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7张PPT)导入新课思考:19世纪末是什么样的时代?亚非拉又是如何面对旧的国际秩序的?资本主义殖民体系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六单元 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第13 课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马赫迪圣雄甘地圣马丁玻璃瓦尔孙中山概念辨析民族革命是指反抗异族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其主要革命对象是外国的侵略势力。民主革命是指反抗专制统治,建立民主制度的运动,其主要革命对象是本国的封建势力。民族民主革命是殖民地、半殖民地被压迫民族反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政治民主的运动。【课程标准】通过了解亚非拉人民的抗争,理解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独立运动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一、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二、亚洲的觉醒三、非洲的抗争目 录 CONCENTS一、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1.背景方面 拉丁美洲政治 欧洲殖民者的政治压迫、经济剥削经济 拉丁美洲的经济发展思想 启蒙思想的传播外部 (1)法国大革命(2)美国独立战争第一阶段:民族独立第二阶段:民族民主革命继续2.过程19C初期西属拉美殖民地社会阶层构成示意图2.过程(1)第一阶段:民族独立(19世纪初)1804年,法属海地独立,拉美第一个独立共和国国家 殖民国 人物 国家性质海地 法国 杜桑·卢维杜尔 拉美第一个独立共和国(1804)拉美 西班牙 玻利瓦尔 圣马丁 共和国巴西 葡萄牙 佩得罗一世 (葡萄牙王子) 君主制一、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问题:独立后的拉丁美洲存在哪些遗留问题?长时间的拉丁美洲独立战争也对各国的社会经济造成了严重破坏,并导致了军事独裁者长期保持政权,形成了拉丁美洲特有的考迪罗主义。另一方面,大地产制仍然保留,黑人和其他有色人种仍然处于经济阶梯的最底层,这就严重阻碍了拉丁美洲经济的发展。民主革命的任务仍然摆在各国人民面前。——徐蓝主编《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2.过程(2)第二阶段:民族民主革命继续(19世纪末20世纪初)①内忧政治:经济:军事独裁;考迪罗主义大地产制;单一经济一、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拉丁美洲诸国)尽管也争得了政治独立,但殖民主义经济不但没有弱,反而比以前加强。英国在拉丁美洲各国大量投资,控制它们的资源和贸易;法国、德国、美国的经济势力也相继渗入。各国掌握政权的大地主阶级,依附外国资本,经营单一农作物,以出让民族利益换取外国贷款和支持。——吴于廑主编《大学世界历史地图》②外患问题:独立后的拉丁美洲存在哪些遗留问题?一、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2.过程(2)第二阶段:民主独立英美等国经济侵略、政治渗透美国1832年“门罗主义”“金元外交”和“大棒政策”概念解读“门罗宣言”:1823年美国总统门罗发表宣言,宣称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将拉丁美洲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实质)“大棒政策”:20世纪初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提出实行武力威胁和战争讹诈的外交政策,主张以武力为后盾,迫使拉丁美洲国家循规蹈矩。“金元外交”:20世纪初美国总统塔夫脱鼓吹“用金元代替枪弹”,即将附带苛刻条件的投资渗透拉美,不进行直接的军事干预,用经济手段控制拉美地区,使其日益依附于美国。一、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2.过程(2)第二阶段:民主独立①巴西:1889年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②墨西哥:a.1910年资产阶级革命,推翻独裁统治;b.1917年颁布资产阶级宪法【P77史料阅读】国家领土范围内土地与水流之所有权本属国家……国家在任何时候皆有权利对私产加以限制……应采取必要措施以分散大地产;发展小土地持有制……一切矿物,或存在于矿脉、矿层、矿块或矿床中构成矿藏之物质……其所有权皆直接属于国家……——《1917年墨西哥宪法》一、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1、背景⑴政治:帝国主义的侵略加深了亚洲各国的民族危机。⑵经济:①亚洲国家的封建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发展。②列强的侵略阻碍民族工业的发展。⑶思想:①民族忧患意识和民主改革意识觉醒( 亚洲各国的民族民主意识加强)②启蒙思想的传播2、性质:资产阶级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运动3、代表:继俄国1905年的运动之后,民主革命席卷了整个亚洲……世界资本主义和1905年的俄国革命运动彻底唤醒了亚洲。——列宁《亚洲的觉醒》伊朗立宪革命中国辛亥革命印度民族解放运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民族民主运动新高潮二、亚洲的觉醒188519051908印度民族资产阶级成立国民大会党,积极要求民族平等和自治“国大党”成立以提拉克为首的国大党激进派主张联合人民群众的力量,进行一切形式的斗争,推翻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反英斗争出现新高潮提拉克被捕,孟买10多万工人举行政治总罢工,要求将其释放,成为20世纪初印度人民反英斗争的高潮印度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1.印度民族解放运动国大党党旗二、亚洲的觉醒国大党的成立及其早期活动,尤其是以提拉克为代表的“极端派”的活动,把印度的启蒙运动推向了革命的民族主义运动阶段。提拉克作为国大党新一代领袖的特征是强调群众性的革命政治行动,而国大党正是以这个特征迎接20世纪初的“亚洲觉醒”时代。——摘自吴于廑 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下卷四大纲领:自治、自产、抵制英货和民族教育“印度是印度人的印度”1.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二、亚洲的觉醒1905年伊朗爆发了民族主义革命,斗争锋芒直指所有外国人和奴颜婢膝的国王政府,并导致第一届议会会议的举行,但还是没能解决伊朗独立问题。——帕尔默等《世界现代史》◎伊朗立宪革命(1905-1911年)2.伊朗立宪革命二、亚洲的觉醒宪法规定伊朗为君主立宪制国家,国会为国家最高权力机构,对王权作了极大限制,并规定了人民群众享有的基本权利。……伊朗革命是当时亚洲各国坚持最久的革命。革命沉重打击了伊朗封建势力,迫使它在扼杀了革命之后仍然保留了宪法。——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议会制君主立宪制革命后保留宪法2.伊朗立宪革命二、亚洲的觉醒俄英是绞杀伊朗革命的元凶。1907年英俄协定后,两国对伊朗采取一致行动。1905-1911年的伊朗革命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它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势力,并在俄国和中国引起巨大反响,成为亚洲觉醒时期东方民族民主革命潮流的先声。——吴于廑 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上)》联合镇压反帝反封建2.伊朗立宪革命二、亚洲的觉醒① 简况:1905—1911年,伊朗发生立宪革命,制定了伊朗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规定伊朗为君主立宪国家。② 结果:革命在伊朗统治阶级和俄英等外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③ 影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外国势力,传播了民族民主革命思想。1906年8月,国王穆扎法尔丁·沙(1896~1907在位)被迫同意召开第一届议会,并把王权移交给王子穆罕默德·阿里(1907~1909在位)。同年,议会通过了伊朗历史上第一部宪法。1903——1905年,伊朗粮食歉收,外贸锐减。有出国旅游癖好而囊空如洗的国王穆扎法尔丁,1900年向俄国借款240万英镑,1902年再向俄国借款100万英镑,1903年向英国借款30万英镑,而1905年又试图再向俄国借款。国王借外债出国旅游的行动,激起各阶层的不满。 ——吴、齐《世界史》2.伊朗立宪革命二、亚洲的觉醒杭州京师贵阳昆明广州长沙福州南昌苏州上海安庆武昌江宁镇江西安太原成都辛亥革命革命3.中国辛亥革命二、亚洲的觉醒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统治,结束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亚洲第一个共和国性质: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孙中山(1)概况:1911年爆发,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2)意义:辛亥革命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它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在斗争的高潮中,中国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表了大量文章,声援印度和伊朗等国人民的斗争。菲律宾爆发革命后,孙中山一再帮助菲律宾革命者购买武器,而后者也曾捐赠10万元给孙中山作为从事革命活动的经费。中国和越南的革命者也曾互相支持对方的斗争。——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各国革命派互相联系、互相支援的斗争特点3.中国辛亥革命二、亚洲的觉醒一是出现了民族资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如中国的同盟会和印度国大党;二是旧式的农民起义逐渐被资产阶级领导的民族民主运动代替,宗教的旗帜被民族主义、民主主义的旗帜代替;三是新的阶级力量参加了斗争,如1908年印度孟买工人大罢工。四是新的形式:政治罢工和武装斗争相结合虽失败,但各国革命派互相联系、互相支援特点二、亚洲的觉醒亚洲进入了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的新时期古老的亚洲开始走上了近代政党政治的道路资产阶级政治斗争与下层群众革命斗争汇合亚洲觉醒类型的多样性和发展道路的多样性20世纪初所开创的全世界历史的一个新阶段亚洲的觉醒和欧洲先进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斗争的开始,标志着20世纪初所开创的全世界历史的一个新阶段。——列宁《亚洲的觉醒》《列宁选集》第二卷提供了新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传播了民主思潮意义标志着亚洲各族人民已作为一支反对帝国主义的强大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斗争的舞台,把亚洲变成了打击帝国主义势力的重要阵地。二、亚洲的觉醒事件 组织者和组织方式 结果和影响1881年 苏丹 反英大起义1882年 埃及反英斗争1894-1896年 埃塞俄比亚 反意斗争借助伊斯兰教传说,起义领导人自称“马赫迪”,号召人民起来斗争建立非洲第一个政党祖国党,提出“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的口号埃塞俄比亚皇帝孟尼利克二世领导人民英勇抵抗起义持续近20年,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失败后,英国控制苏丹。埃及军民进行了抵抗。抵抗失败,但唤起埃及人民的民族意识。打败侵埃意军,迫使意大利签署和约,承认埃塞俄比亚独立。宗教宣传领导者宗教领袖皇帝号召领导者皇帝政党组织领导者政党领袖特点:武装斗争是主要形式;宗教发挥重要作用;领导者多为封建统治阶级;梳理非洲抗争的代表事件概况三、非洲的抗争“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奴役给非洲带来了空前的破坏和灾难。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丧失了政治独立,一些原来生活在同一地区的同一民族,被强行分割为不同帝国主义统治下的几部分。……非洲人民丧失了大片土地,人口锐减,丰富资源遭到无情掠夺。”“19世纪晚期,帝国主义开始瓜分非洲,非洲人民进行了英勇的抗争。非洲抗争的高涨主要发生在北非和东非的一些非洲传统大国。由于各国国情不同,抗争呈现出一些不同的特点。”①较大的国家容易组织起规模化的武装力量。②1869年,苏伊士运河开通,东北非的战略地位凸显,成为英、法、意等国争夺焦点。思考:非洲大规模的武装反殖斗争,为什么集中在东北非这三国?三、非洲的抗争4.意义:①对内:都削弱了本国的封建势力;激发了亚非拉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②对外:都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③世界:都推动了民族独立和世界历史的发展。5.特征:广泛性、持续性、多样性、正义性。亚非拉的民族独立运动【深化拓展】2.新的力量: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3.斗争形式:主要形式是武装斗争、武装起义1.目的:反帝反封建,追求国家独立与民主改革1822年巴西独立;1898年巴西建立共和国1822年埃及抗英斗争1881年苏丹马赫迪起义1894年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1905-1911年伊朗立宪革命1905-1908年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但是这些独立运动并没有完全打破资本主义殖民体系,亚非拉人民独立的道路还很漫长... ...1804 1822 1826 1881 1882 1896 1905 1908 1911海地独立巴西独立西属拉丁美洲殖民地基本实现独立苏丹爆发反英大起义埃及抗英斗争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胜利印度反英斗争出现新高潮;伊朗发生立宪革命民族独立和民主政治建设两大任务:一条线索: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非洲的抗争三大表现:拉美的民族独立运动亚洲的觉醒非洲的抗争四大影响: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削弱了本国封建势力推动了民族独立运动进程促进了民主政治发展孟买工人政治总罢工中国辛亥革命亚洲的觉醒课堂小结1.20世纪初,亚洲开始改变沉睡状态,“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从被宰割、被奴役的因素转变为积极的革命因素”。这根源于( )A.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发展 B.亚洲人民反帝斗争走向联合C.亚洲民族民主革命运动高涨 D.世界殖民体系的衰退和瓦解A2.与19世纪70—90年代相比,20初亚洲觉醒呈现出新的时代特点,“新”主要表现在( )A.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并发挥作用B.斗争目标在于追求自由与平等权利C.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紧密结合起来D.用资产阶级共和制取代君主立宪制C课堂练习3.埃及的抗英斗争、苏丹马赫迪起义和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是突出的事件,但在动员民众方面又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埃及是通过政党动员 ②苏丹是政府组织动员③埃塞俄比亚是皇帝的号召 ④都是在国外反殖民势力的支持下进行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4.19世纪末,西方报刊惊叹道:“不敢设想,一个文明国家的军队会在一名非洲酋长及其士兵的手中遭到如此巨大的灾难。” 西方报刊针对的对象是( )A.孟买工人总罢工的胜利 B.埃及抗英斗争的胜利C.苏丹马赫迪起义的成功 D.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的胜利DD课堂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