主义列强掀起了争夺和瓜分非洲的狂潮。——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主要变化:由建立据点、侵占沿海地区到掀起瓜分非洲的狂潮。主要原因:①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渐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加紧对外殖民扩张和争夺;②随着苏伊士运河的通航、贵重矿产资源的发现和经济作物种植的成功,非洲政治、经济和战略地位提高,成为列强争夺的重要目标。探究:根据材料概括指出1870年前后西方列强对非洲殖民侵略的主要变化;并结合所学,说明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材料二 到1938年,西方列强在非洲的资本输出数额巨大……利用成立的矿业公司、种植园公司和商业公司等垄断了非洲殖民地的采矿、农业、商业和交通运输业,控制其国民经济。……西方国家在非洲殖民地的资本输出,不是投资在有利于殖民地经济发展的部门,而是投资于供出口可获暴利的矿业和种植经济作物为主的农业上。——摘编自《世界历史十五讲》背景 在抢夺殖民地过程中,列强冲突加剧,目的 为解决矛盾和进一步瓜分非洲参 加 国 英国、法国、德国、比利时、葡萄牙、意大利、奥匈帝国、丹麦、荷兰、俄国、西班牙、瑞典、挪威、土耳其和美国。内容 ①“有效占领”:任何国家在非洲占领新的土地,必须通知其他国家,占领方为有效。②“地图上作业”:各国可以先在地图上划定彼此的势力范围,然后再去占领 。影响(二)1884年柏林会议俾斯麦主持召开柏林会议材料:1885年初柏林会议结束时,列强只占领了非洲大陆面积的25%,但到1912年止,列强已经占领了非洲96%的土地,非洲大陆基本上被帝国主义列强分割完毕。——摘编自王助民等著《近现代西方殖民主义史 1415—1990》列强瓜分非洲的速度大大加快,19 世纪末20世纪初,侵占了几乎整个非洲 。特点:分界线大多平直,没有考虑当地的地貌,多按经纬线划分,或用直线、曲线几何方法划分,自然边界较少。问题:欧洲列强瓜分非洲,无视非洲国家主权,人为划定疆界。影响:①是帝国主义列强瓜分非洲的产物②造成土著部落、民族的分离③破坏了当地传统政治、经济及人文结构④造成部落与民族矛盾,长期战乱,给非洲国家间的边界、种族等冲突埋下隐患。材料:19世纪末期,非洲的国界44%都由经纬线划分,30%的国界是用直线或曲线的几何方法划分,仅26%的国界是自然边界。划分的这种随意性严重损害了非洲的发展,不仅引发了极为复杂的民族问题,还酿成非洲国家间此起彼伏的边界冲突与战争。在研究了尼日利亚东南沿海靠近喀麦隆边境的克罗斯河流域后,英国学者安尼指出;那里民族众多,却"支离破碎""相当混乱",这是"欧洲人的残暴造成的",是"分割边界"的结果。----摘编自金点强、王守望《非洲:几何线边界埋下祸根》列强瓜分非洲示意图思考:图中各国的分界线有什么特点 它反映了什么问题 给非洲带来什么影响 肆世 界 殖 民 体 系 的 形 成从空间来看,世界殖民地主要分布于广大的亚、非、拉地区任务:阅读教材回答,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在时空转换、殖民主客体变化上是如何体现的?(一)16、17 世纪葡萄牙、西班牙在拉美的殖民子目1: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18世纪,拉美完全沦为欧洲殖民统治之下(二)17 世纪至 19 世纪中叶荷英法在亚洲的殖民子目2: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第一次工业革命,列强海外殖民活动加剧(三)19 世纪后期欧洲列强集中瓜分非洲子目3:西方列强瓜分非洲19世纪末20世纪初,它们几乎侵占了整个非洲(四)20世纪初,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子目4: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狂潮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四、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表现原因开始:15世纪新航路开辟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开始资本原始积累时期暴力掠夺原始积累武力侵略商品输出瓜分世界资本输出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帝国主义)初步形成: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完成最终形成: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在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中,资本主义各国越来越要求独占更大的商品市场、原料产地、投资场所,因此瓜分世界。亚非拉国家绝大多数地区经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四、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除了日本,几乎所有的亚洲国家都成为欧美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非洲大陆领土基本上被瓜分完毕,赢得政治独立的拉丁美洲,在经济上又重新受制于列强。欧美列强利用坚船利炮,把全球卷进了世界市场。以欧美工业国为主导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了。——岳麓版历史必修二《经济成长历程》(1)世界: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当中,世界越来越紧密地连为一体。1880年时,我们所面对的不完全是一个单一的世界,而是一个由两部分所合成的全球体系:一部分是已开发的、具有主宰性的、富有的;另一部分是落后的、依赖的、贫穷的……19世纪80年代,欧洲不仅是支配和改变世界的资本主义发展核心,同时也是世界经济和资本主义社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英]霍布斯鲍姆著,贾士蘅译,《帝国的年代:1875-1914》(2)世界格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主要资本主国家在世界范围内占统治地位,东方从属于西方。四、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影响1914年欧洲部分列强占有的殖民地统计表国家 占有的殖民地数/个 殖民地人口/人英国 55 3.9亿法国 29 6235万德国 10 1307万比利时 1 1500万葡萄牙 8 968万荷兰 8 3741万意大利 4 139万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的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法美德力量对比排名 英国 法国 美国 德国1860年世界工业生产量 1 2 3 41910年世界工业生产量 3 4 1 2(3)殖民国: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对殖民地的扩张与争夺加剧,孕育着新的更大的冲突。四、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影响到1840年前后......英国的工业品不仅摧毁了印度的城市手工业,还打击了农村手工业,破坏了印度的社会经济结构,从而使印度自给自足的村寨变成生产棉花和其他原材料用以换取英国货物的农村......这种演变过程在其他落后国家相继发生。——摘编自《世纪经济史》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社会。另一个是重建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 ——马克思 《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4)对殖民地半殖民地:①破坏性:打破了当地传统的经济结构;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被压迫人民的反抗斗争不断高涨(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②建设性:客观上传播先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客观上促进了殖民地历史的发展与进步。四、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影响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西方列强瓜分非洲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西、葡在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15-16世纪西、葡在亚洲的殖民活动15-19世纪中叶欧洲殖民者对非洲的侵略工业革命后欧洲殖民者对非洲的侵略瓜分非洲的结果北非:英、法之间的争斗内陆探险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柏林会议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资本主义国家对外殖民的阶段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影响:对世界、对殖民地、对殖民地半殖民地课堂小结英、法、荷等在拉丁美洲殖民统治政治经济南亚:英国对印度的征服与掠夺东南亚:荷、英、法、美西亚:英、法、俄在西亚的势力范围东亚:中、朝两国遭受侵略17世纪到20世纪初英、法等的殖民扩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