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预测试卷化 学本试卷共8页,18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长75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Li-7 C-12 N-14 O-16 S-32第Ⅰ卷(选择题 共42分)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文物记载着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下列文物的主要材质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A B C D九霄环佩木古琴 马踏飞燕(东汉铜奔马) 萧何追韩信图梅瓶 黛玉葬花剪纸2.2025年5月12日是第17个防灾减灾日,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A.厨房安全:察觉燃气泄漏,立即用燃着的火柴检查泄漏处B.火灾安全:高层住户的室内起火,立即打开所有门窗通风C.饮食安全:食物腐败是缓慢氧化,腐败变质的食物不能食用D.实验安全:不小心打翻了实验台上燃着酒精灯立即撤离现场3.高分子材料在各个领域应用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天然橡胶的主要成分聚异戊二烯不能使溴水褪色B.线型酚醛树脂由苯酚和甲醛在浓盐酸催化下合成,受热易软化C.聚丙烯酰胺是由丙烯酰胺通过加聚反应合成,其水溶液黏度高,可用于废水处理D.聚氯乙烯薄膜的透明性好,具有防潮、防水等性能,广泛用于食品包装袋4. HCHO还原[Cu(NH3)4]2+的方程式为HCHO+2[Cu(NH3)4]2++2H2O=2Cu+6NH4++2NH3+ CO32-,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00g30%的HCHO溶液中含氧原子数目为NAB.1mol[Cu(NH3)4]2+中σ键数目为16NAC.1molCu与足量的硫粉反应转移电子数2NAD.等物质的量的NH4+与NH3含电子数均为10NA5.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 B C D实验室制NH3 铝热反应 除去碳酸氢钠固体中的少量碳酸钠 石油分馏6. 利用格氏试剂制备羧酸的原理为。下列化学用语表述错误的是A.CO2的电子式为 CB.乙醚的结构简式CH3OCH3C.H3O+的VSEPR模型为四面体D.题中涉物质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有sp、sp2、sp37.香橙素常存在于柑橘类水果的果皮和果肉中,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香橙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15H12O6B.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C.与足量H2加成后存在9个手性碳原子D.1 mol香橙素最多能与4 mol NaOH发生反应8.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只有Y为金属,X的p轨道电子数比s轨道电子数多1,Z的最外层电子数与W的核外电子数相等,W、Y同主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简单离子半径:Z>X>YB.氢化物的稳定性:X>ZC.第一电离能:X>Z>WD.分子极性:WX3>ZX39.物质结构决定性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金属的导热性是由于金属阳离子把能量从高温区传到低温区B.氧气在水中溶解度高于氮气,是因为氧气与水的分子间作用力相对较大C.日常生活中看到的霓虹灯、激光灯、焰火等都与原子核外电子跃迁释放能量有关D.共价键的本质是原子轨道中自选相反的未成对电子形成共用电子对10.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由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合理的是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A 在 [Cu(NH3)4]SO4溶液中加入乙醇 析出深蓝色晶体 乙醇的极性比水的弱B 取少量Na2SO3固体样品溶于蒸馏水,加入足量稀盐酸,再滴加B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样品已全部变质C 取少量酸催化后的淀粉水解液于试管中,先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中和酸,再加少量碘水 溶液未变蓝 淀粉已完全水解D K3[Fe(CN)6]溶液中滴加适量KSCN溶液 无明显变化 CN-的配位能力弱于SCN-11. CaF2、PbO、PtS、ZnS晶胞结构之间的关系如下图。在CaF2晶胞结构中所有四面体空隙(用□表示)都被占据,PbO、PtS、ZnS晶胞看作占据的四面体空隙的数量减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bO晶体中Pb与Pb的最短距离和CaF2中Ca与Ca的最短距离相等B.1个ZnS晶胞被氧化为ZnO和SO2需消耗氧气6molC.PbO、PtS、ZnS晶胞中阳离子的配位数都是4D.PtS晶胞中Pt与Pt的最短距离为12. Zn/Ni(OH)2碱性电池发展迅猛,某实验小组利用该电池实现电化学合成氨,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极为金属Zn,发生氧化反应B.理论上若电解液传导6molH+,最多可生成44.8LNH3C.不考虑其他因素,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需补充乙醇电解液D.Q极电极反应式为N2+2Li++4H++6e-=2LiNH213.有机物Ⅰ生成酰胺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已知:R、R'代表烷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H2O为反应的催化剂,可降低反应活化能B.从图中历程可知,物质Ⅵ比Ⅴ稳定C.发生上述反应生成的产物是D.步骤Ⅱ→Ⅲ的历程中,C—R'比C—R更容易断裂14.向10mL 0.1mol·L-1的Na2A溶液中加入等浓度的HB溶液,lg随pH的变化及滴定曲线如图所示:已知: Ka(HB)= 1.0×10-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L2表示lg随HB体积的变化关系B.Ka2(H2A)=1.0×10-11C.A点处,c(Na+)> c(B-)> c(HA-)D.B点处,c(HB)+c(H2A)+2c(H+)=c(B-)+2c(OH-)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8分)二、填空题(共4小题,共计58分)15.立方晶系Sb2O3对光稳定,是制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优良催化剂。实验室可按如下步骤制备:①按下图装置安装仪器(加热仪器略),添加试剂,通入NH3,得到固液混合物。②向容器a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搅拌一段时间,过滤、洗涤、110℃烘干。信息:①SbCl3易水解成SbOCl,SbOCl难溶于乙醇、能溶于乙二醇,SbOCl也可水解为Sb2O3,但如果反应只发生在表面,则得不到单一晶型。②无水乙醇和乙二醇都可能含少量水。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①生成Sb2(OCH2CH2O)3,写出化学方程式 。(2)仪器b的名称为 ,作用为 。(3)洗涤时Sb2O3晶体洗净的判断标准是 。(4)无水乙醇中的少量水可通过先加 (填化学式),后 (填操作名称)的方法除去。(5)如果将乙二醇改为乙醇用上述同样方法制备,往往得到Sb2O3混晶,解释原因 。(6)取mg产品于锥形瓶中,用盐酸等试剂预处理后,用amol·L-1碘标准液滴定。接近终点时加入2滴淀粉溶液,继续滴定至终点,消耗碘标准液VmL。反应原理为:Sb3+ + I2 = Sb5+ + 2I-。①滴定终点现象是 。②产品中Sb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16.碲化镉(CdTe)量子点具有优异的光电性能。某科研人员设计以电解精炼铜获得的富碲渣(含铜、碲、银等)为原料合成碲化镉量子点的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Te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2)“硫酸酸浸”时, 铜被溶解的离子方程式为 ,该步骤温度不宜过高的原因是 。(3)化学中用标准电极电势Eθ(氧化态/还原态)反映微粒间得失电子能力的强弱,一般Eθ(氧化态/还原态)的值越大,氧化态转化为还原态越容易。已知“硫酸酸浸”的浸出液中部分微粒的标准电极电势为Eθ(Cu2+/Cu)=0.337 V、Eθ(Te4+/Te)=0.630 V,则“还原”浸出液时,优先被还原的离子是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还原”步骤中,单位时间内Te、Cu沉淀率随NaCl溶液浓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该步骤应选择的NaCl溶液适宜浓度为 。 (5)NaBH4中各元素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NaBH4-H2O2燃料电池有望成为低温环境下工作的便携式燃料电池,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a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 17.羰基硫(COS),广泛应用于农药、医药、有机合成及其他化工产品生产领域。工业上可利用如下反应合成:主反应:H2S(g)+CO(g) COS(g)+H2(g) ΔH1 = -38 kJ mol-1副反应:2H2S(g) S2(g)+2H2(g) ΔH2 = +170 kJ mol-1回答下列问题:(1)若主反应正反应活化能为a kJ mol-1,则其逆反应活化能为 kJ mol-1(用“a”表示),两个反应均能在一定条件下自发的原因是 。(2)恒压140kPa,向一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充入2mol H2S(g)和1mol CO(g),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测得平衡时H2S的转化率及COS的选择性(COS的选择性=)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①图中表示COS的选择性随温度的变化关系的曲线为________,曲线Y在温度低于T1时下降的主要原因为________;②温度为T2时,p(H2)=________ kPa,副反应的平衡常数Kp2=________ kPa;(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③已知副反应的速率方程可表示为v正=k正·p2(H2S),v逆=k逆·p(S2)·p2(H2),其中k正、k逆分别为正、逆反应的速率常数,温度为T3时,k正=100k逆,则T3________ T2(填“>”“=”或“<”);(3)在不改变H2S与CO投料比的条件下,提高COS的选择性可采取的措施为________(写出一项即可)。18.(15分)叶酸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营养素,在细胞分裂、增殖和组织生长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实验室可利用如下合成路线制备叶酸。回答下列问题:(1)A→B的反应类型为 ;A~J中存在手性碳原子的物质有 种;(2)化合物G的名称为 ;化合物J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 ;(3)D+H→I的化学方程式为 ;(4)F的同分异构体中含-NH2,且直接与苯环相连的有 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峰面积比为2:2:2:1的结构简式为 ;(5)结合上述合成路线,设计以乙醛为原料合成化合物M()的合成路线(无机试剂任选)。2025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预测试卷答案及解析1.【答案】C【解析】木制古琴的材质为纤维素,为有机高分子材料,A项错误;铜奔马的主要材料为合金,为金属材料,B项错误;梅瓶的主要材质为硅酸盐,为无机非金属材料,C项正确;剪纸的主要材料为纤维素,为有机高分子材料,D项错误;2.【答案】C【解析】燃气泄漏时遇明火易爆炸,正确做法是开窗通风,禁用明火,A项错误;开窗会引入氧气加剧火势,应关闭门窗并撤离,B项错误;腐败食物因缓慢氧化产生有害物质,不可食用,C项正确;燃着的酒精灯应盖湿布灭火,而非直接撤离,D项错误。3.【答案】D【解析】天然橡胶的主要成分是聚异戊二烯,含有碳碳双键,能使溴水褪色,A项错误;以苯酚和甲醛为原料在浓盐酸催化下可合成线型酚醛树脂,线型酚醛树脂具有热塑性,受热易软化,B项正确;以丙烯酰胺为原料通过加聚反应可合成聚丙烯酰胺,其水溶液黏度高,可用于废水处理,C项正确;聚氯乙烯(PVC)薄膜虽具一定的防潮、防水与透明性能,但一般因含增塑剂等原因并不适宜用作食品包装袋,D项错误。4.【答案】B【解析】100g30%的HCHO溶液中含甲醛30g,即1mol,但是溶剂水中也有氧原子,A项错误;1mol[Cu(NH3)4]2+中N原子与Cu2+形成配位键,所以σ键数目为16NA,B项正确;Cu与硫粉反应生成Cu2S,1molCu转移电子1mol,C项错误;等物质的量不能确定其准确的物质的量,D项错误;5.【答案】C【解析】碳酸氢钠加热分解,碳酸钠不分解,C项错误。6.【答案】B【解析】乙醚的结构简式为CH3CH2OCH2CH3,B项错误;H3O+中O的价电子对数为=4对,所以VSEPR模型为四面体,C项正确; CO2中碳原子为sp杂化,CH3OH中碳原子为sp3杂化,CH3COOH中碳原子为sp2和sp3杂化,D项正确。7.【答案】A【解析】香橙素分子式为C15H12O6,A项正确;中间环上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为sp3杂化,所有原子不可能共面,B项错误;与足量H2加成后,结构简式为,分子中含7个手性碳原子,C项错误;只有酚羟基可与NaOH反应,所以1 mol香橙素最多能与3 mol NaOH发生反应,D项错误。8.【答案】D【解析】X的p轨道电子数比s轨道电子数多1,可得X为F(1s22s22p5)或Al(1s22s22p63s23p1),又只有Y为金属,则X为F;W、Y同主族,可得W为B,Y为Al;Z的最外层电子数与W的核外电子数相等,可得Z的最外层电子数为5,所以Z为P;简单离子半径P3->Al3+>F-,A项正确;非金属性越强,简单氢化物稳定性越强,所以HF>PH3,B项正确;第一电离能F>P>B,C项正确;BF3为平面三角形结构,为非极性分子,PF3为三角锥形,为极性分子,D项错误。9.【答案】A【解析】金属的导热性是由于自由电子的运动把能量从温度高的区域传导到温度低的区域,从而使整块金属达到同样的温度,A项错误。10.【答案】A【解析】由于乙醇的极性较弱,所以在 [Cu(NH3)4]SO4溶液中加入乙醇会有蓝色晶体析出,A项正确; Na2SO3溶液加入足量稀盐酸,再滴加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只能证明有Na2SO4,但不能证明完全变质,B项错误;碘单质和氢氧化钠可反应,淀粉不变蓝不能证明其完全水解,C项错误;加入KSCN无变化,说明CN-的配位能力强,D项错误。11.【答案】C【解析】PbO晶体可看作CaF2晶胞中占据的四面体空隙的数量减半,晶胞的高度会变化,CaF2中Ca与Ca的最短距离为晶胞面对角线的,PbO晶体中Pb与Pb的最短距离和CaF2中Ca与Ca的最短距离不相等,A项错误;1个ZnS晶胞中含4个ZnS,被氧化为ZnO和SO2时,S元素由-2价升高到+4价,转移电子数4×6=24个,B项错误;PbO、PtS、ZnS晶胞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的个数相等,PbO、PtS、ZnS晶胞中距离阳离子最近且相等的阴离子个数均为4,阳离子的配位数都是4,C项正确;PtS晶胞可看作CaF2晶胞中占据的四面体空隙的数量减半,PtS晶胞中Pt与Pt的最短距离为面对角线的,为a,D项错误。12.【答案】D【详解】H2在P电极上失去电子生成H+,P电极为阳极,Q电极为阴极,则M为负极,N为正极,A项错误;未说明NH3所处的温度和压强,无法计算生成NH3的体积,B项错误;该装置可实现电化学合成氨,由图可知,右侧电解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N2+3H22NH3,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则该装置反应前后,理论上乙醇的浓度不变,不需要补充乙醇电解液,C项错误;Q电极为阴极,锂离子在阴极与氮气和C2H5OH解离出的氢离子反应生成氨基锂,电极方程式为N2+2Li++4H++6e-=2LiNH2,D项正确。13.【答案】A【解析】H2O为反应的中间产物,A项错误;由图中历程可知V生成更稳定的VI,B项正确;若反应物为,根据反应机理重排为,C项正确;反应II→III的历程中,断裂C—R'键,D项正确。14.【答案】D【解析】由图像分析可得A、B正确;A点处溶液中c(NaHA)=c(NaB),HA-和B-发生水解,浓度均小于Na+,又Ka1(H2A)=1.0×10-6,Ka(HB)= 1.0×10-4,所以HA-的水解程度大于B-,可得c(B-)> c(HA-),则c(Na+)>c(B-)>c(HA-),C项正确;B点处溶液中c(H2A)=2c(NaB)(不考虑水解),有物料守恒2[c(H2A)+ c(HA-)+c(A2-)]= c(B-)+c(HB)= c(Na+),与电荷守恒c(Na+)+c(H+)=c(B-)+c(HA-)+2c(A2-)+c(OH-)联立,可得c(HB)+2c(H2A)+2c(H+)=c(B-)+2c(A2-)+2c(OH-),D项错误。15. (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5分)【答案】(1)2SbCl3+ 3HOCH2CH2OH +6NH3= Sb2(OCH2CH2O)3+6NH4Cl(2)球形干燥管(1分) 吸收剩余NH3,防倒吸(3)取最后一次洗涤后滤液,滴加AgNO3溶液,若无白色沉淀生成,则晶体已洗净(4)CaO (1分) 蒸馏(1分)(5)SbCl3部分水解成SbOCl,SbOCl难溶于乙醇,SbOCl的水解反应只发生在固体表面,得到混晶(6)滴入最后半滴碘标准液,溶液变蓝,且半分钟不褪色【详解】(1)步骤①生成Sb2(OCH2CH2O)3,根据元素守恒可知还有氯化铵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SbCl3+ 3HOCH2CH2OH +6NH3= Sb2(OCH2CH2O)3+6NH4Cl。(2)仪器b为球形干燥管;装置B的作用为吸收剩余NH3,防倒吸。(3)晶体表面含有氯离子,则洗涤时Sb2O3晶体洗净的判断标准是取最后一次洗涤后滤液,滴加AgNO3溶液,若无白色沉淀生成,则晶体已洗净。(4)除去无水乙醇中的少量水可先加CaO,再蒸馏,以避免形成共沸物。(5)由于SbCl3部分水解成SbOCl,SbOCl难溶于乙醇,SbOCl的水解反应只发生在固体表面,因此将乙二醇改为乙醇用上述同样方法制备,往往得到Sb2O3混晶。(6)①碘遇淀粉显蓝色,因此滴定终点现象是滴入最后半滴碘标准液,溶液变蓝,半分钟不褪色;②消耗单质碘的物质的量是0.001aVmol,依据方程式Sb3++I2=Sb5++2I-可知产品中Sb元素的质量分数是。16. (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4分)【答案】(1)5s25p4(2分)(2)Cu+H2O2+2H+=Cu2++2H2O(2分);防止H2O2分解(1分) (3)Te4+(2分) Te(SO4)2+2SO2+4H2O=Te↓+4H2SO4(2分)(4)30 g·L-1(1分)(5)H>B>Na(2分)BH4-+8OH--8e-=BO2-+6H2O(2分)【解析】富碲渣经过硫酸、H2O2酸浸后,Te转化为Te(SO4)2,Cu 转化为CuSO4;向过滤后的浸出液中通入SO2,加入NaCl,还原得到粗碲;粗碲经处理后得到精制碲;向精制碲中加入NaBH4获得H2Te;反应釜中H2Te与CdCl2在柠檬酸钠作用下反应得到CdTe量子点。(1)Te位于第五周期、第VIA族,所以其价电子排布式为5s25p4;(2)“硫酸酸浸”时,Cu在H2O2作用下,与硫酸反应溶解,离子方程式为Cu+H2O2+2H+=Cu2++2H2O;H2O2受热易分解,所以温度不宜过高;(3)已知标准电极电势Eθ(Cu2+/Cu)=0.337V、Eθ(Te4+/Te)=0.630V,则“还原”浸出液时,优先被还原的离子为Te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Te(SO4)2+2SO2+4H2O=Te↓+4H2SO4;(4)由图2可知,当NaCl溶液的浓度为30 g·L-1时,Te单位时间内沉淀率已经快达到最大值,且Cu单位时间内沉淀率最小;(5)电负性H>B>Na;根据图示可知,左侧通入NaBH4溶液、NaOH溶液,流出NaBO2溶液,NaBH4中H元素为-1价,化合价升高,失电子,所以a极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BH4-+8OH--8e-=BO2-+6H2O。17. (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4分)【答案】(1)a+38;主反应放热ΔH<0,副反应熵增ΔS<0;(2)①X(1分);温度对主反应的影响大于温度对副反应的影响;②100;500;③<(3)降低温度或增大压强(1分)【解析】(1)对主反应,ΔH1= E正- E逆,所以E逆= E正-ΔH1=(a+38) kJ mol-1;根据反应自发性判断的依据ΔG=ΔH -TΔS<0,主反应自发的主要的原因为焓变小于零,反应放热,副反应能自发的主要原因为反应分子数增加,反应熵增;(2)①随着温度的升高,主反应平衡逆向移动,副反应平衡正向移动,COS的选择性降低,所以曲线X表示COS的选择性随温度的变化关系;曲线Y为H2S的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关系的曲线,温度低于T1时H2S的转化率下降主要原因为温度对主反应的影响大于温度对副反应的影响;②由图可知,在T2时,H2S的转化率为,COS的选择性为,设在建立平衡过程中H2S在主反应及副反应中的变化量分别为xmol、ymol,列如下变化关系式:可得H2S的转化率为=,COS的选择性为=,解得x=0.5,y=0.5,根据差量法可得体系总物质的量n总=2+1+y=3.5mol,所以p(H2)=140kPa×=100kPa;副反应的平衡常数Kp2=500 kPa;③由其速率方程v正=k正·p2(H2S),v逆=k逆·p(S2)·p2(H2),当v正=v逆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即k正·p2(H2S)= k逆·p(S2)·p2(H2),可得Kp2=,温度为T3时,k正=100k逆,Kp2=100,小于T2时的平衡常数500,可知平衡逆向移动,由于副反应吸热,所以可知T3小于T2。(3)降低温度,主反应正向移动,副反应逆向移动,可增大COS的选择性,降低S2的选择性;增大压强,可使副反应平衡逆向移动,降低S2的选择性,增大COS的选择性。18. (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5分)【答案】(1)加成反应(1分) 4(1分)(2)对硝基苯甲酸(或4-硝基苯甲酸) 羧基、酰胺基(3)(4)16 或(5)(3分)【解析】(1)A→B的反应为丙烯腈中碳碳双键与甲醛分子的加成反应;A—J中C、D、I、J中存在手性碳原子。(2)由路线分析可知,G的结构简式为,名称为对硝基苯甲酸(或4-硝基苯甲酸);化合物J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羧基和酰胺基;(3)化合物D中的氨基与H中的酰氯发生取代反应生成I,其反应方程式为;(4)由路线分析可知,F为对硝基甲苯,分子式为C7H7O2N,不饱和度为5,其同分异构体中氨基与苯环直接相连,还有一个不饱和度,2个O原子,若有2个取代基,为醛基和羟基,其结构为×10;若为一个取代基,为羧基或甲酸酯基,其结构为×3或×3,共16种。(5)M的结构类似于结构中的I,逆向推导M可由α-氨基丙酸与乙酰氯取代合成,乙酰氯的合成可由乙醛氧化并氯代制备,α-氨基丙酸的制备类似路线中B→C→D,所以可得如下合成路线:。(共35张PPT)第9讲-新高考试题预测卷(14+4)contents目录01命题依据0102考题预测03备考建议命题依据PART 0101高考“一核四层四翼”化学核心素养化学课程标准2025年高考四大趋势聚焦“关键能力”和“思维品质”的考查高考由“考知识”向“考能力”转变落实立德树人,鲜明体现时代主题高考由“以纲定考”向“考教衔接”转变新高考试题历经多年积累,试题不再回避热点,而是直接面对热点。聚焦时代重大现实问题、关键历史事件、社会热点话题、科技前沿进步、伟大建设成就等,着重考查学生的家国情怀、奋斗精神、责任担当与理想信念,以及美育、体育、劳动等领域的道德品质。探索“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综合考查模式,不断增强试题的灵活性、开放性、探究性和创新性,试题命制考查的重点集中在学生的思维品质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思维过程和思维方式,鼓励学生多角度主动思考、深入探究,发现新问题、找到新规律,降低“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的收益。在“考思维”“考能力”的引导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学习方法、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方式、课程评价及课程管理模式都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实现从教师传授知识向学生主动学习的转变,课堂教学将实现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的转变,启发式教学、体验式教学、参与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成为更有效的教学教育模式。高考命题严格依据高中课程标准,确保“内容不超范围、深度不超要求”。考查内容限定在课程标准范围之内,既注重考查内容的全面性,又突出主干和重点内容的考查,引导中学依照课程标准进行教学。高考命题遵循教育规律,注重考查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深刻理解,引导学生要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学有所思、思有所疑、疑有所问、问有所悟,以考促教,服务教学提质增效。核心价值金线情境载体串联线能力素养银线三条逻辑线无价值,不入题无思维,不命题无情境,不成题高考试题命制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强化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情怀、品德修养、知识见识、奋斗精神、综合素质等内容在考试中的要求,引导学生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切实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主要考查学生的学习掌握、实践探索以及思维方法等方面的能力。高考评价体系综合统筹知识、能力、素养的关系,将高考考查内容凝练为“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四个层面,在必备知识的基础上,加大力度考查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关键能力。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原理和思维发现问题、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通过合理创设情境,设置新颖的试题呈现方式和设问方式,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发现新问题、进行新解释、找到新规律、得出新结论。高考评价体系中的“四层”考查内容和“四翼”考查要求,是通过“生活实践情境”与“学习探索情境”两类载体来实现的考题预测PART 02021.文物记载着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下列文物的主要材质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纤维素纤维素合金陶瓷2.2025年5月12日是第17个防灾减灾日,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A.厨房安全:察觉燃气泄漏,立即用燃着的火柴检查泄露处B.火灾安全:高层住户的室内起火,立即打开所有门窗通风C.饮食安全:食物腐败是缓慢氧化,腐败变质的食物不能食用D.实验安全:不小心打翻了实验台上燃着酒精灯立即撤离现场3.高分子材料在各个领域应用广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天然橡胶的主要成分聚异戊二烯能使溴水褪色B.线型酚醛树脂由苯酚和甲醛在浓盐酸催化下合成,受热易软化C.聚丙烯酰胺由丙烯酰胺通过加聚反应合成,其水溶液黏度高,可用于废水处理D.聚氯乙烯薄膜的透明性好,具有防潮、防水等性能,广泛用于食品包装袋开窗通风,禁用明火引入氧气加剧火势盖湿布灭火4. HCHO还原[Cu(NH3)4]2+的方程式为HCHO+2[Cu(NH3)4]2++2H2O=2Cu+6NH4+ +2NH3+CO32-,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00g 30%的HCHO溶液中含氧原子数目为NAB.1mol[Cu(NH3)4]2+中σ键数目为16NAC.1molCu与足量的硫粉反应转移电子数2NAD.等物质的量的NH4+与NH3含电子数均为10NA溶液中有氧原子N原子与Cu形成配位键Cu2S不一定是1mol命题规律:一个中心(n)、二个方向(S/R)、多个角度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共价键数σ键数、π键数、杂化原子数、配位键数、转移电子数溶液中离子数、原子数、晶体中离子数、反应生成的分子数等5.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 B C D实验室制NH3 铝热反应 除去碳酸氢钠固体中的少量碳酸钠 石油分馏6. 利用格氏试剂制备羧酸的原理为 。下列化学用语表述错误的是A.CO2的电子式为B.乙醚的结构简式CH3OCH3C.H3O+的VSEPR模型为四面体D.题中涉及物质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有sp、sp2、sp3CH3CH2OCH2CH3=4sp3、sp2spsp3电子式、电子(价电子)排布式、轨道表达式、轨道形状、电子云轮廓图、结构简式、VSEPR模型、空间构型、球棍模型、空间填充模型、杂化类型、氢键表示方法等7.香橙素常存在于柑橘类水果的果皮和果肉中,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香橙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15H12O6B.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C.与足量H2加成后存在9个手性碳原子D.1 mol香橙素最多能与4 mol NaOH发生反应sp3分子式与不饱和度的关系、共线共面基本模型(基本面、基准线)、顺反异构、手性异构、一氯代物、二氯代物、与H2 、Br2 、Na、NaOH、NaHCO3、Na2CO3的定量关系8.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只有Y为金属,X的p轨道电子数比s轨道电子数多1,Z的最外层电子数与W的核外电子数相等,W、Y同主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简单离子半径:Z>X>Y B.氢化物的稳定性:X>ZC.第一电离能:X>Z>W D.分子极性:WX3>ZX3W X Y ZB F Al PF:1s22s22p5Al:1s22s22p63s23p1B 、AlPBF3HF>PH3F>P>BP3->F->Al3+提取联系9.物质结构决定性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金属的导热性是由于金属阳离子把能量从高温区传到低温区B.氧气在水中溶解度高于氮气,是因为氧气与水的分子间作用力相对较大C.日常生活中看到的霓虹灯、激光灯、焰火等都与原子核外电子跃迁释放能量有关D.共价键的本质是原子轨道中自选相反的未成对电子形成共用电子对学以致用科学史话学科提炼拓展视野方法引导批判性思维跨学科链接10.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由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合理的是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A 在 [Cu(NH3)4]SO4溶液中加入乙醇 析出深蓝色晶体 乙醇的极性比水的弱B 取少量Na2SO3固体样品溶于蒸馏水,加入足量稀盐酸,再滴加B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样品已全部变质C 取少量酸催化后的淀粉水解液于试管中,先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中和酸,再加少量碘水 溶液未变蓝 淀粉已完全水解D K3[Fe(CN)6]溶液中滴加适量KSCN溶液 无明显变化 CN-的配位能力弱于SCN-存在Na2SO4,不一定全部变质碘和氢氧化钠反应CN-的配位能力强装置与试剂装置的配套性试剂的有效性顺序的合理性原理与操作原理的科学性操作的规范性现象的准确性结论的正确性整体的一致性基础实验解题策略11. CaF2、PbO、PtS、ZnS晶胞结构之间的关系如下图。在CaF2晶胞结构中所有四面体空隙(用□表示)都被占据,PbO、PtS、ZnS晶胞看做占据的四面体空隙的数量减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bO晶体中Pb与Pb的最短距离和CaF2中Ca与Ca的最短距离相等B.1个ZnS晶胞被氧化为ZnO和SO2需消耗氧气6molC.PbO、PtS、ZnS晶胞中阳离子的配位数都是4D.PtS晶胞中Pt与Pt的最短距离为4×6=24个-2+4a面对角线的一半必须掌握:均摊法微粒间距离晶体密度配位数可以关注:分数坐标空间占有率空间投影空隙问题12. Zn/Ni(OH)2碱性电池发展迅猛,某实验小组利用该电池实现电化学合成氨,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极为金属Zn,发生氧化反应B.理论上若电解液传导6molH+,最多可生成44.8LNH3C.不考虑其它因素,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需补充乙醇电解液D.Q极电极反应式为N2+2Li++4H++6e-=2LiNH2H2失电子生成H+阳极阴极负极正极标况A.H2O为反应的催化剂,可降低反应活化能B.从图中历程可知,物质Ⅵ比Ⅴ稳定C. 发生上述反应生成的产物是D.步骤Ⅱ→Ⅲ的历程中,C—R'比C—R更容易断裂13.有机物Ⅰ生成酰胺的反应历程如图,已知:R、R'代表烷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中间产物反应物“只进不出”生成物“只出不进”催化剂“失而复得”中间产物“自生自灭”14.向10mL 0.1mol·L-1的Na2A溶液中加入等浓度的HB溶液,lg随pH的变化及滴定曲线如图所示:已知: Ka(HB)= 1.0×10-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L2表示lg随HB体积的变化关系B.Ka2(H2A)=1.0×10-11C.A点处,c(Na+)> c(B-)> c(HA-)D.B点处,c(HB)+c(H2A)+2c(H+)=c(B-)+2c(OH-)c(NaHA)=c(NaB)2c(H2A)=c(NaB)11=0+=10-11>13=7+=10-6HA-的水解程度大于B-物料守恒2[c(H2A)+ c(HA-)+c(A2-)]= c(B-)+c(HB)= c(Na+)电荷守恒c(Na+)+c(H+)=c(B-)+c(HA-)+2c(A2-)+c(OH-)c(HB)+2c(H2A)+2c(H+)=c(B-)+2c(A2-)+2c(OH-)15.立方晶系Sb2O3对光稳定,是制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优良催化剂。实验室可按如下步骤制备:①按下图装置安装仪器(加热仪器略),添加试剂,通入NH3,得到固液混合物。②向容器a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搅拌一段时间,过滤、洗涤、110℃烘干。信息:①SbCl3易水解成SbOCl,SbOCl难溶于乙醇、能溶于乙二醇,SbOCl也可水解为Sb2O3,但如果反应只发生在表面,则得不到单一晶型。②无水乙醇和乙二醇都可能含少量水。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①生成Sb2(OCH2CH2O)3,写出化学方程式 。(2)仪器b的名称为 ,作用为 。(3)洗涤时Sb2O3晶体洗净的判断标准是 。2SbCl3+ 3HOCH2CH2OH +6NH3= Sb2(OCH2CH2O)3+6NH4Cl球形干燥管吸收剩余NH3,防倒吸取最后一次洗涤后滤液,滴加AgNO3溶液,若无白色沉淀生成,则晶体已洗净核心反应装置尾气处理装置15.立方晶系Sb2O3对光稳定,是制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优良催化剂。实验室可按如下步骤制备:①按下图装置安装仪器(加热仪器略),添加试剂,通入NH3,得到固液混合物。②向容器a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搅拌一段时间,过滤、洗涤、110℃烘干。信息:①SbCl3易水解成SbOCl,SbOCl难溶于乙醇、能溶于乙二醇,SbOCl也可水解为Sb2O3,但如果反应只发生在表面,则得不到单一晶型。②无水乙醇和乙二醇都可能含少量水。回答下列问题:(4)无水乙醇中的少量水可通过先加 (填化学式),后 (填操作名称)的方法除去。(5)如果将乙二醇改为乙醇用上述同样方法制备,往往得到Sb2O3混晶,解释原因 。CaO蒸馏SbCl3部分水解成SbOCl,SbOCl难溶于乙醇,SbOCl的水解反应只发生在固体表面,得到混晶15.立方晶系Sb2O3对光稳定,是制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优良催化剂。实验室可按如下步骤制备:①按下图装置安装仪器(加热仪器略),添加试剂,通入NH3,得到固液混合物。②向容器a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搅拌一段时间,过滤、洗涤、110℃烘干。信息:①SbCl3易水解成SbOCl,SbOCl难溶于乙醇、能溶于乙二醇,SbOCl也可水解为Sb2O3,但如果反应只发生在表面,则得不到单一晶型。②无水乙醇和乙二醇都可能含少量水。回答下列问题:(6)取mg产品于锥形瓶中,用盐酸等试剂预处理后,用amol·L-1碘标准液滴定。接近终点时加入2滴淀粉溶液,继续滴定至终点,消耗碘标准液VmL。反应原理为Sb3++I2=Sb5++2I-。①滴定终点现象是 。②产品中Sb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滴入最后半滴碘标准液,溶液变蓝,且半分钟不褪色0.001aVmol16.碲化镉(CdTe)量子点具有优异的光电性能。某科研人员设计以电解精炼铜获得的富碲渣(含铜、碲、银等)为原料合成碲化镉量子点的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Te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2)“硫酸酸浸”时, 铜被溶解的离子方程式为 ,该步骤温度不宜过高的原因是 。(3)化学中用标准电极电势Eθ(氧化态/还原态)反映微粒间得失电子能力的强弱,一般Eθ(氧化态/还原态)的值越大,氧化态转化为还原态越容易。已知“硫酸酸浸”的浸出液中部分微粒的标准电极电势为Eθ(Cu2+/Cu)=0.337V、Eθ(Te4+/Te)=0.630V,则“还原”浸出液时,优先被还原的离子是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s25p4Cu+H2O2+2H+=Cu2++2H2O防止H2O2分解Te4+Te(SO4)2+2SO2+4H2O=Te↓+4H2SO4第五周期、第VIA族16.碲化镉(CdTe)量子点具有优异的光电性能。某科研人员设计以电解精炼铜获得的富碲渣(含铜、碲、银等)为原料合成碲化镉量子点的流程如图所示。(4)“还原”步骤中,单位时间内Te、Cu沉淀率随NaCl溶液浓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该步骤应选择的NaCl溶液适宜浓度为 。 30 g·L-116.碲化镉(CdTe)量子点具有优异的光电性能。某科研人员设计以电解精炼铜获得的富碲渣(含铜、碲、银等)为原料合成碲化镉量子点的流程如图所示。(5)NaBH4中各元素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NaBH4-H2O2燃料电池有望成为低温环境下工作的便携式燃料电池,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a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 H>B>NaBH4-+8OH--8e-=BO2-+6H2O-117.羰基硫(COS),广泛应用于农药、医药、有机合成及其他化工产品生产领域。工业上可利用如下反应合成:主反应:H2S(g)+CO(g) COS(g)+H2(g) ΔH1 = -38 kJ mol-1副反应:2H2S(g) S2(g)+2H2(g) ΔH2 = +170 kJ mol-1回答下列问题:(1)若主反应正反应活化能为a kJ mol-1,则其逆反应活化能为 kJ mol-1(用“a”表示),两个反应均能在一定条件下自发的原因是 。(2)恒压140kPa,向一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充入2mol H2S(g)和1mol CO(g),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测得平衡时H2S的转化率及COS的选择性(COS的选择性=)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①图中表示COS的选择性随温度的变化关系的曲线为________,曲线Y在温度低于T1时下降的主要原因为________;ΔH1= E正- E逆,所以E逆= E正-ΔH1=(a+38) kJ mol-1ΔG=ΔH -TΔS<0,主反应放热ΔH<0,副反应熵增ΔS>0随着温度的升高,主反应平衡逆向移动,副反应平衡正向移动,COS的选择性降低X温度低于T1时H2S的转化率下降主要原因为温度对主反应的影响大于温度对副反应的影响17.羰基硫(COS),广泛应用于农药、医药、有机合成及其他化工产品生产领域。工业上可利用如下反应合成:主反应:H2S(g)+CO(g) COS(g)+H2(g) ΔH1 = -38 kJ mol-1副反应:2H2S(g) S2(g)+2H2(g) ΔH2 = +170 kJ mol-1回答下列问题:(2)恒压140kPa,向一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充入2mol H2S(g)和1mol CO(g),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测得平衡时H2S的转化率及COS的选择性(COS的选择性=)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 ②温度为T2时,p(H2)=________ kPa,副反应的平衡常数Kp2=________ kPa;(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③已知副反应的速率方程可表示为v正=k正·p2(H2S),v逆=k逆·p(S2)·p2(H2),其中k正、k逆分别为正、逆反应的速率常数,温度为T3时,k正=100k逆,则T3________ T2(填“>”、“=”或“<”);(3)在不改变H2S与CO投料比的条件下,提高COS的选择性可采取的措施为________(写出一项即可)。降低温度或增大压强==x=0.5,y=0.5p(H2)=140kPa×=100kPaKp2=500 kPa100500k正·p2(H2S)= k逆·p(S2)·p2(H2),可得Kp2=k正=100k逆,Kp2=100<18. 叶酸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营养素,在细胞分裂、增值和组织生长过程中发挥中重要作用。在实验室可利用如下合成路线制备叶酸。回答下列问题:(1)A→B的反应类型为 ;A~J中存在手性碳原子的物质有 种;(2)化合物G的名称为 ;化合物J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 ;加成反应4对硝基苯甲酸羧基、酰胺基双键加成18. 叶酸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营养素,在细胞分裂、增值和组织生长过程中发挥中重要作用。在实验室可利用如下合成路线制备叶酸。(3)D+H→I的化学方程式为 ;(4)F的同分异构体中含-NH2,且直接与苯环相连的有 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峰面积比为2:2:2:1的结构简式为 ;16分子式为C7H7O2N,不饱和度为5氨基与苯环直接相连,还有1个不饱和度,2个O原子×10×3×318. 叶酸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营养素,在细胞分裂、增值和组织生长过程中发挥中重要作用。在实验室可利用如下合成路线制备叶酸。(5)结合上述合成路线,设计以乙醛为原料合成化合物M( )的合成路线(无机试剂任选)。乙酰氯的合成可由乙醛氧化并氯代制备,α-氨基丙酸的制备类似路线中B→C→D,所以可得冲刺建议PART 0303结构类有机类实验类原理类基础化学用语分子结构与空间构型晶胞结构元素推断与周期律实验安全与规范基础分离操作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综合实验高分子有机化合物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有机推断与合成电化学基础反应热力学与动力学溶液中平衡类图像12915615915关注课本实验——课程标准要求必修课程学生必做实验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2、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3、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4、用化学沉淀法去除粗盐中的杂质离子5、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6、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7、化学能转化为电能8、搭建球棍模型认识有机物分子结构的特点9、乙醇、乙酸的主要性质选择性必修课程学生必做实验1、简单的电镀实验2、制作简单的燃料电池3、探究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4、强酸与强碱的中和滴定5、盐类水解的应用6、简单配合物的制备7、乙酸乙酯的制备与性质8、有机化合物中常见官能团的检验9、糖类的性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9讲:新高考试题预测卷(14 4).docx 第9讲:新高考试题预测卷(14 4).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