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新课标】埃及教学设计课题 埃及 学科 地理 课型 新授课来源 七年级下(2025湘教版) 节次 授课日期教师 授课对象 七年级下册学生目标确立依据 课标分析 课标摘要 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某国家的地理位置、范围、领土构成和首都。2.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联系某国家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结合实例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途径。3.结合某国家的实例,简要说明该国家与其他国家在经济社会等方面的联系及其意义。课标分解 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能够说出某国家的地理位置、范围、领土构成和首都。2.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联系某国家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结合实例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途径。3.结合某国家的实例,简要说明该国家与其他国家在经济社会等方面的联系及其意义。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的四个部分内容中,“地跨两洲”和“沙漠广布”属于自然地理范畴,“发展中的工农业”和“富有特色的旅游业”属于人文地理范畴。从内在逻辑看,埃及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该国的自然地理特征(沙漠广布),而埃及的自然地理特征又影响着工农业、旅游业、人口、城市、文化等人文地理特征的形成。学情分析 本节是学生在“走近国家”之后的第二个国家。在了解第一国家(日本)之后,学生已经初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特征的一般方法和思路,学生按照区域地理认识的方法认识埃及不难。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学习目标:1.在地图上指出埃及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2.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埃及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3.联系埃及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工农业和旅游业。4.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埃及的种族和人口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核心素养:1.地图上指出埃及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区域认知)2.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埃及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3.联系埃及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工农业和旅游业。(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评价任务 1.描述埃及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和首都。2.说出居民特征和首都。3.说出埃及地形特征和人口分布。4.分析炎热干燥的气候特征。5.利用资料说出埃及的农业特征。6.利用资料说出埃及的工业特征。7.利用资料说出埃及旅游业发达的有利条件。重点 1.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埃及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2.联系埃及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工农业和旅游业。难点 联系埃及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工农业和旅游业。材料准备 地图、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评价要点导入新课 发现: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记载:“那里(尼罗河两岸)的农夫只需等河水自行泛滥出来,流到田地上去灌溉,灌溉后再退回河床,然后每个人把种子撒在自己的土地上……此后便只是等待收获了。”在生产技术低下的古代,这种靠天帮忙便可获取丰硕果实的方式,令古埃及一片繁荣,使得这里成为世界文明的重要发祥地。1.结合图,找出尼罗河的两条支流——青尼罗河、白尼罗河流经了哪些气候区。试推断尼罗河定期泛滥的原因。2.议一议,埃及人民为什么盛赞尼罗河是哺育他们的“生命之河”? 尼罗河水绝大部分来自干湿季分明的热带草原气候区,尼罗河的上游部分有冰川和积雪,夏季气温升高,冰川和积雪融化,增加了河流的水量。因而每年有明显的洪水期和枯水期。尼罗河西岸和三角洲是埃及的主要农业区,尼罗河携带下来大量的泥沙沉积而成的肥沃土壤,提供宝贵的淡水资源。 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培养地理核心素养。任务一:地跨两洲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评价要点讲授新课 1.请简要描述埃及的地理位置。 (1)埃及位于非洲 部,领土还包括 运河以东、亚洲西南端的 半岛。(2)北临 ;东临 ,西与 相邻,南与 相邻。2.在地图中找到苏伊士运河,并分析苏伊士运河的重要性。埃及90%以上是阿拉伯人,多信奉伊斯兰教,以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首都开罗位于尼罗河三角洲,是非洲最大的城市和世界历史文化名城。自主完成:活动P92读图,完成相关任务。1.找出红海、地中海、苏伊士运河、尼罗河、开罗、西奈半岛以及埃及的陆上邻国。合作讨论:1.说一说,埃及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1.(1)东北 苏伊士 西奈(2)地中海 红海 比利时 苏丹 2.①沟通红海与地中海,联结大西洋与印度洋。②大大缩短了大西洋与印度洋沿岸各港口之间的航程。埃及的陆上邻国有利比亚、苏丹、以色列、巴勒斯坦。1.埃及既是亚、非两洲之间的陆路交通要冲,也是大西洋与印度洋之间海上航线的捷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自主学习区域认知和综合分析能力。(满分20分 )1.能够利用地图说出埃及跨两洲(5分)2.利用地图,说出埃及的领土组成(5分)3.能够根据材料概括出苏伊士运河的重要性(10分)任务二:沙漠广布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评价要点新授课 1.读图认图:观察埃及的地形图,说一说埃及的地形特征。2.读图认图:观察埃及的气候图,说一说埃及的气候特征。大部分地区属 气候,特征是 。北部地中海沿岸属 气候,特征是 。沙漠占埃及国土面积的90%以上,可称为“沙漠之国”。活动:探究思考1.读尼罗河下游河谷及三角洲地区夜间灯火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到埃及哪里的灯光最亮,最密集?埃及首都开罗,为何迁都?播放视频。2.埃及人选择在尼罗河河谷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居住有哪些有利条件?3.尼罗河对埃及生产生活的影响? 南高北低,以低矮高原为主。热带沙漠 全年高温少雨。地中海气候 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1.尼罗河沿岸,以及下游河谷平原和河口三角洲。2.尼罗河对埃及生产生活的影响。有利:①提供水源②发展水运③渔业和旅游业④带来肥沃土壤,发展农业不利:6-10月汛期易发洪涝。(措施:修建水库)3.提供水源②发展水运③渔业和旅游业④带来肥沃土壤,发展农业。⑤对外联系的交通要道。 区域认知和培养综合分析能力(满分30分)1.根据分层设色地形图能够说出埃及的地形特征(5分)2.根据埃及气候资料图,说出气候特征(10分)3.根据埃及夜间灯火示意图概括出人口密集区域(5分)4.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概括出尼罗河对埃及生产生活的有利影响(10分)区域认知和培养综合分析能力(满分30分)1.根据分层设色地形图能够说出埃及的地形特征(5分)2.根据埃及气候资料图,说出气候特征(5分)3.根据埃及夜间灯火示意图概括出人口密集区域(5分)4.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概括出尼罗河对埃及生产生活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10分)5.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出河流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5分)任务三:发展中的工农业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评价要点新授课 1.埃及工业规模在非洲仅次于南非,居非洲第二位,主要部门有哪些?2.活动P93 读图,找出埃及的主要农作物,说出它们的分布特点。合作探究:埃及长绒棉是纺织工业的上等原料,在世界上久负盛名,素有“白金”的美称。埃及种植棉花具有哪些有利的自然条件?2.结合气候地形等条件分析埃及的长绒棉等农业产品为什么分布河流沿岸? 1.石油、电力、钢铁、机械、纺织、食品等,石油工业地位突出。2.主要农作物有棉花、小麦、甘蔗和水稻等,当地生产的长绒棉以其优良品质享誉世界。农业生产集中在灌溉条件好的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地区合作探究:1.热带沙漠气候,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尼罗河的定期泛滥,堆积肥沃的土壤;尼罗河提供了充足的灌溉水源。2.地形平坦开阔,土壤肥沃;尼罗河提供充足的灌溉水源;热带沙漠气候,光照充足。 自主学习、读图能力和综合思维培养(满分20分)通过读图能够说出埃及主要农产品(5分)根据农产品分布图概括出埃及农产品的分布特征(5分)通过讨论,能够回答埃及种植长绒棉的有利自然条件(5分)结合气候资料,能够说出长绒棉分布特征(5分)任务三:富有特色的旅游业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评价要点新授课 埃及旅游业发达,国际旅游收入是外汇收入的重要来源。举世闻名的金字塔、雄伟的狮身人面像、神奇的卢克索神庙等名胜古迹,以及阿斯旺水坝等旅游胜地,每年都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大量游客。自主完成:读图认图:在图中找到埃及的名胜古迹,并分析它们的分布特点?合作探究:P95活动 1.阿布·辛拜勒神庙搬迁后,太阳节奇观出现的日期推迟了一天。根据地球运动的原理,说一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偏差? 2.阿布·辛拜勒神庙的成功搬迁,对于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具有哪些重要意义?P95 3.议一议,在神庙搬迁过程中,政府部门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 自主完成:1.多沿尼罗河分布合作探究:1.阿布·辛拜勒神庙搬迁后,由于地势下沉等原因,神庙相对于太阳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这可能导致太阳光线照射到神庙内室圣坛上的雕像的时间发生偏移。2.这次搬迁行动提高了全球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促使更多人认识到文化遗产的价值和保护的必要性。搬迁后的神庙成为了著名的旅游景点,促进了可持续旅游的发展,同时为当地社区带来了经济利益。3.①资金问题②技术挑战 ③国际合作与协调④就业与生计问题⑤安置问题⑥文物保护与修复。 读图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培养(满分20分)1.根据埃及旅游资源分布图概括出分布特征(10分)2.通过合作讨论,能回答教材P95活动问题之一(10分)课堂小结本节课评价等级 及格 良好 优秀累计总分(100) 60——70 71——80 81——100板书设计课堂练习 在古代埃及每年一定时期,尼罗河的水位会升高,溢出河床,流向两岸。河水退后,留下一层肥沃的淤泥,农民只需将种子撒在潮湿、肥沃的土地上,就可以静待来年的好收成。可以说,尼罗河的定期泛滥,孕育了古埃及灿烂的文明。读埃及地图及尼罗河上游气候资料图,完成下面小题。1.尼罗河定期泛滥的时间是(B)A.3月—5月B.6月—10月C.11月一次年1月D.1月—2月2.埃及棉花分布的特点是( C )A.全国均匀分布B.集中在红海沿岸C.集中在尼罗河沿岸D.集中在地中海沿岸3.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下列能体现古埃及文明的是(C )A.自由女神像B.泰姬陵C.悉尼歌剧院D.狮身人面像尼罗河孕育了埃及农耕文明。下图为埃及部分农作物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埃及大部分地区(A )A.气候干旱B.植被茂盛C.水源丰富D.森林广布5.尼罗河给沿岸地区农业生产带来的有利条件是(D )①降水丰富②热量充足③灌溉水源④肥沃土壤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6.纳赛尔水库的建成使尼罗河下游两岸(C)A.气温升高B.光照更强C.旱涝减轻D.土壤肥沃教学反思 学生利用地图和有关资料认识埃及地理位置以及自然环境,分析埃及长绒棉种植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和旅游业发展的区位优势,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地跨两洲非洲东北角跨亚洲、非洲沙漠面积广大——干旱埃及农业集中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地区发展中的工业长绒棉工业——仅次南非——石油化学工业突出富有特色的旅游业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