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0张PPT)1.2.3有机化合物实验式、分子式、分子结构的确定有机化学基础(1)寻找青蒿(2)乙醚提取(3)分离、提纯屠呦呦竟然从一本医学古书《肘后备急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得到灵感。用低沸点、弱极性的乙醚对青蒿进行冷浸,经过多次提纯得到一种晶体,即青蒿素。课堂探究新课导入黄花蒿【思考】科学家们是如何得到青蒿素的分子结构的?提取课堂探究新课导入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步骤:分离、提纯确定实验式确定分子式确定分子结构蒸馏萃取重结晶李比希元素分析法质谱法红外光谱法核磁共振氢谱法X-射线衍射课堂探究新知讲解定量分析:用化学方法鉴定有机物所含元素。1、原理:将一定量的有机化合物燃烧,转化为简单的无机化合物(C-CO2,H-H2O)并通过测定无机物的质量,计算出该有机化合物分子内各元素原子的最简整数比,确定实验式(也称最简式)定性分析:鉴定分子内各元素原子的质量分数。元素分析2、元素分析方法:①李比希元素分析法②现代元素分析仪确定实验式课堂探究新知讲解李比希燃烧法图2 李比希简易装置图原理:一定量有机物[C.H.(O)]CuO氧化H2OCO2无水CaCl2吸收浓KOH吸收反应前后装置质量差计算C、H元素质量用C.H.O元素原子个数比确定实验式依据总质量减去C、H元素质量确定是否有O元素适用于烃和烃的含氧衍生物CuO的作用是将不完全燃烧产生的CO转化为CO2。课堂探究新知讲解一定量有机物燃烧氧化H2OCO2碱液吸收 m2干燥剂吸收 m1计算C、H含量计算O含量得出实验式“李比希元素分析法”的原理:简单的无机物有机物点燃C→CO2H→H2ON→N2S→SO2Cl→HCl若m(有机物) = m(C)+m(H),则说明该有机物中只含碳和氢两种元素情况一若m(有机物)>m(C)+m(H)且完全燃烧只生成CO2和H2O,则说明有机物中含有C、H、O三种元素,其中m(O)=m(有机物)-m(C)-m(H)情况二对于烃和烃的含氧衍生物有以下情况:课堂探究新知讲解【例1】某含C、H、O三种元素的未知物A,经燃烧分析实验测定A中碳的质量分数为52.2%,氢的质量分数为13.1%,求A的实验式。解:分析计算氧的质量分数为:1-52.2%-13.1%=34.7%计算各元素原子个数比:N(C):N(H):N(O)==2:6:1答:A的实验式为:C2H6O课堂探究新知讲解直接测出有机物中各元素原子的质量分数现代元素分析仪“快而准”现代化的元素分析仪元素定量分析只能确定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各组成原子的最简整数比,得到实验式。要确定它的分子式,还必须知道其相对分子质量。目前有许多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的方法,质谱法是其中最精确而快捷的方法。知道实验式,若要确定分子式,需要什么条件?课堂探究新知讲解分子式: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分子组成的式子,可反映出一个分子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思考】请观察乙烯的分子式与实验式,归纳总结分子式与实验式的关系。1.有机化合物分子式与实验式的关系:2.有机化合物分子式相对分子质量与实验式式量的关系:分子式=(实验式)n(n为倍数)分子式相对分子质量=n×实验式相对分子质量有机物 分子式 实验式乙烯 组成 相对分子质量 组成 相对分子质量C2H4 28 CH2 14课堂探究新知讲解确定分子式元素定量分析实验式各组成原子的最简整数比其中最精确、快捷的方法相对分子质量质谱法质谱仪课堂探究新知讲解质谱仪工作原理示意图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 质谱法有机物分子确定相对分子质量离子的高能电子束带正电荷的离子磁场作用下先后质谱图(快速、精确)质谱图质谱仪轰击到达检测仪质荷比课堂探究新知讲解311008060402002030405027294546CH3CH2+CH2=OH+CH3CH=OH+CH3CH2OH+质荷比相对丰度/%某有机物的质谱图最大离子的质荷比越大,达到检测器需要的时间越长,因此谱图中的质荷比最大的就是未知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读图技巧:看最大的质荷比课堂探究新知讲解B的相对分子质量下图是某有机化合物B的质谱图,请问其相对分子质量为多少?课堂探究新知讲解横轴:最右边离子峰(即质荷比最大的峰)就是未知物的相对分子质量①标准状况密度法:已知标准状况下气体的密度ρ,求算摩尔质量。M=ρ×22.4 L·mol-1。②相对密度法:根据气体A相对于气体B(已知)的相对密度d。MA=d×MB。③混合气体平均摩尔质量: 利用分类有机物的分子通式或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趁热打铁】某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0.821g/L, 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已知标准状况下1L有机化合物A的质量为2g,则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已知有机物A蒸气与乙烯的相对密度为5,则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44.814018.4课堂探究新知讲解二甲醚乙醇写出C2H6O可能的结构:依据质谱图:未知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实验式C2H6O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6,M=[M (C2H6O)] ×n, n=1,所以未知物A的实验式 和分子式都是C2H6O课堂探究新知讲解【思考】未知物A究竟是二甲醚还是乙醇?如何判断?有机化合物分子式确定有机物结构式判断官能团种类及官能团所处位置推测化学键类型化学方法仪器分析谱图依据官能团特征反应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X射线衍射等课堂探究新知讲解确定分子式有机化合物受到红外线照射时,能吸收与它的某些化学键或官能团的振动频率相同的红外线,通过红外光谱仪的记录形成该有机化合物的红外光谱图。红外光谱仪1、红外光谱未知物A中含有C-O键、C-H键和O-H键,A是含有羟基的化合物课堂探究新知讲解看吸收峰波谷上标出的化学键或官能团【练习1】下图是黄酒中有机化合物A的红外光谱图,请推测A的分子结构。读图技巧:含有:C—HC—O—C含有:C—HC—CC—OO—H有机化合物A为乙醇 课堂练习【练习2】有机化合物X的分子式为C4H8O2,其红外光谱如下图所示,则该有机化合物可能的结构为 (双选,填字母)。A.CH3COOCH2CH3B.CH3CH2COOCH3C.HCOCH2CH2CH3D.(CH3)2CHCOOH图中信息:含不对称—CH3 C=O C-O-C含1个—CH3 没有C-O-C含对称—CH3 没有C-O-C①不对称—CH3②C=O③C-O-CA B课堂练习【思考】下列有机物中有几种H原子以及个数之比?2种;9∶ 11种4种;3 ∶2 ∶ 1 ∶64种;3 ∶2 ∶2 ∶121课堂探究新知讲解2、核磁共振氢谱吸收峰数目=等效氢的种数峰强度 (峰面积或峰高)之比=等效氢的个数之比乙醇核磁共振氢谱二甲醚核磁共振氢谱 原理:处于不同化学环境中的氢原子因产生共振时吸收电磁波的频率不同,相应的信号在谱图中出现的位置也不同,具有不同的化学位移(用δ表示),而且吸收峰的面积与氢原子数成正比。 应用:课堂探究新知讲解【练习3】下图是某有机质的核磁共振氢谱图,则该有机物可能是( )A. CH3CH2OHB. CH3CH2CH2OHC. CH3-O-CH3D. CH3CHO课堂练习C【练习4】下列物质的核磁共振氢谱图中,有5个吸收峰的是( )A.B.C.D.课堂练习B【练习5】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两组峰,其氢原子数之比为3 :2的化合物是( )A.B.C.D.课堂练习D【练习6】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0,红外光谱表征到碳碳双键和羰基的存在,该有机物的分子式 。核磁共振谱列如下图,写出可能的结构简式 。C4H6OCH2=CHCOCH33种氢原子吸收峰数目3种官能团:C=C,C=OCH2=C(CH3)CHO课堂练习3、X射线衍射(2) X射线衍射图经过计算可获得分子结构的有关数据,如 、 等,用于有机化合物 的测定。(1) 原理X射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 ,它和晶体中的原子相互作用可以产生 。电磁波衍射图键长键角晶体结构目前,X射线衍射已成为物质结构测定的一种重要技术。课堂探究新知讲解【练习7】青蒿素是我国科学家从传统中药中发现能治疗疟疾的有机化合物,其分子结构如下图所示,它可用有机溶剂A从中药中提取。(1)青蒿素的分子式为 ;从青蒿素的结构可以判断,青蒿素 ( 填易溶、不易溶)于水。借助李比希法确定有机溶剂A的实验式 (最简式)。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有机化合物A的组成,取4.4g A与足量氧气充分燃烧,实验结束后,高氯酸镁(吸收水)的质量增加3.6g,碱石棉(吸收CO2)的质量增加8.8g。则A的最简式为 。C15H22O5不易溶C2H4O课堂练习(2)现代分析仪器对有机物A进行测定①根据图1,A的分子式为 。②根据图2,推测A可能所属有机化合物的类别 。③根据以上结果和图3 (三组峰的面积比为3:3:2),推测A的结构简式为 。C4H8O2酯CH3CH2COOCH3感谢您的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