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与社会变化第11课 元朝的建立与统一第二单元时代特征:民族政权并立1125年1127年统一新课导入中国的再次统一,是由蒙古族建立的元朝完成的。一、元朝的建立与统一1.蒙古的兴起根据以下图片和史料,你可以获取蒙古族的哪些信息?有星的天,旋转着。众百姓反了不进自己的卧内互相抢掠财物有草皮的地,翻转着。全部百姓反了不卧自己被儿里互相攻打——《蒙古秘史》金、南宋、西夏形势图(1142年)元代壁画墓部落众多善于骑射,游牧生活战争频繁一、元朝的建立与统一2.元朝的建立“成吉思”是大海的意思,颂扬他和海洋一样伟大。1227年1260年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草原蒙古灭西夏忽必烈继承汗位1234年蒙古灭金1271年元朝建立阅读课本,利用时间轴梳理蒙古崛起到元朝建立的相关史实。1272年定都大都要让青草覆盖的地方都成为我的牧马之地——成吉思汗(成吉思汗)一、元朝的建立与统一时间建立者国号都城治国方略1271年忽必烈(元世祖)大元大都行仁政,行汉法,不弑杀,整顿吏治,重视农桑【时空观念】观察元大都平面图,从其城市布局到机构名称,都反映了哪些历史信息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补充元朝建立的基本信息。儒家思想礼仪文化政治制度2.元朝的建立出自《易经》中的“大哉乾元”,表现了元统治者欲一统天下的志向。一、元朝的建立与统一3.元朝的统一1227年1260年1206年铁木真(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草原蒙古灭西夏忽必烈继承汗位1234年蒙古灭金1271年元朝建立阅读课本,利用时间轴梳理元朝统一的相关史实。1272年定都大都1279年1276年元灭南宋元统一全国易混淆:灭掉西夏与金的是蒙古政权;灭掉南宋的是元朝。一、元朝的建立与统一3.元朝的统一文天祥,江西吉安人,是南宋的状元,曾出任赣州知州元军进攻临安时,他招募军士前去救援,并用全部家产充作军费。朝廷委任文天祥为右丞相,他到元军大营谈判时遭到扣留,拒不接受利诱。文天祥抗元兵败被俘后,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他被押解到大都,宁死不屈,写下了大义凛然的《正气歌》。元世祖亲自劝降,许以高官厚禄,他都严词拒绝。文天祥被押到刑场后,面南而拜,从容就义。人物扫描文天祥(1236-1283)坚贞不屈的气节和视死如归的爱国精神文天祥的言行体现了哪些高贵的品格 一、元朝的建立与统一3.元朝的统一【小组讨论】人们既肯定元朝统一,又称赞文天祥抗元,矛盾吗?元朝统一全国,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值得肯定。文天祥反抗蒙古贵族的民族压迫,与人民群众的愿望相一致,是正义的爱国行为。从正义、爱国的角度分析文天祥的抗元斗争: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元统一的历史意义:多角度辩证分析辽、北宋、西夏形势图观察三幅地图,你有什么重要发现?五代十国形势图元朝形势图一、元朝的建立与统一3.元朝的统一分裂局部统一全国统一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元朝形势图西极流沙南越海表北逾阴山东尽辽左观察地图结合课本,说说元朝疆域的四至一、元朝的建立与统一3.元朝的统一西汉形势图唐朝形势图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朝代。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 ——《元史·地理志》结合《元朝形势图(1330年)》,谈谈如何理解材料所述的元朝“幅员之广”。材料研读(1)元朝的疆域大大超过了汉、唐时期;(2)与汉、唐等疆域相比,今天的西北、西南、东北广大地区和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内。二、元朝的建立与统治1.中央机构(监察)(行政)(军事)(西藏、宗教)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吏部阅读课本P61,绘制元朝中央机构示意图。皇帝御史台中书省枢密院宣政院设中书省掌管行政,下设六部设枢密院负责军政设御史台负责监察设宣政院管理宗教和西藏军政二、元朝的建立与统治2.地方机构元朝形势图(1330年)除今山东、陕西、河北,直属于中央的中书省。在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行省是中书省临时派出处理地方事务的机构,后转变为常设的地方最高行政机构。二、元朝的建立与统治2.地方机构材料1: 始分立行中书省.....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元史·百官志》材料2:元朝政治制度……行省的设立……宗教事务管理机构设置等等大多为后代所承袭……—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①行省辖区广阔,军政大权集中提高了行政效率, 加强了中央集权。(作用)②行省制度的创立,是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改革,成为我国省制的开端。(地位)依据材料,概括行省制度的影响【中考链接】元朝统治者打破以往依“山川形便”划分行政区域的原则,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一级政区,这一做法有利于管辖空前广阔的疆域。与之相关的制度是( )A.郡县制 B.刺史制度 C.三省六部制 D.行省制度“山川形便”示意图“犬牙交错”示意图依据山川地形等自然界限划分行政区划。打破了自然地理界限,人为造成区划边界处于犬牙交错的格局。D二、元朝的建立与统治3.边疆管理阅读教材,在地图上相应位置标出元朝管理边疆措施;并总结管理边疆的特点。西北:西南:东南:因地制宜西北:设置北庭都元帅府等机构,管理西域军政事务。西南: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从此,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权。东南:设置澎湖巡检司,加强对台湾的管理,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二、元朝的建立与统治3.边疆管理西南: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从此,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权。想一想元朝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理,在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民族关系发展史上有什么重要意义 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小组讨论】观察元代官制改革图,总结其特点?有什么启示 中央地方秦隋唐宋继承创新启示:国家制定制度应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三、元朝的民族交融1、图片反映了元朝时期的什么现象?民族交融,形成新的民族——回回。它是我国回族的前身。2、这一时期民族交融还有哪些表现?各族以中原文化为主的文化认同趋向加强,朝廷调集大批军民迁移到边疆地区。边疆各族迁入中原和江南,与汉人等杂居相处,长期共同生活1.民族交融的表现三、元朝的民族交融2.民族交融的影响妙音寺,始建于元朝,是一座藏传佛教寺院,也是中央政府对西藏实施有效管理、民族文化深入交融的历史见证。年年此地成边土,竟与胡人相间处。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节选自[元]戴良《凉州行》影响:①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②加强了各族间的了解与联系,对中华民族进一步交融具有重要意义。三、元朝的民族交融相关史事元朝统治者为维护自己的统治利益,对不同民族采取差别对待的措施,形成了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四个等级,被后人概括为“四等人制”。后来,民族间的矛盾逐渐减弱,社会贫富差距带来的阶级矛盾日益严重,引发社会动荡,最终导致元朝灭亡。课后活动1.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角度,说一说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1)政治上:结束了政权并立,使人民有了一个基本安定的生活我国的疆域版图达到最大;(2)经济上:各政权间的战争阻碍了各地正常的经济文化交流,元朝统一扫除了这些障碍,为经济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3)民族关系上:促进了民族交融,产生了一个新的民族--回回;(4)对外交流上:元朝的统一,促进了中国同世界上许多国家、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元朝的建立 蒙古族,1206年蒙古政权,1271年、忽必烈元朝的民族交融——回回族形成元朝的建立与统一课堂小结中央: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宣政院地方:行省制度边疆:台湾、西域、西藏元朝的统一 1279年元朝的统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