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授课课件(共25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2课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授课课件(共25张PPT)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第12 课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课标要求:
了解西方列强对亚非拉的殖民扩张、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理解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资本主义
政治体系
资本主义制度
在世界范围的确立
资本主义
经济体系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
资本主义
殖民体系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是指被资本主义列强压迫、奴役的所有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庸国
开始于新航路开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终形成。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在孕育、发展、成熟的周期运动过程中,包含着尖锐的矛盾和激烈的冲突。中心区凭借优势和强力将自己的观念、价值制度化,并向边缘区和半边缘区推广,导致体系内中心与边缘区的贫富差距拉大,区域发展极度不平衡。
——摘编自《国际关系分析》

拉丁美洲,破裂血管
——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
一、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
1、殖民国家及地区
西班牙 1496年,在海地建立了第一个永久性殖民地圣多明各
到16C中叶,占领除巴西之外的大部分南美洲、整个中美洲和部分北美洲
葡萄牙 建立巴西殖民地
18世纪晚期 完全处于欧洲列强的殖民统治之下
2、殖民方式
材料1:西班牙竟然规定,它正在生产的产品,殖民地一律不准生产。例如在新西班牙就不准种植葡萄、大麻、亚麻、橄榄等作物,后又禁止养蚕并砍光桑树。殖民地各地区之间不准通商,只能与宗主国通商。……葡萄牙在巴西则禁止建立手工工场,只允许小生产存在。
——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1)政治:建立总督制度,实行专制统治
(2)经济: ①推行农奴制,发展种植园经济;
②开采金银矿,掠夺巨额财富;
③奴役屠杀印第安人;
④从事罪恶的黑奴贸易;
⑤垄断贸易,限制殖民地经济发展
3、西班牙、葡萄牙对拉丁美洲殖民扩张的特点
材料2:葡萄牙、西班牙两国的冒险远航、殖民征讨和对殖民地的统治,都由封建王室直接控制……在殖民地,由国王任命封建贵族充任各殖民地的总督和都督,执掌军事、民政和司法大权。……在工商业政策方面,奉行“重金主义”(重商主义的早期形式)政策,使用奴隶开采银矿,掠夺大量金银财富。
——摘编自艾周昌等《早期殖民主义侵略史》
:
(1)政治上:
①在王室主导下对殖民地实行直接控制;
②带有浓厚的封建和半封建色彩
(2)经济上:以掠夺贵金属为主要目标,
但未转化为本国的资本原始积累
一、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
4、西班牙、葡萄牙对拉丁美洲殖民扩张的影响
材料3:殖民者从拉丁美洲殖民地掠夺了巨额财富。据统计,16、17世纪时,西班牙在殖民地开采的黄金、白银超过当时世界总产量的2/3。1500——1650年间,西班牙从美洲掠夺的黄金多达180吨,白银多达16000吨。
——教材第72页“学思之窗”
:
(1)对美洲:①摧毁了传统美洲文明,给美洲带来巨大灾难,加剧了美洲的贫困,影响了美洲的社会发展
②客观上加强了美洲与世界的联系,促进了美洲的开发
(2)对欧洲:①金银财富流进欧洲,一方面引起货币贬值,物价上涨,形成所谓的“价格革命”,促进了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型;
②利于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提供了资金和市场条件。
思考:根据材料结合教材,谈谈殖民者的掠夺对美洲和欧洲分别产生了什么样
的影响?
一、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

亚洲弊病,殖民沦落
——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相关史料
重点探讨
1、15-16世纪:西、葡早期殖民活动
(1)葡早期殖民活动
①初期殖民方式:建立商站,以控制商路。
②到16世纪中叶,葡萄牙已经在亚洲建立了包括中国澳门在内的几十个商站。
A、表现:
(2)西班牙早期殖民活动
B、特点:
占据“点”“线”,以欺诈性贸易掠夺财富为主。
入侵菲律宾,将其变成了殖民地。
A、表现:
B、特点:
抢占大片土地,“面”。直接掠夺金银。
二、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相关史料
重点探讨
2、17-20C初:英、荷和法的殖民活动
(1)南亚:英国对印度的殖民征服和掠夺
(17世纪初—19世纪中期)
A、方式:
B、结果:
①经济:
②政治:
③军事:
通过东印度公司直接抢掠、侵占土地、
强征土地税、种植走私鸦片等;
挑动印度人打印度人,坐收渔利
直接武力侵略。
①掠夺了大量财富和巨额利润;
②到19世纪中后期,英国几乎控制了印度全境。
英国对印度的殖民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变化:直接掠夺到商品输出
原因:17、18世纪时殖民侵略以寻求黄金和进行资本原始积累为主;
工业革命后殖民侵略以寻求商品市场和原料为主。
二、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知识拓展
重点探讨
2、17-20C初:英、荷和法的殖民活动
(1)南亚:英国对印度的殖民征服和掠夺
(17世纪初—19世纪中期)
A、方式:
B、结果:
①经济:
②政治:
③军事:
通过东印度公司直接抢掠、侵占土地、
强征土地税、种植走私鸦片等;
挑动印度人打印度人,坐收渔利
直接武力侵略。
①掠夺了大量财富和巨额利润;
②到19世纪中后期,英国几乎控制了印度全境。
二、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重点探讨
2、17-20C初:英、荷和法的殖民活动
(2)东南亚:
殖民国家 概况
荷兰
英国
法国
美国
17C初,侵入印度尼西亚,建立殖民地,后来占领整个印度尼西亚
19C末,将缅甸和马来半岛的大部分变成殖民地
侵占越南、柬埔寨和老挝
从西班牙手中夺得菲律宾
(1898美西战争)
相关史料
二、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重点探讨
2、17-20C初:英、荷和法的殖民活动
(3)西亚和东亚:
地区 殖民国家 概况
西亚 英法、俄等
俄国 英国
东亚 列强
日本
18C末19CC初,瓜分奥斯曼帝国,使其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
控制伊朗经济与内政,划分势力范围
1910年,日本吞并朝鲜半岛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相关史料
为什么亚洲几乎都沦为了殖民地、半殖民地?
内因
1.政治腐败
2.经济落后
3.思想封闭
外因
1.资本主义发展
2.资产阶级壮大
3.思想解放
学习聚焦:9世纪末20世纪初,绝大多数亚洲国家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二、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血泪非洲,殖民恐惧
——西方列强瓜分非洲
殖民范围 大多局限在沿海地区
殖民活动 占领重要港口和城镇,进行奴隶贸易
目的 建立商站,控制商路
1.早期殖民阶段(15世纪——19世纪中叶)
如果将一张19世纪70年代的非洲地图用颜色标注出欧洲大国控制的地方,在非洲北部,法国控制了地中海和阿特拉斯山脉之间阿尔及利亚的部分地区;在非洲南端,英国控制了开普殖民地和印度洋海岸与德拉肯斯山脉 之间的肥沃地带。在非洲热带地区,葡萄牙、法国和英国控制着沿海和主要河流沿岸的一些贸易飞地,而英国在塞拉利昂、美国在利比里亚也为解放的奴隶建立了小型定居点。但即便是算上非洲北部和南部广阔的殖民地,欧洲国家控制的区域也还不到非洲大陆的10%
——摘编自《泪之地:殖民、贸易与非洲全球化的残酷历史》
三、西方列强瓜分非洲
2.全面殖民阶段(工业革命后)
北非:
奥斯曼帝国的属地埃及成为英法等国争夺的重点。
英法:苏伊士运河通航后,英法控制了运河,并利用埃及的财政危机,控制了埃及的经济政治大权。
英国:1882年, 英国发动侵埃战争,占领了整个埃及,实际把埃及变成了殖民地;以埃及为基地对苏丹实行武力张。
法国:从19世纪30年代就入侵阿尔及利亚,并向突尼斯和摩洛哥扩张。
范围:由沿海向内陆扩展
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后期,欧洲探险者纷纷深入非洲腹地探险,为进一步侵略准备地理和人文资料。
撒哈拉以南非洲:
19世纪后期,列强加快了侵略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区的步伐。
英国:建立一个北起开罗,南至开普敦,纵贯非洲大陆的庞大殖民地。
法国:把殖民地从西非的佛得角一直延伸到东非的索马里。
德国:希望在赤道两侧建立自己的殖民地。
2C计划——南北贯通——英国:开罗Cairo至开普敦Cape Town
2S计划——东西贯通——法国:西非佛得角(塞内加尔)the Republic of Senegal 延伸到东非索马里Somalia
德国:西南非—东非 斜跨非洲
三、西方列强瓜分非洲
2.全面殖民阶段(工业革命后)
19世纪70年代末期,帝国主义时代的国际形势起了变化。德国政府为保护本国粮食生产者开始对进口商品征收关税。自由贸易时代随之结束,国际角逐日趋激烈。欧洲国家殖民地的扩大虽然缓慢,但始终在进行,导致主要欧洲大国之间发生冲突,比如英国、法国和比利时对西非的争夺。欧洲商人对当地经济的不断渗透屡屡引发危机。欧洲列强现在越来越感到,必须以吞并领土的方式应对危机。政治家从帝国扩张中看到了振扬国威的机会。
——《企鹅欧洲史·竞逐权力:1815-1914》
“柏林会议”
背景:在抢夺殖民地过程中,列强冲突加剧。
目的:为解决矛盾和进一步瓜分非洲。
召开:1884年,英、法、德等国在柏林召开。(无非洲国家)
内容:
①“有效占领”:任何国家在非洲占领新的土地,必须通知其他国家,占领方为有效。
②“地图上作业”:各国可先在地图上划定彼此的势力范围,然后再去占领。
影响:
柏林会议之后,列强瓜分非洲的速度大大加快。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殖民国家侵占了几乎整个非洲。
三、西方列强瓜分非洲
我们一直在相互交换山脉、河流和湖泊,其间只有一个小小的麻烦会妨碍我们,那就是我们根本不知道这些山河湖泊究竟坐落在什么地方。
——索尔兹伯里(1830—1903,英国首相)
特点:分界线很多按经线或纬线划分;或用几何方法划分,较为平直;依河流、山脉等自然边界划分国家分界线占比不高。
问题:欧洲列强瓜分非洲,无视非洲国家主权,人为划定疆界,没有考虑当地的地理面貌和土著民族的情况。
影响:土著部落、民族的分离,破坏了当地传统政治、经济及人文结构,为非洲国家间的边界、种族等冲突埋下隐患。
空间演进特征:
最初是在沿海建立少量建立据点,后来侵略范围不断扩大,最终基本上把非洲瓜分完毕。
成因:
①15世纪末至17世纪上半叶,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和新航路开辟,欧洲殖民势力开始进行殖民扩张,在非洲沿海建立了少量殖民地。
②18世纪中后期至19世纪上半期,随着工业革命开展,为进一步扩大海外市场,欧洲殖民势力扩大了对非洲的侵略。
③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为扩大资本输出和海外市场,欧洲殖民势力掀起了瓜分非洲的狂潮。
三、西方列强瓜分非洲

世界殖民,资本垄断
——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2、形成的原因:
材料1: 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文明世界的经济都是以农为本的,从根本上说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其本身带有封闭性,因而成为各地区、各国间横向联系的障碍。资本主义兼具开放性和扩张性,它以暴力或和平的方式向外扩张,向海外殖民,向世界各地倾销商品,掠夺各地的廉价原料。随着资本主义向垄断阶段过渡,它不但要求进一步扩大商品市场及原料供应地,而且也要求对海外进行资本输出,从而推动了瓜分世界的狂潮。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1、形成的标志: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国家和地区基本上沦为欧美国家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开放性和扩张性的结果。
②工业革命后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交通和通讯技术。
③在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中,资本主义各国越来越要求独占更大的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
④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落后。
四、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3、过程:
4、影响
材料2: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除了日本,几乎所有的亚洲国家都成为欧美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非洲大陆领土基本上被瓜分完毕,赢得政治独立的拉丁美洲,在经济上又重新受制于列强。欧美列强利用坚船利炮,把全球卷进了世界市场。以欧美工业国为主导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了。
——岳麓版历史必修二《经济成长历程》
材料3:随着殖民扩张急剧加强,越来越多的国家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世界逐渐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从全球化的角度看三次科技革命》
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世界越来越紧密地连为一体。
四、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材料11:1914年欧洲部分列强占有的殖民地统计表
国家 占有的殖民地数/个 殖民地人口/人
英国 55 3.9亿
法国 29 6235万
德国 10 1307万
比利时 1 1500万
葡萄牙 8 968万
荷兰 8 3741万
意大利 4 139万
材料12: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的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
资本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对殖民地的扩张与争夺加剧,孕育着新的更大的冲突。
4、影响
四、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材料4:1880年时,我们所面对的不完全是一个单一的世界,而是一个由两部分所合成的全球体系:一部分是已开发的、具有主宰性的、富有的;另一部分是落后的、依赖的、贫穷的……19世纪80年代,欧洲不仅是支配和改变世界的资本主义发展核心,同时也是世界经济和资本主义社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英]霍布斯鲍姆著,贾士蘅译,《帝国的年代:1875-1914》
促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使其长期在世界范围内占统治地位,东方从属于西方
材料5:到1840年前后......英国的工业品不仅摧毁了印度的城市手工业,还打击了农村手工业,破坏了印度的社会经济结构,从而使印度自给自足的村寨变成生产棉花和其他原材料用以换取英国货物的农村......这种演变过程在其他落后国家相继发生。——摘编自《世纪经济史》
材料6: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社会。另一个是重建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 ——马克思 《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
亚非拉地区沦为西方列强的商品市场、原料产地、资本输出场所,带来灾难与落后;但在客观上打破了原有经济发展模式, 传播了先进生产方式、科技、思想,推动了亚非拉地区的近代化进程。
四、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4、影响
4、影响
(1)资本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对殖民地的扩张与争夺加剧,孕育着新的更大的冲突。
(2)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世界越来越紧密地连为一体。
(3)促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使其长期在世界范围内占统治地位,东方从属于西方。
(4)亚非拉地区沦为西方列强的商品市场、原料产地、资本输出场所,带来灾难与落后;但在客观上打破了原有经济发展模式, 传播了先进生产方式、科技、思想,推动了亚非拉地区的近代化进程。
四、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
亚洲沦为
殖民地半
殖民地
西方列强瓜分非洲
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过程
殖民统治
影响
南亚:英国---印度
东南亚:荷、英、法、美
西亚:英、法、俄
东亚:中、朝
概况
柏林会议
形成标志、原因、过程
影响
17世纪开始的殖民扩张
15、16世纪的殖民扩张
本课总结:
1、据统计,1400年拉丁美洲的人口大约是3600万,到1600年降到1000万左右。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 B.奴隶贸易的盛行
C.第二次工业革命扩展 D.工业革命的开展
A
课堂训练
2、一位哥伦比亚学者在“纪念美洲发现——两个世界文明汇合
5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上说,“黄金和白银的作用只是使两个大陆之间的距离更加遥远了”。由此可知(  )
A.该学者关注殖民掠夺的后果
B.“两个大陆”指的是美洲和非洲
C.黄金和白银阻碍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D.该会议讨论的是英国人登陆美洲的意义
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